因為找個女性當國王,英國丟失了在歐洲大陸最後一塊領土

2020-12-05 多邊形的歷史

1837年,維多利亞女王繼位,成為英國女王。1901年,維多利亞女王去世,一共在位64年。她在位的這段時間是英國最輝煌的時代,因此被稱為維多利亞時代。這個時候的英國稱為了世界霸主,各項實力都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不過維多利亞女王雖然開創了一個輝煌時代,卻讓英國丟失了在歐洲大陸上最後一塊領土。我們看一下具體原因。

這件事要從1714年說起,這一年斯圖亞特王朝最後一位國王安妮女王去世。她去世後,由於沒有子嗣,所以只能從其他國家選出一個新的國王。歐洲的傳統和我國不一樣,國王去世後,王位的繼承是按照血緣親疏決定的。即使這個王位繼承人不是本國的都沒關係,只要和之前的國王血緣比較近就行了。找來找去,英國發現德國的漢諾瓦王國國王不錯,於是就選擇他當了英國的國王。這個國王就是英國的喬治一世。

喬治一世也同意來到英國做國王了,不過他並沒有放棄漢諾瓦國王這個頭銜。就是說他是兩個國家的國王,漢諾瓦和英國的國王。這樣的話漢諾瓦和英國也就成了一個國家,漢諾瓦可以說是英國在歐洲大陸的領土。喬治一世去世的時候,他的後人繼承了他的兩個王位,依然是英國和漢諾瓦的國王。而且雙方也都承認。這時的國王可以去英國待著,也可以去漢諾瓦待著。不過1837年,威廉四世國王去世後就發生了變化。

威廉四世去世後,沒有子嗣。所以就需要找其他人來繼承王位。最後英國國會找到了喬治三世的孫女,愛德華王子與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一世的姐姐維多利亞公主的獨生女維多利亞來繼承王位。可以說人家的血緣關係還是很近的,不過當維多利亞繼承英國王位的時候,漢諾瓦王國不同意了。因為這違反了他們的法律。

女性成為國王,在英國來說很常見。不過在漢諾瓦卻沒有這個先例。漢諾瓦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這個帝國的諸侯都遵守撒利法典,女性不能成為王位繼承人。所以這些諸侯國內都沒有女性國王。不過英國卻選了一個女性來繼承國王,要知道英國國王不僅僅和英國有關,還和漢諾瓦有關,也是漢諾瓦王國的國王。漢諾瓦王國立刻不同意了,堅持反對維多利亞成為女王。不過英國卻同意,最後雙方一鬧,就決定了一件事。維多利亞可以成為英國的女王,但不能是漢諾瓦女王,漢諾瓦就不允許有女王。於是人家漢諾瓦就自己重選了一位國王,最後他們選了英國元帥恩斯特·奧古斯特一世做了漢諾瓦國王。

這樣的話英國和漢諾瓦關係就不一樣了。大家都有自己的國王,也就不再是一個國家了。英國在歐洲大陸也就沒有自己的領土了。不得不說歐洲的國家還是挺有意思的,有的支持女性當國王,有的卻堅決反對,差異真的很大。而英國因為這件事還喪失了在歐洲的領土。

相關焦點

  • 從英國著急脫歐,看不列顛島與歐洲大陸的愛恨情仇
    這場戰爭的結束在宣告中世紀步入尾聲的同時,也對英國、法國乃至整個歐洲大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英國方面,英國因戰敗而失去了在歐洲大陸的全部領土,故而退回到不列顛島,將發展視野投向了更遠的海外;在對待歐洲的策略上,英國逐漸確定出「大陸均勢」的方針與原則,即讓歐洲大陸各方勢力保持相對平衡,不使任何一方有做大的機會。而法國則通過這場戰爭喚醒了國人極強的民族凝聚力,並在近代歷史進程中,逐漸成為歐陸霸主。
  • 只要英國沒有衰落,歐洲大陸就不可能出現霸權?
    英國的無奈當西班牙衰落後,歐洲大陸大國只剩下法國和奧地利。自詡「朕即國家」的太陽王----路易十四統治下的法國成為歐洲大陸最強盛的國家,幾乎肆無忌憚地四處擴張。尤其是它對尼德蘭的覬覦,始終令英國國王寢食不安。因為英吉利海峽最窄處僅34公裡,如果任憑法國掌控,不僅可以時刻威脅英國,也會因為威脅英國而使法國藉此增強對歐洲大陸其他國家的震懾。
  • 領土縮水最嚴重的國家—第21期—英國:人類歷史上面積最大的帝國
    同年12月,威廉在倫敦加冕為英格蘭國王——徵服者威廉一世,開啟英國諾曼第王朝。雖然諾曼第人祖先也是維京人,但早已經法國化,威廉的徵服讓英國從維京文化影響轉向以法國為代表的歐洲大陸文化。諾曼第王朝之後,英國又經歷金雀花、都鐸、斯圖亞特、漢諾瓦和今天的溫莎王朝。
  • 中世紀不列顛群島逐漸統一,英國國王為何會產生「大陸情結」?
    在這一情況下,又因為海外貿易的發展為英國的商業暫時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收入,從而推動了英國在政治和軍事方面力量的發展。在這一時候的英國才開始逐漸表現出了對於大陸的渴求。其中,在中世紀英國國王的腦海裡的「大陸情結」,終於能夠得以付諸實踐。
  • 悲慘的歐洲國王,因為家產分配問題被兒子氣死
    英格蘭國王亨利二世是英國歷史上的著名國王,他在位時期將英國在歐洲大陸的領地大為擴展,建立了強大的安茹帝國,對法蘭西王國形成了巨大威脅。但就是這麼一位傑出的國王,因為家產分配,卻被自己的幾個兒子活活氣死。那麼亨利二世為什麼會被兒子氣死,船長為你細細道來。
  • 公債的歷史淵源,歐洲國王與美國聯邦政府的「 金錢遊戲」
    威尼斯就處在那個特殊的時期,處於那個特殊的地理位置,東方的商品如香料,工藝品,絲綢,木材等由海路進入歐洲。當時社會對財富,金錢的追逐,這些又催生出貿易的興旺,商業貿易是歐洲大陸與東方國家最不同的差別。同時期的西方國家,國家稅務的概念不同於現在,國王都有自己的大片領地,稅收多是暫時性,國王的收入大多來自於自己領地。當遇到戰爭時軍費開支過大,自己的領土收益不足才會去開徵臨時性的稅收。
  • 歐洲最牛的國王,4個子女成為國王或王后,女婿統治了大半個歐洲
    歐洲雖然面積並不大,但是卻因為複雜的民族、宗教和地緣因素,分裂成為了大大小小几十個國家。歐洲各個國家之間的聯繫非常密切,尤其是歐洲上層貴族更是如此,各國的王公貴族那都是親戚關係。比如說丹麥國王克裡斯蒂安九世,此人的女兒全都嫁給了各國的國王,女婿統治了大半個歐洲,人送外號「歐洲嶽父」!克裡斯蒂安最初和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住在城堡中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後來他的父親繼承了爵位,一家人搬到了呂克斯堡城堡。1831年克裡斯蒂安前往丹麥的陸軍學校讀書,他曾經向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求婚,但是慘遭拒絕。1842年他和丹麥國王的外甥女路易斯公主結婚。
  • 英國歷史最偉大的君主,英國淪為丹麥領土,他領導英國人復國成功
    英國威塞克斯王朝復國國王懺悔者愛德華 懺悔者愛德華之所以偉大,是因為英國在歷史上有一段時間被丹麥侵佔,淪為丹麥領土,他領導英國人趕走丹麥人,英國復國成功,對英國有偉大的歷史貢獻。
  • 此人原本是法國公爵,趁英國內亂帶兵入侵英國,成功當上英國國王
    讀過歐洲歷史的人都會發現,歐洲歷史確實比中國歷史要複雜和混亂得多,首先是因為歐洲有很多國家,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朝代更替,其次是歐洲國家的王室總是相互聯姻,導致幾乎所有歐洲國家的王室都有血緣關係,第三是經常會發生一個歐洲國家的王室成員,當上另一個歐洲國家的國王這種事情,當然還有其它原因。
  • 他,歐洲霸主亨利二世幼子,獅心王理查五弟,英國最不得人心國王
    他是歐洲霸主亨利二世最小的兒子,獅心王理查一世的五弟,英國最不得人心的國王。他就是英格蘭歷史上的無地王約翰。因為三哥理查一世因為在平叛阿基坦的叛亂時,不小心中了敵人的箭。不久之後,開疆拓土的獅心王撒手人寰。接下來金雀花王朝的老大交椅就應該是其五弟約翰了。
  • 歐洲歷史上小國林立,但皇帝最多只有三個半,那半個卻是英國
    前幾天發了個微頭條說歐洲最多的時候只有三個皇帝頭銜,今天就來詳細說一下。在歐洲,國王(King)和皇帝(Emperor)是完全不同的,國王是世襲的君主,是某一塊土地的所有者,而皇帝更多的是一種稱號,在拉丁語中最早是「軍事統帥」的意思。
  • 歐洲中世紀的時候,封建領土的土地都是怎樣獲得的
    歐洲的中世紀是正宗的封建社會,和我們國家的封建社會是完全不一樣的。人家可是正宗的封建社會,真的是分封建國。和我們西周的時候幾乎一樣,但是經濟基礎確實封建經濟。他們的大臣都有一個重要的身份就是封建主,都是有自己的封地的。我們看一下歐洲中世紀時期的封建領主的土地都是怎樣獲得的。
  • 世界上地跨兩大洲的國家,英國和法國的海外領土遍布全球!
    4、丹麥地跨歐洲和北美洲丹麥是個傳統意義上的歐洲國家,本土面積很小,只有4.3萬平方公裡,但丹麥有一塊不為人知的巨大領土-位於北冰洋的格陵蘭島,面積達21.66平方公裡,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因為氣候寒冷,目前格陵蘭島上只有5.6萬人,不過隨著氣候變換,格陵蘭島的價值越來越大!5、英國地跨歐洲、北美、、南美、非洲大英帝國雖然已經解體,但英國仍然保留了14塊海外領土。
  • 英法都是歐洲強國,為何關係卻不友好,這都是因為一場離婚鬧的
    英國和法國是歐洲歷史上極具盛名的兩個「曾經偉大」的國家,他們都有著漫長的歷史,但關係一直不怎麼友好,而且1000多年前,這兩個國家的愛恨情仇就拉開序幕了。 這一切,要從歷史上一次有名的「離婚」事件開始。
  • 牝雞司晨:為什麼歐洲女性能成為女王
    這裡就介紹下歐洲的那些女王統治下的「牝雞司晨」時代。在歐洲史上,從古希臘古羅馬時期,到中世紀的騎士時代,皇帝、國王都是男人的專利。但隨著天主教文化統治歐洲,女性開始戴上皇冠,拿起權杖,走上統治舞臺。因為基督教義宣揚一夫一妻是上帝的意旨,歐洲王室絕無東方國家出現的宮嬪成群的情況,這就形成了王子公主等王儲數量不多的局面。
  • 地圖看世界;法國在北美的最後一塊海外領土
    很多法國的海外領地的專屬經濟區範圍非常之廣,英國僅存的海外袖珍小島是難以望其項背的。(新喀裡多尼亞風光)另外更重要的是,法國憑藉眾多的海外領地,建立了眾多的軍事基地,依託於這些如同不沉航母的領地,法國成為除美國之外,能夠向全世界任何地方投送軍力的國家。
  • 漢諾瓦:英王在歐洲大陸的領地如何被普魯士吞併
    漢諾瓦是英國王室在歐洲大陸的領地,但在1866年卻被普魯士吞併,那麼漢諾瓦是如何成為英王領地的,普魯士又是如何吞併漢諾瓦的,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漢諾瓦選侯國)的貢獻,將他提升為選帝侯,自此不倫瑞克-呂訥堡公國成為不倫瑞克-呂訥堡選侯國,因為首都在漢諾瓦,所以又稱漢諾瓦選侯國。
  • 建國後中國一共丟失了多少領土,答案讓你大吃一驚 - 手機百度
    近些年來輿論界尤其是網絡輿論一直指責共產黨掌權以來喪失了眾多領土,對共產黨口誅筆伐的責罵越來越猛,那麼就讓我們看看共產黨到底丟失了多少中國的神聖領土吧,答案會讓你大吃一驚的,因為答案是零,共產黨不但沒有丟失過一寸領土還拿回來不少,比如珍寶島、銀龍島、黑瞎子島一半、新疆夏爾西裡地區等。下面就讓我們看看這些對共產黨丟失領土的指責為什麼是錯誤荒謬的。
  • 一生在英國不超過一年的英國國王,居然還被英國人愛戴
    而歐洲則因為各種各樣的的原因比較少在意這一點,而且歐洲民眾或者說歐洲國家輿論的焦點也有所不同,比如在英國歷史上,有這麼一位國王,雖然做了多年的英國國王,但是在英格蘭的土地上總共呆了不到一年,這也就罷了,可是他在位的時候,政治經濟上英國都是一塌糊塗,甚至道德都很糟糕,英國國民卻喜歡和歌頌他,這位國王就是理查一世,也被稱為獅心王。
  • 國王只能湊30個農民打仗,中世紀歐洲真那麼窮嗎?
    於是,翻看了書架上《企鵝歐洲史2》,找一找那個時代的不列顛諸島,看看真實的情況到底怎麼樣。《企鵝歐洲史2》中有一組數據:「這些小單元的面積各不相同,但通常在100平方千米左右,相當於懷特島郡的四分之一,肯特郡的四十分之一……」而同時期的愛爾蘭地區,也是各種分裂,在中世紀早期至少存在100個以上的國王。但是,有些國王非常寒酸,領地內的臣民少得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