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為什麼追日?(圖文版)

2020-12-10 萬物啟蒙

夸父是《山海經》中記載的巨人,在中國家喻戶曉,他立志追趕太陽,半路上渴死了。夸父是《山海經》名人,在七部經卷中都有出現。

夸父與日逐走,入三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桃林)。——《山海經·海外北經》

意思是:夸父不停地追太陽,口渴,把黃河、渭河的水都喝乾了,再去喝北方大湖裡的水,還是沒追到太陽就渴死了。他把手杖丟了,化成了一片桃樹林。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後士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於禺谷。將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於此。——《山海經·大荒北經》

這個版本中講夸父生活在一座名為「成都載天」的大山上,耳朵上掛著兩條黃蛇,手裡握著兩條黃蛇,魯莽而神勇,他是大神后土之子「信」所生的兒子。他追到的地方叫做禺谷,就是太陽落山的地方。死在去大澤的路上。

我們在黃帝大戰蚩尤中提到過,蚩尤族當時邀請夸父族加入共同對抗黃帝的行列,最後被應龍所殺。這樣看來,夸父作為北方巨人族領袖的可能性更大,夸父既是族名又是領袖之名。

然而《竹書記年》中記載,夸父為丹朱的得力大將,善於奔逐,專門替丹朱傳送信件。

在歷代流傳演變過程中,夸父不僅改名換姓,也成家立業、有妻室了。

東南隅大荒之中,有樸父焉。夫婦並高千裡,腹圍自輔。天初立時,使其夫婦開導百川,懶不用意。謫之並立東南,男露其勢,女露其牝。不飲不食,不畏寒暑,唯飲天露。須黃河清,當復使其夫婦導護百川。——《神異經·東南荒經》

這個故事說的是,天帝派巨人夸父夫婦治水,由於治理不當,結果被罰站在東南直到黃河水清。從「樸父」這個名字,似乎可以看出二者的淵源關係。而且樸父夫婦外形也是巨人形象,開導百川的職責源於夸父飲河謂,受罰的原因是導河不力,符合古代的創世神話傳統。這裡的「樸父」與後來的「博父」,與夸父音近,很多學者認為是同一個人。

反正,夸父不管怎麼變,巨人、手握蛇、開山導水這些特徵一直沒有變。從夸父的演變,我們也能感受到《山海經》確實是中國文學的一個源頭。

很多同學一定都看過很多魔幻電影、小說中都出現過巨人國。不僅如此,現在還時常聽到有些地方發現巨人族留下來的工具、牙齒、巨石陣等證據。

希臘神話中,第一個就是奧林匹斯眾神之前的巨神族:泰坦巨神(Titan)和泰坦女神(Titaness),他們是天空之神烏拉諾斯(Uranus)和大地之母蓋亞(Gaia)最初的孩子。

荷馬史詩《奧德賽》(Odsseia)中也提到一種獨眼巨人,他們住在西西里島,是海神波塞冬(Poseidon)和水精索歐莎(Thoosa)所生。

北歐神話中世界的最初的生物是約頓巨人(Jtunn),他們誕生自冰與火之間,之後諸神才出現。

凱爾特神話中,佛摩爾巨人族(Fomor)來自愛爾蘭北方,又被稱為「海盜幫」(Fomorian)。

英國民間傳說「巨人剋星傑克」(Jack the Giant-Killer)專門以獵殺巨人維生。

印度神話中的巨人,被稱為岱提亞(Daityas)的魔神,他們的共祖是蒂緹(Diti)。

日本神話中,大天狗有著一張紅臉,高高的紅鼻子,手持團扇,身材高大並長有翅膀,穿著昔時武將的盔甲,腰際有武士刀,穿著日式傳統高腳木屐,隨身帶著蓑衣以便隨時把自己隱藏起來,和有不可一世的傲慢姿態。

作家茅盾在《中國神話研究》一書中提出:「不但希臘、羅馬和北歐各國的神話中可見,印度、伊朗、非洲和南洋各地的神話也有巨人名為Kuap,與中國逐日神話的巨人夸父,名、義完全相同。」

對於夸父逐日的動機,現在看起來是一種不合邏輯的行為。太陽是追不到的,所以後世解釋常常用「自不量力」來表示。

從故事的表面來看,夸父是先逐日,然後口渴而死。實際情況可能恰恰相反,夸父應該是先口渴,然後才逐日。神話中的「夸父飲河渭而不足」,極有可能暗示了:河渭流域曾經發生過一次大面積的、持續時間極長的嚴重旱災。作為一個逐水而居的部落,尋找新的水源是生存的先決條件。於是,夸父開始了一場向西向北尋找水源(大澤)的大遷徙,夸父(或者他的部落)消亡在了遷徙的途中。

應龍殺死夸父的說法也符合上述推測,水神應龍殺死夸父族,也表示北方的夸父族死於大乾旱,或者被善治水的應龍族打敗這一事實。所以,夸父逐日更像一場巫術儀式,夸父族領袖死於一次祈雨的巫術活動也是有可能的。

這些還原史實的說法也只是提供了一種解讀神話的視角,未必可靠。畢竟,神話的改編中,並不是每個細節都具備依據的。更多人將夸父當作太陽神崇拜的寓言,這在各民族的神話中也都是存在的。而這追趕光明、追趕時間、無畏向前、死而無憾的象徵,更像是一種行為藝術。有的人認為夸父逐日是為了給人類採擷火種,使大地獲得光明與溫暖,夸父是「盜火英雄」,是中國的普羅米修斯,九死不悔。

那麼,你贊同哪一種說法呢?不妨到社區來參與討論。

作者:W.talk《萬物說》工作室

歡迎分享 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夸父為什麼要追日?(圖文版)
    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後士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於禺谷。將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於此。——《山海經·大荒北經》這個版本中講夸父生活在一座名為「成都載天」的大山上,耳朵上掛著兩條黃蛇,手裡握著兩條黃蛇,魯莽而神勇,他是大神后土之子「信」所生的兒子。他追到的地方叫做禺谷,就是太陽落山的地方。死在去大澤的路上。
  • 夸父為什麼要追日?今天總算明白了
    我們都知道夸父追日的故事,但我從小到大都一直有個疑問,夸父大熱天的為什麼要追日呢?在家吹空調它不香嗎?人說「四十不惑」,雖然尚未40,但也應該未雨綢繆,不能到了不惑年紀還「三十而已,四十迷惑」啊!下面看《山海經》原文:「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 夸父為什麼要追日(400字寒假作文)
    夸父為什麼要追日(400字寒假作文) 2014-02-11 13:10 來源:當知 作者:
  • 「夸父」為何自虐追日?難道不知道會死嗎?
    小時候特別不理解,為什麼夸父明知道追日會渴死,為什麼還要不停的追呢?直到後來看了有關材料以後,關於夸父為何追日,有了自己的理解。「夸父追日」的神話故事出自《山海經·海外北經》:「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 夸父為何追日,他的死為何與一條龍有關?
    其實這個故事本身就有一個有趣的點,那就是夸父為什麼要追太陽?《大荒北經》中給出的解釋是:「我不足追日。」表面上看,夸父此舉完全沒有動機。純粹是無聊又麻煩。但仔細琢磨就會發現,這種解釋並沒有說明事情的原委。充其量,它是在評價夸父的行為不自量力。不得不佩服後世文人的頭腦。很多人認為夸父的神話是后羿射日的續集。
  • 夸父為何要追日,這背後的原因,並沒有那麼簡單
    雖然我們都聽說過「夸父追日」這個傳說,不過,我們所知道的,大概也只有「夸父追趕太陽,最後累死」這一最簡單的故事梗概了;至於夸父追趕太陽的原因,或許我們就不是那麼清楚了。那麼,夸父為何追日呢夸父立刻就想到了太陽,因為人間的光明與溫暖,都是太陽給的,所以,如果能夠讓太陽永遠地照耀在天空,那麼冬天就不會那麼寒冷了,部落裡的人,也就不會凍死了。想法固然是好的,可是,太陽東升西落,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所以想要讓太陽永遠照耀在頭頂上空,這又談何容易!
  • 夸父為什麼要追日?
    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後士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於禺谷。將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於此。——《山海經·大荒北經》這個版本中講夸父生活在一座名為「成都載天」的大山上,耳朵上掛著兩條黃蛇,手裡握著兩條黃蛇,魯莽而神勇,他是大神后土之子「信」所生的兒子。他追到的地方叫做禺谷,就是太陽落山的地方。死在去大澤的路上。
  • 夸父追日都知道,但夸父的真實身份是什麼?他到底為什麼要追日?
    這個故事你很熟悉了,但你想過沒有,巨人夸父的真實身份是什麼?他到底為什麼要追日?《山海經》對夸父追日的記載,有兩點很有意思:一個是他的具體路線,是從位於北方大荒的載天山啟程的,他先向日出的東南方向走,然後追著太陽的運行軌跡向西跑,最後,追到西方一個叫禺谷的地方,太陽就是在這裡落山了。然後,夸父又向哪兒走了呢?他因為乾渴,想要到北方的大湖去喝水。
  • 夸父乃一神將,為何會傻到追日而死,夸父追日到底為哪般
    可那夸父,莫不是真的傻?你說夸父到底是怎麼死的。流傳比較廣泛的說法,就是課本中所記那樣。夸父心比天高,妄圖逐日,後口渴力竭而死。可是在山海經的大荒北經與大荒東經中卻另有兩處記載,說法不盡相, 但結果一致:夸父是被應龍殺死的。
  • 追日:夸父為逐日而死?夸父:我才沒那麼無聊,都是黃帝的陰謀
    人們熱得難以忍受,夸父族的人紛紛死去。夸父看到這種情景很難過,於是夸父決定追上太陽,捉住它,讓它聽人的指揮。後來經過了艱難困苦,夸父終於在一個叫做湯谷的地方追上了太陽,夸父無比歡欣地張開雙臂,想把太陽抱住可是太陽熾熱異常,夸父感到又渴又累。
  • 山海經夸父到底是如何死的,是追日被渴死?還是被應龍殺死的?
    《山海經》解釋夸父之死:不是追日而死,而是被他殺的《山海經》是我國一本非常具有研究價值的上古奇書,現在的許多學者都將它作為研究上古先民,文化的參考書之一,書中記載了許多神奇的國度,還有許多神話故事,現在的很多影視劇,大多引用《山海經》的內容,
  • 你像夸父,累倒在追日的道途(外二首)*作者:豐樺
    原創豐樺魯沂文學2020-03-10你像夸父,累倒在追日的道途(外二首)一、你像夸父,累倒在追日的道途輕輕地呼喚你,在這個春天>輕輕地念著你的名字在心裡與你告別實在不忍心打擾你因為你太累了竟像夸父,累倒在追日的路途手機上還儲存著你的號碼微信上還有你親切的表情包
  • 我猜你們都說錯了,「夸父逐日」中的夸父為什麼要逐日?
    這個故事有個讓人頭疼的漏洞:那就是沒有說夸父族為什麼追著太陽跑。後來有些喜歡多管閒事的小朋友看到了這個故事,就開始問夸父為什麼要去追太陽?夸父追日《山海經》【原文】:「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於隅谷之際。渴欲 得飲,赴飲河渭。
  • 《山海經》:夸父是自己作死嗎?還原夸父追日的真相
    夸父追日是上古精彩的神話,執著勇敢的夸父在追日的過程中死亡,首先他為什麼要執著地追日?其次古人都是一根筋,寧可累死渴死都不願意休息嗎?那麼本期夜述封神就為大家揭露夸父的真身,以及追日的真相。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於禺谷。捋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於此。大家都知道,后土是頭撞不周山的共工的兒子,而夸父是后土的孫子,所以夸父是共工氏人。共工氏擅長水戰,而且脾氣火爆,兩次發動戰爭欲一統九州,可見共工氏骨子裡一直有彪悍的基因。
  • 山海經:揭露「夸父逐日」的真相,太陽西下,夸父為何往北走?
    山海經:「夸父逐日」的真相,太陽西下,夸父為何往北走?第一個提到夸父逐日故事的文字是在山海經的海外北經中,文中講到:「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想必大家十分熟悉,因為這正是我們當初學夸父逐日時的一篇文章。夸父追逐太陽,太陽跑的很快,夸父追趕不上,又十分口渴,所以喝河渭之水解渴。
  • 「夸父」是誰?神話傳說「夸父逐日」背後又有怎樣的真實故事?
    《列子》是戰國時期列禦寇的著作,也就是說至少在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了關於「夸父」的傳說故事。用「父」字作為尊稱和美稱的習慣在西周、春秋最盛行。《詩經》裡就有關於「古公亶父」的記載。所以從用「父」字作為尊稱來看,關於夸父的傳說故事應該在西周、春秋時期就已存在。那麼為什麼關於「夸父」的故事除了在《山海經》裡出現,此外就只有《列子》有記載呢?
  • 「夸父」是誰?神話傳說「夸父逐日」背後又有怎樣的真實故事?
    所以從用「父」字作為尊稱來看,關於夸父的傳說故事應該在西周、春秋時期就已存在。那麼為什麼關於「夸父」的故事除了在《山海經》裡出現,此外就只有《列子》有記載呢?為什麼講到這件事?因為說到了晉國的國都新田出現了龍。新田在今天晉南的侯馬。綜上所述,后土生活的成都天載山,以及信和夸父的出生地應該就在晉南河東。
  • 古人白痴還是夸父白痴?
    下面我複述一下這個神話故事:夸父與太陽競跑,一直追到禺谷,太陽下山的地方,然後他感到口渴,就喝黃河水,喝完黃河喝渭水,喝完還不夠,繼續想去喝北方大澤裡的水,結果沒到就渴死在半路,他地手杖化成桃林。一個神話故事,寥寥一百字說完了,你去搜索,很多都是這樣描述,莫名其妙地,古人到底想通過這個故事表達什麼,表達夸父勇敢,還是說他白痴?太陽在天上,你在地上,怎麼追啊?難道那時的古人白痴,這樣都不知道?
  • 夸父辛辛苦苦追日,嘔心瀝血化成了人間的山脈!首發
    夸父辛辛苦苦追日,嘔心瀝血化成了人間的山脈!文:季建康在遠古時代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戰國史冊記載著夸父追日的神話故事,夸父就是遠古大神大帝之母他是遠古時代的大神,他們是人間夸父的後裔一族,他為了希望延續人間的光明.於是就不自量力的追逐著太陽,向著太陽下山的方向追去,他的大腿很大一步就可以跨過一座山,走過一條河。
  • 夸父為何逐日?其實他追的不是太陽
    就拿夸父逐日來說,《列子湯問》: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相傳夸父是天神後裔,擅長奔跑,他身材高大,力大無窮,居住在天上。但有一個問題就是,盤古死後,雙眼化為日月,而夸父是在盤古之後,太陽對於夸父來說是一直存在的,那他為什麼突然想起追太陽了呢?是他的突發奇想還是另有原因呢。夸父是神,當然不是神經病,由之前我們講到的眾神之戰可以猜測,其實夸父逐的日不是太陽,而是核彈,嚇不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