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臺這兩個小區「老大難」問題有治了!平臺溝通,難題半年解決

2020-12-19 騰訊網

社群活動小編

30萬豐臺人在這裡

拆遷規劃大事小情

關注

怡和世家安置房小區已經入住6年,但地下車庫卻遲遲沒有正常投用;2.5公裡外,石榴園北裡的7棟老樓,一半電梯因年久失修關停了7年。去年,居民們不斷撥打12345熱線投訴。有車停不進、有梯乘不上,這些身邊小事愁壞了小區居民,也讓多年無解的老大難問題擺上了臺面。馬上辦、要辦好,市疏整促專項辦搭建市級溝通平臺,幫助基層協調相關部門調度有關企業加速問題解決。通過接訴即辦、多級聯動的督導工作機制,全市29個「治理類街鄉鎮」的201個「問題事項」中,156項已基本解決或有了解決方案。

石榴園北裡 資料圖 周長強 攝

「老大難」未解 居民很鬧心

「不光小區道路兩側,連綠地、休閒廣場上都停滿了車。」在怡和世家住了三四年的居民劉女士說,今年以前,周邊其他小區居民也把車停了進來,就因為這裡沒人管、隨便停。

怡和世家是2014年開始陸續入住的安置房小區,有居民近2000戶。石榴莊東街社區負責人告訴記者,短短6年裡,這裡已經換了3家物業公司,「小區環境髒亂差,居民認為物業不作為,形成惡性循環。」

但環境問題的根源是停車問題。小區建設之初就有地下車庫,卻因硬體設施驗收問題一直沒有投用。「最初這個小區入住居民少,地上車位夠用。」怡和世家開發商北京建機房地產公司相關負責人透露,近幾年小區入住居民增多,停車問題越發嚴重。

目光再投向石榴園北裡的7棟老樓。這些樓建於上世紀90年代,是標準的筒子樓。早在2012年,7棟老樓的14部電梯就時常出現故障,經過檢查它們都須「退役」。「更換電梯成本較高,當時資金有限,沒法一次性全部更換,只換了一半。」公房的運營單位中創物業公司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受資金所限,7年來,每棟老樓都只運行一部電梯。

以29號樓為例,一共9層,每層住了36戶居民。「所有人就靠這一部電梯,高峰期都得排隊等著。」住戶們的抱怨不絕於耳。

平臺溝通 難題半年解決

問題為何久拖不決?社區和街道一方也有苦衷,找產權單位和開發商協調費用和責任分擔事項,一直阻力重重。

去年,兩個小區所在的大紅門街道因12345熱線訴求較多而被列入「治理類街鄉鎮」,接受市疏整促專項辦督導。這也為問題的解決帶來了新契機:市疏整促專項辦搭建市級溝通平臺,市國資委調度相關企業加速問題解決。

針對怡和世家的車庫問題,市國資委協調了項目開發商北京建機房地產公司按規劃實施綠地、完成人防工程,由建機房地產的上級公司京城機電資產管理公司加大經費投入、提升物業服務水平;對於石榴園北裡的電梯問題,協調首開集團與物業公司,對長期不運行的電梯進行維護,保持運行。

半年多的時間裡,兩個小區的居民看到了身邊的變化:怡和世家去年底迎來了新物業公司,補種了七八千平方米的綠地,地下車庫去年完成工程驗收,今年年底有望完成人防驗收;石榴園北裡關停的7部電梯裡,有6部已經成功安裝,預計下周便可運行,剩餘1部因屬於商品樓,正在走公共維修資金程序解決。

高位推動 督辦基層「小事」

「市級部門從上到下推動,我們街道一方從下向上配合著,難題迎刃而解。」大紅門街道辦事處一位負責人說。

解決問題效率之快,背後是市區街協同機制發力。北京有330多個街鄉鎮,治理類街鄉鎮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面對基層久推不動、百姓訴求強烈的老大難問題,本市也正在形成一套新的工作方法和機制。

「這些問題都是橫跨多個部門和企業,基層一方難以協調和推動,那我們就來協同,幫助基層想辦法。」市疏整促專項辦相關負責人說,為了一件事把各委辦局相關處室聚到一起,如鏈條一般接力推動,最終以一類問題推動一個方面政策的突破。目前,全市15個市級部門的50多個業務處室都積極參與到這些街鄉鎮問題的治理上來。

幾乎每個月,這些事關居民切身利益的問題都要搬上市級部門的協調會,街道、社區與相關委辦局、市級企業之間,不再是低效的文件式溝通,而是面對面交流討論,向前一步解難題。

1

end

豐臺那些事綜合整理編輯,如有轉載請註明來源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來源:北京日報

相關焦點

  • 物管會「上馬」,解決老舊小區「難念的經」
    豐臺區右安門街道開陽裡社區轄區內,有很多典型的老舊小區,不少因為產權關係複雜,都有各自「難念的經」。今年9月,在開陽裡第二社區指導下,轄區內的開陽裡三區、右安門外大街22號院共成立了3個物管會,巧的是,3個物管會剛剛組建完成,便都遇到急事難事。物管會的出現,對解決小區難題有幫助嗎?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 三招破難題,社區交警半年打通小區周圍堵點
    早高峰,小區門口到大路口堵成一片,甚至開不出小區;晚高峰,進小區的路口經常「茬」起來,要到100米外的小區門口甚至得走半小時……這就是領秀慧谷社區,交通擁堵、亂停車成為社區治理的頑疾,嚴重影響居民出行,極大降低了小區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數。這個頑疾的成因是什麼?「病灶」在哪裡?怎麼治合適?
  • 有了「房東平安聯盟」,小區「老大難」不難了!
    該機制在紫東新苑小區試點運作半年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圖說:「樣板房」門邊放置了滅火器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瞄準關鍵抓手紫東新苑小區共有1826戶居民,據今年10月份的數據顯示,租賃房屋508戶,89個經租公司(前身為二房東),常住人口6826人,租賃戶與自住戶人口比例接近1:1。「通過參透警情,我們分析發現60%以上報警類110發生在租賃戶內。」
  • 豐臺這些地方的規劃、城建和民生問題,各地區街道是這麼說的~
    關於樊羊北路滙豐家園-金豐園小區間城市支路規劃及施工安排您好!最近注意到樊羊北路至豐橋路間規劃為城市支路,但是目前樊羊北路滙豐家園-金豐園小區中間仍為一處斷頭路,想諮詢一下這段道路有什麼規劃以及什麼時候能夠實現貫通嗎?
  • 豐臺這兩個地方不在拆遷紅線範圍內
    經北京市豐臺區綜合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豐臺火車站徵地拆遷項目指揮部工作人員核實,針對網民諮詢的豐西北裡小區近三年是否拆遷問題進行了電話溝通。經核查,網民諮詢的豐西北裡小區不在豐臺火車站徵地拆遷項目及配套市政工程項目動遷範圍,感謝您對豐臺站改建工程的關注。歡迎您繼續關注豐臺區的建設、管理等工作並提出寶貴意見。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小區治理的「老大難」問題,上海半淞園路...
    如何才能讓「年紀」越來越大的小區也時刻保持「青春」和「活力」,讓居民們「安居」更「宜居」?上海市黃浦區半淞園路街道對於這些社區治理的「老大難」問題,上海市黃浦區半淞園路街道用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多方的團結協作,給出了這裡專屬的「溫暖答案」。
  • 盤點2018豐臺這40件大事,您最關心哪幾件?
    其中,豐臺南苑鄉果園村、花鄉草橋村、花鄉新發地村、王佐鎮南宮村入選。詳情→屌炸了!北京這15個村在全國出名了!咱豐臺就有4個村哦!詳情→北京南站公交增發夜間車次2豐臺年內在這8個地區建成綠地2018年豐臺在石榴莊、大瓦窯建設2塊示範綠地,還要在鄭常莊、郭公莊、朱南社區、南庭新苑、槐房、麗澤建設6塊小微綠地。詳情→未來豐臺環境怡人、滿眼皆綠!豐臺年內要在這8個地區建成綠地,有沒有您家附近?
  • 大連民意網:溝通民意 解決問題-光明日報-光明網
    沒有複雜的中間環節,大連市民只需通過電腦或手機上網,直接留言反映問題即可,民意網很快就會有回音。    「別看我們就這麼幾個人、一間辦公室,但是我們依靠網際網路打造了一種服務。」大連民意網負責人張慶陽說,「民意網的市民留言,都是由市委督查室和市政府督查室直接督辦的,每個月的內參和工作通報,我們都會送到市委書記和市長的桌面上。」
  • 淄川優化停車供給解決停車難題 城市老舊住宅小區有「停車專區」
    近年來,隨著私家車保有量的增長,停車難及其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不僅影響著市民的生活質量,也成為掣肘城市發展的頑疾,停車,成了困擾市民的「老大難」。不僅如此,在公共資源緊缺的情況下,部分市民文明意識不強、守法意識淡薄,讓停車更是難上加難。採訪中記者發現,幾乎每一個老舊城市住宅小區都存在停車難的問題,市民苦惱不已。
  • 北京:首個社區「環物會」成立 破解小區自治「老大難」
    小區物業服務管理調研首個社區「環物會」成立 破解小區自治「老大難」四五年都沒解決的暖氣不熱問題,中關村街道希格瑪社區的「環物會」卻用一周就搞定了。此事迅速給居民留下了好印象:「這個環物會是管用的!」
  • 合肥融科九重錦小區停車「老大難」 如今舊貌換新顏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隨著私家車增多,因小區停車位而引起的糾紛愈發凸顯。如何讓停車位高效、科學地使用,營造和諧停車秩序,是考量小區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合肥蜀山區翠庭園社區的融科九重錦小區在車位規劃建設「先天不足」的情況下,充分「挖潛」,維護業主權益。如今,小區停車秩序井然,一度讓業主頭疼的停車「老大難」問題得到了化解。
  • 南湖街這些民生難題有了解決路徑
    有條件道路施劃車位…南湖街這些民生難題有了解決路徑「民呼我應進社區 為民服務解難題」活動啟動,首站走進武昌區南湖街,子女教育、交通改善、雨汙分流改造、公共維修基金、夜間停車難……現場,南湖居民們和南湖街都市桃源社區、寧松社區、寶安社區、華錦社區、中央花園社區、水域天際社區的社區書記提出的每個民生問題,都有了解決路徑。
  • 輝縣:這不通暖的問題解決了!有事就找巡查組!
    「要不是巡察組積極幫俺協調供暖,俺們小區還真得過個寒冷的冬天啊」。12月8日,巡察組再次到輝縣市城關鎮東新莊盛和怡居小區走訪時,這句話是小區居民說得最多的話語。事情還得從2020年12月3日說起。這天一大早,輝縣市委第一巡察村(社區)組就接到群眾來電,稱城關鎮東新莊盛和怡居小區B區、共城華庭小區的暖氣遲遲不能開通,過冬成了老大難,巡察組能否給管一管?這幾天最低氣溫持續在零度以下,小區群眾用不上暖氣,不僅身體受凍,心裡肯定也是涼冰冰的。群眾利益無小事,民生不能有懈怠。市委第一巡察組組長彭連江、市委第一巡察村(社區)組組長馬紅衛立刻帶領組員們趕赴東新莊村委會和群眾家裡了解情況。
  • 豐臺這小區物業的說法您認同嗎?
    博主在微博中描述:物業為豐臺區石榴園北裡小區物業,一個月的停車費280元,車輛剮蹭偷盜都不管,沒有固定停車位,連劃線都沒有,不知道豐臺停車管理委員會批了多少車位,小區的車隨便停,大樹倒了砸壞車輛,給業主的解釋是樹不歸我們管,我們不負責,你們找政府或者相關部門,小區裡的樹木都是無人管理的
  • 問題解決了!黑石頭小區這12戶居民不再回家難
    問題解決了! ➘➘➘ ↙↙↙施工方願意幫助解決這個難題!目前管道已經疏通!因為村委有困難,我們決定先給住戶處理,早日解決他們的困難,還他們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
  • 政協搭建溝通平臺,這批地鎖拆得居民服氣
    梅園新村街道相關負責人說,今年以來,轄區關於小區地鎖的12345工單累計超過200件,甚至一度上了全市「先解決問題再說」的負面清單。南京市政務辦8月下旬通過明察暗訪,發現問題屬實,責成相關部門要妥善解決市民訴求。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矛盾較為突出的停車難問題,政協梅園新村街道工委利用「協商議事室」平臺,積極組織各級委員,廣泛了解民情民意,尋求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
  • 河南「河長+檢察長」制改革經驗:解決一批「老大難」問題
    據介紹,行動中,河南省檢察院與省河長辦通力協作,一批難度較大、社會關注度較高的黃河流域「亂佔、亂採、亂堆、亂建」等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同時在黃河流域九省區,首倡並推動建立了以檢察機關與行政機關河湖治理協作聯動為主要內容的「河長+檢察長」制,為破解黃河生態治理難題貢獻了「檢察智慧」。
  • 關注「民眾呼聲」,解決你我小區生活中「四不」問題
    不文明、不安全」問題就上「民眾呼聲」平臺投訴舉報運營人員將通過「四級」問題處理機制督促投訴事件得到妥善解決!>沒有任何的安全措施,這座升降梯就被建在了疊彩蘭亭小區A區2棟的樓道裡,佔地約兩平米左右,目前還沒有正式投入使用。據了解,這是該樓棟二樓的商戶業主自行安裝的,但這個裝置卻給小區的其他業主帶來了很多麻煩。
  • 河埒街道整合各方力量解決民生難題
    她說,這條「老大難」馬路的整治,多虧了蠡橋社區「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協調各方力量,才辦成了社區多年沒有辦成的事情。背街小路的「腸梗阻」多年來一直是蠡橋社區居民反映的熱點問題,特別是住友路,更是亂停車和出行難的典型路段,當地社區對這個棘手問題頗感頭痛。社區幹部說,要徹底整治當地的亂停車現象,必須從硬體和軟體兩個方面同時入手,涉及交通、城管、規劃等多個部門,僅憑社區的力量肯定辦不成。
  • 解決之道障礙重重 老舊小區停車難題該怎麼破?
    機動車數量的大幅增長也帶來了一個社會性問題,那就是停車難,尤其是一些大中城市老舊小區的停車問題,更是成了「難中之難」。一面是仍在快速增長的汽車市場,一面是巨大的停車位缺口,解決停車難問題迫在眉睫。城市停車難特別是老舊小區停車難的問題愈加突出。  現在所說的老舊小區,基本上都是2000年之前興建的居民樓房。隨著時代的變遷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這些小區包括水電路氣網等在內的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都已經不能滿足居民的需求。而小區居民停車難則成為這些難題中的難題。因為2000年之前,我國對居住小區是沒有停車位配建指標要求的,幾乎所有的老舊小區都沒有符合現階段城市規劃部門要求的停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