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解決了!黑石頭小區這12戶居民不再回家難

2020-11-25 澎湃新聞

問題解決了!黑石頭小區這12戶居民不再回家難

2020-11-13 16: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新聞回顧

幾天前,小編報導了黑石頭小區安置房5單元一樓樓道長期被汙水淹沒,嚴重影響居民生活的事情。

(原文內容戳下方)

↓↓↓ ↓↓↓ ↓↓↓

《》

幾天過去了

小編收到了該單元樓住戶

傳來的好消息!!!

➘➘➘ ↙↙↙

施工方願意幫助解決這個難題!

目前管道已經疏通!

安普公司工程部經理 田卓群:

在得知這個情況後,我們的處理態度很明朗,不管是村裡的責任還是我們的責任,我們先處理。我們的管理權限在一年多前就移交了,後續的使用和維護,應該由黑石頭村委負責。因為村委有困難,我們決定先給住戶處理,早日解決他們的困難,還他們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

安普公司工程部負責人告訴12家住戶,公司將以最快的速度來解決他們的問題,但需要幾天的處理時間。同時表示,等管道疏通後,將重新和村委明確後期管理權的歸屬工作。

經過幾天的等待,黑石頭小區安置房5單元存在的樓道被汙水淹沒問題終於解決了,恢復了乾爽整潔。

.end.

原標題:《問題解決了!黑石頭小區這12戶居民不再回家難》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點片長為1624戶居民回家搭起「順風車」社區居民來點讚
    紅網時刻長沙12月1日訊(通訊員 柏玉娥)在第九個全國交通安全日到來時,長沙市嶽麓區梅溪湖街道雲溪灣社區卓越淺水灣小區的居民發現家門口道路有了新變化:門前的「單行道」改為「雙行道」,還增設了2個新的監控攝像頭,以前堵車的現象沒有了。  該小區東臨近湖七路、南臨博學路、西臨泉水路、北臨梅溪湖路,共有1624戶、5000餘人、986臺汽車。
  • 點片長為1624戶居民回家搭起「順風車」
    紅網時刻長沙12月6日訊(通訊員 柏玉娥)在第九個全國交通安全日到來時,長沙市嶽麓區梅溪湖街道雲溪灣社區卓越淺水灣小區的居民發現家門口道路有了新變化---門前的「單行道」改為「雙行道」,還增設了2個新的監控攝像頭,以前堵車的現象沒有了。
  • 濟南新城東苑小區16戶居民靠滴水度日
    原標題:16戶居民靠滴水度日     齊魯晚報濟南7月12日訊 「要是再不正常供水,我們就準備賣房子搬家了。」新城東苑小區5、6號樓7、8層的16戶居民不能正常用水已接近一年,最近水流越來越小。
  • 棄管小區供配電改造 5萬餘戶居民受益
    11月28日,居住在回龍河103廠區附近的陳大姐告訴記者,該小區已建成近40年,由於供電線路老舊,遭遇故障停電早已是家常便飯。 103廠建於上世紀70年代,於80年代搬遷。廠區附近居住著上百戶居民,屬廣元市典型的棄管小區之一。雖然小區建築有一定歷史,但遠離城市喧囂,安靜舒適,居民們對小區居住環境還算滿意。但談起用電問題,居民們便開始七嘴八舌數落著各種「煩惱」。
  • 老舊小區停車難這樣解決!
    老舊小區停車難這樣解決!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穩步提高,越來越多的居民選擇購買私家車,但由於每個小區的停車位有限,停車難的問題一直備受居民關注。
  • 瀋陽:大東水務解決天后宮1100戶居民吃水難
    像實施「心臟搭橋」手術一樣,把水壓高的市街管線與水壓低的小區泵站進水管線連接起來,使貯水池恢復正常供水。7月20日,瀋陽水務集團大東營業分公司員工經過三天三夜奮戰,終於使大東區天后宮社區15棟樓、1100戶居民告別了吃水難的生活。  持續高溫少雨天氣讓沈城供水提前半個多月進入「夏高峰」,日平均供水達到160萬噸左右,較平時高出10多萬噸。
  • 山西某小區:60多戶居民面臨無路可走!鬧心的問題咋解決?
    近日 位於太原市龍城大街花盛香提小區的 多名業主給《黃河新聞》 陸續打來電話反映 他們小區60多戶居民馬上面臨著無路可走
  • 180戶居民路邊水坑舀水吃
    而這些天,南二環路上的一小水坑成了小區180多戶的用水來源,水坑內不斷有清水外冒,市民在水坑前面排隊取水,雖然知道水坑內的水並不衛生,但是居民也不得不堅持飲用。居民正在路邊水坑舀水  【現狀】 180戶居民路邊水坑排隊取水  昨日上午9時許,小區居民拎著大小塑料桶、各種蔬菜等,去小區外拎水洗菜。
  • 豐臺這兩個小區「老大難」問題有治了!平臺溝通,難題半年解決
    去年,居民們不斷撥打12345熱線投訴。有車停不進、有梯乘不上,這些身邊小事愁壞了小區居民,也讓多年無解的老大難問題擺上了臺面。馬上辦、要辦好,市疏整促專項辦搭建市級溝通平臺,幫助基層協調相關部門調度有關企業加速問題解決。通過接訴即辦、多級聯動的督導工作機制,全市29個「治理類街鄉鎮」的201個「問題事項」中,156項已基本解決或有了解決方案。
  • 上海西部大樓小區「三位一體」物管模式解決小區物業費問題
    中新網上海新聞1月25日電(王子濤)物業費漲價,是老舊小區物業管理領域的一個敏感而無可迴避的問題這個問題之所以難解決,是因為業主方和物業服務提供方,立場總是不一樣。甘泉路街道西部大樓小區,在黨組織的引領下「三位一體」共同努力,花了22天找到了破解之道。
  • 白銀區老舊小區改造接近尾聲,52325戶居民「憂居」變「優居」
    白銀區老舊小區改造接近尾聲,52325戶居民「憂居」變「優居」 2020-10-03 21: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昭通40個小區被列入計劃 656戶居民改表到戶願望實現
    基礎設施差,水電費高……住進來以後,小區物業在管理上出現了很多的問題,想要從根本解決問題,唯有成立業主委員會,在白金志的帶領和業主們的共同努力下,2016年1月小區業主委員會成立了,並推選了白金志當任業主委員會主任。
  • 長河灣業主遭遇回家難
    本報訊(實習記者劉雪玉)昨天上午,海澱區長河灣小區業主在網上發帖求救稱,小區東門被封、單元樓內電梯停運,導致回家難。業主們紛紛跟帖回應。對此,該小區物業公司表示,將儘快解決此問題。 昨天上午,網名為「trihapp」的業主在網上發帖稱,小區東門禁止居民出入,且他所在的單元電梯也正在維修。下班回家要繞道正門後,再爬3層樓才能到家。
  • 清鎮市新店鎮東風湖村筆架山組——12戶村民「用水難」問題已解決
    清鎮市新店鎮東風湖村筆架山組村民陶玉祥向貴陽市融媒問政平臺反映的12戶村民「用水難」問題已於近日解決。據了解,11月25日,陶玉祥向貴陽市融媒問政平臺反映,他所在的筆架山組有12戶村民家中自來水管經常沒水,每月還得繳納9元的保底水費。
  • 恢復綠化鋪花磚 解決居民停車難問題
    上次報導了清河新寓的停車位問題,由此看來,多重原因導致了清河新寓小區居民,為了停車,不擇手段,甚至不惜毀綠。對此,清河新寓社區表示,下一步,他們將堅決制止毀綠的行為,同時,已經就小區車位的規劃制定了整改的方案。
  • 34個老舊社區完成二次供水改造,5300餘戶居民告別用水難
    武昌中南路街付家坡社區紫東馨居小區住戶鄧雪峰打趣地說,擰開水龍頭,看到譁啦啦的水流,就有說不出的滿足感。紫東馨居小區地處繁華商圈,周邊高樓大廈增多,加之該小區缺乏二次供水設施,近兩年,因水壓低,5樓以上住戶用水成難題。鄧雪峰家住8樓,以前家中用水只能加裝自吸式水泵,把自來水抽上樓,不裝就無水可用。樓層共有8戶居民,每家門前牆角都裝有一臺吸水泵,若使用燃氣熱水器,屋內還得裝一臺。
  • 回家晚為啥停車難?西安小區停車位普遍存在配建縮水現象
    (原標題:回家晚為啥停車難?  從2018年起,華商報就持續關注小區停車難的問題。今年3·15前夕,又有小區業主向華商報投訴,其所在小區每天業主回家搶車位而引發互毆的情況,希望媒體能介入,促進解決小區停車難問題。
  • 開發商欠錢工人堵門 金峰小區居民回家要翻牆
    「你先把板子遞上來,再爬進來……」在小區的2棟,記者詫異地看到,三名裝修工人正通過該棟1樓一戶人家的陽臺搬運裝修材料,原來這棟樓的出入口被堵住了,樓內住戶如需裝修,裝修工人都得通過翻爬一樓的陽臺,將裝修材料運入樓內。  「開發商拖欠了施工方工錢,工人們拿電焊把我們樓道的大門給焊死了。」
  • 無錫改造二次供水設施 126個居民小區今年受益
    不久前,徐阿姨所在小區進行二次供水設施改造,自來水管全部重新排布、換新。改造後,她家自來水的水質好了,原先使用的淨水裝置也閒置了下來。 為解決城市供水「最後一公裡」的水質安全問題,無錫市從今年起至2025年,將對977個居民小區實施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其中,2018年計劃完成126個居民小區的改造任務。
  • 大件行李過不去,居民進出常磕碰,小區旋轉門問題咋解決?
    為了防止外賣車輛、共享單車及外來人員隨意進入,不少小區都將出入口設計成了防尾隨式旋轉門。但不少居民反映,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旋轉門存在一定問題,給出行帶來不便。為此,記者走訪多個小區進行調查。孫先生曾就此問題撥打12345市民服務熱線進行反映,梨園鎮政府工作人員核實情況後回復稱,小區物業將西北門和南門西側小門更改為旋轉門是為了提高園區安全性,防止外來人員隨便進出,輪椅、嬰兒車可以通過北大門和南門東側小門正常進出。不過,孫先生卻對這一回復並不滿意。他說,西北門附近有公交站、超市、菜市場,生活設施便利,因此大家常走西北門,而很少走南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