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區老舊小區改造接近尾聲,52325戶居民「憂居」變「優居」

2020-12-14 澎湃新聞

白銀區老舊小區改造接近尾聲,52325戶居民「憂居」變「優居」

2020-10-03 21: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金秋十月,陽光明媚。鋁廠福利區家屬院內,道路乾淨整潔,樹木茂盛,鮮花隨微風搖曳,居民們在樓下打牌、聊天,煥然一新的小區面貌,讓大家盡享「雙節」小長假的悠閒愜意時光。

「以前小區裡的各項設施都很落後,現在一改善,樓房貼了保溫層,道路變乾淨了,也規劃了停車位,小區變得乾淨整潔,周末領著孩子回父母家,孩子也很開心,特別熱鬧。」 說起鋁廠福利區家屬院的變化,魏有江有說不完的話。

鋁廠福利區共計32棟樓1306戶,小區樓棟建設時間長、基礎設施條件較差、道路坑窪不平一直成為住戶們的「心頭堵」。本次改造中,小區實施道路硬化、外牆保溫及粉刷、線路改造,新建社區文化活動中心,配套文化、娛樂、健身、健康等公共服務設施,推行垃圾分類,從「顏值」到「內涵」,來了個徹頭徹尾的大改觀。

鋁廠福利區改造前

鋁廠福利區改造後

「從1993年就住在了這個小區,原來這裡又髒又亂,這一番改造,現在各方面都很不錯,比以前整齊多了,燈光也亮了,小區裡也有了監控,我們大家閒了就到葡萄架下打牌、聊天、納涼,多好。」今年71歲的楊報先老人用樸素的言語,表達出了心底裡那份「改」出來的幸福感。

老舊小區改造,改的是居民自己的幸福家園。改造中,廣大居民群眾積極出謀劃策、大力支持配合,解決了一個又一個「老大難」,打造了一個又一個「新亮點」,環境整潔了、廣場建成了、樓道燈亮了、休閒鍛鍊有去處了……一批在時代變遷中失去光彩的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居民們也切身感受並分享到了城市發展帶來的「新福祉」。

地質三隊家屬院改造前

地質三隊家屬院改造後

「樓道裡以前管線堆積,光線不好很容易摔倒,改造前我們對這個問題提了建議,沒想到都解決了。你看現在樓道裡很整齊,也安了燈,老年人走路不會被絆倒,上臺階也可以看清楚。」今年85歲的馬世強,對地質三隊小區裡的改造豎起了大拇指。

「大家盼的現在都實現了。原來籃球場就是水泥地,坑坑窪窪的,現在你看修的多好!房子刷了保溫層,防盜門安上了,過道裡亮了,攝像頭也安上了,變化真的太大了。」棉紡廠小區居民康德榮告訴記者。

老舊小區通信線路裸露、縱橫交錯掛在上空、附著牆壁、牽在樹上,不僅影響城市形象,而且還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居民群眾呼聲強烈。為此,白銀區在改造中配套實施通信線路改造工程,將雜亂的「蜘蛛網」入地、入管徹底「隱形」,消除視覺汙染,著力打造生態型、服務型、智慧型、文化型等特色宜居宜養小區。

長通小區改造前

長通小區改造後

「以前小區裡的電線桿很多,上面接了很多線,亂七八糟的,現在把線路全都走地下了,好看多了、也整齊多了,挺好!」線路改造的效果,讓長通小區居民馬幸元覺得心裡都敞亮了。

「這就是我家,從我家陽臺看下去就是小公園。之前這裡是個草坪,中間有個小花壇。改造以後確實眼前一亮,把這些礦石、標本都展示出來,我們都有一種地勘情懷。」地質三隊家屬院改造中,社區採納居民意見建議,結合白銀礦產勘查院行業特點,將該小區打造成了以地質文化、歷史為主題的「情懷」小區。對此,劉鳳榮難掩內心的喜悅。

喬木、花卉、草坡,小徑在花叢中曲折蜿蜒,隨著全區老舊小區的不斷改造提升,下樓就能遛彎的「口袋公園」也越來越多,讓大家「走得進、轉得起、坐得下」,不僅讓小區的顏值越來越靚,也使居民的「獲得感」節節高。

「我們小時候來長通公園,有時候大門還是鎖著的,現在好了,把長通公園的四周圍牆拆除和小區打通後,出小區就到公園了,綠化面積也增多了,老人鍛鍊散步都比較方便,公園裡晨讀的孩子也比較多。」作為長通廠大院裡長大的孩子,現如今出門就進園的綠色生活,讓張美芝倍感幸福。

「老舊小區改造中,居民群眾參與度非常高,給了我們最大的支持。之前,我們通過召開徵求意見建議座談會、設置意見箱、開通網上民情通道、走訪群眾等方式,徵求居民意見建議136條。通過動員居民群眾集思廣益,實現了『一小區一特色』的改造效果。」工農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劉曉豔告訴記者。

老舊小區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發展。一戶一卡,居民刷卡乘梯,讓大家盡情享受隨意「上下」的便捷。2020年,白銀區持續加大惠民力度,將老舊小區加裝電梯作為8件惠民實事之一,切實完善老舊小區基礎設施服務能力,有效改善部分「懸空」老人出行難的問題。

「今年白銀區繼續投資450萬元,經過前期地勘、規劃等相關手續的辦理,對符合加裝條件的 銅城化工小區、婦幼保健院小區、五一街小區、頤華苑小區、龍庭家園小區、天潤園小區、供電局小區、容和小區8個小區共10個單元加裝電梯,目前10部電梯已全部投入使用。」區住房保障事務中心項目辦副主任閆振宸介紹道。

功能提升有新意,硬化綠化有看點,美化亮化有特色。今年以來,白銀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圍繞「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的理念,全力推進城區2000年以前1232棟樓的老舊小區改造和功能提升,著力解決居民群眾急難愁盼,與52325戶「老」居民一道共建共享美麗「新」家園。截止目前,全區老舊小區改造已完成總工程量的85%以上,預計10月底完工,部分新建項目預計11月底全部完工。

編審:李世賢 呂宜軒

記者:吳瑛 曾賢平

原標題:《白銀區老舊小區改造接近尾聲,52325戶居民「憂居」變「優居」》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海澱水磨社區住上陽光房 「憂居」變「優居」
    原標題:住上陽光房 「憂居」變「優居」 生活在那裡的居民,常年面臨著走路難、吃水難、取暖難,私搭違建將本就不寬敞的道路擠成了小縫,生活條件與周邊環境格格不入。   今年初,海澱區海澱鎮啟動「三山五園」地區(東、西水磨)改造項目,目前騰退完成率超96%,不少居民已經搬進新家,花園式小區讓居民開窗見景,大家由衷感慨從此「憂居」變「優居」,開啟了新的幸福生活。
  • 8500多戶居民受益!通州21個老舊小區改造變「新家」,批准加裝66部...
    通州小布(北京通州發布:bjtzfb) 了解到: 據通州區住建委統計,「十三五」時期,通州區按照「自下而上、以需定項」原則開展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改造老舊小區21個,建築面積75.2萬平方米,覆蓋戶數8505戶。
  • 74秒丨10000多戶居民受益!濰坊濰城區老舊小區改造11月底完工
    據了解,該小區是濰城區2020年改造的老舊小區之一,建於上世紀80年代初,由於建成年代久遠,設施陳舊,配套不完善。此次提升改造,就是將小區公園地面進行了硬化、噴塗上色,並安裝了籃球架、健身器材和兒童滑梯。看到小區變「靚」了,居民們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在北宮小區居住了近40年的劉瑞彩告訴記者:「在改造之前,小區十分破舊,可以用雜草叢生來形容。
  • 「十三五」時期改造老舊小區21個,通州8505戶居民原地住「新家」
    記者從通州區住建委獲悉,「十三五」時期,通州區按照「自下而上、以需定項」原則開展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改造老舊小區21個,建築面積75.2萬平方米,覆蓋戶數8505戶。位於中倉街道的西營前街小區,始建於上世紀90年代初,曾經也是有檔次的住宅小區。然而,隨著樓齡漸長,管線老化、房屋漏水、道路坑窪等問題也不斷湧現。
  • 嵊州市老舊小區封閉改造順利推進 12個試點小區即將完工
    「我們小區改造後和改造前,真是天翻地覆的變化,不但小區環境變好,而且前段時間,我們小區又進行了老舊小區封閉改造,小區裡安裝了攝像頭,安全係數也更高了。」上半年,嵊州市老舊小區封閉改造工作順利推進,通過改造,小區居民獲得了滿滿的幸福感。
  • 讓居民不再羨慕「別人家的小區」——西鹹新區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小記
    改造後的百花三村西安新聞網訊 「以前總羨慕別人家的小區,現在咱小區也變美了,每天回家心情都好了。」說起自己的新家園,西鹹新區灃東新城龍華小區居民王豔華非常滿意。2020年,西鹹新區紮實推進老舊小區改造,讓包括龍華小區在內的9個小區重新煥發生機與活力,5000多戶居民過上更有品質的生活。「三問」於民 「改」到居民心坎上龍華小區位於灃東新城阿房四路,上世紀80年代建成,為原國企單位家屬院,共有11棟住宅樓,居民482戶。
  • 老舊小區改造:讓小區「越活越年輕」
    去年,全市共計改造完成老舊小區266個,涉及建築面積約795萬平方米,涉及居民樓2450棟,受益戶數9.58萬戶,受益居民27.6萬人,投資額約16.7億元。其中列入民生實事項目18個,竣工5個、新開工13個,完成既定目標任務,涉及改造面積98.9萬平方米,受益戶數1.16萬餘戶,受益居民3.18萬人。
  • 老舊小區的「蝶變」 新疆阿克蘇地區165個老舊小區完成消防改造
    消防安全是城市發展的重要保障,老舊小區因建設年代久、分布較為密集,再加上消防通道狹窄等原因,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今年年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將老舊小區綜合改造,特別是消防通道、外牆防火保溫材料、智能充電設施建設、電氣線路改造等納入重點民生項目。
  • 撫順老舊小區改造惠及居民5.35萬戶
    「我們小區改造後,管網更換了,路面平整了,樓道的門、窗更換後再也不四處漏風了,樓院內還增設了休閒體育設施,真正讓我們老百姓得到了實惠。」11月28日,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新賓鎮居民楊豔高興地告訴記者。新賓縣城很多小區建造年代久遠,小區內道路狹窄配套設施落後影響居民正常生活。十三五期間,新賓開始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工程。2018年,新賓改造完成10個老舊小區。2019年改造完成了7個小區24棟樓,工程惠及722戶居民。
  • 龍門浩街道:提速老舊小區改造 提升居民幸福感
    為紮實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作,讓老舊院落早日換新顏,龍門浩街道黨政主要領導密集開展實地調研,召開居民院壩會、專題研討會,在廣泛徵求各方意見、建議的基礎上,明確了「黨建引領小區更新」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推動老舊小區有機更新。
  • 他把老舊小區改造亮點寫成了讚美詩
    白牆映朝暉,小區日日新。」……8日上午,記者在南湖區南湖街道水仙坊小區的宣傳欄看到這首五言自由詩《十贊「水仙」換新貌》,原來這是水仙坊小區居民曹文明自創的,「我想用這種形式,說明小區的一些改造情況,比較淺顯易懂,也比較形象化。」記者了解到,水仙坊是今年南湖區老舊住宅劃片改造的小區之一,被劃入南溪片區範圍。
  • 惠民築「優居」 織密幸福網——宛城區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綜述
    2019年,宛城區完成7個試點改造任務;2020年又爭取老舊小區改造項目109個,涉及居民近萬戶,總投資1.4億元,目前已完成60個項目,預計年底前全部完成。經過如火如荼的老舊小區改造提質,一系列增進民生福祉的政策舉措在宛城區落地生根,一大批舒適宜居的精品「老」小區為人民群眾帶來滿滿的幸福感、獲得感。
  • 十堰城區22個老舊小區改造即將全面完工
    日前,記者從茅箭區城區改造更新中心獲悉,茅箭區2019年老舊小區改造已進入最後的收尾驗收階段。此次老舊小區改造中,茅箭區充分聽取和吸納居民的意見,最大限度地滿足居民需求,讓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真正成為「民心工程」。
  • 棄管小區供配電改造 5萬餘戶居民受益
    11月28日,居住在回龍河103廠區附近的陳大姐告訴記者,該小區已建成近40年,由於供電線路老舊,遭遇故障停電早已是家常便飯。 103廠建於上世紀70年代,於80年代搬遷。廠區附近居住著上百戶居民,屬廣元市典型的棄管小區之一。雖然小區建築有一定歷史,但遠離城市喧囂,安靜舒適,居民們對小區居住環境還算滿意。但談起用電問題,居民們便開始七嘴八舌數落著各種「煩惱」。
  • 靈石:老舊小區換新顏 幸福生活再提升
    改造後的尚和小區  黃河新聞網晉中訊(劉輝)靈石縣「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作為2020年縣委、政府為民辦的十件實事之一,改造項目一棒一棒有序接力,一項項民心工程不斷竣工,讓多個老舊小區徹底告別  靈石縣尚和小區是2020年該縣改造面積最大、改造難度最高的一個小區,現有住戶234戶936人。多年來,小區內「開牆打洞、車輛亂停亂放、路面破損、髒亂差」等現象日漸突出,群眾改造意願強烈。為此,縣有關部門工作人員多次在居民區進行走訪調研,將收集到的改造意見及時和相關部門進行溝通,得到了群眾大力支持,保障了工作順利實施,提升了居民的滿意度。
  • 煙臺明年繼續整治改造老舊小區240個 提升城市「溫度」
    截至11月底,71個項目開工率100%,竣工項目57個、433.2萬平方米,涉及居民近6萬戶,竣工率95.2%,預計12月底前全部完成。明年煙臺市將繼續整治改造老舊小區240個、615.1萬平方米,7.1萬戶居民的家門口將變美變靚。
  • 2020貴陽老舊小區改造全面登場
    同年啟動的改造中,白雲區2019年老舊小區改造,鋁興社區、大山洞社區、紅雲社區、白沙關社區,涉及四個社區177棟、5698戶。而在老舊小區改造,最直接的電梯加裝,也是受到居民的一直好評。這7個老舊小區包括府苑小區、電信小區、扁井小區、平安小區、貴信花園、富水北路37號、通衢街2號樓,項目總投資約1.08億元,工期均為90日曆天。府苑小區:改造總面積約1.2萬平米,建築10棟,建築總面積約3.79萬平米,涉及居民491戶,項目總投資2542.03萬元,建安費2253.18萬元。
  • 「四問」破題 開創居民新生活——江西南昌老舊小區改造透視
    公共設施老化,高樓危房難爬,垃圾汙水外溢……這是老舊小區普遍存在的痼疾。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英雄城市南昌,何以讓舊城共享城市發展新成果,抑或通過改造給居民帶來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南昌市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四問」破題,探索開創出老舊小區居民的新生活。改什麼?
  • 上海這個老舊小區改造春節前完工,四千多戶居民將在新房「過新年」
    今天,記者從松江區小崑山鎮獲悉,其第二期老舊小區綜合改造項目將在2021年春節前將基本完工,屆時6個小區的4310戶居民將在「新家」中歡度春節。據了解,為完善設計方案,由表及裡整體提升老舊小區居住環境,小崑山鎮村建辦聯合昆西居委會、大港居委會、玉昆一村居委會、玉昆二村居委會及九峰物業公司在初稿方案的基礎上對六個小區進行了實地走訪,對諸如路面可拓寬程度、交通路線合理布置、屋頂漏水源等問題細緻考察。「只有實地的多次走訪,才能使一個改造工程在完工後真正讓居民得益。」小崑山鎮村建辦副主任湯月說道。
  • 老舊小區怎麼提升改造,居民說了算!
    交匯點訊 牆面出新、增設停車位、加裝電梯……交匯點記者從常州市天寧區蘭陵街道了解到,轄區內麗寶第花園老舊小區提升改造進行時,遵循「百姓點菜,政府買單」, 以「心」換「新」, 創新基層民主實踐, 把民生工程辦到群眾心坎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