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洋廣場領跑上海次中心區域消費市場

2020-12-09 聯商網linkshop

  春節期間,上海各大零售百貨商店的銷售業績穩步增長。據上海市商業信息中心監測的62家百貨店數據顯示,2008年上海百貨零售規模達到291.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95%。其中,上海單體百貨前20強的零售規模達到177.9億元,佔全市百貨店零售比重的61.0%。除卻市中心商業區外,本市次中心區域的商業廣場也通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經營手段賺足了人氣。
  
  在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面前,聯洋集團總裁吳晨表示,危機對零售百貨業的影響確實存在,但在當前形勢下,商家不應僅僅停留在價格促銷上,而應在堅持自身定位的情況下,注重商品、品牌及VIP服務的營銷整合。以立足浦東聯洋國際社區、覆蓋花木行政中心為特點的聯洋廣場,儘管於2008年「逆市」開業,卻取得了開門紅。
  
  在招商伊始便入駐聯洋廣場的知名餐飲品牌蘇浙匯,春節期間門庭若市。據其市場部負責人介紹,聯洋廣場店是蘇浙匯2008年在滬新開店中客流量最多的單店。另一落戶於此的知名化妝品品牌絲芙蘭同樣對其門店的銷售業績表示滿意。據該公司中國市場部人士介紹,從開業至今的業績來看,聯洋廣場店不斷地打破著自身的銷售記錄。特別是聖誕節至新年期間組織的多次會員特別活動,反響熱烈。絲芙蘭聯洋廣場店,正逐步成為周邊市民一站式化妝品購買的首選去處。
  (來源:東方網 作者:曹子琛)

相關焦點

  • 案例分享:上海大拇指廣場成功經驗談
    作為聯洋的第一個大型商業廣場開業後並沒有想像中的火爆,偌大的廣場中冷冷清清,即使是家樂福也是大小貓一、二隻。    對於聯洋這樣一個白領和外籍人士居多的住宅區域,夜間的營業和中高檔的消費服務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大拇指廣場缺少相應的業態支持。大拇指廣場最初的定位為社區型購物中心。
  • 看好聯洋次新房六大理由
    從社區驅車至陸家嘴約10分鐘,步行至軌道交通2號線上海科技館站約8分鐘。社區周邊有972、984、936、隧道四線、815路等可到達陸家嘴、上海體育館、靜安寺等市中心地段。對於在市中心上班的辦公一族,這裡的居住環境是很有誘惑力的。聯洋的配套比較集中,包括證大大拇指廣場和聯洋商業中心,以及進才中學國際部等品牌化、國際化配套。
  • 上海聯洋廣場兩周年:聖誕「家年華」
    在這沒有硝煙的年末商業大戰中,位於浦東的聯洋國際社區,又正值開業兩周年的聯洋廣場,為所有顧客奉上了一系列慶祝及促銷活動,將精彩紛呈的家庭休閒購物饕餮呈現在顧客面前。  年末購物「大禮包」,周周有驚喜  不想錯過年末購物優惠活動,又想尋找一個可以讓全家一起休閒娛樂的好地方?那不妨與家人一起到聯洋廣場享受周年慶 「大禮包」吧。
  • 丁香國際商業中心7月9日正式開業 助力聯洋地區商業升級
    編者按:行業寒冬下,每一個新開購物中心都有被參考的價值。它引進了哪些品牌?如何定位?目標客群有哪些?業態布局有何特色?對區域而言的價值是什麼?又將對區域內其他商業項目有何影響?作為商業地產第一門戶網站,贏商網將針對上海重點新開業購物中心進行深度報導,全面解讀新項目,以期為未開業的商業項目開發商提供參考。
  • 聯洋的沒落,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潰敗
    碧雲曉園開盤時高達6萬,當時聯洋僅4萬左右。而且極為不受上海人待見,2010年以前,聯洋上海人佔比不超過20%。後來如大家所見,聯洋單價反超碧雲,上海人日益增多,以至於超過30%。聯洋單價反超碧雲,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內環線的出現。
  • 杜拜零售巨頭入駐 浦東聯洋廣場即將開業
    聯洋新社區又一大型購物中心——聯洋廣場即將在聖誕前夜(12月24日)隆重開業,聯洋廣場是一家融餐飲、購物、娛樂、商務功能於一體的商業中心。今後在上海,尤其是居住在浦東以及聯洋新社區的居民多了一處可以購物休閒的Shopping mall。    這也是繼成功運營聯洋新社區之後,聯洋集團持有的第一個大型商業地產項目。
  • 「鄰裡中心」在上海浦東成為必備的配套項目
    「鄰裡中心」在上海浦東成為必備的配套項目  目前浦東新區已經初步形成金橋、聯洋、臨沂、由由、大華等幾個大型生活社區。金橋的碧雲國際社區、通用汽車城等,已享有國際級的知名度。因此擁有前瞻性的社區規劃,建成以社區為服務對象的二、三級商業網點已成當務之急。  「鄰裡中心」作為新房地產商業開發模式,已在浦東崛起。
  • 聯洋丁香國際商業中心試營業啦!屋頂還有空中花園
    本周五,聯洋丁香國際商業中心試營業啦!據了解,丁香國際商業中心系由上海山川置業有限公司開發的自持商業項目,項目總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其中寫字樓約5.8萬平方米,商場約4.7萬平方米。
  • 浦東聯洋商圈年內新添一商綜體丁香國際商業中心
    為了適應社區居民對餐飲、娛樂、休閒、文化、藝術等體驗性消費的需求,零售業態在社區型購物中心內的比例越來越低。記者日前從上海山川置業有限公司開發的全自持商業綜合體項目丁香國際商業中心項目發布會上獲悉,在該項目約4.7萬平方米的商場部分,零售比例僅為20%,餐飲佔35%至40%,娛樂佔10%,兒童體驗佔比10%,生活及其他佔比為25%。
  • 上海浦東新增地標性商業中心 ---LCM 置匯旭輝廣場預計2018 年上...
    自1996年中國商業化進程進入購物中心階段以來,商業地產經歷了一系列的發展變革。在此期間,尤其近兩年,上海始終維持高增長高供應狀態。據贏商網不完全統計,2016年上海新開29個購物中心,力壓北京、廣州、深圳,穩居一線城市首位;2017年,全國擬新開864個購物中心,僅上海計劃新增數量高達50個,佔據一線城市計劃新增量的60%,市場競爭態勢不言而喻。
  • 從聯洋到啟東 - 新民晚報數字報
    但如果提起聯洋國際社區,相信每—個上海人都不會陌生,聯洋正是衛平踏入房地產行業的處女作。  中邦成立於2000年,在經歷了令人難以忘懷的輝煌,在經過12年的蟄伏之後,中邦有著怎樣的思考和作為?衛平的後聯洋時代又有怎樣的精彩?對於源出上海的中邦,人們的關心遠不止出於好奇。
  • 浦東高品質居住區:聯洋新社區 - 東方網-新聞中心
    在楊高中路、民生路、錦繡路和羅山路所圍的2平方公裡範圍內,一年前,還是浦東較冷的區域。放眼望去,除了幾棟在建的大廈,便是密集的農居和阡陌縱橫的農田。而今這裡的面貌煥然一新,一個個新的居住小區,新的道路和新的賓館、商業配套設施等拔地而起。與此同時這一片熱土也被賦予新的內涵———聯洋新社區,一個將建成「浦東古北新區」的大型高品質居住區。
  • 上海LCM置匯旭輝廣場首發 打造有幸福感的購物中心
    上海LCM置匯旭輝廣場首發 打造有幸福感的購物中心來源:聯商網2017-11-24 16:16怡和集團旗下香港置地創立於1889年,為亞洲具領導地位的物業投資、管理及發展集團之一,其優質商用及住宅物業遍布亞洲各地。
  • 古北碧雲聯洋,又一個上海頂級富人區國際社區—大楊浦新江灣崛起
    古北,碧雲,聯洋,新江灣,這些在城市浩蕩發展進程中打磨出的國際社區,用其特有的方式,在有著國際印記的大都市的土壤中,記錄著時代的更迭。『古北:上海第一個國際社區』「 古北新區一期,被評為20世紀90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觀之一。」
  • 百麗上海第一個map集成式專櫃9月將亮相聯洋廣場
    今年9月,百麗在上海的第一個map集成式專櫃將在聯洋廣場亮相,以一站式購物體驗為主打,集合該品牌旗下的多個品牌。  有助提升購物舒適度  據介紹,map集成式專櫃的規模一般在500-600平方米以上,以700平方米以上為理想空間。店內子品牌的挑選將根據當地及所處商圈的定位有所變化。
  • 華夏基金設立上海聯洋投資理財中心等相關公告
    經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會決議通過,並經中國證監會上海監管局滬證監基金字[2012]23號文批覆同意,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設立上海聯洋投資理財中心,相關工商登記註冊手續已辦理完畢。
  • ...上海線下實體紛紛入局 新世界城「預演」,家樂福聯洋店「重開」
    繼百聯集團宣布攜旗下百貨、購物中心、奧特萊斯三大業態、33家門店全線參與雙11後,今天,南京路步行街上的商業標杆之一的新世界城也啟動超級會員日,折扣力度全年最大,家樂福聯洋店也將重裝開業,為市民帶來進口好貨。  吃住行遊購娛,新世界城「明折明扣」力度大  新世界城的超級會員日於今天正式啟動。而這也是其重裝開業後的首次會員內購會。
  • 浦東發起「勺子筷」行動,「首棒」從聯洋商圈啟動
    浦東新區文明辦聯合區商務委、區市場監管局、浦東商業聯合會等從浦東商圈開始推廣使用公筷公勺,發起「勺子筷」行動,「首棒」從聯洋商圈啟動。為了進一步規範餐飲企業對公筷公勺的使用和管理,前期浦東文明辦聯合區商業聯合會制定了《浦東新區使用公筷公勺工作指引》,從公筷公勺配置與管理、實際場景實施、完善流程、明確職責等四個方面進行宣傳引導及明確實施指引。
  • 布局上海浦江商圈 區域家庭購物中心助力商業消費升級
    &nbsp東方網通訊員顧惠亞1月1日報導:12月31日,大型商業綜合體上海浦江萬達廣場開業,定位為區域家庭購物中心。開業當日總客流突破25萬人次,銷售額突破1900萬,實現首日開門紅。&nbsp隨著上海浦江萬達廣場的精彩開業,萬達在上海歷經13載,正式步入「一城十店」時代。上海浦江萬達廣場總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步行街共227個品牌,12大優質主次力店,業態豐富,品類齊全。周邊成熟大居、新興社區、產業園林立,消費力充沛。
  • 聯洋新社區居民80%是新上海人 推動「三難」解決
    浦東聯洋新社區1999年開建,如今已建成的近20個樓盤,入住的萬餘戶居民80%以上是新上海人。  入學難、交通難、買菜難,一度困擾著許多聯洋新社區居民。當初整個新社區超前的統一規劃、將各個樓盤的公建配套集中到「鄰裡中心」、打造不受外界幹擾的「純住宅」的理念真正落了地,就開始顯出與居民生活的「格格不入」。「老外」吃食簡單,一個禮拜開車去一次超市大採購就行,那些新上海人、年輕白領們下了班還得苦苦覓食,趕上「候鳥型」的父母從老家過來照料,買個菜還得開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