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長錯將「鴻鵠志」念成了「鴻浩志」,刷屏朋友圈之時,也讓不少圈中媽媽們默默感嘆:「若要娃展鴻鵠志,必當學好古詩文,且一定要從娃娃抓起!」
林校長這個被無限放大的差錯,讓話匣妹想起了很久前的一次有關"新高考"改革的採訪,當時採訪上海教育考試院語文學科負責人,與考官大人促膝長談,現在想來,圈中媽媽們的疾呼真非言過其實,且不論將來娃是不是會因念白字而徒生尷尬,就實際點兒的高考這根指揮棒來說,其實它早已就「學好古詩文,當從娃娃抓起」作出了明確地指向性引導......
今天恰巧是距離高考一個月的日子,社會熱點+恰當時機=最好的時候,話匣妹決定就此好好地來給即將走進高考考場的親們「敲敲黑板」:學好、複習好古代詩詞歌賦,悟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才能決勝高考語文。
相信為高考已經刻苦複習了整整一年的親們,一定已經都在模擬練習中觀摩過去年的高考語文卷了吧?對比前幾年的卷子,作為上海新高考改革中的首張語文高考卷,2017的語文高考上海卷裡面可謂「信號」滿滿,而話匣妹在採訪中承接到的最大「信號彈」就是考官們對古代詩文的「偏愛」。
語文上海卷古代詩文相關內容的分值和比例
瞧見沒?語文上海卷古代詩文的分值不僅逐年提高,而且佔比遠高於全國卷。尤其是2017年這個分值打破過去逐年提高「1分」的慣例,而是一口氣提高了「2分」。
考官大人告訴話匣妹,這個一口氣提高「2分」源於去年上海語文卷的題型發生了變化,多出了一個「積累應用」板塊,而設立「積累應用」板塊的一大目的就是要考查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的文學常識。
《考試手冊》中相關的能力目標為:
「積累應用」板塊分值高達10分,考官們將原來設在閱讀試題下的默寫板塊挪入其中,原有涉及名篇名句、傳統文化知識的6分分值不但沒變,還稍有增加,而且題型設置上也不再對字詞的筆畫準確做過多要求,而是著眼於識讀的名篇名句在當下生活情景中的正確運用。
2017年語文上海卷相關試題:
柳永《雨霖鈴》中「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兩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陸遊《書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聯是「,」。
考官大人說:此題力圖在考試方式上,對名篇名句進行考查時,給出具體情境,不僅考查學生對名篇名句的背誦識記,更考查學生是否能根據情境,正確運用所掌握的語文知識進行判斷、辨別、分析的能力。
往年試卷古詩文考查中更多地傾向於在基礎的詞語解釋、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強調理解層面,而對傳統文化在當下使用方面,措意不多。於是,2017年試卷中,這方面發生了新變化,針對課外名句,由原來的填空變為選擇,由原來的無情境變為結合現實情境,不再對字詞的筆畫準確做過高要求。
2017年語文上海卷相關試題:
小明做事馬虎,他想寫一句話來警醒自己,以下句子合適的一項是( )。
A.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B.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C.患生於所忽,禍起於細微。
D.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考官大人說:此題著眼於所識讀的名篇名句在當下生活情境中的正確運用,以符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導向要求,也符合「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命題要求。
與其他高考語文試卷考查1篇古詩文+1篇文言文不同,上海卷多年來一直考查1篇古詩詞+2篇文言文。
語文上海卷近5年古詩文閱讀選用材料
考官大人說:
古代詩歌:主要選擇文學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大家名作。
文言一:選擇史傳類文章,一般出自二十四史和《資治通鑑》,這一板塊主要考查古文實詞解釋、虛詞解釋、特殊句式等,引導注意漢語古今語言的異同。
文言二:一般選擇寄寓豐富的說理、寫景文章,體現出古人學習、生活、工作、精神等方面的優秀思想和傳統美德。
如果說對古代詩文和古代名篇名句常識的考查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顯性傳承發展的話,那麼,現代文閱讀和作文中所隱含的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和理念,就是隱性的傳承發展。也就是說,卷面始終貫穿著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積累、活用能力要求。
考官大人說:2017年語文卷第二篇現代文《相思》就可以看作是傳統家國情懷的現代迴響。
這部分第11題「評析本文所表現的思想情感的意義」,就是要求學生能夠準確體會文章所體現出的這種家國情懷思想感情對個人成長、國家進步、社會發展的現實意義和深刻思考。
該題試圖激發考生思考在當下社會,在個人學習、生活中,如何汲取閱讀所得的養料,將個人情感與報效祖國的社會責任感相融合,展現其滿滿的正能量。
拎重點
高考上海語文考查重點之重點,是要通過對古代詩文中文言語句的考查,引導親們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進深,增強文化自信,理解、認同,熱愛中華文化,繼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SO,話匣妹與考官大人對話一個多小時後,領悟到的要意就是,除了長年累月對詩詞歌賦的積累之外,在現代文閱讀和作文下筆之前,要參透考官大人們的心思,秉持「文以載道、文以貫道」的宗旨,妙筆生花將優秀的中華傳統意象和審美情趣虛實結合,以達到彰顯中國文化的精要價值內涵與時代精神的融合統一。
歐耶!真的只能點到為止了,預祝大家的美文能夠贏得閱卷老師們的青睞!
親們,加油!
決戰30天
話匣妹在此
靜候你們的佳音!
(本文參考《招生考試研究》2017年2月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高考語文上海卷中的體現》)
-本文完-
版權聲明:轉載前請聯繫後臺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