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家國——漢代中山王陵及王室墓出土文物特展開幕

2020-10-10 央廣網

央廣網西安10月10日消息(記者雷愷)由漢景帝陽陵博物院、河北博物院聯合舉辦的「父子家國——漢代中山王陵及王室墓出土文物特展」10月10日在漢陽陵考古陳列館臨展廳正式對公眾開放。

本次展覽是漢景帝陽陵博物院作為全國最具代表性的漢代帝陵遺址博物館,聯手河北博物院深度挖掘河北珍貴文化遺產內涵,以漢景帝劉啟、中山靖王劉勝的父與子、帝與王的血緣家國紐帶為線索進行的一次開拓性實踐。該展參展文物90件(組),以中山靖王劉勝夫婦、中山懷王劉修、中山簡王劉焉等王族陵墓等中山王陵精品文物為主,其中一級文物17件、二級文物26件、三級文物27件。文物等級高、品類豐,首次群體亮相陝西,具有較高的審美和學術價值。

展覽第一單元「大漢皇子 河北封邦」,概述漢代中山國及中山王族的歷史,介紹漢代中山王陵及王室墓的重點考古發現情況,為觀眾理解展出文物進行鋪墊、提供背景參考;第二單元「君子攸樂 長安寧康」,展出錯金銀鳥篆文銅壺、熊足銅鼎、金銀醫針等具有代表性和知名度的生活用器,結合文獻中山靖王劉勝「樂酒好內」的記載,詮釋「文景之治」及漢代經濟社會穩步邁進這一背景下諸侯王養尊處優、歌舞昇平的日常生活;第三單元「永為藩屏 漢室興昌」,聚焦兩漢中山王的身份與責任,結合漢代削減地方勢力、強化中央集權的歷史事實,透過中山王室陵墓出土的兵器、車馬器、金屬貨幣等重點文物,深入解讀漢代削藩政策對諸侯王政治地位、價值取向的影響;第四單元「魂魄以靈 昭昭未央」,以河北定州北莊漢墓出土的珍貴文物——東漢中山簡王劉焉鎏金銅縷玉衣為核心,介紹漢代中山王及王室成員專門用於喪葬器物,與王族的「今生」緊密銜接,再現喪葬儀禮、升仙思想等「來世」內容。展覽帶領觀眾走近漢代諸侯王,解讀帝制初期集權不斷加強、封國權力逐漸削弱這一歷史轉變中諸侯王的生命歷程,品讀漢代喪葬觀念中「長樂未央」的浪漫期冀。

漢中山國位於今河北省中南部太行山東麓,都於盧奴(今河北定州),綿延兩漢329年。歷代王陵及貴族墓規模宏大、內涵豐富,文物數量多、工藝精、等級高。其中,作為二十世紀中國百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的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夫婦陵,全方位再現了漢代諸侯王的生命軌跡,充分反映了皇帝與諸侯王之間的「父子家國」紐帶,透射出「文景之治」及漢代經濟穩步邁進這一大背景下社會安定、文化繁榮的盛況。「陵墓若都邑」,帝陵是國家文化的重要物化載體,王陵亦是區域政治文化的集中代表。在漢景帝陽陵舉辦該展具有特殊的意義,富有漢文化特色的參展文物契合漢陽陵文物資源屬性,既能反映「家國一體」帝制背景下諸侯王在地方經濟社會中的重要地位與血緣政治關聯,又能彰顯漢代河北區域文化特色,以物證史、透物見人。

為擴大展覽社會影響力,增進公眾對展覽內容的了解和認知,特邀河北博物院院長、文博研究員羅向軍作題為《探秘兩中山》專題講座,以河北博物院專題基本陳列「戰國雄風」「大漢絕唱」及其戰國中山王銘文銅器、西漢長信宮燈、金縷玉衣等國寶級文物展品為焦點,講述考古大發現背後與文獻記載之外戰國中山國、漢代中山國兩大地方經濟文化實體的歷史,帶領公眾走近考古與博物館,探索歷史上河北「兩中山」的奧秘與文化內涵。

相關焦點

  • 漢代中山王陵及王室墓出土文物特展開幕
    10月10日,由漢景帝陽陵博物院、河北博物院聯合舉辦的「父子家國——漢代中山王陵及王室墓出土文物特展」在漢陽陵考古陳列館臨展廳對公眾開放。本次展覽是以漢景帝劉啟、中山靖王劉勝的父與子、帝與王的血緣家國紐帶為線索進行的一次開拓性實踐。
  • 漢中山王陵及王室墓文物特展開幕
    當日,「父子家國—漢代中山王陵及王室墓出土文物特展」在西安漢景帝陽陵博物院開幕,由漢景帝陽陵博物院、河北博物院聯合舉辦。本次特展是以漢景帝劉啟、中山靖王劉勝父與子、帝與王的血緣家國紐帶為線索進行的一次展覽實踐,參展文物共計90件(組),以中山靖王劉勝夫婦、中山懷王劉修、中山簡王劉焉等王族陵墓精品文物為主。中新社記者 張遠 攝本文轉自【中新網】; 10月10日,觀眾在參觀長信宮燈。
  • 漢代中山王陵及王室墓出土文物特展正式開放
    10月10日,由漢景帝陽陵博物院、河北博物院聯合舉辦的「父子家國——漢代中山王陵及王室墓出土文物特展」在西鹹新區秦漢新城漢陽陵考古陳列館臨展廳正式對公眾開放。羅文利高度肯定了展覽的策展水平,並宣布展覽正式開幕。隨後,參加開幕式的各位嘉賓在展覽策劃人員的引導下參觀了展覽。
  • 「父子家國——漢代中山王陵及王室墓出土文物特展」在漢陽陵開幕
    ——漢代中山王陵及王室墓出土文物特展」在漢陽陵考古陳列館臨展廳正式對公眾開放。,以漢景帝劉啟、中山靖王劉勝的父與子、帝與王的血緣家國紐帶為線索進行的一次開拓性實踐。歷代王陵及貴族墓規模宏大、內涵豐富,文物數量多、工藝精、等級高。史書記載:劉勝「樂酒好內」,疏於政事。漢家治下,中山王室能安享富貴,與劉勝「聲色犬馬」求安圖存的生存之道分不開。
  • ...共同舉辦「父子家國——漢代中山王陵及王室墓出土文物特展」
    >begin--> 10月10日,由河北博物院與陝西漢景帝陽陵博物院共同舉辦的「父子家國——漢代中山王陵及王室墓出土文物特展」在陝西漢陽陵考古陳列館對公眾開放,漢陽陵博物院副院長畢勝主持了開幕儀式,陝西省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羅文利,副局長賈強、馬寶收,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
  • 「父子家國——漢代中山王陵及王室墓出土文物特展」正式對外開放
    2020年10月10日,由漢景帝陽陵博物院、河北博物院聯合舉辦的「父子家國——漢代中山王陵及王室墓出土文物特展」在漢陽陵考古陳列館臨展廳正式對公眾開放,漢景帝陽陵博物院副院長畢勝主持儀式,歷代王陵及貴族墓規模宏大、內涵豐富,文物數量多、工藝精、等級高。其中,作為二十世紀中國百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的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夫婦陵,全方位再現了漢代諸侯王的生命軌跡,充分反映了皇帝與諸侯王之間的「父子家國」紐帶,透射出「文景之治」及漢代經濟穩步邁進這一大背景下社會安定、文化繁榮的盛況。「陵墓若都邑」,帝陵是國家文化的重要物化載體,王陵亦是區域政治文化的集中代表。
  • 漢中山王陵及王室墓文物特展開幕 (1/5)
    漢中山王陵及王室墓文物特展開幕當日,「父子家國—漢代中山王陵及王室墓出土文物特展」在西安漢景帝陽陵博物院開幕,由漢景帝陽陵博物院、河北博物院聯合舉辦。本次特展是以漢景帝劉啟、中山靖王劉勝父與子、帝與王的血緣家國紐帶為線索進行的一次展覽實踐,參展文物共計90件(組),以中山靖王劉勝夫婦、中山懷王劉修、中山簡王劉焉等王族陵墓精品文物為主。
  • 《父子家國》特展開幕,漢中山王陵出土文物首次在漢景帝陽陵博物院展出
    10月10日,由漢景帝陽陵博物院、河北博物院聯合舉辦的「父子家國——漢代中山王陵及王室墓出土文物特展」在漢陽陵考古陳列館臨展廳正式對公眾開放。歷代王陵及貴族墓規模宏大、內涵豐富,文物數量多、工藝精、等級高。其中,作為二十世紀中國百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的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夫婦陵,全方位再現了漢代諸侯王的生命軌跡,充分反映了皇帝與諸侯王之間的「父子家國」紐帶,透射出「文景之治」及漢代經濟穩步邁進這一大背景下社會安定、文化繁榮的盛況。
  • 漢中山王陵及王室墓文物特展在西安漢陽陵開幕
    原標題:漢中山王陵及王室墓文物特展在西安漢陽陵開幕「父子家國—漢代中山王陵及王室墓出土文物特展」10日在西安漢景帝陽陵博物院開幕,該展覽由漢景帝陽陵博物院、河北博物院聯合舉辦。漢景帝陽陵、中山靖王劉勝夫婦陵作為陝西、河北兩省的考古大發現與珍貴文化遺產,從不同角度展現了博大而璀璨的漢代文化。其保護、展示與利用已經取得了重要成就,實現了學術成果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 河北博物院與陝西漢景帝陽陵博物院聯袂舉辦中山王陵文物展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成靜報導 日前,由河北博物院與陝西漢景帝陽陵博物院共同舉辦的「父子家國——漢代中山王陵及王室墓出土文物特展」在漢陽陵考古陳列館臨展廳正式對外開放。據介紹,漢景帝陽陵、中山靖王劉勝夫婦陵作為陝西、河北兩省的考古大發現與珍貴文化遺產,從不同角度展現了博大而璀璨的漢代文化。其保護、展示與利用已經取得了重要成就。本次展覽是漢景帝陽陵博物院與河北博物院聯手深度挖掘兩院漢代文化遺產內涵,以漢景帝劉啟、中山靖王劉勝的父與子、帝與王的血緣家國紐帶為線索進行的一次開拓性實踐。
  • 漢代中山王、江都王南京「合體」展示璀璨漢文化
    河北滿城漢墓中山王陵和江蘇大雲山漢墓江都王陵,是經考古發掘後,出土文物極其豐富的兩座諸侯王陵。中山王劉勝與江都王劉非均為漢高祖劉邦的曾孫、漢武帝劉徹的哥哥。該展分諸侯王權、王室儀軌、事死如生、永生之夢4部分,是對比展,更是合璧展。
  • 漢代中山王、江都王「合體」展示璀璨漢文化
    河北滿城漢墓中山王陵和江蘇大雲山漢墓江都王陵,是經考古發掘後,出土文物極其豐富的兩座諸侯王陵。中山王劉勝與江都王劉非均為漢高祖劉邦的曾孫、漢武帝劉徹的哥哥。該展是對比展,更是合璧展。如中山王劉勝墓出土的三熊足銅鼎,鼎蓋可被鎖閉,堪稱漢代「高壓鍋」;江都王劉非墓出土的銅分格鼎,鼎分5格可放置不同肉品,被看作漢代「火鍋」,都反映了古人生活的智慧。而鑲玉漆棺、金縷玉衣等殮葬用具,正是兩千多年前中山王、江都王追逐永生之夢的重要見證。「諸侯王不僅在建造王陵時全面模仿生前宮室殿堂,更將生前使用的物品、享受的服務以實物方式帶入墓中大量隨葬。」
  • 華章重現——曾世家文物特展開幕 8件珍貴海歸文物返鄂
    2020年9月12日,「華章重現——曾世家文物特展」在湖北省博物館開幕。此次曾伯克父青銅組器在湖北博物館展出,是國家文物局助力湖北疫後重振、支持湖北文物工作的重要舉措。本次特展,既能夠完整地反映曾國歷史文化,為廣大人民群眾呈現高水平的文化大餐,更能夠發揮宣傳教育作用,使海內外觀眾更加廣泛關注流失海外文物追索,為以後更多的成功追索凝聚更多社會共識和有生力量。期待湖北文博戰線充分發揮文物事業提振精神、凝聚力量、引領發展的特殊作用,為湖北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