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日暨期刊評價主任委員年會成功舉辦

2020-12-15 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田春 通訊員王雅靜)10月24日,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以下簡稱「評價院」)和集美大學主辦,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期刊與成果評價研究室和集美大學財經學院承辦的第三屆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日暨期刊評價主任委員年會在廈門舉行。來自全國各大高校、科研機構和出版機構的200餘位嘉賓與會,分享了各自在期刊評價、期刊發展等方面的成功經驗,共話中國特色人文社會科學評價體系的未來發展。

  此次論壇圍繞著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十四五」發展規劃、學科發展與期刊評價、期刊評價的理論與實踐、合作與共享等議題展開了深入的研討。全天會議中的上午議程是領導致辭、評價院期刊評價工作匯報、優秀委員頒獎和會旗交接儀式,圓桌會議主題分別為「聚焦十四五,謀劃新發展」「學科發展與期刊評價」「期刊評價理論與期刊發展現實」和「期刊評價合作與共享」。

  嘉賓致辭階段由集美大學副校長謝潮添主持,集美大學黨委書記沈燦煌作為主辦方代表致辭。他向與會嘉賓介紹了集美大學建設和發展歷程。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諮詢委主任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黨組成員張江在回顧了中國社會科學院評價中心的發展歷程後,介紹了中國社會科學院開展期刊評價工作的歷史淵源。他指出,多元的世界、多元的想法、多元的思維,需要公正的評價體制,需要從自身的學術標準、學術追求和對學術的價值綜合衡量,更需要在期刊評價這個大平臺上相互比較、對話和交流。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期刊體系的建設意義重大,他希望未來要辦好學術期刊,讓各高質量期刊在學者和學界中,有越來越高的威信和可信度。

  之後由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荊林波作評價院工作匯報。首先,荊院長介紹了評價院的基本情況和開展的評價工作,如全球智庫評價、第三方評估、科研誠信等工作。他在回顧了評價院期刊評價的歷程後,在大會上提出了「關於踐行科學評價的廈門共識」。廈門共識共包含十條原則,涉及評價的政治導向、指標體系、評價方法、分類評價、同行評議體系構建、評價周期、期刊管理力和影響力、數據共享和國際話語權等方面內容。他希望通過此次會議專家學者的建議,共同完善廈門共識,最終形成科學評價的「北京宣言」。隨後,大會對評價院期刊評價的優秀諮詢委員、學科主任委員、專家委員和學科助理進行了表彰,感謝他們為中國人文社科評價工作的貢獻。集美大學黨委書記沈燦煌和北方民族大學校長李俊傑進行了社科評價日的會旗交接儀式。李俊傑校長向與會代表發出邀請,第四屆社科評價日論壇將於2021年10月23日在北方民族大學舉辦。

  第三階段圓桌討論圍繞國家「十四五」規劃、學科發展與期刊評價等主題展開。聚焦「十四五」,謀劃新發展為主題的圓桌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張樹華主持,嘉賓張佔軍、馬援、李軍、李建平、陳瑋、孫立軍、吳澤群參與討論,依次進行了發言。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諮詢委員會委員、軍事科學院少將張佔軍介紹了軍隊期刊的發展情況,他認為軍隊期刊是國家期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現階段,各評價體系中對軍隊期刊的認識和評價較少,更未成立專門的軍隊期刊評價委員會。為更加充分地發揮軍隊期刊作用,將軍隊期刊納入各大評價體系,是當前構建完整評價體系的需要,也是促進軍隊期刊提升質量的迫切需要。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局長馬援描繪了未來「十四五」期間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一些前景、目標、任務和路徑選擇。他認為國家首次進行哲學社會科學國家「十四五」的專項規劃,對推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學術評價要為新規劃服務。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期刊協會副會長李軍認為在國家「新供給和新需求」的背景下,學術出版面臨滿足新需求的挑戰。期刊建設發展不僅要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建設一流期刊的部署要求,加快推進期刊布局,建設世界一流期刊,還要深化科研管理制度和評價制度體系的改革,並深入推進出版體制改革。他提出建設高質量和中國特色學術期刊應該學習國際出版機構建設的經驗,建立學術出版生態系統,將學術期刊做大做強做優,採取集團化、集約化、數位化的發展模式,在國際期刊界和學術界爭奪國際話語權。教育部高校社科研究評價中心原主任李建平指出,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國際形勢變化的背景下,要深入學習教育評價改革發展的精神,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方向。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諮詢委員會委員、青海省社會科學院院長陳瑋介紹了青海社會科學院的學術期刊發展情況,並匯報了進一步辦好少數民族期刊的思考。他提出要堅持辦刊的正確方向,在學術期刊發展中堅持馬克思主義方向、正確的民族觀和宗教觀,並介紹了《青海社會科學》期刊發展的歷程和實踐。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諮詢委員會委員、哈爾濱師範大學校長孫立軍介紹了哈爾濱師範大學的科研、教學和期刊發展情況,並對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期刊評價工作給予肯定,特別是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評價體系。他建議學術期刊要建立青年學者支持體系、加強不同學科的可比性和期刊群的建設等。中央黨校科研部副主任吳澤群介紹了黨校科研特點、人員現狀、學科範圍和決策諮詢業務,以及公開的學術期刊和出版集團的發展情況。

  圓桌論壇第二部分主題為學科發展與期刊評價,由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專家委主任委員、國務院參事、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編審柯錦華主持。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專家委主任委員、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長江教育研究院院長周洪宇認為,學術評價要深入學習國家教育評價改革的政策方針,領會總體方案中的基本精神,「破五唯」的教育評價觀體現了國家新時代教育評價的工作布屬和行動指南。期刊評價要明確新時代學術期刊評價的方向和使命。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專家委主任委員、管理世界雜誌社社長李志軍認為學術期刊要發揮引領學科、學術研究方向的作用,要引導學者對西方的研究範式進行吸收和借鑑,基於中國實踐進行學術研究。管理世界雜誌反對研究範式的數學化和模型化,複雜化的模型往往得出常識性、簡單化的結論。期刊評價專家委主任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尚希指出學術評價在各個領域廣泛應用,但學界尚缺乏對評價理論的研究,應該從學術生態的角度關注期刊發展規律:一是期刊各個利益相關方組成的生態系統;二是期刊生成環境的體制和機制的宏觀生態系統,關注對期刊生態環境的評價。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專家委主任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唐緒軍認為哲學社會科學的「三大體系」中,學術體系是基礎,在學術體系建設上才有學科和話語體系建設。期刊是學科規範化的引領者,學術期刊要推動學科發展,期刊聯盟和制度建設是推動學風建設的保障。最後,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專委會主任委員、中國商業經濟學會會長馬龍龍介紹了中國商業經濟學會的基本情況,並分享了學會和期刊工作結合的經驗。

  下午圓桌討論環節主要圍繞「期刊評價理論與期刊發展現實」和「期刊評價合作與共享」兩個主題展開,分別由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副院長蔣穎和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專委會委員、廣東社會科學雜誌社總編輯江中孝主持。與會嘉賓武漢大學教授邱均平、南京大學教授葉繼元、《國際安全研究》主編譚秀英、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執行主編譚旭、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科技書刊部主任邱劍榮、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信息資源中心主任曾建勳、中國藝術研究院文藝研究雜誌社副社長王偉、《集美大學學報(哲社版)》副主編黃陽平、《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常務副主編仲偉民、《世界漢語教學》主編張博、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副館長張大偉、超星集團副總經理汪新紅,以及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和重慶維普的領導和專家分別進行了發言。

  評價院主辦的各屆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日暨期刊評價主任委員年會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重要論述精神的具體體現,此次年會展現了評價院匯聚學術共同體,共話人文社會科學學術和期刊評價的理念,倡導在期刊評價中充分發揮學術共同體的作用,精誠團結、群策群力,發展期刊評價理論,引領期刊發展實踐,建立科學的學術評價體系,推進完善科研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優化學術生態系統。會上,評價院提出了關於「踐行科學評價」的廈門共識,請與會嘉賓提出寶貴意見。廈門共識的十條原則倡議評價中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法,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評價原則,堅持分類評價、構建多學科、多層次的同行評議專家隊伍,尊重學術與期刊發展規律、鼓勵期刊特色化發展,構建一個科學權威、公開透明的科學評價體系,堅持互利互惠、合作共贏,共享信息和資料庫,爭取在國際上發出中國評價的聲音。廈門共識的提出體現了學術評價依靠和團結學術共同體力量,匯聚利益相關人,建立合作共享機制,形成哲學社會科學評價的學界共識和社會共識,實現合作、共享和共贏,共創學術發展的未來。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諮詢委主任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黨組成員張江講話。

集美大學黨委書記沈燦煌致辭。

集美大學副校長謝潮添主持嘉賓致辭階段。

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荊林波作評價院工作匯報。

會議發布「關於踐行科學評價的廈門共識」。

  大會對評價院期刊評價優秀諮詢委員、學科主任委員、專家委員和學科助理進行了表彰。

  集美大學黨委書記沈燦煌(左)向北方民族大學校長李俊傑(右)交接社科評價日會旗。

會議現場。

  圓桌會議現場。

相關焦點

  • 業界人士共話中國特色人文社會科學評價體系未來發展
    中新網福建新聞10月25日電 (楊伏山 羅旻敏)第三屆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日暨期刊評價主任委員年會,24日在廈門舉辦。來自全國各大高校、科研機構、出版機構的200餘名業界人士與會,分享各自在期刊評價、期刊發展等方面的成功經驗,共話中國特色人文社會科學評價體系未來發展。集美大學黨委書記沈燦煌致辭。
  • 第五屆全國人文社會科學高峰論壇暨期刊評價峰會在京舉行
    第五屆全國人文社會科學高峰論壇暨期刊評價峰會現場(記者萬鵬 攝) 人民網北京11月29日電   (記者 萬鵬)近日,由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主辦的第五屆全國人文社會科學高峰論壇暨期刊評價峰會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舉行
  •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報告(2014)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報告(2014) 2014年11月25日 15:04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評價中心 字號 內容摘要:(5分)或提名獎(3分)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期刊
  •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作為我院2014年度創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發布 2015年07月17日 17:15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陳媛媛 字號
  • 評《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評《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2014年12月01日 07:5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蔣重躍 字號 內容摘要:期刊評價指標體系就應該是這樣的評《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 ...入選「2018年度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 A刊擴展期刊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許 嬰報導:近日,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在第五屆全國人文社科高峰論壇暨期刊評價會上發布《中國人文社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報告(2018年)》(簡稱《報告》)。《上饒師範學院學報》被評定為A刊擴展期刊。
  • 《旅遊學刊》被評為2018年度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權威期刊
    2018年11月16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評價研究院主辦的「第五屆全國人文社會科學高峰論壇暨期刊評價峰會」在京召開,會上,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發布了《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報告(2018年)》。人文地理學學科共收錄27種期刊,其中,權威期刊1種,核心期刊10種,擴展期刊16種。
  • 第三屆中國智庫建設與評價高峰論壇舉行
    第三屆中國智庫建設與評價高峰論壇舉行 2020-10-12 14: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九屆人文社會科學集刊年會」於無錫召開
    2020年11月28日,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與江南大學聯合主辦的「第九屆人文社會科學集刊年會」於江蘇無錫召開。本次年會主題為「學術集刊高質量發展:機制與創新」。中國社會科學院秘書長、黨組成員趙奇,江南大學黨委書記朱慶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社長王利民,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原社長、中國社會學會秘書長、中國管理科學學會副會長謝壽光,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副局長郭建宏,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總編輯楊群,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魯亞,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主任王文軍,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期刊處處長劉普,《南京大學學報》原執行主編朱劍,江南大學黨委常委、黨委辦公室主任朱飛以及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
  • 如何評價人文社會科學
    今天,藉助引文資料庫不僅可以方便地獲取所需要的文獻信息,還可以評價選擇核心期刊,定量地評價人才和成果,確定科學領域的熱點和前沿,預測科學的發展趨勢和走向,為制定科學規劃和政策提供參考依據。南京大學於2000年5月成功研製了《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簡稱CSSCI),為開展人文社會科學評價提供了豐富的原始數據和定量化方法。
  • 成師院學報入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A刊擴展期刊
    中國網12月3日訊(李小野)近日,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發布《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報告(2018)》,《成都師範學院學報》被評定為「綜合•高校綜合性學報」中國人文社會科學A刊擴展期刊。
  • 中國發布丨第六屆全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高峰論壇舉行
    11月22日,第六屆全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中國網記者 張豔玲 攝中國網11月22日訊(記者 張豔玲)今日,由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主辦的第六屆全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副書記王京清表示,建立科學權威、公開透明的哲學社會科學評價體系,加強科研誠信建設尤為迫切。
  • 南郵文刊入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
    未來網高校頻道11月21日訊(記者 胡曉萌 通訊員 林釗宇)11月16日,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在「第五屆全國人文社科高峰論壇暨期刊評價會」上發布《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報告(2018年)》,《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人口與社會》雙雙入選該評價報告核心擴展版。
  •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報告(2018年)評價結果及證書申領...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報告(2018年)評價結果及證書申領公告 2018年11月19日 13:4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 字號 2018年11月19日 13:4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
  • 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國際期刊審稿人培訓」在北京成功舉辦
    2019年8月2日,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和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團(Taylor &Francis Group)共同主辦的「國際期刊審稿人培訓」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成功舉辦。共有來自全國19個省市、自治區的74名學者參加本期培訓。此次培訓由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期刊與成果評價研究室承辦,研究室餘倩主持。
  • 《漢語言文學研究》入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刊擴展期刊
    中國社會科學網消息: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於2018年11月16日在「第五屆全國人文社科高峰論壇暨期刊評價會」上發布《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報告(2018年)》(簡稱《報告》)。《報告》基於學科與期刊特點構建了不同的期刊評價指標體系,對我國1291種人文社會科學期刊(2012年及以前創刊)、164種新刊(2013-2017年創刊或更名)及68種英文期刊進行了評價。《報告》A刊分學科期刊評價結果含33個子學科,其中文學類「中國文學」學科共收錄30種期刊,其中權威期刊2種,核心期刊12種,擴展期刊16種;河南大學主辦的《漢語言文學研究》在「擴展期刊」中榜上有名。
  • 《政工學刊》入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本報訊 韋國良、馬英智報導:11月16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在北京發布《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報告(2018年)》。由海軍政治工作部主管、海軍大連艦艇學院主辦的《政工學刊》被評為「2018年度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A刊核心期刊,是軍隊系統唯一入選政治類的「核心期刊」。
  • 中國人民大學發布人文社科期刊、機構、作者評價成果
    發布評價成果,進行學術交流中國人民大學發布人文社科期刊、機構、作者評價成果3月31日,由中國人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成果評價研究中心和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聯合研製的「2019年度複印報刊資料轉載指數排名」和《複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作者(2019版)》兩項成果面向社會正式發布。
  • 構建科學的人文社科期刊評價體系(新知新覺)
    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既要推進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也要推進學術評價體系建設,構建紮根中國大地、遵循學術研究規律的學術評價體系。人文社科期刊在推進哲學社會科學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針對人文社科期刊的評價體系不斷發展,但相關評價活動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亟須改進完善,從而構建科學的人文社科期刊評價體系。
  • 文科信息查詢的主要工具社會科學研究評價的重要利器
    受教育部社政司的委託,南京大學與高校社會科學管理研究會聯合主辦,香港科技大學協辦,2000年5月31日在北京隆重舉辦了「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新聞發布會暨光碟首發式」。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與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22家報紙作了廣泛報導,高校與國內社科界對「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的研製成功、正式出版給予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