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人文社會科學

2020-12-21 光明網

  科學評價,尤其是人文社會科學評價一直是頗具爭議性的課題,學術界不斷探索嘗試採用不同的評價方法,其中將引文分析應用於評價學術成果及其影響力無疑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種方法。

尤金・加菲爾

德(Eugene Garfield)在上世紀60年代創建引文索引的初衷並非用於科學評價,而是希望通過作者之間的相互引用來查找文獻。這種方法符合人類創造的傳統和查詢文獻的習慣,因此引文索引一產生便受到廣泛關注和應用,尤其是在計算機支持下,大規模的現代化引文資料庫建立起來之後,使數據的獲得、加工、提取、統計變得容易可行,引文分析的功能不斷拓展。今天,藉助引文資料庫不僅可以方便地獲取所需要的文獻信息,還可以評價選擇核心期刊,定量地評價人才和成果,確定科學領域的熱點和前沿,預測科學的發展趨勢和走向,為制定科學規劃和政策提供參考依據。

南京大學於2000年5月成功研製了《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簡稱CSSCI),為開展人文社會科學評價提供了豐富的原始數據和定量化方法。以CSSCI的數據為基礎,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學位委員會主席、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副主任蘇新寧教授將專家評價和引文分析方法結合起來,推出了大型研究報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術影響力報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對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20個學科的學術論著、期刊、學者、機構以及各學科的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進行多角度分析。該報告由南京大學二十餘位各學科領域的著名專家共同撰寫,洋洋140萬字,規模恢弘、內容厚重。該研究報告具有以下突出特色:

1.通過數據的統計分析,揭示各個學科領域科學研究的特徵、學科之間的差異;根據各學科論文引用文獻的數量、類型、語種以及時域等來考察各學科研究的深度、新穎度和學科發展的成熟度。

2.通過分析學者發文數量和被引次數,發現各學科較具學術影響的核心學者群;通過對機構的發文和被引統計分析,給出了機構論文總量、被引總量和篇均被引數據,為分析機構在各學科的學術地位和成果的整體質量提供了量化數據;對各學科基金項目論文的考察分析,為基金管理部門對基金項目的管理和考核提供相關數據。

3.通過對學科論文和著作的被引數據統計分析,發現和確定了各個學科具有重大學術影響力的論文和著作,展現了當前各學科的高水平論著,揭示了各學科當前的研究熱點和學者關注的前沿問題。

4.對各學科期刊進行了多角度分析,揭示了各學科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國內外學術期刊。

5.通過各學科論文關鍵詞在不同年度的出現頻次及其發展變化的統計分析,結合不同學科領域的半衰期,揭示了各學科的研究熱點、前沿領域和發展趨勢,創新性地將學科研究熱點及其趨勢的分析從傳統的定性化研究轉化為定量化的研究。

該書將以同樣的風格和內容連續定期編輯出版,相信經過若干年後,將會清晰地勾畫出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的生動圖景,成為了解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的重要指南。

毋庸諱言,引文分析存在種種局限。但這種局限是任何一種科學研究方法都難免存在的,我們不應該據此否定科學方法本身,從而否定以文獻和引文系統為基礎的人文社會科學評價與研究。事實上,引文分析是當前人文社會科學評價中適用性和可操作性最好的方法,是實現大規模、定量化評價的基礎。社會現象的歷史性和人文社會科學的繼承性使得文獻之間的引用成為必然,而人文社會科學成果的利用主要表現為文獻的引用。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文獻是人文社會科學的基礎結構,沒有文獻就沒有人文社會科學。因此通過文獻之間的任何一種關係來評價和研究人文社會科學成果及相關事項應當說都是合理的。

在今後的評價中,需要進一步有機地融入專家評價,定性與定量相結合,使人文社會科學的評價研究更具客觀性和可信度,這樣《報告》將更具有影響力和生命力。

相關焦點

  • 人文社會科學 如何走出論文評價體系?
    智庫出品  隨著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的日益繁榮和發展,已經積累並每年新增大量的科學報告,形成了一種特有的文獻資源。人文社會科學報告制度建設不僅能有效開發利用現有的報告資源,提升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效益,同時報告審查和質量評價體系又能促進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過程質量控制。
  • 劉偉:人文社會科學如何創建「雙一流」
    劉偉認為,「雙一流」建設順利推進的前提在於科學規劃,而科學規劃的難點是如何根據國家需要和學科發展的規律來確定重點。  以下為訪談主要內容:  新華網:在「雙一流」建設過程中,人文社會科學如何建立更加公正有效的激勵機制和評價機制?
  •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作為我院2014年度創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發布 2015年07月17日 17:15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陳媛媛 字號
  •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報告(2014)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報告(2014) 2014年11月25日 15:04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評價中心 字號 內容摘要:(5分)或提名獎(3分)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期刊
  • 第五屆全國人文社會科學高峰論壇暨期刊評價峰會在京舉行
    第五屆全國人文社會科學高峰論壇暨期刊評價峰會現場(記者萬鵬 攝) 人民網北京11月29日電   (記者 萬鵬)近日,由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主辦的第五屆全國人文社會科學高峰論壇暨期刊評價峰會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舉行
  • 第三屆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日暨期刊評價主任委員年會成功舉辦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局長馬援描繪了未來「十四五」期間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一些前景、目標、任務和路徑選擇。他認為國家首次進行哲學社會科學國家「十四五」的專項規劃,對推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學術評價要為新規劃服務。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期刊協會副會長李軍認為在國家「新供給和新需求」的背景下,學術出版面臨滿足新需求的挑戰。
  • 評《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評《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2014年12月01日 07:5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蔣重躍 字號 內容摘要:期刊評價指標體系就應該是這樣的評《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如何躋身國際一流(組圖)
    現在,教育部社科司和國務院學位辦都已經將SSCI和A&HCI作為評估一個學科國際水平的重要標誌,很多院校對於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走向世界也給予高度關注。時至今日,您在這方面有何新的考慮或看法?  王寧:七年前,我之所以接受貴報採訪,發表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是因為作為人文社會科學學者,我經常在不同的場合聽到人們提出這樣一些問題:我們究竟應該如何加快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國際化步伐?
  •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綜合評價研究院在南京大學成立 中文學術圖書有了...
    中國江蘇網訊 18日,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綜合評價研究院在南京大學成立,「中文學術圖書引文索引」同時發布成果。該工程在國際上填補中文學術圖書評價的空白。學術圖書引文索引是一個基礎性文化工程,在國外已起步多年,但在我國尚屬空白。
  • 中國發布丨第六屆全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高峰論壇舉行
    11月22日,第六屆全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中國網記者 張豔玲 攝中國網11月22日訊(記者 張豔玲)今日,由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主辦的第六屆全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副書記王京清表示,建立科學權威、公開透明的哲學社會科學評價體系,加強科研誠信建設尤為迫切。
  • 業界人士共話中國特色人文社會科學評價體系未來發展
    中新網福建新聞10月25日電 (楊伏山 羅旻敏)第三屆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日暨期刊評價主任委員年會,24日在廈門舉辦。來自全國各大高校、科研機構、出版機構的200餘名業界人士與會,分享各自在期刊評價、期刊發展等方面的成功經驗,共話中國特色人文社會科學評價體系未來發展。集美大學黨委書記沈燦煌致辭。
  • 成師院學報入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A刊擴展期刊
    中國網12月3日訊(李小野)近日,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發布《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報告(2018)》,《成都師範學院學報》被評定為「綜合•高校綜合性學報」中國人文社會科學A刊擴展期刊。
  • 人文社會科學的「他山之石」
    人類的全部知識是由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兩個部分組成的。人類的福祉需要仰仗的不僅包括以自然現象為研究對象的自然科學,還包括以人類本身及其活動為研究對象的人文社會科學,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然而,有相當一段時間,我們對這一問題的認識並不全面,自覺不自覺地輕視人文社會科學,有的甚至將「科教興國」褊狹地扭曲為「技術興國」,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面臨窘境,產生一系列問題甚至付出沉重代價:人文缺失、物慾橫流、拜金主義、技術至上、價值扭曲、誠信淪喪、急功近利、浮躁淺薄、對大自然的無情索取、對傳統文化的漠視蔑視……進入新世紀以後,人們呼籲重新評價人文社會科學,呼籲高度重視、大力發展人文社會科學
  • 大學排行榜損害人文社會科學的價值
    全球高研院院長熱議人文社會科學的機遇與挑戰  6月25日,由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主辦的「人文社會科學面對日益變化的世界:挑戰、機遇與新領域」學術論壇在上海召開,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學社社長裴宜理(Elizabeth Perry)教授做了「人文與社會科學評估的全球挑戰」的主題發言
  • ...入選「2018年度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 A刊擴展期刊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許 嬰報導:近日,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在第五屆全國人文社科高峰論壇暨期刊評價會上發布《中國人文社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報告(2018年)》(簡稱《報告》)。《上饒師範學院學報》被評定為A刊擴展期刊。
  • 大數據時代人文社會科學如何發展
    數據不僅是科學研究的結果,且成為科學研究的基礎;人們不僅關心數據建模、描述、組織、保存、訪問、分析、復用和建立科學數據基礎設施,更關心如何利用泛在網絡及其內在的交互性、開放性,利用海量數據的可知識對象化、可計算化,構造基於數據的、開放協同的研究與創新模式。
  •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報告(2018年)評價結果及證書申領...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報告(2018年)評價結果及證書申領公告 2018年11月19日 13:4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 字號 2018年11月19日 13:4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
  • 南郵文刊入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
    未來網高校頻道11月21日訊(記者 胡曉萌 通訊員 林釗宇)11月16日,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在「第五屆全國人文社科高峰論壇暨期刊評價會」上發布《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報告(2018年)》,《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人口與社會》雙雙入選該評價報告核心擴展版。
  • 學術爭鳴與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
    通過正確、健康的學術爭鳴,來促進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與繁榮。 這些年來,有關如何促進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的問題,學術界頗為關注,建言甚多。開展積極健康的學術爭鳴,無疑是一劑不可忽視的「良方」。 眾所周知,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十分廣闊而複雜。它涵蓋了哲學、史學、文學、經濟學、法學等諸多學科,包納著對宇宙、人生、社會等諸多領域的探討。
  • 大力加強人文社會科學普及與傳播
    2019年12月1日,雲南省社會科學領域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規《雲南省社會科學普及條例》正式施行。該《條例》的出臺,對於彰顯人文社會科學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推進雲南哲學社會科學的普及工作,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謂人文社會科學,乃是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之統稱,也被稱為哲學社會科學、社會科學、文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