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即將到來。在南京各大劇院,豐富多彩的新年演出劇目已紛紛開票。為了滿足觀眾的不同需求,各大樂團使出渾身解數,在新年音樂會表演形式和主題選擇上進行創新,給觀眾帶來與眾不同的聽覺盛宴。此外,即將到來的新年演出種類更加豐富,音樂劇、兒童劇、戲曲跨年皆成新風尚。
各劇院對新年音樂會推陳出新
說起新年的儀式感,聽一場古典音樂會成為很多市民的選擇。各大劇場順勢推出精彩紛呈的新年音樂會——
荔枝大劇院12月31日當天推出兩場音樂會:《藍色多瑙河》世界經典名曲交響音樂會和 《維也納施特勞斯之夜》新年交響音樂會。其中,《維也納施特勞斯之夜》屬於跨年場。
記者從江蘇大劇院了解到,今年將推出9場新年音樂會,均由國內著名交響樂團、民族樂團演奏。據江蘇大劇院副總經理李斯思介紹,隨著演出市場的逐漸恢復,新年音樂會開票場次多數已售罄。記者還注意到,江蘇大劇院新年音樂會演出場次,遠超南京其他劇院。
除了古典音樂,中國傳統民樂也在新年音樂會中嶄露「鋒芒」。江蘇大劇院將推出南京民族樂團新年音樂會《火紅幸福年》,南京保利大劇院推出上海民族樂團音樂會《海上生民樂》。
據南京民族樂團團長戴音介紹,《火紅中國年》是一場充滿濃鬱民族韻味的演出,通過現代民族管弦樂的獨特表達,呈現祖國各地多姿多彩的風土人情。這場音樂會由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執棒,並特邀二胡演奏家於紅梅、嗩吶演奏家王展展出演。
李斯思稱,近幾年江蘇大劇院新年音樂會,從場次、觀眾人數到銷售額都是逐年上升的。南京民族樂團常駐江蘇大劇院,戴音也感受到受眾年齡層的擴大:「我明顯感到青年觀眾增多,一些喜歡時尚的年輕人也對民族音樂感興趣了。」此外,觀眾欣賞水平的提高以及藝術需求的增多,也讓戴音感觸很深:「過去很多人只是來聽一場音樂會,現在大家能沉下心靜靜享受一場音樂會。他們與臺上演奏家同呼吸、有共鳴。」
新年演出市場「嘗新」不斷
記者根據票務網站開票情況統計,元旦前後,將有12場新年音樂會在南京各大劇場上演。而去年同期,卻有16臺新年音樂會。
南京鴻燈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首先因為疫情防控需要,涉外演出暫緩,往年很多新年音樂會都是國外樂團帶來的,這也倒逼演出公司、劇場對新年演出檔重新規劃。該公司今年就推出了兩場搖滾音樂會,分別是重返袖珍時光樂隊帶來的《再見地球》超影像搖滾現場和女聲交響金屬樂團賽琳特帶來的《愛情消失於黎明》哥特搖滾肢體現場。
南京保利大劇院元旦前後只安排一場民樂會,其餘時間安排兒童劇、音樂劇和戲曲演出。該劇院宣傳負責人張嘉欐解釋,這樣安排是為了讓新年演出季種類更加豐富,也便於涵蓋各個年齡層。
在南京,崑曲是一張與眾不同的城市文化名片。看一場跨年崑曲演出,正在成為年輕人的時尚。從2016年開始,江蘇省演藝集團崑劇院與石小梅崑曲工作室合作,在大劇場舉辦跨年專場。今年跨年,他們將連演三場——《一脈相承·白羅衫——石小梅從藝六十周年傳承專場》、崑曲《世說新語》之「謝公還有故事」和崑曲《世說新語》之「大哉死生」。
實習生 張瑜倩 南報融媒體記者 翟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