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不再是泡菜宗主國,韓網友:中國就是偷走我們文化的小偷

2020-12-09 樵客綜合資訊

中國為原產自四川的泡菜申請的國際標準認證,正引發一場中國和韓國網民在社交媒體上就泡菜標準歸屬問題展開的口水戰。

上周,中國獲得了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對發源自四川的醃製蔬菜泡菜的認證。《環球時報》報導稱,中國主導制定了泡菜業國際標準,並稱韓國的「泡菜宗主國」地位早已名存實亡。

但這一言論迅速引發將韓式泡菜視為神聖食物的韓國人的不滿。韓國政府也出面表示,該標準只限定於四川泡菜,而與韓式泡菜無關。

這一事件是兩個歷史聯繫緊密的鄰國之間因文化歸屬引發的又一次口角。上個月,兩國網民還就漢服與韓服的關係展開激烈爭執。

泡菜的國際標準

泡菜有很多種。此次中國申請國際標準認證的泡菜,是來自於中國西南省份四川的一種醃製食物,主要成分包括蘿蔔、黃瓜等。但在與中國相鄰的韓國,泡菜通常指用捲心菜製成的辛辣醃製食品。

雖然兩者英文名不同,但它們在中國都被統稱為泡菜。

中國和韓國泡菜的製作方式和口味並不盡相同。

11月初,國際標準化組織發布了關於中國泡菜開發、運輸和儲存的新標準。

被稱為「中國泡菜之鄉」的四川省眉山市牽頭提出相關國際標準的制定,經歷三年半的時間,最終通過國際標準化組織投票,形成了《ISO 24220《泡菜(鹽漬發酵蔬菜)規範和試驗方法》國際標準。

儘管國際標準化組織的清單明確表示本文件不適用於韓式泡菜,但一些媒體的說法卻引起韓國方面不滿。

《環球時報》在題為《中國主導制定泡菜業國際標準,韓媒炸了:泡菜宗主國的恥辱》的報導中說,這一標準意味著中國的泡菜產業成為了國際泡菜市場的行業標杆。

此次參與制定的泡菜行業國際標準的專家中,並沒有來自一向以泡菜宗主國自居的韓國的專家,該報導補充說。所謂泡菜宗主國,早已名存實亡。

口角

韓國媒體在報導中反駁了該說法,但在社交媒體上,已有大量韓國網友表達憤怒。

這完全是胡說八道,真是偷走我們文化的小偷!一名韓國網友在Naver.com網站上評論道。

在社交媒體微博上,中國網民則聲稱泡菜一直是中國的傳統菜式,因為韓國食用泡菜的大部分都是中國製造的。

韓國最喜歡把別人的東西改良一下就說成是自己的……全世界都是你們的,另一名中國網友批評道。

傳統上,韓式泡菜的製作方法是先將蔬菜清洗、醃製,然後加入調料和發酵的海鮮,再將其放入地下透氣的黏土罐中。一年一度的製作活動越冬泡菜文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由於韓國國內需求旺盛,韓國每年都從中國生產商那裡進口了大量泡菜。

隨著爭議愈演愈烈,韓國農業部發布聲明澄清,韓國泡菜的國際標準已在2001年獲聯合國通過。

「不將韓式泡菜和中國四川的泡菜加以區分,就對(泡菜認證)進行報導是不恰當的,」聲明說。

近年來,這道醃製食品常成為外交口角的導火索。2001年,在與另一個愛吃泡菜的鄰國日本發生爭執後,有關泡菜的國際標準才開始制定。

文化爭端

由於中國和韓國之間深厚的歷史淵源,兩國網友近年來因文化歸屬大動幹戈的例子並不罕見。

幾周前,中國漫畫博主「old先」創作了一組關於漢服的漫畫,但這組漫畫被韓國網友指出疑似抄襲韓服,迅速引發了有關中國傳統服飾漢服和韓國傳統服飾韓服關係的激烈辯論。

韓國網友稱,圖中的服飾有「抄襲韓服元素」,但中國網友表示,該服飾風格在中國明代便存在,韓服本身就「源自漢服」。

幾乎在同時,中國一部待播古裝劇的演員許凱在微博上發布了一張身穿戲服的自拍照,顯示他頭戴黑色的明代大帽,這也迅速引發爭議。

有韓國網友指出,該服裝很像韓服,在韓國古裝劇中也非常常見。節目製作人於正反駁稱,「這妥妥的明朝漢服,不能因為當時作為大明屬國的高麗沿用了,就被沒文化的說成韓服了!」

在中國,希望推動漢服復興的愛好者越來越多。

在歷史上,今天的南北韓在15世紀到19世紀由朝鮮王朝統治。作為當時中國明朝的藩屬國,中國的衣冠制度對朝鮮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兩國服飾在很多方面非常類似,這成為如今糾紛的根源。

過去幾年裡,網絡論壇上時常充斥著對對方在文化上抄襲的指責和攻擊,它們有時還伴隨著謠言與兩國都有的民族主義情緒。

例如,中國網絡上一直有「韓國人搶註端午節」的傳言,但實際上,韓國向聯合國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是韓國江原道江陵地區一項具體的慶祝活動——江陵端午祭。

相關焦點

  • 韓自稱泡菜宗主國 泡菜是韓國人發明嗎?
    韓自稱泡菜宗主國 泡菜是韓國人發明嗎?時間:2017-10-31 12:22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韓自稱泡菜宗主國 泡菜是韓國人發明嗎? 絕大部分泡菜來自中國大陸。自稱泡菜宗主國的韓國,多年來一直在向海外推廣韓式泡菜,積極獎勵出口。
  • 韓國網友:中國人太荒謬了,他們正打算偷走我們的飲食文化!
    韓國這個國家的民族榮譽感是非常強的,這些年來大家在網上應該也有所了解。而在飲食方面,韓國人對於自己的飲食文化也是非常自信的,儘管我們知道韓國的飲食比較單一,但是韓國人卻認為他們的泡菜文化是世界上最好的飲食。
  • 美駐韓大使提「泡菜起源」,韓媒興奮
    美駐韓大使提「泡菜起源」,韓媒興奮 時間:2020年12月12日 08:51:14&nbsp中財網   上月中國正式主導制定泡菜行業國際標準,韓媒急得宣稱「是我們的恥辱」,韓網友也在網絡上挑起泡菜起源之爭
  • 泡菜大戰!中國四川泡菜或國際標準化組織認證 韓國網友炸翻天...
    中國為四川泡菜贏得國際認證的努力,正演變成中韓網民就泡菜起源的一場社交媒體對決。  最近,中國的泡菜獲得了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的認證,《環球時報》稱這一成就是「中國主導的泡菜行業的國際標準」。
  • 中國主導制定泡菜業國際標準,韓媒炸了:泡菜宗主國的恥辱
    對於這一現實,韓聯社稱之為「泡菜宗主國的恥辱」。「從今以後,中國泡菜在國際市場將更有話語權了!」這將大大提升中國泡菜在國際市場的地位和影響力,對我國泡菜產業向更優、更強方向發展,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根據《中國市場監管報》的報導,此次參與制定的泡菜行業國際標準的專家中,並沒有來自一向以「泡菜宗主國」自居的韓國的專家。
  • 韓國自稱泡菜「宗主國」 臺媒:每年進口大陸泡菜25萬噸
    參考消息網10月30日報導臺媒稱,泡菜是韓國最有名的食品之一,5000萬人一年能吃上200萬噸以上。對於韓國引以自豪的泡菜,統計卻顯示進口量在逐年增加,並且是絕大部分來自中國大陸。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0月26日報導,據統計,韓國每年吃掉200萬噸左右的泡菜,其中約有一半以上是每個家庭自家醃製,另有68萬噸是市場上流通,也就是廠家製作的商業泡菜。報導稱,中國大陸一直向韓國出口泡菜。由於山東和韓國的大白菜屬於同一品種,再經過迎合韓國人口味的改良,中國大陸去年向韓國共出口25.4萬噸泡菜,比前一年增加13%。
  • 李子柒因製作泡菜,被韓國網友圍攻,非說泡菜是韓國的,搞笑吧?
    如果別的國家的人發包餃子的視頻,我會感到開心,因為我們的文化走出去了,而韓國人則是謾罵,本質上是沒有文化自信吧!可能他們心裡也知道自己國家垃圾,大部分都是抄襲所以才這麼敏感。韓國的歷史都是我們的文字寫的。首都之前的大名叫漢城。韓國人能看得明白自己之前的歷史麼?你們的身份證都是用漢字,還有地名,書名,你們國家的總統達官貴人都能寫得一手好漢字。
  • 韓國又和中國鬧起來了,原因你想不到
    這次由中國主導制定的泡菜國際標準的成功問世,表明中國泡菜產業的技術標準已被世界認同。  世界認同不代表韓國認同。這一消息的公布引起了韓國政府的注意。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稱,此次國際標準的制定並不意味著中國的泡菜成為Kimchi(韓國泡菜)的國際標準。ISO認證的是中國四川泡菜,與韓式泡菜不同,中國的泡菜與韓國泡菜不能混為一談。
  • 四川泡菜申請ISO國際認證,韓國教授:韓式泡菜有聯合國認證
    關於中韓之間的「文化之爭」一直不絕於耳,不久前,知名編劇於正便因為新劇中明朝服裝被說成「韓服」而回懟韓國網友「文化挪用」的爭論。近日,隨著四川正式獲取國際化標準組織ISO認證的「泡菜」(英文名Paocai)製作標準化工藝,再度引發爭論。
  • 李子柒做泡菜火了,韓國網友又喊上了,這次咱得說清楚了
    甚至有些韓網友神評論說:「李子柒連個專門的泡菜冰箱都沒有,還好意思泡菜是中國的」。網友:不得不說我這是一種「奇思妙想」的腦迴路,也許彼國天天吃泡菜的導致的不可逆思維,有時間不得不說他們奉為「經典」的泡菜,在中國幾千年前就有,我還有個家常名字叫鹹菜。
  • 除了韓國的都是冒牌貨?美國大使直播學泡菜,大放厥詞引眾怒!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中國在國際標準化組織框架下,發起了一個泡菜行業國際標準,不少媒體將這一消息解讀為「中國的泡菜產業成為了國際泡菜市場的行業標杆,在中國發布這一國際標準後,泡菜行業都將按照這一標準進行生產。」這一消息傳到韓國後,當地人立刻炸開了鍋,韓國人認為世界上只有韓國泡菜可以稱之為「真正的泡菜」。
  • 中國人與韓國人隔空開火,爭端導火索只因一盤泡菜,韓網民憤怒
    引起中韓兩國之間爭端的導火索竟然是泡菜。中國為四川的泡菜申請國際認證,沒想到引發了韓國網民的憤怒,就泡菜的歸屬問題在社交媒體上展開了一場口水戰。上周,中國四川醃製的泡菜正式獲得了國際標準化組織的認證。報導稱,中國制定了國際標準的泡菜,並稱韓國早已不是泡菜宗主國。韓國網友憤怒的表示:連泡菜都要被偷走了。韓國亞洲經濟大學教授李旺維表示這不是一個嚴重的事件,他認為韓國消費的泡菜大部分都是中國進口的,沒什麼對中國生氣的。還有韓國的一些研究者們從詩經中找到,泡菜的首次出現是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可能配方都是從中國傳來韓國的。
  • 百度百科寫「韓國泡菜源於中國」,韓國教授抗議.
    中韓兩國的泡菜風波仍在持續。據韓聯社8日消息,韓國誠信女子大學教授徐坰德當天表示,已經向中國百度公司發郵件,對百度百科「泡菜」詞條中「韓國泡菜源於中國」的表述表示抗議。韓聯社:徐坰德教授向歪曲泡菜起源的中國百度百科抗議寫有「韓國泡菜起源於中國」的百度百科詞條截圖(圖源:韓聯社)徐坰德在郵件中稱,百度百科在介紹「韓國泡菜」時主張「韓國泡菜源於中國」,「這是明顯的錯誤。」徐坰德還表示,自己隨信附上了與韓國泡菜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 中國制定泡菜ISO後,韓國又坐不住了,抗議韓國泡菜源於中國一詞
    我們都知道泡菜起源發源於四川,然後流傳全國。中國制定泡菜標準的新聞,國際標準化組織(ISO)通過立案,使得四川省制定的泡菜標準成為國際準則。這件事情在韓國引起相當大的迴響,韓國又開始在泡菜上和中國較勁了。雖說韓國一向自視泡菜宗主國,並且對此充滿民族自信,但其出口泡菜量卻總少於進口泡菜量99%來自中國。
  • 泡菜是韓國的?端午是韓國的?漢字都是韓國的?
    近日李子柒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一段視頻,講述了蘿蔔從長大到被做成泡菜的「一生」。沒想到卻引來了一大堆韓國鍵盤俠的圍攻,咋咋呼呼說什麼「泡菜是韓國的」,「中國這麼喜歡韓國文化嗎?」。李子柒視頻截圖白菜原產自中國,泡菜文化起源於中國,這只是中華五千年燦爛文化中的九牛一毛而已,不管韓國棒子如何咋呼,都是毋庸置疑的,但韓國人的這種心理還是很有意思的。這已經不是中韓兩國第一次就文化起源鬥嘴了。此前韓國申遺端午,雙方就吵得不可開交,雖然事後澄清雙方的端午性質不同,但這一石激起千層浪,又有人開始炒作漢服,漢字起源於韓國的謠言。
  • 「泡菜是我們的」,李子柒發視頻遭韓國網友譏諷:你有泡菜冰箱麼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輸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李子柒近日在網絡上傳了一條製作泡菜的視頻,可沒想到迷之自信的韓國網友再次蜂蛹而來,圍攻李子柒,口口聲聲叫囂著「泡菜不是中國的」、「真的已經到了厭惡的程度,中國人為什麼一直都沒改變,你們這麼喜歡韓國文化麼」等讓人無語的口號。
  • 李子柒做個泡菜,被幾萬韓國網友圍攻:他們在急什麼?
    沒想到,韓國網友看到後炸了,紛紛指責起中國。 有些人憂心忡忡:韓國泡菜已經很出名了,這則視頻會誤導其他用戶。 有些人痛心疾首:中國有很多好的文化遺產,為什麼要剽竊韓國泡菜呢? 有些人怒髮衝冠:你們每天都吃泡菜嗎?是我們韓國人每頓都吃。
  • 謎之自信的韓國——泡菜是我的,柿餅是我的,端午節是我的
    雖然泡菜我國古來有之,但對於這樣一條標準,自認「泡菜宗主國」的韓國是不服的,在記者會上向華春瑩提問如何看待「泡菜之爭」?華春瑩則回應,我不太清楚,我認為中韓之間更多的是合作和共享。但韓國卻不這麼認為。「萬物起源在韓國」泡菜起源自哪裡,雖然我們心裡有數,但韓國人就是不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韓國人又開始了,「不只是泡菜,柿餅也是我們的!」起因是李子柒不僅有泡菜視頻,還有做柿餅的視頻。「柿餅是韓國菜!」「柿餅是韓國傳統小吃!」
  • 李子柒發布做泡菜視頻,韓國網友不滿炮轟,粉絲引經據典回懟
    眾多網紅之中,李子柒算得上是一股清流了,關注她的網友大概也是被她獨特氣質和生活方式所吸引。最近李子柒又照常在社交平臺曬出自己親手製作美食的視頻,然而其中一段做泡菜的畫面卻引發韓網網友的吐槽和炮轟。關注李子柒的網友大概知道李子柒關於「一生系列」的視頻,比如「小麥的一生」、「水稻的一生」等等。通過這些視頻,可以讓從未親身體驗過田野農活的網友感受到食物文化。近日李子柒在社交平臺上傳了關於「一生系列」的最後一個視頻—蘿蔔的一生。視頻中李子柒將成堆的蘿蔔和白菜處理乾淨,經過晾曬、醃製等工序最終被製成可口的泡菜,又經過加工成為餐桌上豐盛的菜餚。
  • 韓國泡菜文化的「神話」
    提到韓國,很多人可能會想到一個「符號」,那就是韓國的泡菜。實施「泡菜世界化」戰略,將泡菜打造成在世界上具有強大影響力的韓國特色文化品牌,是韓國人夢寐以求的目標。泡菜對於韓國人來說,不僅僅是一道小菜,更是其民族力量和文化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