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荷才露尖尖角」經典詩句,卻為何惹怒家長,要求從課本刪除?

2020-12-09 史上飛

我國擁有著上下五千年悠久的歷史,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長河中,很多古代名人大家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經驗和財富,唐詩宋詞就是寶貴文化中最重要的傳承。

在中國式教育中,很多經典古詩詞都會被選入小學課本中,培養孩子們從小就對閱讀產生興趣,養成愛讀書的習慣。

比如膾炙人口的名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讀起來朗朗上口,代入感十足,似乎讓人置身於荷塘中,景色美麗至極。

這首詩詞是南宋著名詩人楊萬裡所著作,流傳至今知名度很高,可就是這樣一篇經典古詩名詞卻引起了一些學生家長不滿,甚至強烈要求把這首詞從課本中刪除,這又是為何呢?

01《小池》全文內容,到底講的是什麼?

歷史以來宋朝詩詞的知名度都沒有唐詩高,但是宋代時期文人志士也不斷湧出,楊萬裡就是其中之一的高手,當時他和陸遊、尤袤、範成大一起被稱為南宋「中興四大詩人」,被後世稱為「誠齋先生」。

與其他詩人最大的不同是,楊萬裡的詩歌大多描寫自然景物,而這首《池上》就是他經典代表作之一。

全文主要內容是:「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這是一首七言絕句,翻譯過來就是:泉眼悄然無聲是因捨不得細細的水流,樹蔭倒映水面是喜愛晴天和風的輕柔。

嬌嫩的小荷葉剛從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隻調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頭。每一句都有景色表述,比如泉眼、細流、幾支小小的荷葉以及蜻蜓,這是這些景色融入交匯在一起最後才構成了小池風景與圖,讓孩子們能夠親自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

02《小池》最後兩句是點睛之筆,表達詩人被眼前景象渾然忘我

如果說《小池》前兩句是表述了泉眼和樹蔭的美好景色,那麼整首詩的重頭戲卻放在了最後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小池景色怡人,荷花含苞待放。

似乎在表達春天的美好,俏皮的蜻蜓成為點睛之筆,讓池中的景象更愜意,詩人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住,包含了詩人熱愛大自然之情。

03家長強烈要求刪除此時,也是因為「最後兩句」

很多網友不禁會問道:「這麼美麗動人的一首詩,為何家長要求刪掉呢?」要求把這首詩刪除的家長主要是因為詩中最後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家長認為早有一詞容易被人誤解為「名花有主」,這句含義有引導小學早戀的跡象。能夠把最後兩句理解成為早戀之意,可以看出這位家長也是細思極恐,如果非要把「早有」一詞看成早戀之意,那麼此前的「尖尖角」我們還能引申成為當代新人,蜻蜓卻是他們的伯樂,只要孩子多表現一些,就會與眾不同。

不管怎樣這首詩能夠被選入課本中,對學生們來說也是百益無害,我們看問題角度不能以偏概全,客觀看待問題才是處理矛盾的根本。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家長認為《小池》所表達的境界太低了,但是關於這首詩在很早以前我國教育家就做了解釋「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換句話說:境界有大小,不以事而分優劣。

04總結

父母關心子女教育是無可厚非的,但預防早戀要求把著名詩詞從課本中刪掉,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

平日裡,家長可以打預防針 平時要儘量多和孩子保持親密的互動,增加彼此的信任.在無意的聊天中灌輸學習第一的思想,從側面告訴他早戀只是青春期發展的一種懵懂感覺,正確引導孩子,而並非要求把詩詞從課本中刪除。

相關焦點

  • 為何有家長建議課本刪除「小荷才露尖尖角」?你能理解嗎?
    想必大家一定都聽過這一句詩,那就是「小荷才露尖尖角」。這句詩作為小學教材的必備內容,在我們心裡可謂是有著深刻的記憶。可以說,「小荷才露尖尖角」是我們兒時的回憶,伴隨著我們美妙的童年時光。然而正是這一句經典之作,卻被現在的家長建議從課本裡刪除。家長為什麼這樣做呢?是因為「小荷才露尖尖角」有什麼不妥的地方嗎?
  • 有些家長刪除課本裡「小荷才露尖尖角」,只因其中這一句,有理嗎
    大家估計都聽說過這麼一句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這句教育改革後小學教材裡面的必備詩句,這句詩句在我們心裡是有著深刻的記憶。可以毫不猶豫地說「小荷才露尖尖角」也是我們小時候的回憶,它們伴隨著我們美好的童年。然而這麼經典的詩句現在卻被我國現在的家長建議從課本裡刪除出去。為什麼家長們這樣做呢?
  • 楊萬裡作品「小荷才露尖尖角」,飽受家長爭議還建議刪除,為何?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文化,而詩詞歌賦更是歷史文化中的瑰寶,無數的古代才子們為詩詞歌賦這座萬丈瓊樓添磚加瓦。為了使廣大學子熱愛華夏文化,國家很重視語文教學的工作,基本上課本中的每一首詩詞都是精挑細選的。
  • 有家長建議課本刪除「小荷才露尖尖角」,只因其中這一句,有理嗎
    當然,文化的發展不是一成不變的,而語文課本也在不斷的更改中。對於我們這代人而言,「小荷才露尖尖角」必定是小學時期的經典記憶,但是奇怪的是,如今有些家長卻要求刪除課本中的這首詩,到底是為何呢?這句話出自楊萬裡的《小池》一詩之中,是一首七言絕句。
  • 家長提議刪除小荷才露尖尖角感悟!
    那天無意之中看到有家長提出刪除「小荷才樓尖尖角」這一古詩詞,因為詫異便好奇地點開了這個新聞。看完之後真的很無奈。近些年,人們的生育觀都變了,變成了家家戶戶都是一個孩子,所以對小孩的教育尤為「重視」可是有些東西是否太敏感了。拿著成年人的思維去考慮小孩們的想法!關於有些詩詞文的過度解讀。而認為對他們造成不了影響!這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的閱讀理解!
  • 小學課文「小荷才露尖尖角」,家長建議刪除,原因:引導小學生早戀
    大家都知道,能夠入選小學語文課本的文章,無一不是通俗易懂的經典文章。教材編著專家們表示,「一年級語文教學非常重要。很難編,也很難教。筆者注意到,我國小學低年級階段的認識常用字已經從過去的1800字,降到了1600字左右,這裡面800字左右要求會寫。不過,傳統文化文章的比重有所加大,從一年級就開始有故事,而6個年級12冊課本共有古詩文132篇。
  • 「小荷才露尖尖角」有什麼不好的含義?家長為什麼建議課本刪除?
    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唐詩卻遭遇了一些尷尬境遇,因為思想的轉變,一些課本被改得面目全非,一些文章的意思被完全曲解,就連我們小時候所背誦的《小池》這首詩也因為某些原因,被家長要求從課本中刪除
  • 「小荷才露尖尖角」有什麼不好的含義?家長為什麼建議課本刪除?
    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唐詩卻遭遇了一些尷尬境遇,因為思想的轉變,一些課本被改得面目全非,一些文章的意思被完全曲解,就連我們小時候所背誦的《小池》這首詩也因為某些原因,被家長要求從課本中刪除,這是怎麼回事呢?
  • 有家長建議「小荷才露尖尖角」移除課本,只因其中這一句,合理嗎
    相信很多人對於「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兩句古詩都有很深的印象,它們讀起來朗朗上口,而且畫面感十足,似乎讓人置身於一片荷塘,追逐著翩翩飛舞的蜻蜓。其實這兩句詩出自宋代詩人楊萬裡的《小池》,全詩如下:《小池》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首詩的作者是宋代詩人楊萬裡。
  • 《小池》清新自然,因「小荷才露尖尖角」,有家長建議從教材刪除
    最近,卻有的家長認為應該從教材中刪除這首詩,我們來看看為什麼?楊萬裡其人在我國古代,每個詩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如豪放飄逸的李白,沉鬱頓挫的杜甫,豪放曠達的蘇軾,深具愛國主義情懷的陸遊等等。楊萬裡也是這樣的。楊萬裡是南宋著名詩人。楊萬裡號誠齋。
  • 「小荷才露尖尖角」這首詩有家長建議刪除,網友:蜻蜓太無辜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是大家在小學時候學過的宋詩。因為後面兩句太出名,以至於很多人都忘記了標題是《小池》。我們常說唐詩宋詞,其實宋詩也在歷史文化中佔據重要地位。比如膾炙人口的《千家詩》,共有詩人122家,226首詩。其中唐代65家,宋代53家,明代2家,無名氏2家,可以說唐、宋詩是勢均力敵。但實際上宋詩是稍遜風騷的。
  • 奇蹟暖暖小荷才露尖尖角搭配攻略 小荷才露尖尖角高分搭配推薦
    奇蹟暖暖小荷才露尖尖角搭配攻略 小荷才露尖尖角高分搭配推薦 奇蹟暖暖於今日(1月16日)更新了最新搭配主題---小荷才露尖尖角,而該主題還是讓很多玩家摸不著頭腦,不知道該怎麼搭配才好
  • 「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意境在「小」在「細節」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小池塘,小泉水,小綠樹,小荷花,小蜻蜓;通過樸素清新又自然的詩句,巧妙的上下連接在一起,構成了詩中有畫的好景觀。楊萬裡的《小池》 看似自然而出,但用字用詞又講究恰到好處去裝飾。頭一句詩中的「泉眼無聲惜細流」的「惜」字用的正好,有擬人化的感覺,第二句中的「樹陰照水愛晴柔」,更把綠樹人格化的展示出來。
  • 你只知道「小荷才露尖尖角」,卻不知上一句更有情趣,風趣詼諧
    今天筆者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來自南宋詩人楊萬裡的一首詩,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小荷才露尖尖角」,當然很多版本的小學課本也有收錄此詩,但是時過境遷,大家或許已經忘記「小荷才露尖尖角」的上一句才更有情趣,風趣詼諧。
  • 「小荷才露尖尖角」哪裡不對?有人建議刪除,網友:這三首也要刪
    尤其是這首《小池》,猶記得年幼之時背誦此詩仍有惠風和暢之感,如今卻有家長要求刪除。說起《小池》可能大多一時沒有印象,但說到其中的名句「小荷才露尖尖角」相信頓時便能觸景生情。「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兩句讓人從原本沉浸的小池風景中拉到了池中的細節之上,就如同極目遠眺後突然發現了更有趣的事物然後定睛一看所帶來的驚喜一樣。
  • 席慕容要求刪除《愚公移山》,家長要求刪除《小池》,理由太無語
    一、還記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飛上頭」嗎?這首詩作為學生時代的必背內容,相信在你的心裡一定留有深刻的印象。它出自於楊萬裡的《小池》,用細膩的筆觸,展示了初夏時節的荷塘美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 一年級古詩文《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中的尖尖角到底是什麼樣
    荷塘可是夏季裡最美的一道風採哦,寶貝們,咱們在一年級的下冊中學習了兩首和荷塘有關的古詩,一首是白居易的《池上》,一首是楊萬裡的《小池》 ,小娟老師在和小朋友玩填字遊戲時,發現了一個問題,好多小朋友對《小池》這首古詩中「小荷才露尖尖角」產生了點誤會,很容易把這一句詩歌填錯,特別是一些北方的孩子,因為很少近距離觀察,許多孩子就把詩歌中的「尖尖角」誤以為是含苞的荷花,其實「尖尖角」指的是剛露出水面還未舒展開的荷葉
  • 花卉攝影,拍攝「小荷才露尖尖角」,攝影師說:注意這3個技巧
    「小荷才露尖尖角」出自於南宋詩人楊萬裡的《小池》。相信大家對於這首詩也很熟悉了吧?很多人上學的時候都學過的。「小荷才露尖尖角」的下一句是「早有蜻蜓立上頭」,如果是想用攝影作品還原出這樣的畫面,侍墨姑娘認為,至少要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 古詩兩首|小荷才露尖尖角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一股涓涓細流從泉眼靜靜地流出,沒有一點聲響,那是因為泉眼愛惜這細流,捨不得它多流點,樹陰喜歡晴天的溫柔,把自己的影子融進水裡。一株小荷含苞待放,尖尖露角剛剛露出水面,一隻小蜻蜓早已經立在上面,領略這魅力風光。
  • 楊萬裡《小池》才露尖尖角的「小荷」,到底指荷葉還是荷花?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全詩語言通俗易懂,唯有第三句中的「小荷」卻常見爭議:它到底指的是含苞待放的荷花,還是初生的荷葉呢?筆者更傾向於後者。荷葉與荷花認為「小荷」指荷花最常見的一種說法是因為後文形容其形態為「尖尖角」,這與荷花含苞待放時花苞的形態極為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