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孩子認識1000多個字!專家:「超前」教育就是在浪費時間

2020-12-07 騰訊網

隨著教育壓力越來越大,孩子的起跑線也越來越靠前。

而且還總是夠聽到誰家的孩子2歲識字量就400多個了,誰家的3歲的孩子又會背幾百首詩了。然後看著自己的孩子,總是會有些在著急,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其實家長不必羨慕,也不必上憂心,因為早就有專家表明,超前教育根本就是在浪費時間。

《中國教育部3-6歲兒童發展指南》中明確指出:反對機械、大量、提前教兒童識字識數。

馬伊琍曾經就發微博稱,自己非常後悔對女兒進行超前教育。

忽視孩子的興趣,以及生理髮育狀況,執意要提早教孩子識字,那麼這個過程對孩子來說,也一定是枯燥的、痛苦的,不僅不會讓孩子愛上學習,反而會讓孩子牴觸學習。

即使家長教育孩子再心急,也要符合孩子的語言發展規律,如圖所示:

研究表明,孩子在5-7歲才開始進入到認字敏感期。這個時候,家長再去教孩子大量識字才符合孩子的發育特徵。

而過早被迫認字的孩子,雖然在 幼兒園會比不認字的孩子是更優秀一些,但是到了小學之後,優勢也就全都沒有了。

話雖如此,但是有不少家長在看到別家孩子早早地就開始識字,還是有些慌。難道自己真的就什麼也不用做了嗎?

當然不是!

如果孩子在3、4歲的時候自己表現出對識字很有興趣,那麼家長完全可以遵循孩子的發展特徵,根據寶寶的興趣正確、適度地引導認字。

那麼如果孩子並沒有表現出對識字又明顯興趣,那麼雖然機械、大量、提前教兒童識字是不可以的,但是在這個階段積極地引導,打好基礎對孩子日後的學習也很重要。

具體怎麼引導呢?

1、認字要隨時隨地

漢字是每時每刻都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的,所以坐公車、或者是一些廣告牌,或者是零食包裝袋上的漢字,家長都可以讓孩子在情境中去認得這個字。

讓孩子對漢字感覺到好玩,有興趣。原來自己吃的甜甜的果可以變成這樣的好玩的圖案(在孩子的眼裡,漢字就是一個圖案)。

2、持續不斷的輸出

孩子的記憶力是有限的,今天記住的,明天就忘了,所以想要孩子對一個詞記得牢固,一定要短時間內多次重複。

例如,今天教孩子認識「花」字,那麼在故事書或者在什麼地方看到「花」這個字,家長就要鼓勵孩子說出「花」這個字。

如果說不出來也沒有關係,家長完可以多提醒幾次,主要是讓孩子對識字保持熱情。

3、給字配畫、認識象形字

孩子在最開始認字的時候都是把漢字當成一種圖案的,而孩子往往對色彩豐富的,童趣的圖案感興趣,所以家長給孩子準備一些色彩鮮豔的識字卡片,更具有視覺衝擊力,更容易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而且識字卡也比較靈活,家長可以利用識字卡幫助孩子拼字。畢竟孩子識字的目的就是為了在生活中運用。

例如「火」,可以和「光」組成在一起變成「火光」,和「災」放在一起,組成「火災」。

還可以將「木」、「林」、「森」放在一起,讓孩子感受三個字之間的關聯。

或者是用識字卡帶著孩子做遊戲,比如爸爸說一次字,然後媽媽和孩子一起在識字卡中找,誰找到算誰贏。

4、帶著孩子持續不斷的進行親子閱讀,並且利用指讀法

帶著孩子閱讀是幫助孩子識字最有效的方法,因為識字的關鍵在於讓孩子記住文字的含義,而不是文字的長相和讀音。

帶著孩子讀故事的時候,很多孩子都喜歡一個故事重複的聽媽媽講,而且自己都完全可以背下來。

那麼等到孩子對一個故事熟悉了之後,家長就可以從泛讀變成指讀,這樣孩子就會知道這個詞在故事書中的這一頁,是這樣寫的。

讀的多了,家長沒有強迫孩子去認識,孩子也會潛移默化的認識了很多字,再然後孩子就可以從認識幾個字到只有幾個字不認識。然後也就可以自主閱讀了。

像是尹建莉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就分享了自己女兒圓圓學認字的過程。

尹建莉老師說,在圓圓5歲以前,沒有教過她學習認字,只是一直堅持給她讀故事書,然後從商場、動物園、街道招牌上零零散散地認了許多字。

就這樣一段時間之後,有一次,尹建莉老師因為比較忙,所以圓圓就自己拿起書看了起來,甚至發現自主閱讀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

於是越來越喜歡自己閱讀,就這樣圓圓到了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已經達到了三年級的識字量及閱讀水平。也就是達到認識漢字2500個左右。

所以說,教孩子識字,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也需要家長多給孩子一些耐心。

相關焦點

  • 孩子該幾歲開始認字?李玫瑾教授:「超前教育」是浪費時間
    「笨鳥先飛」很多人都認同的道理,為了能讓孩子早早地走在前面,很多家長都選擇遵循這個「道理」,讓孩子提前起跑接受各種超前教育,各種早教機構也應運而生。但很少有家長考慮,超前教育到底適不適合孩子。現在的家長都太著急、太焦慮了,看到別人家3歲識千字的孩子,就認為自家孩子也應該如此,想著讓自己家孩子也儘早識字。
  • 三歲娃娃認識近一千個字!專家指出:「超前教育」可能起到反作用
    鄰居小靜的寶寶今年三歲了,最讓她引以為傲的是小寶寶現在已經識得將近一千個字了,大家也是直誇孩子聰明,才三歲就認識這麼多字,將來肯定學習很棒。專家卻說:其實不一定是大家所想的那樣,「超前教育」可能對孩子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 媽媽這樣教孩子識字,三歲孩子能讀報,一年能認識1000多個字
    媽媽這樣教孩子識字,三歲孩子能讀報,一年能認識1000多個字父母培養一個小孩到成年人,整個過程不能回爐,雖然有設計,卻未必會按照設計順序開展。這是一個必須一次性完成的事,這樣的難度比火箭上天還難,火箭有設計圖紙,還可以修改。
  • 為何家長看好的「超前教育」,專家卻極力反對?別讓無知毀了孩子
    別讓無知毀了孩子在生活中大家常常會看到,一些家長在孩子2歲的時候就會把孩子送去早教班學習,還有就是本來孩子才三年級,就要給孩子報四年級的學習班,而且這樣的現象不是個別情況,現在的超前教育在社會中可以說很普遍,而且家長對此都很重視,可是,作為權威的教育專家對此卻是極力反對,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反差呢?
  • 2歲寶寶認識200多個字,關鍵是沒刻意教,這位寶媽的方法值得複製
    曾有一位寶媽分享過她教孩子學習漢字的方法,她在孩子兩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教孩子認識漢字了,此話一出,有很多人都表示質疑:「兩歲孩子什麼都不懂,這屬於超前教育吧?」其實並不是,孩子認字完全是自主興趣,這位媽媽是先通過象形文字來開發寶寶對文字的興趣,然後等孩子好奇的時候讀給孩子聽,慢慢的孩子就認識了不少字。這位媽媽最讓我佩服的一點,就是沒有刻意教孩子,媽媽的這個方法很值得父母們複製和借鑑。
  • 真實故事:盲目的超前教育,可能會讓孩子輸掉一生
    上了小學,又開始超前學下一個年級的可能,讓孩子接受各種「超前教育」,像是奔跑一樣,沒有任何喘息的機會。這種超前教育或許短時間看上去還不錯。可這種「搶跑」,能贏得一世嗎?那個被曾被稱為「天才」的魏永康,2歲的時候,已經認識1000多個字了。
  • 孩子認識1000個字,父母並不知道,媽媽:3歲前沒教過認字
    李阿姨說,她和老公在兒子3歲之前並沒有刻意給他教過認字。等兒子到3歲多一點的時候,孩子爸爸給他報了一個幼兒識字班。令人意外的是,當老師拿出識字卡片的時候,兒子居然基本上都能大聲讀出來。當時老師感覺特別驚訝,就問我們,你們是不是在家給孩子教過?
  • 專家:超前教育的危害,在孩子二年級大爆發
    一、幼兒園該不該超前學知識張雪在小區是出了名的「虎媽」,兒子剛上幼兒園就開始接觸各種培訓班,每天穿梭在小區附近的教育機構,讓人不得不感嘆一聲「太拼了」。這種現象在老人眼裡就顯得太過嚴厲,畢竟3歲半的孩子除了吃喝玩啥也不會幹,你就算逼著他們學習也學不到哪去。
  • 3歲算數4歲寫字 超前教育不會讓孩子「跑更快」
    3歲算數4歲寫字 超前教育不會讓孩子「跑更快」 2017-09-29,4歲學寫字,5歲學英語……  超前教育不會讓孩子「跑得更快」  張貴付  剛開學,筆者到湖南郴州市四完小聽了一堂二年級語文課,發現一名男孩不但上課未認真聽講,還不時搞一些小動作。
  • 孩子幾歲開始識字最好?牢記6個識字常識,學齡前識字1000不是夢
    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太過於焦慮,簡單的就拿孩子識字這件事來說:過晚識字擔心孩子的識字量太少,會輸在同齡孩子後面,過早的識字又擔心影響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反而會得不償失。到底讓孩子幾歲開始識字好呢?有的孩子3歲時就開始認字寫字,原因是身邊的孩子都已經開始識字了,家長們百般著急的恐怕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上。
  • 「超前教育」是一把雙刃劍,認識正確早教,兩點建議擺脫錯誤
    央視曾經有一篇報導,是關於禁止孩子做「超前教育」的新聞,因為在「超前教育」下的孩子,雖在早期比別的孩子起步領先,但等到這些孩子上小學之後,就會產生弊端,也就會出現「後勁不足」的情況。很多一線城市中的孩子從剛滿兩周歲時,就開始了他們的「學前教育」。
  • 別讓孩子「零基礎」讀一年級,最好選擇「超前教育」
    從我自己帶兩個娃的經歷,以及20多年當教師的各種見聞中,我給廣大家長的建議是:別讓孩子「零基礎」讀一年級,最好選擇「超前教育」。大兒子三歲時,我當時的教育理念是: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學校和家庭都不能剝奪孩子的天性。
  • 幼升小超前教育為何愈演愈烈?家長們的「懺悔」道出真相!
    我們或許可以從一些已經經歷過這一階段的家長身上得到答案:家長A:我的孩子是按照專家的要求培養出來的,標準的零起點,過了一個非常開心快樂的童年。可是,上了一年級之後跟不上班,我們每天輔導作業就是一個大難題,孩子自己對學習也變得不自信了,我現在真怕他因此對學習失去興趣。
  • 幼兒超前認字有三個危害,一般等娃上小學才爆發,拔苗助長真不好
    一位3歲多的媽媽一臉自豪地說道:「她家孩子從2歲就開始認字,現在已經認得400多個字了,有些簡單的字都會寫了。」在交談中,一位3歲多的媽媽一臉自豪地說道:「她家孩子從2歲就開始認字,現在已經認得400多個字了,有些簡單的字都會寫了。」引得周圍的寶媽都很是羨慕,突然有問媽媽問到慧慧:「你家孩子應該也有三四歲了吧?是不是也認識不少字了?」
  • 「搶跑式超前教育」何時休?專家:拔苗助長不如水到渠成
    通過幼兒園的作業微信通知,記者看到6歲娃兒的功課五花八門,包括學習「容量守恆」,運算100以內的加減法,書寫「望而生畏、轉悠、狡猾、謊言」並造句,學習查字典,以及抄寫「南轅北轍」故事等。「6歲的孩子抄寫近兩百字的成語故事,孩子根本完成不了。」陳小姐搖頭說。
  • 教育路上須謹慎慢行,「超前教育」的危害,家長們要注意
    不知何時起,「不輸在起跑線」已經成為家長的教育目標。所以在教育路上,家長習慣性展開超前教育,總覺得先人一步才是培養孩子最為正確的方式。可以理解父母想要讓孩子成為人中龍鳳的心情,但是無法理解父母過於著急的教育態度。
  • 孩子最佳「識字時間」,並非三歲或四歲,這個年齡段識字效果更好
    記得我家孩子3歲時,身邊的孩子都開始識字了,我是百般著急。買了一堆識字卡回家讓孩子認,但孩子一看識字卡就睡著,對繪本的興趣也不高了。折騰了很長時間也沒認識多少字,我就放棄讓孩子識字了。大約是孩子上大班的時候,他開始主動問我:「這是什麼字?」
  • 讓孩子提前識字,等於浪費時間?聽聽日本教授怎麼說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美國一個3歲媽媽因為幼兒園教孩子認識了一個字母o,把幼兒園告上法庭,說幼兒園破壞了孩子的想像力,並且最終勝訴的新聞。而這則一度成為我不敢教孩子識字的理由。但提前教孩子認字真的會破壞孩子認知,真的等於浪費時間嗎?
  • 5歲孩子認識1000個漢字,孩子的識字敏感期,父母要清楚
    老奶奶非常驚訝:「你家樂樂現在都認識這麼多字了?這些字全都認識,全都能讀下來!」我笑笑說道:「是呀!最近樂樂也是進入了識字敏感期,最近學的都特別快,已經認識了1000多個字了!」1~3歲的泛化期其實對於1~3歲的孩子來說,他們這個時期主要就是利用感覺認識事物的,這時候他們會把「字」當做是整體形象來進行感知,而這個階段就父母父母提供自然的文字環境
  • 「小學前認700個字!」幼兒超前教育的危害,上二年級才真正爆發
    首先,公立幼兒園更側重於遊戲教育,顧名思義就是玩耍時間多於學習時間,而同齡的其他上私立幼兒園的孩子,不僅詩詞背誦一把好手,就連簡單的算術也融會貫通。再回過頭看看童童,除了簡單的認識數字外,其他內容一概不知。要知道,這年頭的小學招生門檻也比較高,其中就有一所學校在招生大會上明確表示:「孩子必須認識700個字,否則不考慮招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