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黃河明月盈秋水,百合如玉迎七夕。8月25日,七夕之夜,由蘭州市七裡河區委、區政府、蘭州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七裡河區委宣傳部、蘭州市七裡河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和中國農業銀行蘭州七裡河支行承辦的七裡河區首屆 " 百合之夜 " 藝術周正式拉開帷幕。
「位祖國疆土之中心,處黃河逶迤之金岸,居百合羨名之盛都,在397平方公裡的七裡河土地上,時間、空間交錯輪轉,仿佛一眼千年;故人、新人接續奮鬥,不移愚公之志。」七裡河區區委書記芮文剛在致辭時表示,在七夕佳節夜、鵲橋歸路時,我們相約大美七裡河,相會宜人百合夜,相聚璀璨黃河岸,隆重舉行七裡河區首屆「百合之夜」藝術周開幕式,全力打造百姓文藝舞臺「大觀園」,大力弘揚精神文明建設「主旋律」,合力奏響共建共治共享「最強音」。
致辭以優美的藝術語言勾勒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七裡河區發展史和奮鬥史:
遇見七裡河,遇見時代巨變中的「奮進七裡河」。追古撫今滄桑巨變,小西湖的蓮池夜月,塵封了歷史的朝代更迭;沈家嶺的槍林彈雨,是先烈用初心把這裡變成熱土。改革開放日新月異,黃河橋、濱河路溝通南北,引得車馬爭渡;西客站、城市地鐵連貫東西,聚集行人如織。萬達茂、黃河樓,蘭州老街、環球港,似春筍拔地;華潤未來城、保利大都會、恆大足球鎮,如蟠龍騰起,城市舊顏換新貌,轉型蝶變恰逢時,正在全力從蘭州「地理中心」向「發展軸心」加速邁進……
觸摸七裡河,觸摸綠水青山中的「生態七裡河」。治雷壇河做黃河「水文章」,建都市公園添城市「新綠肺」,齊打藍天、碧水、淨土「三戰」,共謀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雙贏」。「六大文旅組團」演繹全域旅遊精彩大戲,徒七彩路、爬木棧道、住民宿屋,再尋千架水磨、萬畝桃林景象,再聽「六月六」花兒漫漫,再賞北國南地石佛溝、秋葉春花雲頂山,再享「出家門、入森林」「身未動、心已遠」的別致意蘊,再畫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畫卷……
據介紹,通過藝術周活動來點亮黃河之濱,點亮百合之夜,精彩紛呈的節目充分體現了全區幹部凝心聚力,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以此助力蘭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其次是以藝術周活動為載體,助推全區全域旅遊的發展,尤其是在黃河文化的打造方面,七裡河區將圍繞六大組團旅遊發展,精心打造以黃河樓為核心,向西依次為華僑城、奧體中心、萬達茂,向東依次為蘭州老街、甘肅簡牘博物館、共 7.6 公裡的文化旅遊帶,為 " 黃河之濱也很美 " 這張名片貢獻七裡河的力量。
本次藝術周為期五天,將持續至 8 月 29 號。旨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展示七裡河區文化事業發展成果,促進群眾文化活動蓬勃發展。
當晚活動共分為脫貧攻堅、抗擊疫情、文明新風三個篇章。男聲三重唱《永遠跟黨走》、舞蹈《京華扇韻》、朝格組合的《讚歌》、男聲獨唱《老李》等節目用藝術形式詮釋了七裡河全區上下助力脫貧攻堅行動;醫護人員舞蹈《岐黃頌》、情景劇《你的樣子》等節目為大家再現疫情期間逆行援鄂,為人們帶去希望的感人故事;獨唱《阿幹之歌》、敦煌舞《伎樂飛天》、大合唱《偉大的祖國,偉大的黨》讓觀眾感受凝心聚力創建文明城市的自信和建設家鄉的美好願景。(李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