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的《晚春》與《春雪》都寫了雪花,可以看出比喻和擬人的妙用

2020-10-03 老街味道

前言

前幾天回答了這樣一個問題:韓愈《晚春》與《春雪》寫雪的含義有什麼不同?

其實韓愈的《晚春》詩有兩首,其《春雪》詩至少有三首。結合題主的問題,基本可以判斷,這裡是指其中的兩首七言絕句

簡單來說,這兩首詩中雖然都有雪,但是一首雪比作花,寫的是雪;另一首把花比作雪,寫的卻是楊花 。

主體與喻體相互顛倒,這是這兩首詩最大的區別。

一、把雪比作花的《春雪》

《春雪》詩云: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新年雖然到來,但是還沒有盛開的花,二月時驚喜地看到草開始發芽。後面用了擬人加比喻的手法。白雪也有脾氣,嫌棄春天來得太晚,春天的景色太少,於是忍不住故意穿過庭院中樹木,就像美麗的飄飛在空中的花兒一樣。

這首詩後兩句可以簡化為:白雪作飛花。句子的結構很清楚:主體+比喻詞+喻體。

白雪是本體,飛花是喻體,作,是比喻詞。

《春雪》中,寫的就是春天的雪,詩人把漫天飛舞的雪花比作美麗的春花。不過,像什麼花呢?詩人沒有說。

岑參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也描寫過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才女謝道韞在回答謝安石的:「白雪紛紛何所似「時說:

未若柳絮因風起。

韓愈在其《晚春》詩中,就反用了謝道韞這個比喻。

二、把花比作雪的《晚春》

《晚春》詩云: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這首詩通篇用擬人的手法,草木知道春天就要走了,於是拿出百般手段的展示自己的美麗。可是笨笨的楊花和榆莢不知道如何表現,只知道漫天飛舞,就像雪花一樣。

後兩句也可以簡化為:楊花--作--雪飛。

比較一下《春雪》是:白雪--作--飛花。

《晚春》中寫道:楊花作雪飛。本體是楊花,作是比喻詞,雪是喻體,飛可以看做是補語。不過,詩家語言與散文語不可完全等同看待。在律詩中,飛雪因為押韻而倒過來寫作雪飛,也是常見的現象。

而《晚春》這首詩的主題和喻體,正好和《春雪》反了過來。雪成了本體,花成了喻體。

其實韓愈的《晚春》詩有兩首,另一首寫道:

誰收春色將歸去,慢綠妖紅半不存。榆莢只能隨柳絮,等閒撩亂走空園

依然是寫了榆莢和楊花。榆莢是榆樹結的果,柳絮就是楊花,這裡沒有比喻,只是用了擬人的手法。

韓愈這兩首七言絕句,都寫了榆莢和楊花。不過即使風大得足以另榆莢亂飛,但是像雪花和楊花那樣輕盈就談不上了。所以詩中的「作雪飛」,應該還是楊花。

三、雪似花,花似雪。

看到韓愈這兩首花和雪的詩,不禁想起宋人呂本中寫梅花的《踏莎行》: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絕。惱人風味阿誰知?請君問取南樓月。

記得去年,探梅時節。老來舊事無人說。為誰醉倒為誰醒?到今猶恨輕離別。

詞人起句就寫道: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絕。梅花可以開在漫天飛舞的雪花中,這是楊花所不及的,但是沒有楊花的身輕如燕,只能零落成泥碾作塵而已。

說道雪與梅花,還有一段故事。宋代盧鉞的《雪梅》寫道: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據說,這是盧鉞妻妾爭寵時的勸架之作。看來雪和梅花在一起有點相剋呀。還是楊花好,與雪花一生不想見,反而相互成全,各自安好。

結束語

這幾首詩放在一起比較挺有意思,一首寫早春,有雪無花,所以飛雪如花;一首寫晚春,有花無雪,因此飛花如雪。一首梅雪惺惺相惜,一首寫梅雪爭春。

唐詩宋詞的意境您get到了嗎?

@老街味道

相關焦點

  • 東方虯《春雪》: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
    唐 東方虯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基調】欣喜、美好【年齡】不詳 【譯文】初春遇雪,雪花紛紛揚揚灑滿天空,落在樹枝上像一朵朵盛開的梅花。叫人分辨不清園中的樹究竟哪一株才是真的梅花。 【賞析】春天尚早尚寒,雪花紛紛揚揚,落於庭樹,堆積如梅花。詩句妙用比喻,將春雪與梅花並在一處來寫,儼然帶來春天的無限生機,表達了詩人見到期盼已久的春色時的驚訝和欣喜之情。
  • 韓愈七絕《春雪》:飛舞在春天裡的雪花,給你不一樣的感覺
    韓愈,唐代著名文學家,排在「唐宋八大家」之首,連咱們的最受歡迎的大文豪蘇東坡都落於其後,可想而知他的蓋世才華多麼出眾。韓愈的詩多數寫的雄奇怪癖,不論是詩歌所選擇的現實物象還是超凡的想像力都有著一種險怪之感,但是他也不乏輕快曉暢之作,
  • 古詩詞|《晚春》韓愈
    作者簡介: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因其常據郡望自稱昌黎韓愈,故後世稱之為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諡號「文」,世稱韓文公。注釋解說:⑴晚春:春季的最後一段時間。
  • 韓愈一首《晚春》,活用擬人修辭,一改暮春傷感基調
    ……春天雖美好,但暮春時節,大部分花朵相繼飄落,若想要再見,只能等待來年,故花褪殘紅的暮春,在古詩詞中一般都帶有凋零傷感的感情基調,但韓愈這首《晚春》則不同其他寫暮春景色的詩詞,讓人讀出一種勃勃生機之感。
  • 關於雪的詩句:韓愈的《春雪》
    自唐代詩人韓愈的《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賞析  這首《春雪》,構思新巧。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新年即陰曆正月初一,這天前後是立春,所以標誌著春天的到來。新年都還沒有芬芳的鮮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們分外焦急。
  • 韓愈晚年寫的一首春天詩,讀完受益良多,耐人尋味
    因此,我還是盼著暖春快點到來,於是想起韓愈晚年寫的一首詩《晚春》,讀完受益良多,耐人尋味。白居易給韓愈很高的評價,說他:「學術精博,文力雄健,立詞措意,有班(班固)、馬(司馬遷)之風,求之一時,甚不易得。」確實如此,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 韓愈的《晚春》——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韓愈所寫的這首《晚春》,從詩中的表面來看表達的是暮春將逝,通過描寫花草樹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歸去,於是各逞姿色,爭芳鬥豔,欲將春天留住,就連那本來沒有任何姿色的楊花、榆莢也不甘示弱,好像雪花隨風飛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
  • 春雪(唐)韓愈
    春雪  (唐)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  Xīnnián dōu wèi yǒu fānghuá,    二月初驚見草芽。
  • 那些飄落在古詩詞裡的雪花,風情萬種,儀態萬千
    既「燕山雪花大如席」,又有「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唐朝才子岑參描寫冬雪,美輪美奐:「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宋代楊萬裡描寫春雪,美不勝收:「只知逐勝忽忘寒,小立春風夕照間。最愛東山晴後雪,軟紅光裡湧銀山。」下面,請隨果爸一起,走進古詩詞裡,欣賞雪花靈魂的舞蹈。
  • 為你讀詩:《晚春》個性韓愈的幽默而深刻的詠春小詩
    蘇軾在《潮州韓文公廟碑》對韓愈是讚賞有加,稱韓愈「文起八代之衰」,說他的文章,讓東漢、魏、晉、宋、齊、梁、陳、隋這八個朝代以來衰朽的散文有了極大的起色。這是千古才子蘇軾對老大的評價,而且這評價至今還被認為是恰當的。《古文評註》中也說,「唐文惟韓奇。」這都是對韓愈散文的極大肯定。詩文不分家,韓愈的散文寫得好,詩歌呢,也極出色。
  • 春節未了,韓愈的一首七絕《春雪》,道出了無數人對春天的期盼
    一千多年前的唐代,一位傑出的文學家名叫韓愈,時年剛過春節,依然雪花紛飛,他借鑑芩參的《白雪歌》,創作了一首七言絕句《春雪》,表達了漫漫寒冬中期盼春色的心情。芩參的《白雪歌》是一首邊塞詩,其中最膾炙人口的是那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作者通過製造綺麗多變的白雪場面,表達了對友人依依惜別之情和惆悵之情。
  • 如何用攝影作品,展示出韓愈《晚春二首·其二》詩中的意境?
    很多詩詞歌賦都是遷客騷人們所著,為世人所傳頌。就比如唐朝韓愈的這首《晚春二首·其二》——誰收春色將歸去,慢綠妖紅半不存。榆莢只能隨柳絮,等閒撩亂走空園。韓愈的這首《晚春二首·其二》,詩詞釋義如下:花草樹木們似乎都知道春天就要離去,因此它們費盡心思爭芳鬥豔。楊花榆莢沒有百花的芬芳,只知道飄灑花絮像雪花般漫天飛舞。
  • 2021年七年級語文古詩選擇題訓練:晚春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七年級語文古詩選擇題訓練:晚春,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晚春   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   百般紅紫鬥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飛。
  • 關於雪的詩句:《春雪》
    出自唐代詩人韓愈的《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賞析  這首《春雪》,構思新巧。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新年即陰曆正月初一,這天前後是立春,所以標誌著春天的到來。新年都還沒有芬芳的鮮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們分外焦急。
  • 韓愈的《晚春》,有人說是貶柳絮的,有人說是贊柳絮的,你怎麼看
    「唐朝韓愈《晚春》詩文漫讀:草木也知道,春天不久就歸去了,那真是爭奇鬥豔,開得熱鬧。楊花榆莢,沒有什麼才思,變不了花樣,只知道漫天雪花樣的飛舞。初衣解詩:這首詩是寫晚春的景色。知道春天不久就要回去了。於是百花拼命的爭豔,想留住春天。
  • 【腹有詩書】《晚春》
    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贈禮部尚書,諡號為「文」,故稱「韓文公」。元豐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並從祀孔廟。韓愈作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與柳宗元並稱「韓柳」,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並稱「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導「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寫作理論,對後人具有指導意義。
  • 感恩的詩歌:春雪
    《春雪》原文  新年都未有芳華,  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  故穿庭樹作飛花。  《春雪》賞析  這首《春雪》,構思新巧。這一「 初」字,含有春來過晚、花開太遲的遺憾、惋惜和不滿的情緒。韓愈在《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中曾寫道:「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詩人對「草芽」似乎特別多情,也就是因為他從草芽看到了春的消息吧 。從章法上看 ,前句「未有芳華」,一抑;後句「初見草芽」,一揚,跌宕有致,波瀾起伏。
  • 關於雪的詩句:春雪
    《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賞析  這首《春雪》,構思新巧。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新年即陰曆正月初一,這天前後是立春,所以標誌著春天的到來。新年都還沒有芬芳的鮮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們分外焦急。
  • 韓愈在倒春寒裡寫的這場春雪,描寫的紛紛揚揚,手法高明構思精巧
    「,蘇軾的這個評價,可以說是非常的準確,把韓愈的一生所做的貢獻,都有了一一的點評,從這個方面,便是足以看出韓愈的偉大。韓愈的詩最大的一個特點,那就是用詞講究,手法高明構思精巧,例如他的這首《春雪》,便是一首描寫倒春寒裡寫的雪景,他在這首詩中借用岑參《白雪歌》之意寫出新意,所以這樣的作品,也是非常值得一讀。《春雪》唐代:韓愈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 韓愈的3首詩,與雪相關,都是名篇,其中的想像和浪漫令人驚豔!
    韓愈古代詩人寫過很多關於雪的詩詞,各有各的特色,唐代詩人韓愈亦是如此。韓愈有3首與雪有關的詩詞非常別致,都是名篇,有讓人驚豔的想像和浪漫,本文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吧。1、《晚春》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楊花榆莢,古來有之,是讓文人騷客詩興大發的浪漫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