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七絕《春雪》:飛舞在春天裡的雪花,給你不一樣的感覺

2020-08-28 文學的世界

韓愈,唐代著名文學家,排在「唐宋八大家」之首,連咱們的最受歡迎的大文豪蘇東坡都落於其後,可想而知他的蓋世才華多麼出眾。

韓愈詩文俱佳,他的文章想必大多數人都讀過,比如《師說》、《馬說》、《諫迎佛骨表》、《獲麟解》等。他的詩歌更是廣為人知,像是《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石鼓歌》等。

韓愈的詩多數寫的雄奇怪癖,不論是詩歌所選擇的現實物象還是超凡的想像力都有著一種險怪之感,但是他也不乏輕快曉暢之作,比如這首《春雪》。

《春 雪》

唐 · 韓 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這首七絕寫於元和十年(815)年。韓愈看著新年已過但還是沒有花朵的影子,一直等到二月到來才驚喜地發現地上長出了嫩綠的草芽。而這個時候,天上下起雪來,韓愈想著應該是雪花等不及春花開放,因此它先穿梭於庭樹化作紛飛的花兒。

按照北方的時節來說,過年之後當然是看不到花開的,二三月開花也很正常,韓愈怎麼就這麼迫不及待呢?其實是因為韓愈是到過嶺南的人,那裡的花開放的早,使得韓愈回到京城後就有了花開過遲的感覺。

雪跟花這兩種事物大多數時候是沒什麼交集,出現在文學作品中最多的碰撞恐怕就是雪與梅花了。然而即便是這樣難得相遇也是充滿敵對,雪寒催花,梅花凌寒,冰天雪地的戰鬥總在上演。而韓愈這首詩卻使二者變得十分融洽了。

春寒料峭,生機未有,花朵不開,詩人韓愈卻迫不及待想要一覽芳菲。這時候雪花就像懂得人心似的,它體諒花兒不能綻放的苦衷,於是就自己模仿著花朵的姿態停留於庭樹之間。韓愈這樣一寫可謂是別具匠心獨出心裁,瞬間就將阻礙花朵早日綻放的雪花變為了善解人意的使者。這比岑參「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中的雪多了擬人的手法,也顯得更加親近活潑有趣味,有匠心更具人情。

這首詩以雪命名,所以上文先說到了後兩句描寫雪花的精妙之筆,但是事實上,前兩句所展現出來的情境我相信很多人都有相同的經歷。往往我們最先意識到春天到來的痕跡,不是冰消雪融也不是凍泥漸軟,而是無意中突然看到細草萌生綠意初回,這是大自然嶄新的生長。一句「二月初驚見草芽」,平淡卻又精妙的句子,將這種情感體驗精準地呈現出來,讓人產生強烈共鳴,實屬詩中佳句。

韓愈詩文個性鮮明精妙獨到,他為官剛正不阿敢於犯顏直諫,文品與人品皆優,的確是了不起的文人。


本次文章就寫至此處。


天涯相逢即是有緣,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評論交流暢所欲言,一起欣賞探討文學。

相關焦點

  • 韓愈的《晚春》與《春雪》都寫了雪花,可以看出比喻和擬人的妙用
    白雪也有脾氣,嫌棄春天來得太晚,春天的景色太少,於是忍不住故意穿過庭院中樹木,就像美麗的飄飛在空中的花兒一樣。這首詩後兩句可以簡化為:白雪作飛花。句子的結構很清楚:主體+比喻詞+喻體。白雪是本體,飛花是喻體,作,是比喻詞。
  • 冬雪厚重,春雪靈動,詩詞裡的雪花調皮又可愛
    可在我的記憶裡,還會常常想起兒時早春漫天飛舞的雪花,他們是如此的可愛,俏皮又靈動。春天的雪總是令人猝不及防,吹面不寒楊柳風,乍暖還寒的時節,晨起會忽然飄起紛紛揚揚的雪花,還沒等落下就已經變成了水滴,伸手去接,看輕盈的小雪花在掌心瞬間消融……時光漫漫,總有一些溫暖停留在歲月裡,刻在文人墨客的詩詞裡,就像兒時那紛紛揚揚的春雪。
  • 冬雪厚重,春雪靈動,多少調皮可愛的雪花在古詩詞裡跳躍
    周作人說,在江村小屋裡,靠玻璃窗,烘著白炭火缽,喝清茶,同友人閒話,那是頗愉快的事。那個冬天飄著冷雨,所以作家希望有這樣一個溫暖的所在。常常想,如若這是一個雪花飛舞的冬天,在這樣的一個地方,邀上三五知己,圍爐茶話,那將會是怎樣的一幅溫馨又美好的畫面?冬天的雪溫暖又厚重,有家的溫暖。可在我的記憶裡,還會常常想起兒時早春漫天飛舞的雪花,他們是如此的可愛,俏皮又靈動。
  • 春節未了,韓愈的一首七絕《春雪》,道出了無數人對春天的期盼
    大家宅在家裡都做些什麼?有人看肥皂劇,有人扣手機,也有人打遊戲。其實趁著這難得的機會閱讀一下唐詩還是很有意義的,你總能閱讀到某一首詩歌,暗合你此刻的心情。說起大家此刻的心情,估計很多人有一肚子苦水無處傾訴。
  • 關於雪的詩句:韓愈的《春雪》
    自唐代詩人韓愈的《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賞析  這首《春雪》,構思新巧。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新年即陰曆正月初一,這天前後是立春,所以標誌著春天的到來。新年都還沒有芬芳的鮮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們分外焦急。
  • 描寫春天的詩句:春雪
    《春雪》原文  新年都未有芳華,  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  故穿庭樹作飛花。  《春雪》賞析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新年即陰曆正月初一,這天前後是立春,所以標誌著春天的到來。新年都還沒有芬芳的鮮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們分外焦急。一個「都」字,流露出這種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二月初驚見草芽」,說二月亦無花,但話是從側面來說的,感情就不是純粹的嘆惜、遺憾。「驚」字最值玩味。它寫出了詩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終於見到「春色」的萌芽的驚喜神情。此外,「驚」字狀出擺脫冬寒後新奇、驚訝、欣喜的心情 。
  • 春雪如酒
    雪花晶瑩剔透,讓北方的春天也分外妖嬈素裹起來。    望著窗前飛舞的雪花,我想到唐代大詩人韓愈的名作《春雪》: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詩人對春雪的描繪更引人入勝,讓人的思想一直流連於奇妙的大自然而忘返。懷揣這份雅致的詩情,我常常一個人走到窗外,身臨其境地感受春雪中意想不到的喜悅。
  • 春雪如酒-光明日報-光明網
    雪花晶瑩剔透,讓北方的春天也分外妖嬈素裹起來。    望著窗前飛舞的雪花,我想到唐代大詩人韓愈的名作《春雪》: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詩人對春雪的描繪更引人入勝,讓人的思想一直流連於奇妙的大自然而忘返。懷揣這份雅致的詩情,我常常一個人走到窗外,身臨其境地感受春雪中意想不到的喜悅。
  • 韓愈一首小詩,僅僅28字,道盡了詩人對春天到來的急切期盼
    今年南方寒冷天氣來得特別的早,連日陰雨綿綿,感覺這個十月裡仿佛早已浸入冬季。其實也才過中秋不久,晚秋未至,更不見寒冬,卻是又寒又冷。有如韓愈《春雪》裡「嫌春色晚」。春雪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這首《春雪》寫於元和十年(815年),當時韓愈任史館修撰。他曾經到過嶺南 ,對於北方的春天來得稍晚,直到二月才見草芽新發,便有感而作。「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寫春天已到來,百花未開,小草也才發新芽。
  • 感恩的詩歌:春雪
    韓愈在《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中曾寫道:「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詩人對「草芽」似乎特別多情,也就是因為他從草芽看到了春的消息吧 。從章法上看 ,前句「未有芳華」,一抑;後句「初見草芽」,一揚,跌宕有致,波瀾起伏。
  • 關於雪的詩句:《春雪》
    出自唐代詩人韓愈的《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賞析  這首《春雪》,構思新巧。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新年即陰曆正月初一,這天前後是立春,所以標誌著春天的到來。新年都還沒有芬芳的鮮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們分外焦急。
  • 韓愈晚年寫的一首春天詩,讀完受益良多,耐人尋味
    但是又不知道對還是不對。因此,我還是盼著暖春快點到來,於是想起韓愈晚年寫的一首詩《晚春》,讀完受益良多,耐人尋味。白居易給韓愈很高的評價,說他:「學術精博,文力雄健,立詞措意,有班(班固)、馬(司馬遷)之風,求之一時,甚不易得。」
  • 寫景詩:春雪
    《春雪》原文  新年都未有芳華,  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  故穿庭樹作飛花。  《春雪》賞析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韓愈在《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中曾寫道:「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詩人對「草芽」似乎特別多情,也就是因為他從草芽看到了春的消息吧 。從章法上看 ,前句「未有芳華」,一抑;後句「初見草芽」,一揚,跌宕有致,波瀾起伏。
  • 韓愈的一首經典詠雪詩,北方人最有感觸,溫馨暖人堪為千古佳作
    事實上,文也如其人,就像唐代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韓愈一樣。他少年孤苦,父親很早就去世了。不久,哥哥也去世了。在嫂子的撫育下,他自立自強,奮發向上,終於成為歷史上聲名顯赫的人物,與杜甫齊名。由此,韓愈也形成了剛正耿直,百折不撓,極有抱負的性格,表現在詩風上就是以雄奇險怪為特點,宏大震撼,極有氣勢。
  • 品讀唐詩《春雪》
    品讀唐詩《春雪》韓愈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首句"新年都未有芳華,"看似普通,卻含蓄地表達了那些經過漫漫冬日,急切的盼望春天來臨的人們的焦急心情。春天都已經來了,怎麼還沒有看見芳草和鮮花呢?正在焦急之,卻猛然發現"二月初驚見草芽。"春天在這草芽中姍姍來遲,但必竟是來了。一個"驚"字,表現了人們的新奇、驚訝和欣喜,耐人尋味。"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 關於雪的詩句:春雪
    《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賞析  這首《春雪》,構思新巧。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新年即陰曆正月初一,這天前後是立春,所以標誌著春天的到來。新年都還沒有芬芳的鮮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們分外焦急。
  • 寫景詩:《春雪》原文
    《春雪》原文  新年都未有芳華,  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  故穿庭樹作飛花。  《春雪》賞析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新年即陰曆正月初一,這天前後是立春,所以標誌著春天的到來。新年都還沒有芬芳的鮮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們分外焦急。
  • 描寫雪的古詩句,雪景唯美句子,雪花詩詞大全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出處】宋·盧梅坡《雪梅》【鑑賞】只有梅花,而沒有雪來陪襯的話,就感覺不出一絲神韻,只有雪沒有詩來吟詠的話,那只不過是個俗人。作者一方面吟詠梅雪的爭豔,一方面描寫自己的賞雪作詩的高雅意興。
  • 春雪(唐)韓愈
    春雪  (唐)韓愈         3、庭樹,庭,指天井,小園子裡的樹。這句意:白雪嫌春天來得太晚, 故飛飛揚揚落在庭樹上,裝點春色。        [釋意]         前兩句說新年還沒有看到芬芳的鮮花,直到二月才見到春草發芽。後兩句用擬人手法,寫白雪等不得春色的姍姍來遲,竟穿樹飛花,自己裝點出一派春意。
  • 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的幾首關於春天的詩
    這個詩派的主要人物韓愈、孟郊、賈島、盧仝、劉叉等,基本上都是仕途不太暢達之人。韓孟詩派是中唐時期除了元白詩派和意象詩派外的另一大詩派。 此詩作於815年(元和十年),當時作者韓愈在朝任史館修撰,知制誥。對於到過嶺南的韓愈來說,北方的春天來的稍晚,直到二月才有草芽長出來,作者便借鑑岑參《白雪歌》之意,創作了此詩。 這首《春雪》,構思新巧,是韓愈小詩中的佼佼者。「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新年即陰曆正月初一,這天前後是立春,所以標誌著春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