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唐代著名文學家,排在「唐宋八大家」之首,連咱們的最受歡迎的大文豪蘇東坡都落於其後,可想而知他的蓋世才華多麼出眾。
韓愈詩文俱佳,他的文章想必大多數人都讀過,比如《師說》、《馬說》、《諫迎佛骨表》、《獲麟解》等。他的詩歌更是廣為人知,像是《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石鼓歌》等。
韓愈的詩多數寫的雄奇怪癖,不論是詩歌所選擇的現實物象還是超凡的想像力都有著一種險怪之感,但是他也不乏輕快曉暢之作,比如這首《春雪》。
《春 雪》
唐 · 韓 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這首七絕寫於元和十年(815)年。韓愈看著新年已過但還是沒有花朵的影子,一直等到二月到來才驚喜地發現地上長出了嫩綠的草芽。而這個時候,天上下起雪來,韓愈想著應該是雪花等不及春花開放,因此它先穿梭於庭樹化作紛飛的花兒。
按照北方的時節來說,過年之後當然是看不到花開的,二三月開花也很正常,韓愈怎麼就這麼迫不及待呢?其實是因為韓愈是到過嶺南的人,那裡的花開放的早,使得韓愈回到京城後就有了花開過遲的感覺。
雪跟花這兩種事物大多數時候是沒什麼交集,出現在文學作品中最多的碰撞恐怕就是雪與梅花了。然而即便是這樣難得相遇也是充滿敵對,雪寒催花,梅花凌寒,冰天雪地的戰鬥總在上演。而韓愈這首詩卻使二者變得十分融洽了。
春寒料峭,生機未有,花朵不開,詩人韓愈卻迫不及待想要一覽芳菲。這時候雪花就像懂得人心似的,它體諒花兒不能綻放的苦衷,於是就自己模仿著花朵的姿態停留於庭樹之間。韓愈這樣一寫可謂是別具匠心獨出心裁,瞬間就將阻礙花朵早日綻放的雪花變為了善解人意的使者。這比岑參「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中的雪多了擬人的手法,也顯得更加親近活潑有趣味,有匠心更具人情。
這首詩以雪命名,所以上文先說到了後兩句描寫雪花的精妙之筆,但是事實上,前兩句所展現出來的情境我相信很多人都有相同的經歷。往往我們最先意識到春天到來的痕跡,不是冰消雪融也不是凍泥漸軟,而是無意中突然看到細草萌生綠意初回,這是大自然嶄新的生長。一句「二月初驚見草芽」,平淡卻又精妙的句子,將這種情感體驗精準地呈現出來,讓人產生強烈共鳴,實屬詩中佳句。
韓愈詩文個性鮮明精妙獨到,他為官剛正不阿敢於犯顏直諫,文品與人品皆優,的確是了不起的文人。
本次文章就寫至此處。
天涯相逢即是有緣,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評論交流暢所欲言,一起欣賞探討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