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回唐朝——豐滿妹子的天堂,「以胖為美」的絕唱

2021-01-12 繪生繪色文化藝術

從古至今,似乎除了唐朝以外,所有時期的審美取向都是以瘦為美。對於天生體態豐滿的妹子來說,在每天堅持不懈地與體重作鬥爭時,總是幻想著如果回到唐朝時的幸福一刻。

不得不說「以胖為美」的獨特審美觀已成為唐朝獨有的文化標誌。為什麼只有唐朝這麼「特立獨行」呢?

其實還有一件西方藝術史中非常古老而珍貴的舊石器時代雕像——維倫多夫的維納斯,她的體態豐厚而健碩,是生命繁衍的女神,成為當時人們渴望的「美」的造型,充滿了原始的美感。

以女性為主體的母系社會,似乎女性地位決定了它的審美觀。

我們再來看看唐朝。

在歷史上唐朝是高度開放,兼容並包的時期,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文明發達,女子社會地位也比較高,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也在這一時期。從唐朝的繪畫中我們也能看到女子服飾大膽而開放,袒胸露臂,盡顯身體的豐腴和婀娜多姿的體態。(編者此處小小地興嘆一下「看來胖妹子時代要等到女子再次成為社會的主導地位時候才行啊!」)

其實唐代的「以胖為美」的審美觀還取決於統治階級的審美取向。唐朝皇帝特有的血統對以胖為美的審美取向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鮮卑族是個遊牧民族,善騎射,他們喜歡肥大健碩的牛羊,因此對美的認同有一定的傳統認知性,喜歡體態豐腴的女子。唐玄宗寵愛胖胖軟軟的楊貴妃,於是美女的標準也隨之而產生,成為了整個社會的審美取向。

其實從唐朝繪畫中我們看到最大的感受還是,安寧與富足,說到底還是安定的生活環境和開明的政治制度決定了一切。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幾幅非常有代表性的唐朝畫卷吧!

《虢國夫人遊春圖》絹本 設色 縱51.8釐米 橫148釐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

張萱的《虢國夫人遊春圖》描寫唐玄宗時代,楊貴妃的姐妹在春天出遊的情景。傳世的這卷《虢國夫人遊春圖》,相傳是宋朝大畫家趙佶(宋徽宗)臨摹張萱的畫作。

畫卷上人物騎馬,從左側向右緩緩而行。

後面五個人為一組:兩個侍僕簇擁著三位貴婦,頭上梳著高髻,衣著鮮豔而華麗。

畫面局部

張萱的《搗練圖》描繪的是宮廷女子整理絲布的情景。這幅《搗練圖》表現了唐朝宮廷仕女的家庭生活。十幾個人物分成三段,活潑地傳達了工作的流程。畫面人物布局高低錯落,或站,或蹲,或坐,生動而形象,服飾圖樣描繪精細,顏色雅致,藝術價值極高。畫中所用顏料採用礦石磨粉而成,非常講究,歷經千年,依然豔麗而不褪色。

卷首四個婦人手握木杵,正在一個大槽中搗絲。她們的服飾非常華麗,衣裙上都用金線勾描出細緻的花紋。頭髮梳成高髻,插著很多嵌了珠寶的飾物。中段是對坐的兩個婦人,正在繅絲和縫紉。

畫面局部
畫面局部

旁邊的女僕用扇子煽火爐,爐中燃燒著木炭。由爐火帶出了第三段畫面:兩個婦人拉著一匹絲布;中央一人手拿熨鬥,正在燙平絲布。旁邊還有一個侍僕背對畫面,另有一個無事可做的小孩子,在絲布下鑽來鑽去。

畫面局部

畫面局部

《簪花仕女圖》絹本 設色 縱46釐米 橫180釐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

周昉是繼張萱之後的另一位畫仕女圖非常出色的畫家。這幅《簪花仕女圖》是最典型的唐代宮廷仕女繪畫,色彩豔麗,畫面中充滿宮廷的富貴和悠閒的氣氛。

畫中開始的一段是兩個婦人相對而立,其中一人手拿拂塵,正在逗弄一隻小狗。她們梳得很高的頭髮上帶著很大的花,衣服是很薄的絲綢,半透明外衣下可見下裙的花紋。表現出了畫家高超的繪畫技巧。

第二段是一個衣著華麗的貴婦在庭院中閒逛,手中拈著一朵紅花,她前面有隻仙鶴,後面跟著手持宮扇的宮女。

最後一段是兩名貴婦和一隻小狗,走到花朵盛開的園中遊玩,其中一人手中拈著一隻蝴蝶。

作者:魏然,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畢業,繪生繪色文化藝術創辦人,10年美術教學經歷。搜索關注「繪生繪色文化藝術」 微信公眾號,欣賞更多藝術作品。

相關焦點

  • 唐朝那些事1:唐朝真的以胖為美嗎?
    1:唐朝真的以胖為美嗎?04:01來自融睿歷史大家提起唐朝都普遍認為,唐朝是以胖為美的。總是有女孩子想,我要是生在唐朝就好了,那我肯定是個大美人,不用保持身材,與美食絕緣。事實是唐朝從來沒有以胖為美!其實唐朝人的審美跟各個朝代沒有很大區別,主要的人都喜歡身材胖瘦適中,穿衣顯瘦、脫衣有肉的。那唐朝以胖為美的說法是從哪裡來的呢?首先唐朝分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那我們從史書和現存的文物來看,初唐、中唐和晚唐都是不以胖為美的。只有盛唐時有這麼一個說法,就是因為一位人物:楊貴妃。
  • 楊玉環:心寬體胖,唐朝為什麼以胖為美?
    心寬體胖,本來就是對一個人外貌的一種表達方式,這個詞語用在楊貴妃身上很是貼切啊,生活在唐朝的任何一個人,都流行以胖為美,一個一個胖乎乎圓滾滾的,說明吃得好,身體才倍兒棒。看楊貴妃那有福人的身材就明白了。
  • 有詩為證:唐朝從未以胖為美
    「短長肥瘦各有志,玉環飛燕誰敢憎」,蘇軾的這首《孫莘老求墨妙亭詩》,誕生了「環肥燕瘦」這個成語,從此,世人就普遍認為楊玉環是個「胖女人」,唐朝是以胖為美。 甚至一些胖乎乎的女孩得意地說:「要是在唐朝,我一定是個大美女!」這恐怕是你想多了。實際上,唐朝的主流審美觀裡從來沒有「以胖為美」,我們可以從很多耳熟能詳、膾炙人口的詩歌來證明這一點。
  • 唐朝從未以胖為美:有詩為證
    「短長肥瘦各有志,玉環飛燕誰敢憎」,蘇軾的這首《孫莘老求墨妙亭詩》,誕生了「環肥燕瘦」這個成語,從此,世人就普遍認為楊玉環是個「胖女人」,唐朝是以胖為美 甚至一些胖乎乎的女孩得意地說:「要是在唐朝,我一定是個大美女!」這恐怕是你想多了。實際上,唐朝的主流審美觀裡從來沒有「以胖為美」,我們可以從很多耳熟能詳、膾炙人口的詩歌來證明這一點。
  • 唐朝以「胖」為美?胖與豐腴是兩個概念,看楊貴妃就知道了!
    關於唐朝最有名的估計就是楊貴妃與唐玄宗的愛情了,李白也為此做詞《長恨歌》,這就牽扯到楊貴妃是一個怎樣的人了,究竟是個怎樣的人,能讓君王連早朝都不上了。據說唐朝以「胖」為美,還有人說楊貴妃就是個大胖子,真的是這樣嗎?拿此時最有名的楊貴妃。
  • 唐朝真是「以胖為美」?看到楊玉環的真實體重,才知我們誤解了
    比如說我們現代人大多都以「瘦」為美,很多雜誌上的封面明星,大多都是比較瘦的,一個個骨骼突出菱角分明。而且在古代人們的審美觀也多是如此,這一點從畫像上就能看出了。不過似乎只有唐朝不大一樣,唐朝居然是以「胖」為美的?其中的代表就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楊玉環楊貴妃。
  • 以胖為美的真相居然是...
    就連筆者也經常說:我要是穿越了,一定要去唐朝,就憑我這二十斤肥肉,怎麼也是國色天香,當花魁嫁狀元分分鐘走上人生巔峰。理想像我一樣豐滿,現實像白骨精一樣骨感。【其實,唐朝從來沒有以胖為美過。】晚唐及五代時期的名畫《閬苑女仙圖》,在畫家阮郜的筆下,「美若天仙」的也是細柳扶腰的女子。由此可見,在初唐以及晚唐時期,女子都是以瘦為美的。02人們之所以有唐朝以胖為美的概念,問題就出在盛唐。
  • 歷史上的楊玉環是豐滿還是胖?真實體重曝光,說了你別不信
    說起古代的美女我想大家都聽說過,其中古代四大美女分別是,楊玉環,貂蟬,西施,以及王昭君,她們4位在當時也是深受當時的民眾和君主所喜愛的,其他三位我們今天先不說,今天我們就說一下這楊貴妃,大家都知道楊貴妃和唐玄宗的愛情故事,唐玄宗更是認為楊貴妃傾國傾城,且唐朝以胖為美,那歷史上的楊貴妃到底是胖還是豐滿呢
  • 唐仕女吃元宵復活圖走紅網絡,歷史上的唐朝真是以胖為美嗎
    一名「環肥」仕女面對美食,狠下心來只要求吃一個,後來實在無法抗拒誘惑,又提出吃兩個,最終一碗元宵全部下肚……這組唐代仕女復活圖走紅網絡,讓人忍俊不禁的同時,也引發一個問題:歷史上的唐朝真是以胖為美嗎?後世以環肥燕瘦形容不同體型的美女,並得出唐朝以胖為美的結論。
  • 世界「以胖為美」的3個地區,胖女生備受歡迎,當地男生的追求
    導語:世界「以胖為美」的3個地區,胖女生備受歡迎,當地男生的追求對於很多女孩子來說,維持一個姿態優美的身材真的是十分苦惱的一件事,尤其是在現今各種各樣的美食誘惑之下,實在是有些控制不住自己,而且相對於我國唐朝以豐盈為美的擇偶觀點來說,現今很多男性的擇偶都是在追求一些瘦弱的女孩子
  • 唐朝以胖為美?這事兒還真不好說
    楊玉環「如果穿越回唐朝,我一定也是瘦子一枚」,這事兒還真不好說,不信咱們來看看唐朝不同時期的詩人們是什麼樣的「胖瘦審美觀」吧。這個「小腰麗人」可不見得豐腴吧,而且能吸引當時「開寶馬」的少年忍不住回頭想多看幾眼,至少這個騎馬少年的審美應該並不是完全「以胖為美」。
  • 唐朝真是以胖為美嗎?楊貴妃的真實體重曝光,現代女子已失去笑容
    在現在以瘦為美的時代,很多女孩兒為了能夠減下來那麼一兩斤肉,又是節食又是運動,更甚者還有抽脂的,就為了能夠讓自己變得苗條一點、「好看」一點。而相對的,無論男女,一旦胖了,自然在現在的審美觀中就無緣個「帥」或者「美」字了。
  • 楊貴妃的身材到底是豐滿還是胖?真實體重已曝光,看完你就有數了
    楊貴妃的身材到底是豐滿還是胖?真實體重已曝光,看完你就有數了大家對我國古代四大美女的故事想必非常的熟悉,所謂「環肥燕瘦」這個詞中的「環肥」講的就是唐明皇的愛妃楊貴妃了,相信大家都會楊玉環的形象一直都懷有一個疑問,大多數認為在唐朝的時候便產生了以胖為美的說法,所以楊貴妃應該是胖美人,並且因為胖才得到皇帝的寵愛;但也有人認為楊玉環只是豐滿而已,不至於像人們想像的那般是個肥婆。
  • 從以胖為美到以瘦為美,經歷了哪些沿革?談談宋代女性的減肥妙招
    寫出了不同時期對女子的體型要求,通過「環肥燕瘦」,推斷出唐朝以肥為美,所以唐朝人不崇尚減肥。筆者認為,唐朝人之所以認為女子「胖」才美,一方面證明自己的國力強盛,老百姓每天吃的好,所以就會顯出肥胖的體態,這裡的美也是一種富態美;另一方面女子身上有「肉」,皮膚才會顯得更白,而且觸感更好。
  • 以胖為美的國家,「美女」都在250斤以上,男人都搶著娶
    如今這個社會,衡量一個美女都是看她瘦不瘦,臉蛋漂不漂亮,要是你身材走樣是個胖子,一定沒人認為你是美女,而且現在在這個社會的美女都不會讓自己變胖,她們覺得只有瘦才好看,不過我國古代唐朝的時候,也喜歡過以胖為美,像我們悉知的美人楊玉環,她就是體態豐盈深得皇帝的喜愛,然而現在的女孩子都喜歡骨感美
  • 這個春節胖了?世界上以胖為美的5個國家,越胖越受歡迎地位越高
    陸續解除隔離的我們,很多人面臨一個扎心的問題,胖了不少呀!長胖的根源一是吃,二是不運動,今年春節超長假期這兩樣都佔全了。在我國唐朝時期,是以胖為美的。可是現在呢,在大家的心目中苗條的身材才是美的象徵。在這個以瘦為榮的社會裡,肥胖成了可恥的存在!估計接下來的日子裡,越來越多的人將開始減肥之路!可是你知道嗎?世界上有5個國家以胖為美,越胖越受歡迎,家庭地位越高。女孩子如果太瘦,甚至會嫁不出去。世界如此廣闊,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和獨特的審美。
  • 在以胖為美的唐朝,楊貴妃到底有多胖?她的體重說不準比你還輕
    自古以來女子對於美的追求都是永無止境的,但每個時代對於美的標準又有些許不同的,像是當今社會便是以瘦為美的時代,而唐朝便是以胖為美的時代,這讓不少人不禁感嘆自己要是能夠生在唐朝那不就是大美人嗎?但真相往往卻不是你想的那樣,唐朝的以胖為美並不是越胖越美。
  • 古代唐朝真是「以胖為美」嗎?楊貴妃的體重證明,胖成啥樣才叫美
    我們現在很多人眼中的美女都是些瘦瘦高高的女孩子,看起來非常有氣質,身材也能完全的顯露出來,這樣的女孩最受大家歡迎,不過時代不同,大家的審美也就不同,特別是很多小夥伴都聽說過在唐代是以胖為美的,這也是現在很多女孩子給自己的胖找的一個合理的藉口,不過我們現在理解的胖和唐代人口中的胖是一回事嗎?楊貴妃的體重告訴你,肥胖可不叫美麗,要這麼「胖」才美。
  • 唐朝真的以胖為美?誰說唐人沒有夜生活?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綿延近三個世紀。1400年如過眼雲煙,唐詩,唐裝,唐人街,於今大唐似乎仍然無處不在,熱鬧喧囂,時人卻又難說真的知唐,唐之雍容,何以大唐。我,糖妞,中原胖妹子,綽號「貴妃」。日思夜想穿越回大唐,除了想利用這絕妙身材,更重要的,是想見識下那大氣磅礴的盛唐氣象,見一見那胸襟無比闊大的唐人。大唐之大,在於自信、在於開放、在於從容。大唐怎不讓人嚮往?
  • 在網上走紅的唐代仕女,唐朝把胖作為美的標準,這種說法為真?
    自古以來,人們對於美的鑑別一直都是跟隨時代的潮流,比如在幾年很流行的一款衣服,今天還在賣的話,相信會有很多都會嫌棄的,甚至是連看都不會看的,而在中國史上的歷朝歷代中,唐朝是我們引以為豪的朝代,繼承了隋朝的制度,同時具備兩個民族的文明,是古代華夏文明最繁榮昌盛的時代,那把胖作為美的標準在朝真的存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