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收藏已經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了,作為一種投資,它具有一定的魔力,在古玩的行當裡,許多人都因為撿漏賺到翻倍甚至天價的利潤,在這些傳奇故事的渲染下,才不斷有人躍躍欲試,進入到古玩這個圈子裡,馬未都就是收藏圈裡有名的人物,一個人撿漏,通過不斷積累學習,居然開出博物館。
雖然馬未都的經歷算得上傳奇,但是曾經他踩過的坑,卻很少人深深去體會過,一張看起來非常厚實的黃花梨桌案,居然在重量上出了問題,馬未都後來才發現,居然是黃花梨裹皮,裡面確實普通的實木。
諸如此類的故事我們也聽得不少,馬未都在後來不斷帶出許多鑑定的經驗,了解他的人都知道,出了古家具鑑定是他的強項以外,瓷器的鑑定也是他的強項,在觀復博物館裡頭,瓷器的數量數不勝數,而且器型非常豐富。
馬未都在收藏瓷器的時候,往往會通過上面的特徵進行判斷,比如說包漿和品相。
包漿指的其實是先人用過的痕跡,要知道經過歲月的流淌,痕跡是無法通過做舊來媲美的,老包漿行家一看便知,如果拿去洗也能洗掉,但是價格會掉得厲害,而品相指的是瓷器的完整程度。
一般藏友在進行鑑定的時候,非常看重這兩點,包括拍賣行的專業鑑定師,他們都會重視這兩點,畢竟這都是判斷真假的標準,但許多人往往忽略了一點,想要瓷器價格翻番,真假只是最級別的第一步。
下面有兩個瓷器碗,同樣是青花到代的真品,左邊繪製的是飛龍紋,我們稱他為龍紋青花碗,而右邊的是花卉紋,我們稱為花卉紋青花碗,因為右邊的瓷碗雖然繪畫精美,但是品相略有瑕疵,有破損的痕跡,所以對比來看,應該是龍紋青花碗比完整品相好的花卉紋青花碗更貴。
但是結果卻是相反的,主要因為在花卉紋青花碗的底部,刻有款識,一共是六個字,而龍紋青花碗沒有款識,雖然都是外銷瓷,但是價格卻是品相差,有字的花卉紋青花碗更貴一些,這個碗價格在3萬塊左右,卻有兩萬塊屬於6個字的價值,比沒有款識的還高出一萬多。
收藏裡面除了真假風險以外,還有這種價值風險,所以在購買古玩的時候,不能片面只判斷真假,還要綜合來看,把價值也給估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