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6塊錢買來真品乾隆青花碗,賣家氣得在路邊對我破口大罵

2020-08-27 宇楠說收藏

馬未都早年間就很喜歡古玩瓷器,經常在賣古董的小攤旁左看看右看看,看完了之後居然還買了不少東西。在當時的物質條件生活水平賣古董的小商販一天也只能掙個辛苦錢飯都吃不飽,像馬未都這樣的大手筆自然而然地就成了商販心裡的冤大頭。商販後來凡是搜到好的東西問都不問他收不收就都立馬送過去給他。當然,這跟小販不懂古董有關係。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在某一次,商販又拿著一批古玩來找馬未都,小販走後,馬未都認認真真地看了這一批的古玩,瞬間被一個瓷碗吸引住了目光,再定睛一看,好傢夥這居然是乾隆時期的青花碗。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馬未都買下這批古玩,忍下心痛花了整整半個月的工資,畢竟這樣好的東西錯過了可能就再也遇不到了。在80年代初6塊錢買了一件真品,乾隆的青花瓷放到現如今是怎麼也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但是在那個珍寶橫行的年代,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事情。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幾年後的一次偶然機會馬未都有幸把這個瓷碗送到了拍賣行拍賣, 經專家鑑定後決定把這個瓷碗當作當晚的壓軸來拍賣,果不其然,在這個瓷碗出現後,全場的氣氛達到了高潮,更是以當年6000塊的巨款被神秘買家拍下,馬未都懷揣著這筆巨款也終於是富了起來。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在某一次馬未都去到商販的小攤前淘寶時,小販對其破口大罵,6元變成6000元,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就這麼發生在自己的眼睛底下,這讓小販如何好受。馬未都對小販的謾罵不當一回事,仍然淘著自己的寶貝,過著富人快樂的生活。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做一份職業要真正地要用心去了解熱愛它。否則像這個小販一樣大好的機會在他面前全然不知,全然不曉,如果沒有這次的機會,這個小販至今還被蒙在鼓裡,不知道自己錯過了多大的機遇,有時候命運就是這樣的,跟你開玩笑,數次跟你擦肩而過,而你一次都沒有抓住

碼字不易,還請幫忙點擊小程序,增加閱讀量,小編會收到您的支持!敬禮!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焦點

  • 馬未都:6塊錢在地攤上淘一個乾隆的青花碗,攤主氣得蹲路邊罵街
    ——馬未都每當我們走進古玩市場,看著琳琅滿目的寶物,恨不得全都搬回家。但其實這些寶物的價值絕大部分都沒有表面看上去要高,想要挑中那萬分之一,非得要超乎常人的眼光不可。沒眼光的人花了幾十上百萬也只會買個贗品,有眼光的人花幾塊錢就能買回一個珍寶,比如馬未都就絕對是一個有眼光的人。
  • 馬未都:最刺激的一次撿漏,店主以為我傻,而我卻十分開心
    這次他進了商店後,一眼就見到櫃檯的角落裡擺著一隻碗,做工非常精美,看畫工應該是乾隆時期的官窯。當時友誼商店標註的價格是3萬元,但並不是人民幣,而是外匯,因為友誼商店主要是賺外國人錢的。經過多方打聽,他才從服務員口中套出話來,原來當時上海的古玩鑑定行業並不發達,這隻碗被鑑定成了民國時期的仿品,所以價錢才會如此便宜。這是一個天大的漏,一隻乾隆官窯碗,價值何止百萬。即便如此,馬未都也沒有能夠買到這隻碗,因為當時的3萬元,還是外匯,對於年輕的馬未都來說也不是小數目。當他多方奔走,借到錢再次趕到友誼商店時,這隻碗已經被人買走了。
  • 馬未都:最刺激的一次撿漏,店主以為我是傻子,而我卻十分開心
    這次他進了商店後,一眼就見到櫃檯的角落裡擺著一隻碗,做工非常精美,看畫工應該是乾隆時期的官窯。當時友誼商店標註的價格是3萬元,但並不是人民幣,而是外匯,因為友誼商店主要是賺外國人錢的。
  • 大叔去山西花幾十塊錢買一個碗,找馬未都鑑定,馬未都:你可真行
    古玩市場上,每天都在上演著撿漏和打眼,能在古玩界像馬未都如此厲害,從一個出版社的編輯,發展成為一個開私人博物館館長的人,少之又少。馬未都在古玩界名氣已經非常大了,他的鑑賞水平非常多的藏友認可。因此,就有著很多的鑑寶節目邀請馬未都去參加。
  • 瓷器鑑賞:氣宇軒昂的《乾隆·青花五彩龍紋碗》,市場參考價5萬
    崔凱老師鑑定回覆:藏友您好,您發來的這件底部落有"大清乾隆年制"青花六字篆書款識的青花五彩穿花龍紋碗是一件乾隆本年生產的官窯真品。其底部款識字的間架結構書寫的非常挺拔,青花發色明澈豔麗,青料在釉層底部的沉穩度呈現較好,且線條行筆的書法韻味呈現較好,字裡行間氣韻貫穿,底部露胎部分胎質較為堅實,胎體具有糯感,釉層質感較為瑩潤,青花發色非常豔麗。
  • 馬未都:鑑定青花瓷碗,品相固然重要,但是這一點卻能讓價格翻番
    雖然馬未都的經歷算得上傳奇,但是曾經他踩過的坑,卻很少人深深去體會過,一張看起來非常厚實的黃花梨桌案,居然在重量上出了問題,馬未都後來才發現,居然是黃花梨裹皮,裡面確實普通的實木。諸如此類的故事我們也聽得不少,馬未都在後來不斷帶出許多鑑定的經驗,了解他的人都知道,出了古家具鑑定是他的強項以外,瓷器的鑑定也是他的強項,在觀復博物館裡頭,瓷器的數量數不勝數,而且器型非常豐富。馬未都在收藏瓷器的時候,往往會通過上面的特徵進行判斷,比如說包漿和品相。
  • 馬未都相中青花瓷板,看一眼就揣進書包,老鄉卻不識貨僅開價200
    當時的收藏市場還沒有完全放開,不僅真品極多,而且也幾乎是白菜價。所以,馬未都的原始資本就是在那個年代完成的。馬未都的原始資本,基本上都是在地攤上完成的。因而,馬未都最大的樂趣就是逛地攤撿漏。馬未都就前往天津古玩市場逛早市,還真碰上了一件稀罕物。
  • 馬未都相中青花瓷板,看一眼就揣進書包,老鄉卻不識貨僅開價200
    當時的收藏市場還沒有完全放開,不僅真品極多,而且也幾乎是白菜價。所以,馬未都的原始資本就是在那個年代完成的。馬未都的原始資本,基本上都是在地攤上完成的。因而,馬未都最大的樂趣就是逛地攤撿漏。馬未都就前往天津古玩市場逛早市,還真碰上了一件稀罕物。
  • 馬未都:我一個朋友,長得五大三粗,當著我的面把乾隆官窯打碎了
    馬未都本就是收藏出身身邊的朋友搞收藏的也大有人在,不搞收藏的人也不少。馬未都就遇到過一件非常糟心的事情,時隔30多年,他依舊記憶猶新。馬未都無不痛心的回憶,我有一個朋友,他五大三粗當著我的面把乾隆官窯打碎了。可想而知,馬未都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內心是一種什麼樣的難受?
  • 馬未都麵館買碗被拒絕,依然天天去麵館,最終發現一個「大寶貝」
    在古董收藏圈裡,馬未都則是佼佼者的存在,他的古董知識雄厚,慧眼識珠,鑑賞行為獨具一格,是值得大家學習的一位人物。但在他年輕時,也確有一份憾事,現如今也難以釋懷,那就是馬未都買麵館老闆的碗遭到了拒絕。而被遭拒的原因是什麼呢?這個碗有什麼來歷呢?
  • 馬未都:我撿漏一隻碗,任何人問價我都不說,專家估價至少3個億
    馬未都是一個奇人,小學四年級畢業依舊能與一大波名流暢談上下五千年。最關鍵的是人家有一眼辨真假的本事,短短十數年的時間憑藉撿漏,近乎空手套白狼般積累了誰也說不清有多少的財富。要說馬未都最值錢的古董,這誰也不敢妄下結論。倒是馬未都此前表示「我撿漏一隻碗,任何人問價格我都不說,專家估價至少3個億」,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父子「撿漏」乾隆玉碗:有人十塊錢嫌貴,卻有人要花300萬買
    父子「撿漏」乾隆玉碗:有人十塊錢嫌貴,卻有人要花300萬買!俗話說「盛世收藏」,這幾年的收藏市場可以說是投資市場最為火熱的一個行列。其中古玉收藏就是一項投資收益非常可觀的收藏方式,很多之前不玩收藏的新手也都紛紛來湊熱鬧!
  • 馬未都:古董值不值錢跟它的質量有關,跟年代沒關係
    所以,不少人都熱衷於買一些先秦之前的文物,想著這麼「古」的古董,就一定能賣個大價錢。但這種想法其實是不正確的,古董收藏界的大師馬未都就出來闢謠了,他表示其實古董值不值錢跟它的質量有關,跟年代沒關係!我們知道,馬未都在收藏界有著很大的名號,他喜愛收藏,還十分懂收藏,對文物鑑賞很有研究,也很有資歷。他甚至開了自己的一家私人博物館,專門收藏他找來的珍貴文物,並向公眾展示。所以不少娛樂圈的大師級人物都會拿著自己收藏的寶貝來請他鑑定,這次這位老先生也是相聲界的一塊活招牌了,他就是郭德綱。
  • 獨特的精美乾隆年制青花碗器型鑑賞
    乾隆青花碗在紋飾繪畫上仍有明代遺風,內容繁雜,勾染並用,線條流暢,畫筆工整,紋樣守舊,缺乏生氣,在器物上畫得很滿,部分仿成化則布局疏朗,其紋飾內容主要有纏枝、折枝水果、雲龍紋、山水、人物、花卉以及各類吉祥圖案等。
  • 清乾隆–青花五彩龍鳳呈祥對碗
    中國嘉德2020年春季拍賣會Lot2703 清乾隆 青花五彩龍鳳呈祥碗 (一對)尺寸:直徑15.5cm成交價:828,000RMB>款識:「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乾隆本朝此對碗撇口,弧腹,圈足。
  • 馬未都撿漏的4件寶貝,件件堪比國寶級文物,有一件就了40塊錢
    馬未都撿漏的4件寶貝,件件堪比國寶級文物,有一件就了40塊錢馬未都是撿漏行家,在收藏界已經是共識。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馬未都創建的觀復博物館,其中藏品基本上都是他撿漏所得。每一件藏品的背後,都有一段「驚心動魄」的撿漏故事。
  • 父子借錢買這個乾隆玉碗,有人十塊錢都不要,有人要花300萬買
    其中古玉收藏就是一項投資收益非常可觀的收藏方式,很多之前不玩收藏的新手也都紛紛來湊熱鬧!玉碗是買回來了,不過對它的價值,父子都沒底。於是拿著玉碗去古玩市場讓人看看,結果人家古玩商說:你就算十塊錢賣給我,我都不要。聽完這話,兒子心裡就開始膈應了。
  • 馬未都:曾經一個「碗」6萬,當時沒捨得買,如今價值過億
    最讓人敬佩的一點就是,他不像現在的古玩販子,低價收來高價賣出,他買的都收藏起來,日積月累,他的藏品也達到了好幾千件,家裡放不開了,就創建了國內第一家私立博物館——觀復博物館,把自己收藏的寶貝都放到博物館進行公開展覽。
  • 當年一個碗6萬沒捨得買,如今價格上億,馬未都:腸子都悔青了
    談及現代古玩界,有一個人不得不提,他就是人稱"馬爺"的馬未都。2008年,繼易中天、於丹之後,他走上"百家講壇",成為家喻戶曉的收藏名家。在古玩界,馬未都稱得上是一個傳奇。1976年,馬未都21歲,那時的他喜歡淘換一些老物件來玩。
  • 撿漏王馬未都與寶貝失之交臂,因一個碗而後悔,如今價值850萬
    很多古董文玩當年只賣幾塊錢,但到現在,它們就變得價值連城。以前古董文玩市場還沒有受到人們的重視,很多人就是看到一些藝術品,只覺得不值錢,因為它們沒有任何的市場。但幾十年之後,當初那些一文不值的東西,就會變成至高無上的珍寶。而這就需要收藏的人,有一雙犀利的眼睛,能夠有先見之明,預見到寶貝的價值。不過,這種能力不是一個人能輕易達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