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30歲才明白:讀書和不讀書的女人,過的是2種人生...

2020-12-13 手機鳳凰網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十點電影」

  

文 | 十點君

經常有人問我,女人30歲後養成什麼習慣,對自己最受益。

每一次,我幾乎都下意識地說:讀書

為什麼會這麼說呢?今天分享的幾個故事,或許能替我回答。

讀書和不讀書

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去年春節回老家,見到了多年沒聯繫的初中同學淑芬。剛見時,我震驚了。

印象中,學生時代的她很「非主流」,頭髮染得五顏六色的,穿著也特別暴露,明明還是學生卻總有一股風塵氣。

可眼前這個人,妝容精緻,頭髮梳得一絲不苟,笑起來一臉恬靜,讓人如沐春風。在村裡30多歲的女人中,尤為矚目。

簡言之,她優雅、得體,又有氣質。


一個人怎麼會變化這麼大呢?我好奇問她。

淑芬苦笑說:「初中畢業後,我不是出去打工了嘛。可找的工作要麼特累,要麼錢特少。熬了3、4年,我才後悔當初怎麼就沒好好讀書。」

「那時我就決定了,學生時沒讀的書,我要一點一點補回來。

後來,淑芬還是在工廠裡打工,只不過每天手頭上多了一本書。

別的女工休息嘮嗑時,她默默翻開《飄》。人家在玩手機時,她在認真讀《自控力》。她們都出去和男朋友約會時,她一個人工廠宿舍看《安娜·卡列寧娜》……


可一個人想往上爬的時候,總會有人想要把她拽下來。


很快,各種嘲笑聲像海浪一樣狠狠撲向她。

「明明沒文化還在那裝模作樣。」、「我們這種人這輩子就這樣了,讀書有啥用啊?」、「看書還不如看電視呢。」……

讀書真的是裝嗎?真的沒用嗎?

幾年後,淑芬的變化給出了答案。

因為識字有文化,她很快從車間轉到辦公室。不用再做那些髒活累活,工資還漲了一倍


讀書給她的見識和修養,讓她和那些沒文化不愛看書的女工,拉開了不止一條街的差距。


而她的婚姻歸宿,是一個溫文爾雅的男人,一個教養極高的知識分子家庭


同村女人,婚後遇到的那些爛事,老公不爭氣、婆婆刁難、妯娌難處,她一件都沒遇過,生活不知道幸福多少倍。


而這一切,換作從前毫無學識的她,是想都不敢想的。



回到文初的問題,30歲後,女人為什麼要讀書?


因為讀書和不讀書,過的真是不一樣的人生。


婚姻破碎,「跑龍套」8年

閱讀成為她的「避難所」



第二故事的主角,叫上官文露,也就是我本人。

故事得從我人生中最黑暗的8年低谷說起。那時的我覺得,全世界的人都在跟我作對:

工作上,同時期進北京電視臺的人早就升職,薪資都翻了10倍,只有我在日復一日地「跑龍套」,拿著3500塊的月薪,每天戰戰兢兢,不小心犯了錯,還被領導指著鼻子罵;

家庭中,我成了困於囚籠的「金絲雀」,為保住婚姻失去了自我,曾經豐麗的羽翼變得稀薄而暗淡。而丈夫的冷漠,讓一切變得越來越煎熬。

就在婚姻破裂、走投無路的時候,世事洞明的父親,點醒了我:你遇到的這一切,幾百年前的人們,也同樣遭遇過

是啊,幾百年前的人類都是這麼過來的。愛恨痴纏、旦夕禍福、事業抉擇......這些糾結和苦痛,都可以在書中找到出口。

▲上官文露和父親

於是,我遇到了張愛玲的《金鎖記》

在《金鎖記》裡,我看到曹七巧因婚姻不幸,變得刻薄、計較,將所有人都推出了她的世界。沒有一個人願意同情、親近她。最終她從一個無辜的弱者,變成了迫害人。

我嚇出了一身冷汗,仿佛從曹七巧身上看到了自己。對丈夫的怨恨,讓我對整個世界都喪失了信任,不知不覺間也變得言語刻毒、出口傷人。

我害怕像曹七巧一樣活在怨恨之中,永遠在和別人鬥爭、與自己較勁,一輩子孤孤單單。

《金鎖記》為我敲響警鐘,讓我徹底放下以往的戾氣,從失敗的婚姻中走了出來,學會善待自己和身邊的人,生活逐漸恢復平靜,也更容易發現身邊的小確幸。

而說起我事業上最大的幫手,就不得不提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了。

年少時,我嚮往主持人的光鮮亮麗,一心想成為下一個「董卿」、「敬一丹」。所以費盡周折,擠進電視臺,可惜8年都在原地踏步。8年啊,女人一生中能有幾個8年?

《月亮與六便士》裡主人公人生選擇的轉變,讓我驚覺自己之前的追求都是錯的。人不成長,是因為戴了個假夢想

其實我並不喜歡主持人的工作,只是被它的光環所吸引。再好的路況播報員,也成不了敬一丹。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將事業推翻重來,敢嗎?

當然敢。書中40歲的主人公,給了我莫大的勇氣。他老當益壯,為了追求畫家的夢,反而迸發出巨大的熱情,將生命燃燒成一張張震撼人心的畫。

▲我最愛的兩本書《金鎖記》和《月亮與六便士》

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動力和底氣。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我終於發覺自己內心真正愛的其實是文學。於是大哭一場,揪著頭髮,把自己從泥潭裡拔出來,重回學校,從零開始。

讀書,真的救了我的命。我變得更加勇敢、自信,也更加坦然、決絕。我看到了新的風景。

瘋狂讀1000本名著,成為最火爆的說書人

30歲後,我的人生逆風翻盤


瘋狂讀了1000本名著,寫下300萬字的筆記(相當於3本《紅樓夢》)後,我的生活有了不可思議的改變:

2008年,考上中國傳媒大學的文學碩士,全國只招5個人;

2015年,創立上官文露讀書會,成為最火爆的說書人

節目累計上2億收聽,500萬會員,在微信讀書的讀書類產品排名第一

連演員王剛、小提琴家呂思清、影帝任達華都在聽我解讀的名著,還有「好事」者稱我是「名著解讀行家」。

離過婚,經歷過迷茫和奮鬥,現在的我,迫不及待想把採到的「寶藏」分享出去。但對書友的影響是我沒有想像到的。

她們說,我的解讀直達女人心底,忍不住驚嘆「你真的懂我」;

有位90後姑娘玲玲,甚至給我寄來了十幾本手抄的聽書筆記,還在信中寫下了自己的改變:

上段戀情付出太多,分手後我有了「受害者」情結:我想不明白,為什麼我那麼愛他,他還是辜負了我。

我經常會自憐自傷,直到聽了您講解的《傷心咖啡館之歌》。都說被偏愛的有恃無恐,可女主對那個醜陋男人的愛讓我發現:原來被愛的人,也會那麼痛苦

我想起過往的某些細節,我總是一味付出,卻忽略了對方的感受和真正的需求,戀情的失敗,我也有錯

想明白這點後,我就釋然了。我懂得了如何更好地去愛別人

很多人通過我講解的名著,從一開始的灰頭土臉、萎靡不振,到現在的自信樂觀、通透豁達,我想這是讀書送給一個人最大的饋贈了吧

我下定決心:讀書和分享這件事,要做一輩子

我講的名著

到底和別人有什麼不一樣?


在我看來,市面上對名著的解讀多數都存在問題:

有的太學術,閱讀難度比名著本身還高;

有的太膚淺,純粹的快餐式解讀;

有的太老套,讓人提不起興趣;

……

導致很多人對名著望而生畏。

其實大可不必。名著並不高冷,而是每個人都能學得會、用得上的精神寶庫。

所以我不想只講故事,而是深入挖掘每個故事背後的「心法」:

讀完紅玫瑰與白玫瑰大家都覺得性感能成就一個女人,我卻覺得性感同樣摧毀女人,使她們忘記使用自己的頭腦;

大家都看見《傲慢與偏見》裡的女主和男主在談戀愛,可我看到的是,他們都是帶著自己的親戚朋友一起談戀愛……每個人都背負著原生家庭留下的烙印;

楊絳錢鍾書之所以能成為模範夫妻,不是因為他們才子佳人天生一對,而是因為他們擁有悲觀的智慧,早就做好了接受對方缺陷的準備,反而能收穫驚喜。

長久的夫妻,要懂得「儘早撕破臉皮」。

為了幫助更多女性,變得更理智、更清醒、更能把握人生主動權,我帶著《快速升值,優質女人必讀的40部經典名著》,來到了十點課堂。

跟著我讀名著,你的改變,通通看得見:

聽完1本書,仿佛當頭棒喝,你會停止自怨自艾,生出改變的勇氣

聽完10本書,內心變得充實的同時,感情、婚姻的問題,你能在書裡找到解藥,內心變得越來越強大;

聽完20本書,朋友的感情困惑,你可以一語中的;複雜的人際往來,你也能看得更通透

聽完40本書,這些書將化在你的氣質裡,你一眼望去和常人有所不同,談吐更具美感,氣質也更優雅

精讀1000名著的文學女神

歷時365天傾心打造

每節半小時,帶你讀透

40本隨學隨用的名著精華

優質女必讀,快速升值

大人、孩子可永久回聽

只要99元!!!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即可訂閱課程

40堂實用的音頻課,讀出好氣質

已全部更新+永久有效在微信公眾號:十點課堂,點擊菜單欄:已購課程,即可永久學習

碎片化時間+隨時可聽:每節音頻半小時,在任何碎片化時間都能點開收聽,讓你在不知不覺中,收穫40本經典名著的精華。

傾心打造+好評如潮:精讀上千本名著的文學女神,歷時1年傾心打造,無數學員好評:

她們都做到了,你也可以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即可訂閱課程

你值得擁有它的4大理由

1、40本經典名著,含金量足:上官文露精選40本文學名著,包含10餘本諾獎作品,橫跨200年文學史,豆瓣平均評分9.0。

2、汲取優質女人的成長心法,收穫感強:40部女性專屬的成長書單,不僅能提升談吐內涵和個人氣質,也能收穫5大有理可循的女性升值路徑,進入成長快速道

講婚戀情感:為什麼說「你負責賺錢養家、我負責貌美如花」是新時代最惡俗的舊夢?

講氣質養成:女人究竟怎樣才能優雅地度過一生?

講成長逆襲:為什麼說孤獨是成長路上的快速通道?……

3、最匠心的打磨製作,細節精良:歷時365個日夜精心打磨,每本書解讀平均花費超200小時,數10萬字精煉到半小時,死磕每一個細節,讓你聽完就能懂、懂了就能用、改變看得見!

4、最高效的精讀能力,伴隨終生:學會高效精讀方法,成為讀書高手,擁有深度閱讀和知識內化能力。


精讀40本名著,你會有哪些改變

就像畢淑敏所說:書不是胭脂,卻會使女人心顏常駐;書不是羽毛,卻會使女人飛翔;書不是萬能的,卻會使女人千變萬化。

用40本女性專屬名著,給自己一個最好的成長禮物吧!遇見一個氣質好、見識佳、心胸闊的自己。

精讀1000名著的文學女神

歷時365天傾心打造

每節半小時,帶你讀透

40本隨學隨用的名著精華

優質女人必讀,快速升值

大人、孩子可永久回聽

只要99元!!!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即可訂閱課程

點擊下方圖片,下載十點讀書APP

還可以離線聽課哦~

快速升值,優質女人必讀的40本經典名著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訂閱!

相關焦點

  • 女人讀不讀書,過的是兩種不同的人生
    可女人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兩種不一樣的人生。古時候可能女孩子被教育是女子無才便是德,所以那個時候的女孩大多都是依附於男人而存在,只能在家洗衣做飯帶孩子,伺候家裡人,因此,那會兒的女人地位是非常低的。但是現代,依然有人會存在女人無需讀太多書的想法。就拿我老家的一個女孩來說,她比我小兩歲。
  • 女人讀不讀書,過得是不一樣的人生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本家的一位奶奶,她曾和我說:「你看你爸,為了你們上學去下煤窯,每天都是把命綁在了褲腰帶上,說不準哪天命就沒了。」說到這裡,她頓了頓,又接著說:「你是老大,也是個女孩,父母的苦你不知道,但我知道,你即使不為父母想,也要為你弟弟想想。」
  • 讀書與不讀書,過的是兩種人生
    現在我是真的體會到,年少時讀書的那點苦和如今生活的苦相比,簡直不值一提。」十幾年來,我第一次看到表哥這個東北爺們在大家面前流淚,我忽然明白了他心裡的後悔和眼裡對表姐體面生活的羨慕。在叛逆的年紀表哥曾「笑話」表姐的努力,曾驕傲於自己放棄學業的「灑脫」,可時間還是用冷酷的現實,狠狠地告訴了他讀書到底有什麼意義。
  • 女人讀書和不讀書,將擁有著不同的人生,論讀書的重要性
    女人讀書和不讀書,將擁有著不同的人生,論讀書的重要性。「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然而身邊有很多人都已經忘記了讀書,更有很大一部分女生,她們深知讀書的重要性,而且還能說出很多條讀書的好處,但是就是沒有辦法付諸於行動,那麼,女人讀書與不讀書,將會過著如何的生活?擁有著怎樣不一樣的人生?女人為什麼要讀書?
  • 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讀書到底有什麼用?  會問這個問題的人,多是不讀書的。於是他們不知道,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明清之際的朱舜水說,「但患不讀書,不患讀書無所用。」  西方有個「一萬小時定律」:一個人要想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需要持續付出一萬小時的努力。量變質變,10000小時就是那個量,出類拔萃就是那個質。
  • 00後的iPhone12生產者: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兩種人生
    「提桶者」想要隨心所欲的人生,卻還是被困在這些簡單枯燥的工作中,不只是因為他們學歷不高只能做一些附加值低的工作,還是因為他們沒有時間學習。他們的問題不止學習能夠解決,但是對他們來說,學習才是最快也最容易的解決辦法。清代王永彬曾說:「貧寒更需讀書」,就是因為讀書學習是複雜社會裡最簡單的出頭方式。
  • 讀書不苦,不讀書的人生才苦!
    在這裡,筆者想對孩子們說:讀書不苦,不讀書的人生才苦,請務必珍惜讀書時的每分每秒!1讀書要吃苦,每個人都一樣由於情況特殊,開學返校時間不斷推後,學生們不得不居家上網課。一些孩子在家如在校,甚至加倍努力刻苦:14歲女孩郭翠珠,為了到村支部蹭網學習,甘願在寒風中一學就是幾小時;15歲女孩楊秀花,為了有信號上網課,每天帶著乾糧爬山路到懸崖邊上課;17歲女孩黃玉婷,即使住進了方艙醫院,可她還是一天不落地上課和學習;......
  • 品讀| 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品讀 | 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2020-11-07 20: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美文|讀書與不讀書,過得是不一樣的人生!
    曾經有人說,讀書的人,和不讀書的人,是一眼能看出來的。我問為什麼,她說表達不出來,只能自己體會。讀書的人,和不讀書的人。會有區別嗎?讀書也是一樣的道理,讀書與不讀書的人,日積月累,終成天淵之別。請看見本文的老師都轉給學生們看看,告訴他們,讀書不苦,不讀書的人生才苦!01今天多學一點知識,明天就少一句求人的話。
  • 慢讀| 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2每天下班回到家,我都喜歡安靜地看一會兒書。當我沉浸在閱讀的世界,就會一掃整日的疲憊和勞累。對我而言,讀書很大的意義在於放鬆自己。在書的面前,我不必有太多的約束,不必認識不想認識的人,不必說不想說的話,也不必做不想做的事。
  • 【夜讀】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當我沉浸在閱讀的世界,就會一掃整日的疲憊和勞累。 對我而言,讀書很大的意義在於放鬆自己。在書的面前,我不必有太多的約束,不必認識不想認識的人,不必說不想說的話,也不必做不想做的事。讀書給了我更多的選擇和自由,去接觸喜歡的人物,去了解喜歡的故事,去通過別人的經歷更好地認識和豐富自己。
  • 請告訴孩子: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深度好文)
    記得蔡康永寫過:15歲覺得遊泳難,放棄遊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遊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真的是這樣。
  • 薦讀丨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2每天下班回到家,我都喜歡安靜地看一會兒書。當我沉浸在閱讀的世界,就會一掃整日的疲憊和勞累。對我而言,讀書很大的意義在於放鬆自己。在書的面前,我不必有太多的約束,不必認識不想認識的人,不必說不想說的話,也不必做不想做的事。
  • 人到30歲,終於明白了讀書改變命運的重要性
    導讀:最近,朋友小瓊跟我說,人到30歲,終於明白了讀書改變命運的重要性。小瓊是一個90後女孩,初中還未畢業,就因為家裡窮,沒錢上學而被迫進廠打工。一晃眼,十多年過去了,她已經到了30歲,也早已結婚生子。在外人眼中,她是光鮮亮麗,開著小轎車,住著鄉村豪宅的成功女士。
  • 楊絳:讀書不苦,不讀書的人生才苦!
    ;長大成人後才明白,讀書是世間最公平、最好走的路。讀書不苦,不讀書的人生才苦。我們為什麼要讀書宋真宗趙恆曾作《勸學詩》,詩中寫道: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 楊絳:讀書不苦,不讀書的人生才苦
    ;長大成人後才明白,讀書是世間最公平、最好走的路。讀書不苦,不讀書的人生才苦。我們為什麼要讀書宋真宗趙恆曾作《勸學詩》,詩中寫道: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 楊絳:讀書和不讀書的人生,是完全不一樣的
    慢慢長大成熟才發現,這世界上最公平的一條路,就是讀書。很多人寧願吃生活的苦,也不願意吃學習的苦。很多人寧願忍受生活,一日又一日的奔波和勞累,也不願意在專業上提升自己的技能,讓自己的價值更提升一個臺階。這世界上讀書和不讀書的人,過的完全是不一樣的人生。所以這就是我們一定要讀書的意義。
  • 讀書不苦,不讀書的人生才苦
    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長大後才明白,讀書是世間最公平、最好走的路。而且可以經常去,時刻去,如果不得要領,還可以不辭而別,或者另就高明,和他對質。這既是讀書的好處!此中樂趣,不足為外人道也。
  • 逆齡讀書女神告訴你:30歲後,女人這樣讀書的樣子最讓人嚮往
    「女人書讀多了,容顏自然會改變。許多時候,女人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雲,不復記憶,其實它們依然潛在你的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裡,當然也可能顯露在你的生活和文字中」。被稱為「逆齡讀書女神」的陶思璇就是這樣一位把學識、修養和才情融到骨子裡的女人!4歲至今,讀書已破萬卷若有詩書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京城四大美女作家之一、心理學一姐、著書暢銷百萬冊。
  • 30歲才明白,開始發奮讀書,從一線工人一步步成為了公司管理層
    「三十歲了才明白,開始發奮讀書,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和家庭的生活,還能來得及嗎?」他在31歲那年被迫進入了建築行業,認識了一些願意交流心得的人,他才知道想要高薪和升職就要考證,於是表哥下定決心自己一定要考到證,於是他一邊做監理,一邊學習。33歲考出中專,36歲大專,雖然都是電大的,但之後他也是連年考證,出二建,出經濟師,出一建,出國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