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本申請的類型有哪些?
NO.1 什麼是Early Action (EA)?不具備約束力。申請截止日期早於常規申請,通常在12年級的11月。申請人會在12月收到錄取結果,如果被錄取,也可以反悔,不去這所大學。
如果EA沒被錄取也不要緊,可以繼續申請ED2和RD。
從時間上來看,EA有兩個重要的時間點:
一個是申請截止日期:11月1日大部分學校的早申請都會在這一天截止。另一個是答覆學校的日期:5月1日被錄取的同學們要在這之前答覆學校是否接受該校錄取。
EA的兩個特殊類型REA(限制性早申)或SCEA(單選早申):這項政策在不同的大學有不同的名稱。限制性早申或者單選早申比單純的early action約束更多,但又不像early decision那樣具有強制性入學要求。如果學生選擇了一所限制性早申學校,那麼早申階段不能再申請其他學校,公立大學和其他國家無入學約束大學的申請除外。學生在11月份提交申請,12月收到錄取結果,如果被錄取,也可以反悔,不去這所大學入學。
NO.2什麼是有約束力的提前錄取ED?
ED具有唯一性和綁定性。也就是說ED只能申請一所學校,一旦這所學校決定錄取你,那麼你只能去讀這所學校。
不少學校的ED有兩個階段:ED1和ED2
Early Decision I (ED I)具備約束力。申請截止日期早於常規申請,通常在12年級的11月。學生在12月收到錄取結果,如果被錄取,必須就讀這所大學。
Early Decision II (ED II)具備約束力。申請截止日期在1月,非常接近常規申請。學生在2月中旬收到錄取結果,如果被錄取,必須就讀這所大學。
一般,ED1的截止日期為11月1日,ED2的截止日期為1月1日左右。從錄取率上看:ED1 > ED2 > RD。
ED與其他申請的衝突性
ED1 & ED2ED1和ED2之間不衝突。當你申請A大學的ED1被拒絕的時候,你可以再申請B大學的ED2。ED & RD申請ED的時候,可以申請其他學校的RD。但是一旦得知自己被ED錄取,需要立馬撤回其他學校的申請,並且也不能進行新的申請。ED & EA申請ED的時候,可以申請其他學校的EA。很多學生申請EA作為雙保險,因為EA並不具有綁定性,在ED被拒絕的情況下,可以選擇去被EA錄取的學校。
NO.3 什麼是Regular Decision(常規申請)?絕大部分學生都會進行常規申請,截止日期通常在1月,他們會在3月底或者4月初收到結果。在這個階段學生會申請更多的學校,錄取不具備約束力。
各類型申請的放榜時間匯總
美國綜合性大學TOP50放榜時間:
美國文理學院TOP50放榜時間:
錄取結果介紹
其實,申請的結果並非只有錄取和拒絕,還有延期、Waiting list和有條件錄取,接下來我們看看它們都代表什麼意思吧!
NO.1錄取
恭喜!ED一般是你最心儀的學校,所以收到ED的offer是最開心的事了。但是如果孩子被ED學校錄取,就必須入學,不能再申請其他學校,並且要撤回其他學校的申請。如果收到了EA、RD的錄取,可以選擇其中最滿意的一所入學。
NO.2有條件錄取
指學生除了語言成績,其他都達到大學的錄取要求,而獲得的一種錄取方式。有條件錄取一般為以下3種方式:
在規定時間內達到學校要求的語言成績
在大一期間上專業課的同時學習語言課程。
學習學校提供的語言項目,語言成績符合要求後,就能被學校正式錄取。
NO. 3拒絕
一般來說每位申請者都會申請多所學校,但是所有學校都給你發放offer的概率很小,所以會收到其中1、2所學校的拒信。收到拒信後不用太過擔心,只要申請季沒過,你都還有機會申請其他學校。
NO.4延期
申請EA或ED後,有的同學會收到Defer(延期),意思是你沒有被錄取,也沒有被拒絕,而是被放到RD常規申請中再做考慮。
NO.5Waitlist
Waiting list指候補名單,因為很多學生能夠同時拿到好幾所學校的offer,所以總有一些學生拿到offer後不入學,導致學校會有招不滿人的情況。因此,學校會把符合學校錄取要求,但是不那麼出彩的學生放進Waiting list。這樣既保證了學校能完成招生目標,也防止了招收的學生過多而超出接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