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清朝大臣劉墉,是一個怎樣的人?

2020-12-02 歷史真鑑

劉墉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家、書法家。他屬於老年得志的那一種人,他的出生非常好,祖上三代都是讀書人,出生官宦世家的他,壓力非常大。三十多歲依舊是一事無成,儼然成為了人們眼中整體無所事事的書呆子。劉墉的一生可以說是非常傳奇的,他讀書時呆若木雞,中年進入官場後遊刃有餘,在清朝幾位知名的大臣裡,劉墉是一位非常長壽的人,且是安樂去世。並且最痛快的是他親手辦了和珅。那麼多方面的分析劉墉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前言提到過,劉墉直到三十三歲才成功考中了進士,而且是通過其父親才有參加科舉考試的機會。可以看出他入仕之前真的只是一個書呆子,不過他出生書香門第,也可以說他三十三歲之前是在學習書籍上的知識,以及與父親學習官場上的門道,以至於他入仕十年便可以做到同齡人一生都爬不到的高位。

身居高位是非常危險的,伴君如伴虎,皇帝一不開心重臣下野、掉腦袋是常有的事情。況且乾隆爺也是一位好大喜功、喜怒無常的一位君主,何況還有和珅一類的權臣,劉墉在朝為官十分的不易,在入仕之後他一般都是擔任地方學政之類的小官員,可是由於他的盡職盡責,它逐漸的被調到京城為官。

值得一提的是劉墉在擔任江蘇政學期間,他整治了江蘇的整個考場。當時的考場毫無考場紀律可言,加上貪汙成風,劉墉決定一定要將這股邪風打壓下去,因此他在監考時只要發現作弊事件,立馬取消其考試資格。不論其家中官職大小,當時江蘇考場只要是能夠通過考試入仕的人,那說明是絕對有真才實學的。

當時的劉墉非常的果敢,在考場昏暗的時候,他主動站出來,讓國家能夠更好地通過考試選拔人才,這是劉墉能夠升官的原因之一。他的上司正是看上了他身上的魄力,才將很多事情都交給他,他也從中學到了很多知識。不久後乾隆爺親自下令將其調任湖南巡撫。

在湖南任職期間,劉墉幫助乾隆辦成了一件大事,才讓他入京為官。山東巡撫國泰對乾隆的威脅非常大,湖南的政治清明,受到了各地巡撫的一致好評。當時山東巡撫國泰是一個狠角色,他身處山東,卻與朝中大臣均有來往,與當時軍機大臣和珅的關係非常好。和珅在二十七歲便成為了軍機大臣。

國泰也是太過於囂張,他的是一方的封疆大吏與朝中重臣的關係密切,也讓乾隆爺心中不安。此時的劉墉出手準備懲戒國泰,可國泰在京城中有和珅這顆大樹當保護神。單憑劉墉一個人的力量是很難將國泰收拾掉的。在國泰一案中,劉墉並沒有由於懼怕和珅而去搜集國泰犯法的證據。最終將國泰剷除,這件事情讓乾隆對劉墉的印象非常好。

種種歷史跡象表明,大部分的時間劉墉非常害怕和珅。以和珅當時的能量是很容易就能影響劉墉的仕途。

乾隆四十七年,劉墉擔任左都御史。這時的他與和珅開始了正面的對話,當時的在京都和珅一黨依舊是一家獨大,劉墉在京都經常受到排擠。在這個時間段,他開始變得非常圓滑。對乾隆爺吩咐的事情,並沒有向之前那樣努力完成。從乾隆爺讓劉墉批閱京城當地的試卷就能夠看出他已經逐漸開始適應官場的黑暗。

他知道在當時乾隆眼中的大紅人還是和珅,和珅的能量非常大,他可以說就是當時京城地區的二皇帝。在當時京城中很多人都被和珅收拾過,正是由於劉墉這種圓滑的處世方法才能讓他沒有受到和珅的迫害。

劉墉是非常長壽了,他足足活了85歲,死於嘉慶九年。在死前他親自收拾了和珅這樣的貪官,嘉慶皇帝在其死後也追封了他很多的諡號。劉墉的家族連著五代都有人中進士,這是清朝中少有的名門望族。

總結:劉墉在官場上平步青雲、在處事上非常的圓滑。在於和珅與嘉慶的爭鬥中,他能夠從容不迫,在處理與二人的關係上,分遠近、分眼界。劉墉無論是在處事上,還是官場上都是一把好手。很多人認為他在晚年時昏庸無能,可他的能力一直在那裡擺著,就算是在八十歲高齡時還能處理和珅的案件,這樣的人是大清真正的人才。

相關焦點

  • 「宰相劉羅鍋」5個字錯了4個,歷史上真實的劉墉是什麼樣的
    在很多人心裡,估計早已把劇中的劉羅鍋當作是歷史上真實的劉庸了。不過電視劇和歷史還是有區別的。就以《宰相劉羅鍋》這部電視劇來說,劇中就有一些情節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歷史上的劉墉出生並不卑微,而且劉墉也稱不上是宰相。至於「羅鍋」一說則沒有很確鑿的證據。劉墉出生在山東的一個名門望族,他的曾祖父,祖父以及父親都是朝廷的官員。
  • 歷史上的劉墉:不是宰相,與和珅也沒什麼交集
    劉墉就是宰相劉羅鍋的大名,劉墉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人,大家看《 宰相劉羅鍋》,認為劉羅鍋為政清廉 貪汙腐敗作鬥爭。歷史上的劉墉是怎樣的人?歷史上的劉墉:不是宰相,與和珅也沒什麼交集。
  • 清朝沒有宰相制度,劉墉為什麼叫「宰相劉羅鍋」?
    刻印象,由此,劉墉成了大的清朝官員之一。但是,歷史上真實的家最為熟悉劉墉與螢屏上的這位劉墉有月大的差別一一歷史上,劉埔雖然歷任乾隆、嘉慶兩朝、身負重職,但是他從而且他也沒有駝背的宿疾。那麼,「宰相劉羅鍋」未任過宰相,這一說法又是怎麼來的呢?提到宰相,我們就不得不簡單了解一下古代的宰相制度了。
  • 清朝歷史上的四對父子大學士
    清朝歷史上擔任過大學士之職的名臣有很多,比如和珅、李鴻章曾任文華殿大學士、曾國藩曾任武英殿大學士,在清朝想做到大學士的職位並不容易,比如大家都比較熟悉的紀曉嵐終其一生也只做到了協辦大學士,跟大學士始終有著一步之遙,不過也有一些例外,比如下面的這幾位,父子兩人都做到了大學士。
  • 清朝的劉墉,人送外號劉羅鍋,他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呢?
    在電視劇的選擇,清宮戲一直是一個熱門的主題,和優秀的清宮戲曲作品層出不窮。儘管首要以後宮爭鬥為主,但此中也不乏講述前朝風波的作品,像宰相劉羅鍋講的便是乾隆時期的名臣劉墉。劉墉與湯溪58年出生在山東的王謝貴族家族,世代為官,家風廉潔正直,其父劉統勳曾任軍機大臣宰相稱制,為官時期政績光鮮明顯剛正不阿,頗受乾隆皇帝的重用在云云精良的家風之下,劉墉也成為了操行正直, 飽讀詩書之人,劉墉不但內涵涵養高, 其外在前提也不差,考古學家曾發明劉英生前的身高應該在1米9擺布, 再加上清代選官,像貌端正也是標準之一, 而劉墉之所以被叫做劉羅鍋,則是由於他個子比較高
  • 伴君如伴虎,什麼樣為官之道讓清朝宰相劉墉於險惡官場壽終正寢?
    伴君如伴虎,什麼樣為官之道讓清朝宰相劉墉於險惡官場壽終正寢?我們很多人都看過電視劇《宰相劉羅鍋》,裡面講述的是清朝一代名臣劉墉在官宦場合之中如何鬥智鬥勇,最終贏得皇上寵幸,壽終正寢。那麼有沒有人想問真正的劉墉真的是駝背的殘疾嗎?他真娶了六王爺家的格格攀附上了皇親國戚嗎?真實的劉墉與藝術作品裡講述的劉羅鍋有何區別呢?電視劇裡劉墉是一個正直耿直,一身正氣的大臣,但是歷史上卻不是這樣的,首先從外形上,真實的劉墉並不是一個矮個羅鍋,雖然隨著年齡增長已經年事已高有些駝背,但是劉墉卻是個大個子,拿到現在來說也要一米八以上。
  • 公爵以下文武大臣,和珅很忌憚三個人,為何卻不在乎劉墉紀曉嵐?
    「窮不與富鬥富不與官鬥」,這句話在清朝乾隆年間,還要加上五個字:「漢不與滿鬥」。所謂《官場鬥》(又名《滿漢鬥》)只是評書或單口相聲而已,借給劉墉幾個膽子,也不敢跟和珅鬥,他見了和珅就得下跪磕頭,那倒是真的。在和珅眼裡,他需要忌憚的公爵以下滿漢文武大臣只有三個,這其中當然不包括劉墉和紀曉嵐。
  • 歷史上的劉墉真的是個彎腰駝背的羅鍋嗎?
    《宰相劉羅鍋》裡,劉墉一直被人叫做劉羅鍋,因為是個駝子,頂個羅鍋,乾隆帝和和珅沒事就拿他開刷。雖然其貌不揚,但劉羅鍋是個剛正廉明、足智多謀的清官,很有智慧,經常讓和中堂出醜,大快人心,就連醜陋的「羅鍋」也顯得十分可愛。現實的劉墉真的是羅鍋嗎?
  • 歷史上的劉墉有褒有貶,官場上深諧為官之道
    劉氏家族是諸城當地的名門望族,他的曾祖父劉必顯是順治年間的進士,祖父劉菜是康熙朝有名的清官,父親劉統勳位極人臣官至東閣大學士兼軍機大臣,深受乾隆帝器重,死後被追封為「文正」這時清朝對大臣最高的評價。劉墉生於官宦之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不知何故,他卻一直沒有參加科舉考試。
  • 他是劉墉之父,大清名臣,死後乾隆親自上家悼念
    劉墉是乾隆十六年進士,官至內閣大學士;他爹劉統勳是雍正二年進士,官至內閣大學士兼軍機大臣;他爺爺劉棨是康熙二十四年進士,官至四川布政使;他曾祖父劉必顯順治九年進士,官至戶部員外郎。從地位和歷史影響來看,劉統勳與劉墉無疑是他們老劉家最為出色的兩位,都曾做到過內閣大學士。要知道這個官兒,可是妥妥的一品大員,乃是清朝單個官銜中的最高級別。
  • 這些年他被電視劇各種抹黑,解讀歷史,帶你了解真正的劉墉
    從此大家一說劉就是劉墉的代名詞。提起劉庸坊間有各種各樣的故事,今天小編來講一個的關於劉墉的故事大家看到了一個前雞胸後駝背。一隻腿長一條腿短,一隻眼睛還是玻璃體混濁,我們現在所說的獨眼龍。當他邁入門檻的時候,驚呆了各位大臣。大家看到了一個前雞胸後駝背。一隻腿長一條腿短,一隻眼睛還是玻璃體混濁,我們現在所說的獨眼龍。
  • 為什麼同樣是清朝大臣,有些人自稱「奴才」,有些人稱「臣」?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的一個封建王朝,歷任皇帝都有其高超的政治能力。為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分化大臣權利,防止權臣篡位,清朝建立了一套有別於前朝的管制體系。在大清朝,稱「臣」還是稱「奴才」,區別大了去了,不過歸根到底區別只有一句話,那就是是不是自己人。如果是滿族的大臣,那麼在皇帝面前可以稱為奴才,如果是漢臣,那麼在任何場合下只能稱為臣了。
  • 乾隆讓劉墉跳河自盡,劉墉接旨後卻回家洗了個澡,事後才知其高明
    學過歷史的小夥伴們都知道在清朝的時候封建皇權制度達到了頂峰,從一些小事方面我們也能窺得一二例如根據史料記載唐朝皇上與大臣對話時大臣是坐著的,而宋朝時大臣是站著的,到了清朝之後則是跪著的。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 歷史「劉墉、和珅、紀曉嵐」誰官職權力最大?皇上居然重用的是他
    劉墉、和珅、紀曉嵐,這三個人都是來自於清朝,隸屬於乾隆帝。乾隆時期是清朝的最後一個盛世,一個繁榮的朝代不僅需要一個開明有能力的皇帝,還需要很多得力的大臣,其中這三個更是出了名的能幹。下面小編就來說說三個位高權重的人。
  • 歷史上紀曉嵐與和珅誰官大?乾隆最寵誰?中間起碼隔了兩個劉墉!
    還是難道這只是電視劇的一種表達方法,真實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其實在真正的歷史中,從初入官場到位極人臣,紀曉嵐,劉墉,和珅三人都擔任過眾多官職,比如劉墉從翰林院庶吉士,到兩省知府,再到內閣學士,最高擔任到正一品,而紀曉嵐任職過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他最高做過太子少保,是一個從一品。
  • 清朝大學士劉墉,真的是羅鍋嗎?揭秘真實劉墉
    原創|古月林夕,圖片|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宰相劉羅鍋》相信大家都看過,在裡面劉羅鍋劉墉與和珅鬥智鬥勇,深得我們大家的喜愛,而在歷史上也確實有劉墉這個人。劉墉是清代的畫家、政治家。乾隆年間中進士,官至內閣大學士,做官期間為官清廉,而且劉墉擅長書法,流傳後世的書法作品也有很多。與與鐵保、翁方綱、成親王並稱為清代四大書法家。我們一般都會叫劉墉劉羅鍋,那麼歷史史上真實的劉墉是羅鍋嗎?他做過宰相嗎?歷史上,劉墉當過吏部尚書,做過內閣大學士,官居一品。但是從來沒有做過宰相,因為從明朝朱元璋開始,就已經取消了「宰相」這一職位。
  • 劉墉的父親劉統勳有多強?六部尚書都當過,乾隆最信任的軍機大臣
    劉墉57歲以前一直在地方上做官,在地方上就算混得再好,能有在朝中做官升遷快嗎?說個很簡單的道理,你在地方上想做個處長,對不起不熬個幾十年很難達到。可是你在朝廷裡做官,路上隨便一抓,就能抓一大把這種級別的官員。那麼劉墉在57歲以後,為啥有機會進入南書房,成為乾隆的心腹大臣呢?
  • 清朝宰相劉墉,為何被戲稱為「劉羅鍋」原因原來是這個!
    本文由小小魚歷史原創,轉載請註明文章出處看過劉羅鍋那部電視劇的人,對劉羅鍋應該很熟悉了。其中劉羅鍋的形象是令人捧腹的,他和和珅的故事也經常引得大家開懷大笑。其實,劉羅鍋並不是叫羅鍋,他原名叫劉墉。了解劉羅鍋這個人,看了他的故事,我們就知道了。劉墉出身也是很好的,祖上都是當官的。出生在這樣的家庭裡,是幸運的,劉墉從小就受到了優秀的教育。所以,在學識上,他也有很大的成就。劉墉的書法,詩作,都是值得讚賞的。他的書法渾厚有力,他也被稱為清代四大書法家之一。除了書法,他寫的詩,紀曉嵐也非常喜歡。
  • 「宰相劉羅鍋」簡介,劉墉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他是現在電視劇編劇,最喜愛的乾隆朝大臣之一,其他兩位是紀曉嵐和和珅。電視劇中的劉墉,被編劇們塑造成一個駝背大臣,和和珅忠奸對立,水火難容。發生的幾次碰撞,讓觀眾看的很是滿足。那麼真實歷史上的劉墉,他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呢?
  • 歷史上紀曉嵐、和珅、劉墉三人在乾隆時期真實關係如何?
    乾隆24歲登基為帝,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執政時期,國土面積1316萬平方公裡,人口4.36億,使清朝的發展達到了頂峰。每當提起乾隆皇帝,不禁想到和珅、紀曉嵐、劉墉三大中堂,這三人給大家的印象是和珅狡猾貪婪、紀曉嵐鐵齒銅牙、劉墉剛直不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