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劉墉真的是個彎腰駝背的羅鍋嗎?

2020-12-04 歷史概說

《宰相劉羅鍋》裡,劉墉一直被人叫做劉羅鍋,因為是個駝子,頂個羅鍋,乾隆帝和和珅沒事就拿他開刷。雖然其貌不揚,但劉羅鍋是個剛正廉明、足智多謀的清官,很有智慧,經常讓和中堂出醜,大快人心,就連醜陋的「羅鍋」也顯得十分可愛。現實的劉墉真的是羅鍋嗎?這個倒沒有具體確鑿史據可考,咱們就扒一扒劉羅鍋的來歷,總體傾向於劉大人還真不是個羅鍋。

劉墉(1719年 — 1804年),字崇如,號石庵,清朝政治家、書法家,大學士劉統勳長子。祖籍安徽碭山,出生於山東諸城。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寧府知府、內閣學士、體仁閣大學士等職,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潔聞名於世。劉墉的書法造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學大家,被世人稱為「濃墨宰相」。

在正史中劉墉根本就不駝,不僅不駝而且個子還挺高,據說有一米九,再說清朝選官制度非常嚴格,對官員的要求歸納綜合起來就四個字「身、言、書、判」。「身」就是要求五官端正,體格健壯,如果劉墉真的是個羅鍋第一條就過不了,堂堂的大清宰相如果是個駝背怎麼立官威?肯定會有損大清的國體。別說什麼量才錄用,不以貌取人,都是假的。

那麼劉墉是羅鍋這說法是怎麼來的呢?有傳言說劉墉個子太高(比乾隆皇帝還高),面聖的時候為了不顯得自己太突出,於是就彎著腰儘量不立直,久而久之,乾隆皇帝和大臣們見的多了就給他起了個劉羅鍋的外號。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嘉慶皇帝對劉墉的稱呼,嘉慶皇帝繼位時劉墉已經是七八十歲的老臣了,長時間的弓腰駝背導致劉墉的腰立不直,於是嘉慶皇帝以「劉羅鍋」稱呼劉墉,此後這一稱呼就漸漸流傳開來。

一提到劉墉我們腦海中第一個想到的是宰相劉羅鍋,殊不知其實劉墉劉並不是羅鍋。因為清朝的制度是六根不全的人不能當官。劉墉什麼人?左都御史,漢中堂文華殿大學士,能是羅鍋嗎?真那樣就亂了。大學士是羅鍋,九門提督是啞巴,兵部侍郎一條腿,娘娘神經病,皇上獨眼龍,這金殿上就改了殘疾醫院了。

相關焦點

  • 劉墉「羅鍋」的稱號,是怎麼來的,他真的是個駝背嗎
    小時候電視上播了一部宰相劉羅鍋,當時裡面的劉墉形象是一個背部弓起來很高,駝著背的樣子。但是那是電視劇裡的樣子,真實的他也是這個樣子嗎?他的羅鍋外號又是從哪裡而來呢。劉墉是乾隆時期的書法大家,而且水平相當深厚。
  • 清朝大學士劉墉,真的是羅鍋嗎?揭秘真實劉墉
    乾隆年間中進士,官至內閣大學士,做官期間為官清廉,而且劉墉擅長書法,流傳後世的書法作品也有很多。與與鐵保、翁方綱、成親王並稱為清代四大書法家。我們一般都會叫劉墉劉羅鍋,那麼歷史史上真實的劉墉是羅鍋嗎?他做過宰相嗎?歷史上,劉墉當過吏部尚書,做過內閣大學士,官居一品。但是從來沒有做過宰相,因為從明朝朱元璋開始,就已經取消了「宰相」這一職位。
  • 遺骨為證,原來劉墉身高一米九多,不是羅鍋
    在《宰相劉羅鍋》中,劉墉是一個除了有一對智慧狡黠的雙眼外,便是個身材不高,後背大包的羅鍋形象。然而歷史真實果真如此嗎?先看看劉墉的這張畫像,個子非常高,眼大且不是羅鍋。1958年,在對劉墉墓的考古過程中,通過觀察劉墉的屍骨,驚奇地發現,劉墉小腿骨的長度竟然有75釐米之多,真實身高在1米90左右,而且從骨骼來看也不駝背,顱骨和眼眶較大。這是不是和上面的畫像很吻合。因為劉墉個子太高,加上常年躬身讀書寫字,看上去似乎有點駝背。
  • 《宰相劉羅鍋》:真實的劉墉,既不是羅鍋,也不是宰相
    一部《宰相劉羅鍋》把劉墉從書本上,推到了屏幕上,也讓人們多了個了解他的途徑。然而事實上,宰相劉羅鍋,既不是宰相,也沒有羅鍋。1958年,考古學家打開了劉墉的墓穴,他們驚奇發現,劉墉的小腿竟然有75公分,整個身體的長度達到了1.9米,並且從他的骨骼來看,劉墉並非是個駝背之人。
  • 歷史上真實的劉墉:並非羅鍋,不是宰相,鬥不過和珅,存在感很低
    隨著《宰相劉羅鍋》,《乾隆王朝》等歷史題材的電視劇的熱播,歷史人物劉羅鍋——劉墉漸漸被大家所熟知。然而大家心中的劉羅鍋往往被電視劇所影響,和真正的歷史形象相差甚遠。那麼,歷史上的劉羅鍋到底是怎樣的呢?而等到劉墉出仕為官的時候,內閣已經完全沒有權力了。劉墉所擔任的正一品體仁閣大學士可能也就相當於一個榮譽稱號了,而若是論實權,和歷史上的宰相之權根本就是天地之差,雲泥之別了。擔任大學士的劉墉既無宰相之名,又無宰相之權,所以說宰相劉羅鍋則完全是因為劇情需要而創作出的一個文學形象了,和正真的史實還是區別很大的。
  • 歷史上真實的劉墉到底是什麼樣的,不是宰相,更不是羅鍋
    說起劉墉,可以說很多人知道這個人。因為主要是受《宰相劉羅鍋》這部電視劇的影響,在這裡劉墉是乾隆時期的宰相,一直在和和珅鬥智鬥勇。不過劉墉身體有缺陷,就是駝背,背上有個羅鍋。所以才被稱為宰相劉羅鍋。不過這只是影視作品上的描寫,和事實上還是有很大的差距。那麼,真實的劉墉到底是什麼樣的呢,是不是真的是宰相,身體是不是羅鍋呢?
  • 劉墉的真實情況是這樣的!
    這部劇上演後,不僅在大陸非常熱播,而且還席捲了港澳臺,風靡了東南亞、北美、西歐等華人聚集地……劇中的劉墉官居宰相,而且形象上是個彎腰駝背的羅鍋。這樣的形象豐富了人們對電視劇主角的印象,卻掩蓋了歷史的真相。歷史上劉墉的真實形象是什麼樣的呢?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其實歷史上的劉墉,既不是一人之下的宰相,更不是彎腰駝背的羅鍋。
  • 長得高大威武又是忠臣,卻被傳聞是駝背,關於他到底有哪些誤解
    受電視劇的影響,很多人心中的劉墉是個羅鍋,他是山東人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為人十分正直,原本出生在一個名門望族中,家中世代都是官員,他的父親甚至還是當朝的重臣,也是歷史上有名的清官。在長大之後劉墉通過科舉考試進入仕途中,先後也輔佐過兩代君王也就是乾隆和嘉慶,官途十分的順利,後來位居高位,是百姓心中官員的榜樣。在我們現代人的眼中他是劉羅鍋身上帶有三個標籤,一個是羅鍋,一個是個子矮,一個是和和珅經常有衝突。但是我們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完全是因為電視劇對我們的影響。要是說真正歷史上他的形象,和電視劇中的還真是有非常大的不同之處。
  • 《宰相劉羅鍋》實際上既不是宰相也不是羅鍋,這是真的嗎?
    歷史上真正的劉羅鍋,既不是羅鍋,也不是宰相。在清朝,選拔官員比較看重外貌,雖然不要求個個是帥哥,但至少面貌要周正,不能是歪瓜裂棗,更不能有身體殘疾,像羅鍋這樣的,要首先排除在外的,連考秀才的資格都沒有,更別提做官了。
  • 探班《劉公案之劉墉下山東》:劉墉其實不「羅鍋」
    電視劇《劉公案之劉墉下山東》以詼諧幽默的方式,展現出劉墉到山東辦案的種種不易與艱辛。因假聖旨的案子,劉墉被皇帝欽點去山東查案,以此案件為導火索,連續引發一連串看似毫無關聯,背後卻有千絲萬縷聯繫的謎案。劉墉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一一化解,也引來殺身之禍!看劉墉機智斷案,我們拭目以待。
  • 「宰相劉羅鍋」5個字錯了4個,歷史上真實的劉墉是什麼樣的
    在很多人心裡,估計早已把劇中的劉羅鍋當作是歷史上真實的劉庸了。不過電視劇和歷史還是有區別的。就以《宰相劉羅鍋》這部電視劇來說,劇中就有一些情節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歷史上的劉墉出生並不卑微,而且劉墉也稱不上是宰相。至於「羅鍋」一說則沒有很確鑿的證據。劉墉出生在山東的一個名門望族,他的曾祖父,祖父以及父親都是朝廷的官員。
  • 青島百家姓丨劉墉演繹劉氏傳奇:寶藏清官 不是草根非羅鍋
    在中國歷史上,劉姓是登基稱帝人數較多的姓氏。在中國古代有「劉天下,李半邊」說法,而在中國北方則有「張王李趙遍地劉」的說法。青島的劉姓很多,來源也比較複雜,在這裡我們的主角是清朝以清正廉明聞名的宰相劉墉,因他的書法精湛,還有「濃墨宰相」之說。劉墉來沒來過青島?嶗山的太清水月是否和他相關?半島記者專訪了多位研究專家以及劉氏後人,他們各抒己見。
  • 羅鍋不能為官,劉墉為啥可以,人們為何這樣稱呼他!
    對於普通人來說,對於歷史的認識往往會停留在電視劇上面,但是為了考慮各方面的因素,電視劇和真實的歷史往往會存在一定的差距。《宰相劉羅鍋》掀起了一股清廷熱,劉墉在人們的印象裡可能就是羅鍋的形象,事實上,真實的劉墉和劇中的劉墉形象卻是大相逕庭。
  • 歷史上的劉墉有褒有貶,官場上深諧為官之道
    1.劉墉是羅鍋嗎?劉墉出生於康熙五十八年(1719),山東諸城人,字崇如,號石庵。不過,對於他的名號人們更為熟知的是其綽號「羅鍋」。一提起「劉羅鍋兒」,人們便覺得很親切,然而,劉墉究竟是不是羅鍋呢?一日乾隆帝閒來無事,故意拿劉墉的生理特徵取樂,賜封他為「羅鍋」,還提了一首詩:「人生殘疾是前緣,口在胸膛耳垂肩。仰面難得見日月,側身才可見青天。臥似心字缺三點,立如彎弓少一弦。死後裝殖省棺淳,籠屜之內即長眠。」這首詩確實刻薄,劉墉卻不急不惱,提筆回了一詩:「駝生脊背可存糧,人長駝背智謀廣。文稻伴君定國策,武略戌邊保安邦。臣雖不才知恩遇,承蒙萬歲賜封賞。別看羅鍋字不多,每年白得兩萬兩。」
  • 劉墉為什麼被叫劉羅鍋兒?原來這名是皇上親口封下還很能掙錢
    劉墉的書法造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學大家,被世人稱為「濃墨宰相」。通過各大電視劇我們知道,劉墉與紀昀、和珅並稱為乾隆朝三大中堂,相傳其人聰明絕頂、為官剛正,在民間有著「劉羅鍋」的稱呼。然而歷史上的劉墉是否真是個羅鍋,又是否曾中狀元,並無確鑿史據可考。
  • 劉羅鍋的駝背是真的嗎?考古專家測量完他的骨骼後,終於被證實
    看過影視劇劉羅鍋的朋友們一定還記得,他長得不好看,有點矮,而且背還有點駝,這樣的一個形象,那麼劉羅鍋的駝背是真的嗎?其實和歷史中記載的劉羅鍋是有較大差異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有以下幾個分析。就算你長得不帥,最起碼也得看的讓人很舒服,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五官端正,身高方面肯定也是有要求的,如果很一個人非常的矮,那肯定是不符合要求的,假如有駝背的狀況,那指定是不可能做官的。我們都知道乾隆皇帝是一個很注重外貌的皇帝,他身邊的幾個紅人,都是實打實的美男子,就比如說和珅,專家把和珅的畫像給復原之後,和珅的樣子足以秒殺現在的小鮮肉。
  • 宰相劉墉不是羅鍋,身高一米九(組圖)
    劉必顯官至戶部員外郎,其四個兒子分別名為劉楨、劉果、劉棨、劉棐,其中劉果、劉棨考中進士,劉楨、劉棐分別為貢生和監生,這四個人的後代被稱為東武劉氏的「老四支」。劉棨就是劉墉的祖父,官至四川布政使,在他的帶領下,劉家「父子九登科」在當地傳為美談。即劉棨的十個兒子中有八個先後考中舉人,後又有其中三人中了進士,而劉墉的父親劉統勳就是其中之一。
  • 歷史真相:美男和珅不姓和,巨人劉墉不羅鍋,紀曉嵐大和珅26歲
    一部《宰相劉羅鍋》,捧紅了劉墉,一部《鐵齒銅牙紀曉嵐》,捧紅了紀昀,隨之而紅的還有故事的另外兩大主角——皇帝乾隆以及貪官和珅。電視劇通過成功的角色塑造,讓乾隆、劉墉、紀昀(字曉嵐)、和珅四人成為清朝最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與之相關的歷史故事和歷史知識也同樣深入人心。但是,歷史劇不等同於歷史,二者存在巨大差異。以下,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那些不同於影視劇的歷史真相。
  • 別被影視劇劉墉智鬥和珅給欺騙了,其實他是諳熟為官之道的
    這麼一看一比較咱們會發現劉墉比和珅得勢。在官場上劉墉走的更遠。一:劉墉真的是影視劇中的羅鍋形象嗎咱們大家都看過電視劇宰相劉羅鍋,裡面的劉墉多耿直多正氣一身正氣,這是劉墉的法寶,那麼歷史上真實的劉墉是不是這樣的呢?首先電視劇劉墉從外貌形象和歷史原型人物就不對,電視劇劉墉的形象是小矮個,羅鍋,然後後邊有一個挺大的羅鍋弓著,那麼歷史上劉墉的形象是不是真是這樣呢?
  • 乾隆說自己屬馬,劉墉卻為何突然說自己屬驢?
    劉墉並非羅鍋劉墉,也就是劉羅鍋,他是一代名臣劉統勳的兒子。我們千萬不要被影視劇那個駝背的形象給欺騙了,正史中的劉墉長相肯定不算醜,至少能對得起觀眾。因為滿清選官制度十分嚴格,除了需要文採實力之外,還需要長得好看。比如「大挑」制度,它不考四書五經,不考八股文,就看考生的相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