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6個多億建造的全球第一望遠鏡「中國天眼」,現在如何了?

2021-01-16 環球科學貓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作者:文/虞子期

「中國天眼」是包括中國在內的10國天文學家,共同提出建造的新一代射電「大望遠鏡」,是我國國家級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在2016年9月21日的時候建成,著落在貴州省平塘縣克度鎮金科村大窩凼。

該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建成之後,引發了世界性的關注,不少國家已經期待很久,希望能夠使用我國的天眼進行科研,當然建立在合作的關係上,確實這是發展的趨勢。

而「中國天眼」投資6個億其實不是精確一點的數據,根據公開數據顯示,工程投資約6.67億人民幣,算是6個多億,所以實際性的數據稍微還高一點,而在2020年1月11日,我國也宣布了投入正式運行,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它的一些情況。

全球第一望遠鏡「中國天眼」現在如何了?

很明顯「中國天眼」如今是在大規模的探索之中,並且有條件的朋友,其實也可以去參觀一下,因為中國天眼已經公開了,這個大家都是知道的,如今我們看到中國天眼的發現主要就是建立在一些「脈衝星」的探索之中,這也是我國的主要目標之一,當然也是首要目標。

很多人不理解為何如今要進行「脈衝星」的探索,其實脈衝星是快速自轉的中子星,它能夠發射嚴格周期性脈衝信號。

如果我國掌握了非常多的「脈衝星」信號,能夠標註下來,那麼我國未來對深空探索的意義就更大了,並且探索的基礎元素也有了,脈衝星的主要特點就是「嚴格周期性脈衝信號」,這說明它具有持續性,穩定性的信號釋放,那麼這就會讓它在太空之中形成一個具有「導航能力」的作用,所以無論未來我們走到什麼星球,完全可以根據信號源來進行行走。

而如今我們使用的導航系統,只能夠在地球上使用,走出太陽系,銀河系等等,這種信號根本就沒有辦法使用和連結了,所以如果能知道宇宙中很多脈衝星的位置,就可以通過它來定位、導航。如今中國天眼探索脈衝星的意義就是在這些地方,當然這是探索公開之一的研究結論,可能還存在很多其他隱藏性的東西,有些東西是可以公開,有些也是不能公開的,這個大家應該都懂。

中國天眼的科學目標有哪些?

第一、就是我們上面說的脈衝星探索,建立脈衝星類似的「宇宙導航」,這樣未來進入深空探索就不那麼困難了。

第二、中國天眼還能夠進行宇宙圖案的測繪,因為它有能力將中性氫觀測延伸至宇宙邊緣,重現宇宙早期圖像,所以這個功能非常的強大,如今人類還沒有一個比較精細的完整宇宙早期圖,未來我國天眼可能會實現這一步。

第三、建立深空通信系統,這算是「中國天眼」的一個間歇性功能,因為它可以將深空通訊能力延伸至太陽系外緣行星,將衛星數據接收能力提高100倍,所以算是輔助性的大功能。

第四、參與地外文明搜尋,地外文明是如今全球的一個重要科學探索工程,包括美國宇航局(NASA)也在加大對地外文明的搜尋,可是人類始終沒有找到相關性的證據來證明,所以中國天眼參與之後,可能在某些方面能夠提前發現地外文明的足跡,這是我們挺期待的。

我們列舉的這四個例子,只能說是中國天眼的一部分科學工程,例如還有進行微弱空間信號的檢測,獲得天體超精細結構等等,也是其中的科學目標,這裡我們就不詳細說明了。

我國天眼與美國天眼有什麼不一樣?

我國天眼已經明確地說明了,但是美國天眼如今已經算是廢棄了,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作為世界上第二大的單面口徑射電望遠鏡,在探索能力和強度上已經低於我國天眼,並且還有個問題就是。

在2016年的時候,隨著我國天眼的建成,位于波多黎各的美國阿雷西博天文臺望遠鏡卻面臨可能要關閉的命運。由於年久失修,缺少維護經費,這座曾經世界第一的射電望遠鏡,如今鏽跡斑斑,像個大垃圾場。

所以說,美國天眼的時代算是徹底沒落了,未來也將徹底失去探索的能力,未來我國的天眼將可能徹底成為世界上唯一的天眼。當然這裡不少人也肯定會擔心我國天眼的未來,既然我們建立了,並且開展了科研,同時也在進行維護之中,那麼未來肯定是可以持續利用下去的,這也是屬於我國走向未來科學的一部分,所以大家完全不用擔心。

同時,如今我國的天眼利用探索,已經獲得了不少的成就,也得到了世界性的支持,那麼未來肯定會有更多的科研人員參與來探索,所以一直利用下去,也不會成為美國天眼的局面,這個完全是不用擔心,相信我們做的任何一個科研項目,都是建立在永久性思想的基礎上。

相關焦點

  • 投資6個億建造的全球第一望遠鏡「中國天眼」,現在如何了?
    中國天眼,旅遊景點。實際上,中國天眼遠遠不是一個旅遊景點那麼簡單,也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簡單。中國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強的射電望遠鏡,擁有500米口徑球面,總面積有30個標準足球場那麼大,已經將它的前輩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遠遠地甩在後面了。
  • 投資超6億的「中國天眼」,除了發現脈衝星,它有什麼作用?
    中國天眼是如今世界上最大的球面射電望遠鏡,當然比美國天眼是大了很多,是一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根據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天眼工程投資約6.67億人民幣,所以是超過了6億。從價值上來說,中國天眼投資是值得的,畢竟開展的科學實驗是非常多的,很多人這個時候就在疑問了,投資上億到底中國天眼發現了什麼,現在如何了?我們就來一步一步的看。
  • 中國耗資6億打造的天眼,為何對全球開放?與美國共享數據值不值
    是什麼讓美國天眼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變為一堆廢墟?正值中國大力建造射電望遠鏡之時,為什麼美國會放棄阿雷西博?為何耗資6億打造的中國天眼將對全球開放,與美國共享數據我們到底值不值?據報導,自2021年4月1日起,中國天眼將面向全球科學界開放,各國科學家在通過申請後便可以使用。
  • 中國天眼是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那曾經的第一現在怎麼樣了呢?
    中國天眼是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那曾經的第一現在怎麼樣了呢?大家提到天眼肯定就會想到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架望遠鏡,這是中國所創造出來的,位於貴州這一帶,作為國人自然會感到很驕傲,但是大家知道曾經最大的望遠鏡嗎?
  • 美國射電望遠鏡全毀,全球僅剩中國「天眼」
    近日,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稱,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巨型射電望遠鏡平臺發生坍塌。隨著眾多反射鏡面的落下以及一聲巨響,地球的兩隻"眼睛"只剩下了一隻,那就是"中國天眼"。對於未知的宇宙,射電望遠鏡就像是一把打開探索之門的鑰匙,是推動世界科技進步的重要手段。
  • 西南山嶺中的「中國天眼」 讓全球科學家大開眼界
    來源:第一財經西南山嶺中的「中國天眼」 讓全球科學家大開眼界作者: 錢童心這是一臺射電望遠鏡的悲劇,卻意外令全球科研人員收穫驚喜。去年11月,由於年久失修經費不足,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宣布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Arecibo)望遠鏡退役。
  • 美國天眼閉眼,耗資超6億的中國天眼將要全球開放,有何成就了?
    阿雷西博天文臺進入拆除倒計時,曾經風靡全球的「美國天眼」在2020年落幕,根據Space發布的消息指出,在12月1日,坐落在美屬波多黎各叢林深處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Arecibo Observatory)崩塌,重達900噸的電子接收器墜落到140米下的球形鏡盤上。所以這直接讓整個天眼徹底崩潰了,所以拆除倒計時。
  • 世界上口徑最大、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
    他們期望,在全球電信號環境惡化到不可收拾之前,能多收穫一些射電信號。正因這樣,中國也想建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射電大型望遠鏡。1994年7月,FAST工程概念提出。望遠鏡臺址挖掘完工,基地、主動反射面的建造均於2013年內動工。FAST是世界在建的最大射電望遠鏡,藉助天然圓形溶巖坑建造。FAST的反射鏡邊框是1500米長的環形鋼梁,而鋼索則依託鋼梁,懸垂交錯,呈現出球形網狀結構。FAST的反射面總面積約25萬平方米,用於匯聚無線電波、供饋源接收機接收,目前總投資概算為6.67億元。
  • 美射電望遠鏡坍塌了!現在,世界上僅有中國FAST一隻球面「天眼」
    為什麼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會坍塌? 毫無疑問,建成於1963年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是美國科技和實力象徵之一,在「中國之眼」運營之前,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射電望遠鏡,肩負著人類探測外太空的使命。
  • 投資6.67億!中國這項重大科學裝置,已成世界唯一!
    包括中國在內的10國天文學家提出建造新一代射電「大望遠鏡」。他們期望,在全球電信號環境惡化到不可收拾之前,能多收穫一些射電信號。 會後,南仁東一把推開了中國代表吳盛殷的門:「咱們也建一個吧。」
  • 世界第二大射電望遠鏡坍塌,中國FAST成全球唯一天眼
    1GCEETC-電子工程專輯美國科學家感嘆:如今觀測深空只能靠「中國天眼」FAST射電望遠鏡了。1GCEETC-電子工程專輯因年久失修坍塌,三個支撐塔全部斷裂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口徑達305m,自1963年開建直到「中國天眼」FAST建成之前,一直保持著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的紀錄。
  • 「中國天眼」開眼看宇宙 探測範圍可及百億光年之外
    1月11日,有「中國天眼」之稱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通過國家驗收正式開放運行,成為全球最大且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也意味著人類向宇宙未知地帶探索的眼力更加深邃,眼界更加開闊。深藏於貴州山區的「中國天眼」有30個足球場那麼大,是中國近年來深空最受全球矚目的大科學裝置。
  • 美國射電望遠鏡坍塌,全球只剩中國一個「天眼」,或要求分享中國數據!
    美國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被稱為地球「兩大眼睛」之一,它建於1963年,是美國科技和實力象徵之一,在「中國天眼」還沒有運營之前,它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射電望遠鏡,肩負著人類探測外太空的使命。
  • 曾經世界最強射電望遠鏡廢棄了怎麼辦?不怕,還有中國天眼!
    曾經世界最強射電望遠鏡廢棄了怎麼辦?不怕,還有中國天眼!半個世紀的運行,再加上自然因素的損壞,該望遠鏡的使用價值已經大大降低,2008年,阿雷西博望遠鏡被正式列入美國國家歷史名勝名錄,或許這也暗示了其最終命運。關閉的消息一出,許多人紛紛擔憂今後的相關研究工作如何展開。事實上,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的頭銜早在2016年就已經易主。
  • 4月1日,全球唯一的中國天眼將對全球科學界開放!
    自4月1日起,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於2021年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各國科學家可以通過在線方式向國家天文臺提交觀測申請,申請的項目將交由「中國天眼」科學委員會和時間分配委員會進行評審、提出項目遴選建議,並於8月1日起分配觀測時間。
  • 古有二郎神開天眼,今有中國天眼FAST,世界第一!
    今有中國天眼FAST能觀測到134億光年外星系發射出來的微光。FAST的英文全稱為「Five-hundred-meter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漢語即「500米口徑球冠狀主動反射球面射電望遠鏡」。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克度鎮大窩凼的喀斯特窪坑中。
  • 「中國天眼」通過國家驗收正式開放運行
    1月11日,當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通過國家驗收正式開放運行,成為全球最大且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也意味著人類向宇宙未知地帶探索的眼力更加深邃,眼界更加開闊。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古人感嘆,天邊眼力破萬裡;而今,「天眼」的眼力破億光年。它靜若處子,除了反射面變形時上千個液壓促動器一齊低吼,幾乎不會動。它又迅若奔雷,每秒最高傳輸基帶數據38G,每小時接收的平均有效科學數據約3.6T。
  • 中國人的驕傲——「中國天眼」即將對全球科學界開放
    FAST,又被稱為「中國天眼」,FAST是一個英文全名的簡稱(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這個英文全名直接翻譯過來就是
  • 天目有話說 面向全球科學界開放 好樣的!「中國天眼」
    「中國天眼」資料圖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人類對宇宙的探測從未停止。近日,一個好消息傳來,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面向全球科學界開放。今年4月1日起,各國科學家可以通過在線方式,向國家天文臺提交觀測申請,8月1日起將分配觀測時間。
  • 美國射電望遠鏡墜毀,中國「天眼」成唯一,3年前就有預兆
    隨著科學的進步,我們知道在距離地球幾十億,甚至上百億光年之外,依舊有許多天體存在,不過,利用普通的望遠鏡,我們根本無法知道如此遙遠的宇宙之地,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了更方便地了解宇宙,科學家發明了射電望遠鏡。射電望遠鏡是一種能夠接受天體射出的無線電波的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