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繪畫與西方繪畫的主要區別是什麼呢?

2020-12-04 著名書畫家張言好

中國繪畫和西方繪畫作為東西方最具代表性的繪畫畫種產生於各自的文化體系中,由於中西方文化上的差異,造成中西方繪畫上的諸多差異,包括繪畫理念、繪畫工具材料、繪畫技法和表現手法、繪畫的形式表現、繪畫的題材選擇等等。

中國文化中有一個突出的特點或者說特徵是含蓄、內斂、中和、自然。在這種文化支配下,中國畫從傳統上就確立了以「寫意」為主以表現自然為主的繪畫理念,注重畫面深沉曠達幽遠博厚的意境的表達,給人一種心曠神怡寧靜致遠抒發情懷陶冶情操的感覺,而並不刻意追求畫面的形象逼真效果。中國畫美在意境,妙在似與不似。西方油畫美在形象,妙在直觀立體。如果說什麼是中西方繪畫本質的區別,那就是繪畫理念上的不同。由於這種繪畫理念支撐,中國畫形成了「書畫同源」的筆墨藝術,形成了「詩書畫印」一體的外在表現和豐富內涵。

油畫重寫實
國畫重寫意

西方文化中也有一個突出的特點或者說特徵是開放、張揚、直接、直觀。在這種文化支配下,西方繪畫(主要是油畫)從一開始就確立了以科學嚴謹的造型具象比較真實的還原客觀物象本真面貌以表現人為主的「寫實」繪畫理念,從創作技法到表現手法上窮盡智慧運用科學刻意追求畫面的逼真效果,形成了以古典主義寫實油畫為主導的西方繪畫體系。

但是,儘管中西方繪畫有很多區別或者說不同,但它們沒有孰高孰低孰優孰劣之分。應該說中國畫和西方畫都是人類文明智慧的結晶,是繪畫藝術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它們各有特點,各有特色,各有千秋,各有精妙深奧引人入勝之處,都給人帶來視覺上的美感和精神上的享受。

傳統中國畫家們認為筆墨對於中國畫來說很重要,中國畫離不開筆墨,離開了筆墨就不叫中國畫。中國畫有一套語言體系,中國畫有其特有的形制,和對工具材料使用的規矩。中國畫有自己筆墨語言,找到一種結構,這種結構是帶有個性的,也是帶有情感的,帶有中國文化特有的屬性,因為中國文化就是詩意化,並不過多注重物質表達,但是作為這種材料,本身注重書寫性。

中國畫,是精神意象的表達:畫畫不是告訴別人這是什麼,或者你看到了什麼,在這個層面上繪畫就沒有意義了,我覺得繪畫應該是貼近內心,你是不是真的感動過,是不是注入了什麼,或者畫出了什麼,畫出什麼可能比畫了什麼更重要,是帶有情感的。中國畫是「寫意」,是「書寫」。中國畫都非常講究畫面有意境,畫外有精神,畫外有畫;格局版式講究密不透風,疏能跑馬,即疏密有致;除此以外,還希望能詩、書、畫、印俱佳,因為畫完畫後還有題跋、落款、印章…… 到了元代(1271年-1368年),水墨畫佔據了絕對地位,水墨畫上只有黑白兩種顏色,通過墨色濃與淡、線條的粗細來表達對象,會有一些單調,此時更講究題跋、落款和印章了。此外,畫面強調留白,通過留白,增加畫面的空間感。而西方繪畫,尤其是發現了一系列光和色彩的原理後,還強調通過顏色的飽和度、透明度、虛實關係構造畫面空間感。

中西方繪畫具體在表現形式上,比如中方常用線條表現,西方則多用色彩明暗對比; 材料上國畫依賴的是水,西方更多的是油墨 。方法上常拿出來說的就是散點透視和焦點透視的區別 。

中國畫用散點透視,就是觀察點不局限在一個點上,視角可以隨便移動,每個點上看到的東西都可以容納在畫面裡,因此常有咫尺千裡的效果; 焦點透視就是跟照相一樣,在一個點上看到什麼如實畫下來,看不到的就不要表現,強調的是畫面的立體感和實感; 技巧上國畫裡是點、染、皴等等,西方流派比較複雜,技巧也比較多樣;到了近代中國畫其實也吸收了很多西方繪畫的技巧,集中西方特點比較明顯的就是徐悲鴻徐悲鴻致力於中國繪畫吸收西畫的畫法,強調西畫的素描基本功,並且在繪畫教學中大力推行,影響至今!

就我的欣賞而言更喜歡中國畫,認為中國畫文化含量更高,西方風景油畫雖然像卻境界小,我國山水畫雖寫意卻有咫尺千裡的大境界,更值得品味!

風景油畫雖像但境界小
中國山水畫有咫尺千裡的效果

相關焦點

  • 中國繪畫與西方繪畫的探索——王利宏
    一、了解中國繪畫中國繪畫畫具有歷史悠久的文化和傳統的優良中華民族傳統繪畫,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的智慧與神韻,其鮮明的特色風格在世界畫壇中具有別具一格的體系。中國畫傳統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於絹或紙上,這種畫種被稱為「中國畫」,簡稱「國畫」。中國畫區別於「西洋畫」,中西文化,根本不同。
  • 原始繪畫語言符號與現代美術的主要區別
    原始繪畫語言符號與現代美術的主要區別 薛宣林  從19世紀末開始的現代派美術中,有許多的藝術主張與藝術形式。其中有一種原始繪畫形式回歸的傾向,因此給現代美術創作以及美術理論研究帶來了麻煩。筆者認為有必要對原始繪畫語言符號和現代美術從理論上進行一下分析,以便我們對原始繪畫語言符號有個較完整的概念,更重要的是,使我們今天的美術家能夠正確掌握原始繪畫與現代美術的界限。
  • 繪畫在古代被稱為丹青,西方的繪畫傳入後,為了區別才稱為國畫
    繪畫在古代被稱為丹青,西方的繪畫傳入後,為了區別才稱為國畫繪畫在古代又被稱為丹青,在1840年以前被統稱為古畫。鴉片戰爭之後,西方的繪畫傳入,為了區別開來,人們才給它取了國畫這樣一個名字。接下來小編簡要介紹幾位在中國美術史上影響較大的畫家,以及一些名畫背後的傳奇故事。巖畫,顧名思義,就是刻在巖石上的畫,已經有四萬多年的歷史。在原始社會末期,生產力還特別落後,巖石是人們最常用的工具,因此那個時代也被稱為石器時代。巖石除了作為勞動工具使用之外,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繪畫材料。
  • 印象派中國畫和其他繪畫有什麼區別
    5、從繪畫過程到繪畫效果,他們與「中國畫」、「水墨大寫意中國畫」、「彩墨中國畫」、「水彩畫」、「中國元素油畫」、「工筆畫中國畫」和「西方印象派繪畫」不同。6、因此「印象派中國畫」不同於其他任何繪畫。黛荷翁先生「印象派中國畫」的繪畫如圖所示。
  • 中國繪畫與西方繪畫有哪些不同?
    中國繪畫最初來自工藝美術,來自器物的裝飾形式,早期的中國繪畫即屬於手工業的門類之一。中國繪畫的淵源可以上溯到距今約五六千年原始時代的彩陶藝術。中國繪畫與更多地接受古埃及、古希臘的建築、雕刻影響的西方傳統繪畫風格不同。西方傳統繪畫極力追求立體感和真實感,在一幅幻現立體空間的畫境中,描繪出圓雕式的物體。
  • 中西方繪畫本質的區別是什麼?看完這個你就知道了!
    中國繪畫和西方繪畫作為東西方最具代表性的繪畫畫種產生於各自的文化體系中,由於中西方文化上的差異,造成中西方繪畫上的諸多差異 中國文化中有一個突出的特點或者說特徵是含蓄、內斂、中和、自然。在這種文化支配下,中國畫從傳統上就確立了以「寫意」為主以表現自然為主的繪畫理念,注重畫面深沉曠達幽遠博厚的意境的表達,給人一種心曠神怡寧靜致遠抒發情懷陶冶情操的感覺,而並不刻意追求畫面的形象逼真效果。
  • 西方繪畫對畫國畫的人有什麼價值?中西方繪畫的本質是表現人性
    從美術學院的教學上講,是以西方的素描作為繪畫的基礎來進行教育的。西方的藝術教育,西方的繪畫,對一個畫中國畫的人到底起到什麼作用,有什麼價值?又有什麼矛盾?都是今天大家所關注和困惑的問題。比如怎麼認識中西方繪畫,西方繪畫能不能跟中國繪畫相融合的問題?
  • 中西方繪畫藝術有哪些區別?
    世界各國的繪畫藝術都走過各自不同的歷史,形式雖有所不同,但至今已基本形成了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美術和以歐洲各國為代表的西方美術。 中國繪畫在中國歷史的不同時期歷經了彩陶文化、青銅文化、畫像石、畫像磚、壁畫、宮廷畫、年畫、文人畫的不同階段,道路漫長曲折。
  • 中國有記載的第一位畫家是誰?西方的又是誰?他們有什麼區別
    在中國記載的第一位有名有姓的畫家他是誰?也就是說有歷史記載的畫家是哪位呢?在西方的第一位有記載的畫家又是誰? 他們的畫作有什麼區別?在中國長期發展的歷史當中,創造繪畫的人叫做畫工,或者叫廝役,沒有人記住他們姓什麼叫什麼。
  • 徐悲鴻繪畫思想:運用西方的寫實主義技法變革中國傳統繪畫
    二十世紀初期,西方民主與科學的思潮開始慢慢的傳入中國,中國社會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各個方面都發生著劇烈變革。新的文化理念對陳舊的思想觀念有很大的影響,落後的繪畫方式慢慢的被先進的創作觀念所替代。他發表文章大力宣傳:中國繪畫主要表現的是畫中的意境,不是按照物象的形體進行的,而西方的一些繪畫理念恰好相反,我們應該把寫實的繪畫思想融匯到中國畫的創作中,把西方的明暗、體積、結構、空間技法與中國的筆墨意向造型結合到一起,走變革中國傳統繪畫的路線。就在這種社會背景卜,中國的傳統繪畫開始發生轉變,在以徐悲鴻先生為首的帶領下,走出一條寫實主義的中國繪畫道路。
  • 西方近現代重要繪畫成就的取得來自中國
    為什麼需要開展這樣的「強元」課題呢?因為近代以來,中國人一直有一種盲目的崇外心理和自卑心理,這就需要「強元」,強我們民族這一元。在此,我主要講四個方面。 第一,「強元」課題主體意識明確,具有現實意義 在現當代不自信的環境下,我們有些人主張「中西結合」,這種說法就是缺乏「強元」意識,沒有強調主體意識。搞中西結合,以誰為主?
  • 兒童繪畫和專業繪畫的區別與聯繫
    成人應正確認識兒童繪畫的實質特性及其與專業繪畫的區別和聯繫,才能正確引導兒童,讓兒童在學習畫畫的過程中享受到真正的樂趣。(一)兒童繪畫與專業繪畫的共通點兒童的畫與大畫家的畫差異只在於他們認識開展的水平和經歷不同,他們的繪畫活動並沒有實質區別。
  • 一切繪畫的基礎是什麼?
    中國傳統繪畫的基礎講的是線描、筆墨和寫意,主要體現在山水,花鳥,人物上。西方寫實繪畫的理論基礎是:線,型,光,色和情感,主要體現在風景、靜物、人物上。中國傳統繪畫除了講究繪畫本身的技藝研習之外,還要有書法詩詞的深厚造詣。無論那種繪畫,素描是不是必須要學?不學可以嗎?學了有好處嗎?學了有壞處嗎?
  • 中西方繪畫區別的本質 是文化根源的差異
    在西方繪畫裡,人長了翅膀,或者藉助某種物體才可以飛,而中國敦煌壁畫——飛天,則不需要。李白的黃河之水天上來,也不會出現在西方的詩歌裡。就這一現象總結,區別在於:西方人堅持認為,物理即畫理,藝術規律必須符合自然規律,中國人則不認為是。
  • 攝影后期該學習西方繪畫的什麼?
    繪畫方面改變了西方藝術,復興了希臘藝術,注重表現人的美。這段時期最重要的是真實,主要注重結構真實。2. 後來提香又改變了美術史,填補了文藝復興;提香開始描繪明暗、虛實、色調、塑造,幾乎是涵蓋了西方繪畫所有的技巧。其實學習色彩要從威尼斯畫派開始,也就是文藝復興晚期。
  • 「目視」與「神遇」:中西繪畫的區別
    ,但最根本的區別是西方畫以「目視」,中國畫以「神遇」。 中國文人認為石頭最美,梅、蘭、竹、菊最美,人稱「四君子」。宋朝的文人米芾見到石頭就下拜。石頭怎麼美呢?因為石頭獨立自由,不倚不靠,冷熱不改其容。這就是寓意做人,不要依靠什麼官員,不要拉什麼關係。你身居高位、炙手可熱,你門庭冷落,我都無動於衷,所謂寵辱不驚。《周易》反覆說「介於石」,即耿介正直如石之狀。石頭的這種高尚品德正是人所需要的。
  • 中國藝術精神與西方繪畫語言的「珠聯璧合」
    中國藝術精神與西方繪畫語言的「珠聯璧合」朱建安和朱赫「大藝至澄」藝術雙人展近期,上海浦東張江科學城迎來一場文化盛事,在張江當代藝術館,一場形式獨特的藝術雙人展開幕。當西方繪畫技藝遇上中國傳統水墨提及朱建安老師,便要提到水墨畫法。
  • 工筆畫與西方寫實主義的區別,生動傳神的人體工筆與寫實繪畫賞析
    中國當代工筆畫與西方寫實主義的區別,中國工筆畫素以精謹工細著稱,尤其在近代西方寫實主義傳入中國之後,工筆畫的寫實技巧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在中國當代的工筆畫創作中,西方寫實主義的影響更為明顯,何家英的《秋冥》《山地》,李乃蔚的《山菊》、《銀鎖》等無不借鑑了西方繪畫的透視技巧和構圖方法。  然而,對於西方寫實主義的借鑑,並不意味著意境的喪失。
  • 工筆畫與西方寫實主義區別,生動傳神的人體工筆與寫實繪畫賞析
    中國當代工筆畫與西方寫實主義的區別,中國工筆畫素以精謹工細著稱,尤其在近代西方寫實主義傳入中國之後,工筆畫的寫實技巧得到了進一步發展。,他的《愚公移山》將西方的素描技法與中國傳統的筆墨形式相結合,以暈染的方法強調人體結構與體積感,恰如其分地實踐了他折衷中西的理論。
  • 油畫是西方繪畫的主要畫種,它是使用油質顏料,在布、木板
    與中國畫相比,西方油畫在繪畫材質和用料上有著本質區別。油畫是西方繪畫的主要畫種,它是使用油質顏料,在布、木板或厚紙板上創作而成的,其表現力強,色彩豐富鮮豔,能夠充分表現物體的質感。畫面所附著的顏料有較強的硬度,當畫面乾燥後,能長期保持光澤。小編文化領域優質創作者,文章均屬小編原創,抄襲必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