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郭
2014-09-18 10:55 來源:澎湃新聞
2014年應該是一個可以被記入美國電視史的年份。上半年裡,伴隨著《真探》、《冰血暴》、《平常的心》等雲集了好萊塢一線影星的迷你劇大熱螢屏,越來越多的好萊塢大腕們都動起了轉戰小熒幕的心思。繼馬修·麥康納、朱莉婭·羅伯茨之後,憑藉《鋼琴家》斬獲第75屆奧斯卡最佳男演員的艾德裡安·布洛迪也踏上了迷你劇之路——在僅有兩集、共計164分鐘的迷你劇《胡迪尼》(Houdini)中出演被西方社會奉為「最偉大魔術師」的哈利·胡迪尼。
雖然和歷史上體格健壯、身高只有一米六五的魔幻大師胡迪尼相比,艾影帝顯得過於高瘦了,但同為猶太人,艾影帝的中分波浪小捲髮和那雙帶著狷狂氣質的深灰色眼睛倒是頗為符合人們對這位總是遊走在現實與幻想邊界的傳奇魔術師的想像。唯一讓我感到難以信服的,是艾影帝那看起來並不十分結實與強健的腹肌,每每看著他像胡迪尼當年那樣在表演前後被各種老拳痛擊腹部,我便很是擔心他會熬不到劇中胡迪尼去世的時候。而編劇在這一點上的處理恰恰加劇了我的這種擔憂——為了將胡迪尼多年來邀請他人在表演時朝自己腹部痛擊的慣例和他最終死於盲腸破裂的事實聯繫起來,那一幀幀肌肉與器官共振,肉屑與體液齊飛的畫面絕對是個極具象徵性的劇透。
胡尼迪表演中國水牢逃生術。(劇照)平心而論,想用164分鐘的篇幅來描摹被譽為「歷史上最偉大魔術師」的哈利·胡迪尼的傳奇一生,就像是妄圖開著桑塔納來完成F1大獎賽一樣屬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即便是倚仗了艾影帝的不俗演技,這部迷你劇所能做到的,也僅僅是將胡迪尼那些富有代表性的各色事件做一個串聯。但若是因此就徹底否定這部劇的可觀賞性,卻又是對編劇的不公正——想想看,就算是拍一個三四流人物的傳記片,兩個多小時也難以釐清,更何況主人公是那樣一個精彩絕倫,時時刻刻都在刷新大眾眼界的神奇人物?光是那些令人匪夷所思的逃生術都夠拍一季二十多集的常規劇了,再加上傳聞中的間諜生涯,與通靈騙術打擂臺的反偽科學實踐,恐怕就連胡迪尼自己,若是有給自己寫傳記的打算,都不知道該從何寫起吧。
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這部迷你劇並沒有把側重點放在胡迪尼那些令人屏息的魔術上,就連他最著名的「中國水牢逃脫術」和當年引起世界轟動與多年猜測的「大象消失術」也僅用了幾個鏡頭(當然,這樣做也並非全為劇集結構考慮,而是出於要保持大師經典魔術的神秘性)。
與之相對應的,這部迷你劇花了相當大的篇幅來探尋促使胡迪尼如此執著於逃生術,以及像強迫症般一次又一次刷新極限的原因——對掙脫循規蹈矩生活的極度渴望,以及對母親無條件相信自己的百般回報。前者不斷推動著胡迪尼以生命為賭注登上魔術史的巔峰,後者則註定了他在經歷無法通過靈媒與死去母親溝通的巨大失望後,堅定地站在了通靈術的對立面。在今天看來,胡迪尼也許是有著頗為嚴重的「俄狄浦斯」情結,但當全世界都認為他在痴人說夢的時候只有母親始終無條件相信他能成就「獨一無二」的人,所以他的「戀母」並不過分。
於是,很自然的,迷你劇以胡迪尼母親的去世為中點,將胡迪尼的人生分為了前後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大師以逃生術蜚聲國際,在巡遊西方列國的間隙,順道為英美兩國的情報機構充當間諜;第二階段大師苦求與死去母親的溝通而不得,身為魔幻術的集大成者,卻要一次次拆穿靈媒們假託母親名義的騙人伎倆。最終,在悲痛中愈加憤怒的大師走上了與通靈術公開較量的道路,直到死於由此帶來的報復襲擊。其實,理解胡迪尼在生命最後十三年裡與靈媒們的對抗遠比理解他對危險逃生術的著迷要容易,正如劇中借艾影帝之口反覆向觀眾表達的那樣——「我並不是要揭露騙局,我想相信自己是錯的,想與死去的靈魂對話,逃到可以超越死亡的地方去。」 然而通靈術士們無法理解,他們惹惱的並非只是一個想論證科學與偽科學命題的專家,而是一個對母親懷有最大敬意與愛意,甚至無法接受她死亡事實的赤子。
迷你劇以胡迪尼對母親的感情為線索來串聯其人生大事件的劇情安排,是這部劇不致於淪為「一般般」劇團成員之一的關鍵因素,也是我認為本劇最成功的地方。除此之外,編劇還採納了2006年美國作家威廉·卡路什和拉裡·斯洛曼合著的《胡迪尼的秘密人生:美國第一超級英雄的成長》中的觀點,將胡迪尼塑造成在20世紀初以魔術巡演為掩護,為英美情報機構效力的雙料間諜。儘管塵封的歷史尚無法對此推測予以肯定,但把間諜這個身份融入到偉大魔術師胡迪尼的身上,無疑是順理成章且令人興奮的。同時,胡迪尼的特殊經歷使得《福爾摩斯》的創作者柯南·道爾爵士、查理·卓別林、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德皇威廉二世、俄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妖僧」拉斯普廷等歷史風雲人物相繼以各種方式出現在劇中。對於我等觀眾來說,能夠透過胡迪尼的個人生活軌跡一窺二十世紀早期風雲變幻的世界格局,絕對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不過,劇中胡迪尼為沙皇全家表演魔術時的破綻也是夠明顯的,試問助手吉姆一個人怎麼能夠在用望遠鏡觀察安娜斯塔西婭公主拉拽繩子的同時又無比精準地用狙擊槍射中克林姆林宮的鐘呢?
1926年,時年52歲的胡迪尼的下腹部突然受到攻擊,最終死於因盲腸破裂而引發的腹膜炎。雖謝世已久,但他在魔術領域取得的成就至今無人超越。時值大師誕辰140周年,這部兩集的迷你劇飽含致敬之意,但終歸篇幅單薄,難以窺斑見豹。不過,在「The Great Houdini」精彩至極的一生的映照之下,任何詮釋與演繹恐怕都只能是牆上的光影,始終無法與太陽本身爭輝奪彩吧。
胡迪尼在紐約的葬禮有逾兩千人參加。(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胡迪尼,美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