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簡研究(第三輯):《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五)》國際學術研討會...

2020-11-24 中國社會科學網

  基本信息:

  編著: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 古代中國研究會

  出版社:中西書局

  出版時間:2019年12月

  版次:1

  印刷時間:2019年12月

  印次:1

  ISBN:9787547516478

  內容簡介:

  本輯收錄了2016年5月在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舉辦的「清華簡與人性、道德與命運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表的二十餘篇論文,中英文參半,是對清華簡的又一次國際研究交流的嘗試。所收文章包括字詞分析、文意梳通、史實對照、思想史問題等方面,另附三篇簡文輯釋,可供出土文獻、先秦文字學及相關領域的學者參閱,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目錄

  致謝

  開幕辭

  清華簡《命訓》研究

  關於清華簡(伍)三篇的一些筆記

  讀清華簡《殷高宗問於三壽》《湯處於湯丘》《湯在啻門》三篇札記

  清華簡(伍)《湯處於湯丘》《湯在啻門》《殷高宗問於三壽》三篇札記

  《湯處於湯丘》新釋文、注釋、白話譯文

  清華簡《湯處於唐丘》校讀記

  清華簡《湯在啻門》譯註

  清華竹簡(伍)《湯在啻門》札記

  「地真」、「女真」與「真人」

  說《湯在啻門》論「氣」一節文字

  身體與治國——試讀清華簡《湯在啻門》兼論「疾」

  清華簡《湯在啻門》「成人」概念的儒家語境解讀

  清華簡《湯在啻門》論證的文學形式

  清華簡(伍)關於「味」之哲學探究

  小臣文獻中的消耗、知識與身體的極限

  清華簡《殷高宗問於三壽》上下兩部分簡文的研究

  《殷高宗問於三壽》思想內容與背景

  中國出土文獻的釋文中所見輸出驅動的提案——以《殷高宗問於三壽》為例

  清華簡《殷高宗問於三壽》「信」說解析

  根據最近發現文獻分析《莊子.列禦寇》關於「命」概念的觀點

  陰陽思想之前的陰與陽一一郭店和清華簡的證據

  附錄

  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清華簡與「人性、道德與命運」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會議日程

  清華簡(伍)《殷高宗問於三壽》《湯處於湯丘》《湯在啻門》三篇集釋

相關焦點

  • 清華發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捌)》成果公布,紀念清華簡入藏暨...
    11月17日,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清華大學舉行,《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捌)》成果同期發布。校務委員會副主任謝維和教授等160餘人參加會議,清華大學文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彭剛主持會議。在為期兩天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中,來自全國部分高校、考古文博單位和美國、日本的專家學者將圍繞出土文獻和清華簡研究展開深入探討。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十周年成就展同期於主樓前廳舉辦。
  •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第八輯發布:百年清華的「破譯十年」
    日前,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常務副主任、清華大學人文講席教授黃德寬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捌)》成果發布會上如是說。 隨著《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第八輯發布,新整理出的8篇失傳兩千年的重要文獻面世。
  •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捌)》成果公布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捌)》成果公布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清華新聞網11月18日電(記者 劉蔚如 李婧)11月17日,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清華大學舉行,《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捌)
  • ...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捌)》成果公布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清華新聞網11月18日電(記者 劉蔚如 李婧)11月17日,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清華大學舉行,《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捌)》成果同期發布。
  • 清華大學發布第九輯戰國竹簡
    清華大學供圖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22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葉雨婷)今天,《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玖)》成果發布會在清華大學召開。來自全國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和考古文博單位的50餘位專家學者參加了發布會,從歷史學、思想史、文獻學、古文字學等角度就清華簡第九輯整理報告的內容展開了熱烈討論。第九輯整理報告共刊布五篇戰國簡冊,均為傳世文獻未見的佚籍。
  • 清華大學發布戰國竹簡「破譯」新成果 五種八篇均前所未見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琪)「此次共收錄竹簡五種八篇,都是前所未見的佚文……」11月20日,《(拾)》成果發布會首次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新址召開。這批兩千多年歷史的戰國竹簡自2008年入藏清華以來,「破譯」成果已經整理出第十輯,每一輯中均含有重要發現。
  • 清華發布戰國竹簡"破譯"新成果 八篇佚文前所未見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琪)「此次共收錄竹簡五種八篇,都是前所未見的佚文……」11月20日,《(拾)》成果發布會首次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新址召開。這批兩千多年歷史的戰國竹簡自2008年入藏清華以來,「破譯」成果已經整理出第十輯,每一輯中均含有重要發現。
  • 清華發布戰國竹簡「破譯」新成果 八篇佚文前所未見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琪)「此次共收錄竹簡五種八篇,都是前所未見的佚文……」11月20日,《(拾)》成果發布會首次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新址召開。這批兩千多年歷史的戰國竹簡自2008年入藏清華以來,「破譯」成果已經整理出第十輯,每一輯中均含有重要發現。
  •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最新成果發布
    原標題: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最新成果發布   據新華社消息 (記者李江濤)「清華簡」研究又有重大發現,包括一種佔筮方法,及截至目前我國發現最早的實用算具。這是記者從1月7日在京舉行的「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肆)」成果發布會上了解到的。
  • 特稿|千年竹簡與百年清華的相遇: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
    日前,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常務副主任、清華大學人文講席教授黃德寬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捌)》成果發布會上如是說。隨著《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第八輯發布,新整理出的8篇失傳兩千年的重要文獻面世。
  •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成果發布會在京召開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魏旖增)11月20日,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辦的《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成果發布會在京召開。此次整理報告共收錄竹簡5種8篇,分別為《四告》《四時》《司歲》《行稱》《病方》,都是前所未見的佚文,為歷史學、文獻學、古文字學甚至天文學提供了寶貴的研究資料。
  • ...黃德寬|清華大學|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文獻|召伯虎|周公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董魯皖龍)日前,《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成果發布會首次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新址召開。由於疫情防控的特殊情況,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中西書局與「學堂在線」合作,開啟了清華簡整理報告發布會全球直播,這也是出土文獻整理報告發布形式、傳播渠道的創新開拓之舉。
  • 「清華簡」最新研究成果:發現戰國時期星象系統
    新華社北京11月20日電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20日在京發布。此次發布的成果共收錄竹簡五種八篇,包括《四告》全卷(共4篇)、《四時》《司歲》《行稱》《病方》,均為前所未見的佚文,其中《四時》提供了戰國時期全新的星象系統。
  • 郭沫若中國歷史學獎頒獎《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榮獲一等獎
    由已故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李學勤主編的《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柒)》榮獲一等獎。鄒逸麟、張修桂主編的《中國歷史自然地理》,裘錫圭主編的《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史金波主編的《西夏經濟文書研究》等6部著作獲二等獎。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的《中國考古學·新石器時代卷》等7部著作獲三等獎。張政烺主編的《中國古代歷史圖譜》等12部著作獲三等獎。
  •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成果發布會在京召開
    11月20日,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辦的《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成果發布會在京召開。此次整理報告共收錄竹簡5種8篇,分別為《四告》《四時》《司歲》《行稱》《病方》,都是前所未見的佚文,為歷史學、文獻學、古文字學甚至天文學提供了寶貴的研究資料。
  •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發布新成果
    中國社會科學報訊(記者魏旖增)11月20日,由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辦的《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成果發布會在京召開。此次整理報告共收錄竹簡5種8篇,分別為《四告》《四時》《司歲》《行稱》《病方》,都是前所未見的佚文,為歷史學、文獻學、古文字學乃至天文學提供了寶貴的研究資料。  《四告》共4篇,是「清華簡」整理團隊自《尹誥》《說命》《攝命》等篇之後,又一次整理髮布的書類文獻。
  • 清華戰國竹簡最新研究成果:發現失傳千年的《尚書》篇目
    從2010年底開始,清華簡的整理報告《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每年出版一輯,收錄對戰國竹簡的最新研究成果。近期,《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第五輯終於出版了。       此次整理的清華簡六篇竹書中,有五篇都不見於任何傳世文獻。其中《厚父》、《封許之命》是失傳千年之久的《尚書》篇目。
  •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成果發布會召開
    11月20日,《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成果發布會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新址舉行。考慮到疫情防控的需要,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中西書局與「學堂在線」開啟了清華簡整理報告發布會全球直播,來自全國部分高校和科研單位的多位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現場參會。
  • 清華大學入藏戰國竹簡典籍 是迄今發現的最早中國書
    清華大學副校長謝維和介紹說,今年7月中旬,清華大學接受校友捐贈,自境外搶救入藏了一批戰國時(大約公元前3、4世紀左右)竹簡。竹簡到校時,已經發生菌害黴變,學校立即成立專門領導小組,開展了竹簡的緊急搶救和保護工作,組織研究人員對黴變組織進行採樣、化驗和分析,明確黴菌的性質和種類,科學制定了積極而又穩妥的保護辦法。
  •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成果發布會在京召開-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魏旖增)11月20日,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辦的《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成果發布會在京召開。此次整理報告共收錄竹簡5種8篇,分別為《四告》《四時》《司歲》《行稱》《病方》,都是前所未見的佚文,為歷史學、文獻學、古文字學甚至天文學提供了寶貴的研究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