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任哈爾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全國教指委分委會委員專家,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學科評估專家和學位授權審核通訊評議專家,2015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評審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黑龍江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黑龍江省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術委員會主任,黑龍江省宣傳文化系統「六個一批」專家人才,黑龍江省首批重點高端智庫首席專家,哈爾濱師範大學教學名師。1970年出生,1995年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大學藝術學院,並留校任教,1999年畢業於中央美院助教研修班,先後獲教育學和美術學碩士學位。
味 象 澄 懷
文/孟憲德
我喜歡用自己的方式畫我喜歡的題材,是因為我更想畫出畫面後面的神秘的不可捉摸的情感世界,抑或內心的情感世界是支撐我的畫面的精神核心。
《味象澄懷-秋》55cmx74cm 2012年
我熱愛自然,落地無聲的雪片,綿綿的細雨,飄渺的白霧,燎原的野火,枯零的樹枝,蒼冷永恆的山丘,無不讓我迷戀陶醉。我時常一人在曠野中,在山頂,甚至在樓頂,感受著我身體之外的這個深不可測、遙不可及的大宇宙。天地歸於蒼茫,我的身體好像融化在空氣之中。整個宇宙是那樣的寂靜沉著,仿佛一切不再發生變化而永恆,又好像一切在無聲無息地發生變化。喧囂成為一種想像,沉入記憶的深淵。靈魂得到淨化,思想不再複雜,情感變得豐富多彩。我小時喜歡冥想,時時神思遊移,漫無邊際。常對月獨立,看雲月行走,感悟時空,突覺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一種莫名的傷感和愁思,盡滲身心。登高遠眺,目力所及,宇蒼地荒,不盡宇宙,渾然蒼茫;閉目內觀,冷山骨樹,野火燎原,無形無象,無聲無音,神遊四野,萬物寂寥,情湧於胸,感極而喜,感極而悲,此情此感終困我心。
《味像澄懷--暮日》38x50cm 2008年
正所謂畫源於心。
我用水彩工具來表達我的情感,來試圖創造一個與我們生活的客觀世界並行的另一個世界,這個「世界」是具象的而非抽象的畫面。個體內心感悟自然而獲得的情感,是組構畫面的「精神核心」。她隱於具象景物的物質構架中,或滲出於物質構架外,源於心,表於象。具象的畫面只是外在層面,味象澄懷,才是其真正意義所在。
《味像澄懷--遠山清冷》36x50cm 2001年
這種「精神核心」在我的畫面中高於一切,這便是巴爾蒂斯所說的「畫面後面的東西」。「後面的東西」是一種無形的感受,是內心世界對客觀世界的情緒感應、與個人性格、情感、思想、的結合。每個人是一個個體,不同於其他的個體,所以對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而不同的感受會產生不同的畫面也就會產生不同的繪畫方法,產生不同的繪畫技術。17世紀的中國和尚石濤早已說過:「畫者,從於心者也」,這是畫法、技術產生的一個先決條件。我在感受體驗客觀世界中味象,在產生各種方法繪製畫面中澄懷。
《味像澄懷--冬雪》100x75cm 2015年 綠潭寒冰銀雪塞外如夢
畫畫過程中,我時常停下來研究一下當代的或過去的大師,關於他們的畫及其他的一切,或看書讀畫或冥思遐想。我喜歡很多西方大師,但我發現我更喜歡中國的畫家,如每每看範寬的《雪景寒林圖軸》的意境,令我心馳神往。我根據自己的「精神核心」,從這些畫家中汲取營養。
《上觀蒼宇 》105x77cm 2000年 全國第五屆水彩粉畫展銀獎中國美術館收藏
這種「精神核心」我一直在追求,她隱藏著,滲透著,某一時刻,我覺得捕捉到了她,某一時刻,她又滑走了。所以我在畫面中採用各種手段,創造極「具象的精神世界」,或傾向「意象的精神世界」。
《上觀蒼宇--風吹雲走》 110x75cm 1997年
不論大幅具象些的大場面還是小幅意象些的局部風景,第一步驟我一般都採用溼畫法大面積渲染,使畫面潤澤,渾然,蒼茫,這其間完成了畫面的大部分,盡力捕捉住最令我興奮的某些東西,這一步時間很短,但很關鍵,決定著我是否繼續畫下去。一旦決定畫,我便把畫重新裱起來,慢慢畫,把我的情感慢慢地滲透到畫面中。我採用各種辦法創造一些抽象的肌理,使其合理存在,有點像被觸的極其敏感的神經末稍,我很喜歡這些肌理。在慢慢畫的過程中,我像是在一個封閉的遂道中行進,我知道前面有光亮,我喜歡用中國毛筆,它在畫紙上留下各種情感軌跡,那種感覺很愜意。我努力通過各種方法來表現隱於畫後面的我的「精神核心」,或者應該說我的「精神核心」決定了我用這種方式來畫畫。
《上觀蒼宇--樓頂》105x77cm 2001年
透過物象的表層,我有一種不可捉摸的精神感受,我努力來捕捉結果總是不滿意。這個過程,便是我的藝術過程,這也許會持續幾十年。
奔跑在時空深處
文/孟憲德
一、思考
我的心靈在時空隧道中任其與經驗中的碎片相遇;我的眼睛時刻準備睜大,因為我怕遇見光明時,看不清眼前的一切!而那些時空隧道中的小碎片,正是我眼睛睜大時留下的瞬間。我知道,失去它只是遲早的事!
《蒼宇萬象--秋水》100x150cm 2016年4月 浮雲塵煙流水度春秋·天地悠悠
每當我刻意地注視這個世界的時候,我感到它正在逝去!
對於時空隧道而言,一切的「動」都在「靜止」之中。因此,我知道奔跑是徒勞的,也許我跑得越快,離我要抓住的時光就越遠,但我仍舊要跑,這或許是我以繪畫存在的意義。
《蒼宇萬象--銀河》100x150cm 2015年8月 蒼宇洪荒浮冰雪塞外凍土待春風
我沒有別的辦法,只有通過我能夠掌握的有限的方法,儘可能地留住它!確切地說,是儘可能地留住它的信息。
《蒼宇萬象--落雪》100x150cm 2015年8月 雪飄塞北天地人間如夢
時間、空間、生命,我們每天都在這三種維度裡運轉;時間是一條永遠沒有終點的線;空間是一個沒有邊際的球;而我們的生命,只是被栓在這時間線上的一粒塵埃,在空間的球裡存在。以渺小的生命去窺探浩渺的宇宙,感觸到的終究只能是某個側面和局部!我倚靠在角落裡,睜大眼睛看世界,用畫筆去盡力表達我的感知與思想,探究著存在與逝去。
《蒼宇萬象--寒冰》100x150cm 2016年11月 一池寒冰青如玉漫天飛雪滿人間
二、繪畫
當我遇到的時候,我已經感到要失去!這就是我要畫畫的原因。
逝去,是我畫中抹不去的主題因素,所有的技法、構圖和顏色都是為此而存在。伴隨一種莫名的失落感,孤寂、彷徨和危機感油然而生。法國畫家巴爾蒂斯說:「物象的背後,還有另外一種東西,一種眼睛所不能見到但可以用精神去感覺到的真實存在」,我深有同感。馬克思-魏勒說:「我的創作是一種精神創作,這種創作給我一種思潮。這種思潮從中國到蒂羅爾山巒起伏的大地而來」。這種「精神創作」也令我焦灼難寐,欲罷不能。
《心源印記·家園冬晚》102x73cm 2014年 入選全國十二屆美展
我經常用強對比來描繪物象,令人奇怪的是,由形狀、色彩等要素所造成的心理感覺,往往不是興奮高亢,而是一種莫名的失落和憂傷!色調、構圖、造型和筆意等如同音樂中的音符,可以在畫面奏出不同的節奏,而在我的繪畫裡,卻營造了只能用心靈去遊歷的另外一種情感世界,它與現實世界平行,不華麗不高亢,只是樸素低調而沉著,並在默默地顫動著存在與逝去之音。
《心源印記·暮意冬雪 》74.5x103cm 2014年7月 青島美術館收藏
我強調強烈的整體感,並將畫面視為一個心物相互感應的場,在這個場中,一切破壞畫面整體表達的因素,能夠在創作之前去除的已經去除了,而在畫面中有時是有意無意出現的偶然因素,如果是有利於畫面整體協調的,我會很小心地留住;而那些不利於畫面整體表達的因素,我會毫不吝嗇地消除它。
《心源印記--看雪》120×90cm 2010年 第九屆全國水彩粉畫展中獲優秀作品獎
水彩畫是我慣用的創作手段,但在我的概念中,我所採用的只是不同的繪畫材料而已。我是生活在中國並時刻沐浴在中國文化中的東方人,很難完全像那些西方水彩畫大師那樣去畫水彩畫;但畢竟水彩畫由西方傳入,我也不會完全像中國水墨畫家那樣去用水彩顏料畫水墨畫。儘管水彩和水墨都是用水來進行調色的畫種。我不停的在中國博大精深的繪畫傳統中汲取營養,我也效法西方的繪畫大師。在我的繪畫工具裡,除了西式水彩畫工具以外,我卻慣用中國毛筆,這令我倍感親切,因此書寫性的繪畫技巧我是必須借鑑的。這也是我的畫面常常出現毛筆式的筆觸和寫意性的局部的主要原因。然而,我的畫面還有一種和中國傳統繪畫區別較大的因素,那就是我喜歡在畫面中表現體量感非常強的現代建築。由於造型的原因,現代建築往往是直線條為主,因此,我也用非常精細的直尺來輔助描繪建築的輪廓和細節。直線條的建築是人造物,和彎曲有力、充滿生命感的大自然放在一起能夠產生強烈的對比,給人印象深刻,但有時也會破壞畫面的整體形式。因此,我常常採用樹幹和其它物象對那些與畫面形式不太協調的直線進行局部遮擋,以期獲得完美協調的形式美。
《心源印記·雪野斜陽》74cmx103cm 2014年7月
三、傳統
我從中國傳統出發來獲取圖像的意義。但是,我從沒有放棄對於西方美術傳統的研究。總體而言,我強調「精神」在表達客觀圖像中的重要意義,而不是客觀物像本身。總覽西方繪畫史,他們較多地強調客觀現實的還原,即強調物象的真實存在與視覺記憶的完美重合,以此來獲取圖像的意義。因此,色彩、光線、形狀和質地等對於西方藝術來說顯得尤為重要,他們用科學的態度來對待藝術,有時甚至顯得機械,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達文西解剖過人體,丟勒寫生時用繪有幾何方格子的透明玻璃板放置在模特和畫板之間。打格子作畫是許多西方藝術家慣用的繪畫手段。即便是那些不太注重再現的表現性畫家,早期也大多有著嚴謹的素描寫實功底。西班牙現代著名畫家洛佩茲甚至用標註尺寸的辦法來繪製素描稿。
《心源印記·蓮蓬》83cmx115cm 2016年5月
而在中國,藝術學和科學數千年以來幾乎沒有重合的時候。當代書法理論家金學智先生在《中國書法美學》一書中對中國書法藝術所進行的美學特徵概括可以說明問題。他說:「商周尚象,秦漢尚勢,晉代尚韻,南北朝尚神,唐代尚法,宋代尚意,元代尚態,清代尚質。」其中的「象」、「勢」、「法」與法度有關,而「韻」、「神」、「意」、「態」、「質」則與性情相關。商周時期接近上古,中國古老的哲學《易經》以其高度符號化的「卦象」形式,對商周藝術符號的形成產生巨大影響;秦漢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一統的歷史時期,其氣勢必然居首,因此講究氣勢是那個時代的主流;即便是在最為講究法度的唐代,藝術也是主觀心靈的表現,而不是一門科學;到了宋代,宋人更注重「意」,即講究畫面意蘊、意味的表達,而不是具體的形似;到了元代,元人尚態,強調的是藝術中的心態和形式中的姿態;明清以來,中國藝術總體上注重質的表達,即講究造型的質感,接近抽象表現藝術,與科學分析式的藝術更是不相同。
《心源印記·四個枯果》103x75cm 2013年
東西方藝術思想相去甚遠,甚至大相逕庭背道而馳,卻又息息相關,同為人類寶貴的文化瑰寶。
《心源印記·兩個果子》74cmx103cm 2012年
四、自我
我從中國傳統藝術精神出發獲取圖像的意義,但絕不排斥西方傳統繪畫獲取圖像意義的技巧和方法。我的圖像的意義來自東西兩大藝術傳統的綜合表現,其中既有西方嚴謹的寫實技巧,又有源自中國古代藝術巨匠的意象表達。
《心源印記·紅沙發》75x56cm 2007年
總之,古今中外歷代大師,尤其我喜歡的大師,都令我頂禮膜拜,是我學習的最佳範本,如果他們能夠組成一條時空隧道,那麼,我就是那個奔跑在時空隧道裡的人。為了執著的闡述存在與逝去,我與憂傷和失落相伴;為了獲取畫面中的精神建構,我與時空隧道裡的大師們相伴;為了更加接近那些大師們的藝術和物象的精神本質,我仿佛在時空曠野中不停地奔跑並與無盡的孤寂相伴!也許將終盡此生而不得!
《心源印記·對鏡照》102.2x73cm 2013年
精神物化·師法自然
——品讀孟憲德的水彩畫藝術
文/周琳
(哈爾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
水彩是具有靈性的藝術表現形式,它的靈性源自瞬息萬變的水性,也在於它海納百川的活性,它的包容性使它適應於多樣地域文化意識。水彩藝術大師善於將水彩材料的靈性訴諸於悟性,將繪畫技術與意識相容,將物性與心性相通,激發畫面中「靈」與「魂」的交融,將意味幻化無窮。可謂心靈相通表其意,融會貫通傳其神。
《2017朗鄉寫生3》56x76cm 2017年9月
孟憲德的水彩畫藝術,崇尚自然、意蘊通幽,以凝重內斂、沉著渾厚的表現手法,塑造了北方水彩畫藝術的個性特徵。70年代出生的他,在北方質樸的人文環境中成長,既具有老一輩畫家的剛毅品格、勤勉樸實,也有青年一代的創作熱情和現代意識。兒時登高遠眺、臥看行雲、感悟天地、心馳神往,少時善於發現、勤於思索,苦學不倦、孜孜以求。憑藉非凡的毅力與悟性,從業20多年來創作數百張作品,參與國內外展覽50餘次並獲重要獎項,出版個人專著、畫集11部,並發表論文及作品近60次。成績斐然、聲名卓著,成為黑龍江水彩畫壇的中堅力量,北方水彩風景畫的代表人物,也是當代中國水彩畫界頗具影響力水彩畫藝術家。
《2017朗鄉寫生4》56x76cm 2017年9月
感動於真實,以精神固象
藝術源自生活,「外師造化,中的心源」。大自然的美需要畫家的體察觀想,將內心的情感和感悟通過筆墨的傳神轉化為紙筆下的美。孟憲德的水彩畫取材於生活,他筆下的風景始終圍繞著他身邊的景致和生活片段,他走到哪畫就把藝術的感悟帶到哪裡,生活就是他最廣闊的素材資源。家鄉的山水、北國風光、甚至遠赴異國他鄉的考察,真實、質樸、自然的景象帶給他最真誠、最深摯的感動。羅丹曾說:「所謂大師,就是這樣的人: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別人講過的東西,在別人司空見慣的東西上能夠發現出美來。」這是觀者對孟憲德水彩畫最直觀的感受,習以為常的生活中、曾被忽略的事物可以蘊含著驚人的藝術之美,客觀萬象被賦予深意,凝聚的心緒中牽動著曾對自然的感懷。
《2017朗鄉寫生6》56x76cm 2017年9月
北方的風土民情,賦予孟憲德廣闊的胸襟與氣度,他的作品常以獨特的思維角度關注著當代人的內心世界。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生存環境的關係,以及當今社會生存環境給人的憂思與深慮,在他色彩與構架中自然流露。《上觀蒼宇》、《暮城》等系列作品中,以樓群密集的真實場景,表現著現代人的生活狀態,畫面的布局營造中加入構圖的巧思,大空間對比與明度強對比,表現天與地、人與空間的生存對話,帶觀者感受天地無言輪轉,生命變幻生息。
《2017朗鄉寫生8》56x76cm 2017年9月
根植於傳統,以塑民族化
在東西方文化交融的大環境下,受中國傳統文化及思想影響的孟憲德,更偏愛中國傳統的審美理想,即使是源於西方的水彩畫種,在他的筆下也具有了不同的神韻。傳統繪畫中最深層、最具民族化的意境美學,指引著他在實踐中探尋畫面之外的文化內涵與精神境界——虛實相生、畫外之境、超以象外、與物通神。
《2017朗鄉寫生9》56x76cm 2017年9月
他將「山水精神」作為精神核心,將山水畫中的水墨筆法與西方傳統水彩畫技法融會貫通,運用山水畫表現空間意識和精神空間的方式,表現心中的山情水致,塑造水彩語言民族化的精神闡釋。在《味象澄懷》、《心源有感》等系列水彩作品中,著重形與色交融生發的「意味」,超越時空的虛實變化,筆法水性的動態意象,尋求「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藝術境界。現代意識與創新理念的大膽介入,傳統元素的尊重和保護,在世界文化的視野中堅定地探索著當代水彩民族化之路,不失為傳統文化當代表現的成功典範。
《2017朗鄉寫生19》56x76cm 2017年9月
幻化於多元,技藝以傳情
恰如其分的藝術的表現依賴於精湛的表現技巧,尤其對於水彩畫藝術,極具偶然性的材料特性,使得對技法的熟稔顯得至關重要,「神來之筆」實為偶然中的必然。「水彩畫因受水、時間、紙張等客觀條件的極大限制,需要對工具有極強的駕馭能力,具有極強的計劃性、冒險性、速度性,要畫好一張水彩畫,技藝雖說不是藝術的全部,但是實現藝術的必要手段。情緒情感的變化要求了不同的創作手法與技藝,不同的風景不同的感受下,筆法與技法各不相同。」除傳統的水彩技法之外,孟憲德還將中國山水畫中的皺、擦、點、染的技法結合水彩材料,細節加入非手繪的印、噴、衝等手法,筆觸肌理於其間巧然生發,似有意為之卻又無跡可尋,耐人尋味方可引人深思。
《2016朗鄉寫生20》76x57cm 2016年9月
博眾之長、廣吸博納,形成孟憲德水彩畫技法與風格的多重變換。從透納、懷斯、巴爾蒂斯、柯爾維爾和印象畫家,到範寬、石濤、龔賢、八大山人等大師名家,甚至吳冠中、趙無極等中國當代畫家,多元的吸收借鑑,使孟憲德的繪畫不拘泥於程式,不流於單一形式,畫面觀感跳躍而鮮明。 「味向澄懷」、「上蒼觀宇」、「心源有感」、「味象澄懷」及「域外寫生」等等系列作品,幾乎每個時期他的水彩表現方式都呈現一個全新的面貌,時而閃動著印象派色彩光色變化,時而流露浪漫主義的輕快灑脫,時而投射著中國傳統色彩的濃鬱氛圍。準確、精煉、獨到的藝術表現,演繹了水彩材料的靈活性與可塑性。
《2017朗鄉寫生21》56x76cm 2017年9月
執著於探索,勤勉以養德
除創作實踐外,孟憲德從教近20年始終堅持在一線教學崗位上。他的授課過程往往就是他的創作過程,每次課程結束或寫生歸來,他的成果總是遠遠超過學生,甚至一次寫生可達幾十張作品。無論室內的水彩創作與室外考察寫生,都以範畫教學與言傳身教,呈現創作過程的每個細節與感動,使學生在他的課堂當中感受到水彩創作最真實的藝術魅力。
《2016朗鄉寫生23》76x57cm 2016年9月
藝術家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才氣與靈氣的天賦更需要勤勉的厚積薄發。孟憲德獲得成功、受到認可、廣受關注的背後,是常人看不到的對藝術的堅持與熱愛。水彩繪畫的偶然性與用水之度的把握,要求他付出常人難及的勤奮, 工作之餘的大部分時間他都與畫筆為伴。在感悟、自省、冥想、苦習的藝術修行中,孟憲德不斷地揣摩著水彩表現的新方式、新技術和新意識,這成為他獲得成功的必然因素。
《2017朗鄉寫生27》56x76cm 2017年9月
藝術的最高境界源於「修養」,而修養的獲得需要不懈地探索與實踐,有深厚的文化修養和思想深度,才能達到和諧、無我的超越心靈的審美狀態,才可將閱歷與人生積澱升華為性情的底蘊和品位。品讀孟憲德水彩畫作品,感受他的內心情感與心路歷程,他以人生的感悟厚積水彩藝術造詣的深度,個性的水彩作品承載著時代與民族精神,內斂堅韌卻充滿著陳靜的力量。如莊子「乘物以遊心」的精神境界——悠然忘我、神遊物外、自由升華、精神物化。
《2017朗鄉寫生28》56x76cm 2017年9月
《2015金山屯寫生21》57x76cm 2015年9月
孟憲德主要學習工作履歷
1991年9月至1995年7月,在哈爾濱師範大學藝術學院美術教育系 學習
1995年9月至1997年9月,在哈爾濱師範大學藝術學院美術教育系 任教
1997年9月至1999年7月,在中央美術學院同等學力研究生班 學習
1999年10月至2004年10,在哈爾濱師範大學藝術學院油畫系任教研室主任
2000年12月,成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2000年9月,晉升為副教授
2002年6月至2015年1月,任黑龍江省美術家協會水彩畫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2003年9月,獲哈爾濱師範大學藝術學院美術教學論方向 碩士學位
2004年10月,至2008年7月在哈爾濱師範大學藝術學院油畫系任副主任
2006年7月,獲哈爾濱師範大學藝術學院美術學 碩士學位
2006年9月,評聘為哈爾濱師範大學美術學一級學科 碩士研究生導師
2008年7月至2010年5月,任哈爾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主任
2010年5月至今,任哈爾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
2010年9月,晉升為教授
2011年9月,評聘為哈爾濱師範大學美術學一級學科博士研究生導師
2011年10月,評為2011年全省宣傳文化系統「六個一批」專家人才
2013年7月,評為哈爾濱師範大學教學名師
2015年1月,任黑龍江省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術委員會主任
2015年8月 2015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評審委員
2017年1月18日,任黑龍江省美術家協會理事
2017.4 被聘為2017年度國家藝術基金專家委員會初評委員。
2017.6 被聘為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藝術學)專家委員會初評委員。
2017年9月選為黑龍江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2017年11月19日孟憲德被聘為全國教指委分委會委員專家
主要作品參展
1995黑龍江省第二屆水彩粉畫展 金獎
1996黑龍江省第三屆水彩粉畫展 金獎2000.10全國第五屆水彩粉畫展 銀獎
2009.10建國60年黑龍江發展成就大型美術書法攝影展 銀獎
1996.6黑龍江省教師美術書法作品展 銀獎
1996.10全國高等師範院校美術專業教師作品大賽 銀獎
1997.6黑龍江省慶祝香港回歸祖國藝術系列展 銀獎
1994.第八屆黑龍江省美術作品展覽 銀獎
1995.5第四屆黑龍江省青年美術書法作品展覽」 銀獎
1995.12北國杯文藝系列活動美術展覽 2004.9黑龍江省第十屆美術作品展 銀獎
1992.6黑龍江省首屆水彩粉畫展, 銅獎
2001.9中國水彩人物畫展 銅獎
2002.5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60周年全國美展 銅獎
2003.9全國首屆小幅水彩畫展 銅獎
2011.8全國第二屆小幅水彩畫展 優秀作品獎(最高獎)
2001.7全國建黨80周年美術作品展 優秀獎
2002.9全國第六屆水彩粉畫展 優秀獎
2005.8全國第七屆水彩粉畫展 優秀獎
2007.11全國第八屆水彩粉畫展 優秀作品獎(最高獎)
2016.12全國第十一屆水彩粉畫展 入會資格獎(最高獎)
2010.10全國第九屆水彩粉畫展 優秀獎
2003.9第二屆中國美術金彩獎全國美術作品展 優秀獎
2008.12改革開放30年黑龍江省美術作品展 優秀獎
2011.9「火熱時代多彩龍江」「八大經濟區」「十大工程」建設專題採風創作活動 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展 優秀獎
2001.6黑龍江省美術回顧展 特邀作品展出
2012.12全國第十屆水彩粉畫展 參展
1996.4第三屆全國水彩粉畫展 參展
1996.10. 96漆藝邀請展 參展
1996.10中國首屆水彩畫藝術展 參展
1997.11. 97中國青年水彩畫大展 參展
1998.8全國第四屆水彩粉畫展 參展
1994.第八屆全國美展 參展
1999.10第九屆全國美展 參展
2004.8第十屆全國美展 參展
2006.9中國水彩畫教學與創作百年回顧展 參展
2006.10中國百年水彩畫展 參展
2007.10中韓現代美術展 參展
2009.9新中國美術60年 參展
2010.4上海朱家角國際水彩畫雙年展 參展
2014.9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 參展
2014.9東北優秀水彩畫家提名展 參展
2014.11學院的品格—中國「學院水彩」學術邀請展 參展
2014.12. 2014中國青島國際水彩畫雙年展 參展
2015.1中國文化部中國美協主辦「百年華彩-中國水彩藝術研究展」 參展
2017.4《中國(西安)水彩粉畫邀請展》西安美院、中國水彩畫藝委會 參展
2017.9水彩作品《天宇大荒-秋水》參加《大衛國際水彩名家邀請展》 參展
2017.9《蒼宇萬象-銀河》參加全國美術教育教師作品展(不設獎) 參展
2017.11作品7幅參加青島融園美術館「首屆全國水彩藝術名家邀請展」 參展
2017.12參展青島《學院品格》
主要發表
作品、文章多次發表於《美術》、《美術觀察》、《中國水彩》、《當代中國水彩》、《水彩藝術》、《美術大觀》、《文藝評論》、《藝術觀潮》、《中國書畫》、《中國美術》、《藝術研究》、《藝術市場》、《藝術收藏與投資》、《成人教育》、《藝術中國》、《強國豐碑》、《中華脊梁》、《中國當代藝術》、《藝術教育》。
主要藝術活動
多次去歐洲、韓國、俄羅斯、馬來西亞考察交流聯展。參加《中國水彩畫教學與創作百年回顧展暨高峰論壇》。《黑龍江人風採》專題採訪。擔任省水彩畫展評委。
主要收藏
2006年《上觀蒼宇》中國美術館收藏1997年《靜觀蒼宇》水彩畫藝委會收藏
2003年《上觀蒼宇·暮城》中國文聯收藏2014年《雪野骨枝》莞城美術館收藏
2014年《暮晚》廣州美院收藏2014年《暮》《暮意冬雪 》青島市美術館收藏
主要出版
出版 《孟憲德色彩靜物》、《素描頭像30例》、《色彩靜物30例》、《大畫室》、
《孟憲德水彩畫集》、《大畫室色彩靜物》、《新世紀中國藝術家叢書-孟憲德水彩畫》、《孟憲德色彩寫生畫集》、《超越-美術高考百家名師——騰飛速寫》、《堅實教程》(系列教材)、《水彩畫的精神建構》、《黑龍江省主要水彩畫家研究》、《當代藝術名家經典孟憲德作品集》《當代藝術名家經典孟憲德朗鄉寫生集》《當代書畫藝術精鑑——孟憲德卷》等。
教學科研
多次獲得教學優質獎,多次被省文化廳評為優秀科研成果獎和藝術教育成果獎一等獎
哈師大「優秀教師」稱號
1.主持教育廳、文化廳、省委宣傳部的《形式下面的精神內核》、《水彩畫的精神建構》、《寫生色彩對造型藝術影響的研究》、《水彩畫藝術精神建構的研究》、《哈爾濱城市建築外觀色彩規劃與設計研究》,《明清工藝美術的「風雅」傳統研究》等研究課題,主持省文化廳重點課題《黑龍江省當代重要水彩畫家研究》、《黑龍江冬景水彩畫的本土風格表現》,主持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高校美術教育創新創業複合型人才培養體系研究》,
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項目《中國當代水彩畫發展現狀研究》。
其他情況
1. 中國設計師協會中國美術研究院,第四屆中國高校美術作品學年展優秀指導教師獎,成都,2013.3
2. 2013.5省文化廳藝術科學規劃立項和優秀藝術科研成果評審專家
3. 2014年度文化部藝術學項目評審委員,黑龍江省文化廳,2014年.7
4. 2015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評審委員,武漢,2015.8
5. 2016.5 省文化廳藝術科學規劃項目和優秀藝術科研成果評審專家
6. 2017年3月 被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聘請為學科評估專家
7. 2017年6月,獲批黑龍江省委宣傳部重點高端智庫《中俄文化藝術交流與合作研究中心》首席專家
8. 2017年6月,獲批黑龍江省教育廳高端智庫《黑龍江藝術類節品牌創建與運行機制研究》首席專家
9. 2017年8月,被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聘為學位授權審核通訊評議專家
10. 2017年6月,被聘為「2017年度全省藝術科學規劃項目和優秀藝術科研成果評審委員會」評審專家
2017.10.12在「黑龍江省首屆高校師生美術書法作品展」評審期間擔任評委。主辦單位:省文聯、省中華文化促進會、中共黑龍江省委講師團、省教育廳藝術教育委員會、哈師大美術學院、省美協、省書協。
2017年11月19日孟憲德被聘為全國教指委分委會委員專家
《藝展中國》展出全國一線藝術大家最新力作,是一線大咖與全國藝術同仁、藏家、藝術愛好者最直接最美的窗口,帶最美的藝術展遍全國、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