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怕疼,我要求剖宮產……

2020-12-09 騰訊網

只要是懷孕的女性,估計都會有過這樣的思量:這生孩子的時候,到底是剖還是順?到底是順產更好,還是剖宮產更強,各種說法眾說紛紜,實在是讓人傻傻分不清楚。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說說,關於順產和剖宮產的幾個誤解。

「剖了不疼,順產疼!」

不少寶媽害怕順產,拒絕順產的理由第一個就是「我怕疼!」很多道聽途說的寶媽其實在一定程度上用自己的想像力誇張了這種痛感。

分娩痛其實也存在一定個體差異,少數幸運兒甚至沒有明顯痛感,覺得非常痛的同樣也是少數,大部分人還是可以忍受的。

而且隨著醫學的發達,目前很多醫院都開展了分娩鎮痛,無痛分娩也越來越普及。所以順產的疼痛,已經有很多手段來去減輕它了。

其實,剖宮產帶來的疼痛並不會少多少。雖然生的時候不痛,但是生完了痛啊!

麻醉的時間畢竟有限,鎮痛泵拔除之後,這時候刀口疼痛就來了,還伴隨著子宮收縮痛,尿管刺激尿道痛,禁食餓得胃痛……

同樣都要痛,還要多挨一刀,哪個划算?

「剖了不松,順產會讓陰道鬆弛!」

不經由陰道分娩,就不會造成陰道鬆弛,這個說法真的是錯誤的。

陰道的鬆弛其實在孕晚期就開始了,不管從哪裡生,激素都會提前做好準備,骨盆縫變寬,陰道擴張,以利於胎兒通過。

哪怕你直接選擇了剖宮產手術,這個過程也是客觀存在的。

而陰道的擴張性很強,一般在產後3-6個月基本上可以恢復到原來的彈性。

同時,在恢復期多注意盆底肌的鍛鍊,堅持凱格爾運動,陰道的鬆緊度是可以恢復的。

很多女性擔心的「影響夫妻生活「,真沒有那麼普遍。

「只要順產就會側切!」

當剪刀遇上會陰,那對於側切的恐懼讓很多臨產媽咪乾脆選擇了剖腹產。

「肚子挨刀總比下面挨剪好!」

其實這種擔心其實也有些過慮。如果胎兒不算太大,胎頭娩出比較順利,尤其是對於二胎三胎媽媽來說,不需要的情況下是不做會陰側切的。

而且,會陰側切的傷口,相對於剖腹產的傷口來說,癒合還是比較快的。一般3-5天左右,會陰部的側切口就會癒合。

畢竟剖腹產的傷口除了皮膚脂肪肌肉,還有腹膜、大網膜、子宮,這麼一層一層。

而且只要剖一次,就會變成瘢痕子宮,如果打算二胎,可能還要有再次挨刀的心理準備。

順產or剖宮產該怎麼選?

順產優缺點:

順產是自然分娩的過程,對產婦和新生兒都好處多多:

1、有利於產後恢復,僅僅會陰部位有傷口,生產當天就可以下床走動。生產後一般3天就可以出院;

2、產後無需忌口,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可隨時餵哺母乳;

3、相對剖宮產來說併發症少;

4、對嬰兒來說,從產道出來時肺部得到擠壓刺激,肺功能得到鍛鍊,皮膚神經末梢經產道擠壓刺激得到按摩,其神經、感覺系統發育較好,整個身體各項功能的發展也較好。

但是,順產整個過程比較漫長,從產前陣痛到生產可能持續十多個小時,而且陣痛也讓人難以忍受的,生產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會陰撕裂或側切。現在提倡無痛分娩,可以緩解產程痛苦。

剖宮產優缺點:

剖宮產可以自由選擇分娩的時間,分娩時間較短,一般兩個小時左右就可以完成整個生產過程。但是產婦要承擔麻醉意外、傷口感染、羊水栓塞、產後大出血、生二胎子宮破裂的風險。

剖宮產對胎兒同樣也有危害,會增加寶寶出生後患肺部疾病的風險,也可能對寶寶造成損傷。剖宮產手術時間雖然較順產短,但是恢復起來卻需要一段較長的過程,皮膚上的刀口大概7天癒合,肚子內部的傷口至少需要一個月才能癒合。而且,剖宮產術後需要讓子宮充分休息兩年左右才可以要二胎。

其實,無論選擇什麼方式生產,寶媽及家屬應為寶媽和胎兒的生命安全考慮。聽取醫生的建議,並配合醫生及時的做出選擇。不要聽別人的話,也別整天的亂想像。相信你的醫生,她會對你進行綜合評估而定分娩方式的,自己也要樹立分娩信心,你會順利生一個健康的寶寶!

溫馨提示:●文章部分圖片源於網絡,均為示意圖;所轉載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創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繫,如原作者或編輯認為作品不宜上網供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通知我們,以迅速採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本網頁如無意中侵犯了媒體或個人的智慧財產權,請來電告知予以刪除。

相關焦點

  • 懷二胎時子宮破了 醫生提醒:剖宮產後再孕需評估疤痕癒合
    醫生說,導致這起悲劇發生最可能的原因是,這位孕婦在11年前生頭胎時,子宮上的切口是豎的,沒有按照子宮紋理切,而且縫合技術也有問題。醫生打開黃女士的腹腔後,果然發現子宮已經破裂了一道縱向開口,位置就在子宮前壁下段的縱向疤痕處,沿宮頸向下延裂約10cm,胎兒從破口處掉進了腹腔裡,已經沒有胎心。  黃女士經救治脫離了生命危險,並留下了子宮,但寶寶卻離開了她。
  • 剖宮產媽媽最多能生幾個娃?拼三胎需謹慎!
    雖然現在我已經42歲了,但是若國家允許,我還是會繼續拼三胎的!@007的小閨蜜:再生一個沒問題!我20歲就結婚了,現在已經是倆娃的麻麻,當時因為怕疼,所以說什麼也不願意順。頭胎剖的,隔了三年,二寶也是剖出來的。現在我才26歲,倆娃就不用管了,很多人都說你這麼早當媽不後悔嗎?
  • 剖宮產時間聽誰的才科學!
    1、胎兒窘迫2、產程遲滯3、骨盆狹窄或胎頭與骨盆腔不對稱4、胎位不正5、多胞胎6、首胎剖宮生產7、胎盤因素8、子宮曾歷過手術9、母體不適合陰道生產10、胎兒過大出現以上情況,醫生才會建議準媽媽選擇剖宮產的方式生產。
  • 作為一個生孩子怕疼的準媽媽 我該怎麼辦?
    3月22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在全國首開分娩鎮痛聯合門診,該門診由產科醫生和麻醉科醫生聯合坐診,可為孕婦提供個體化系統性評估,有分娩鎮痛意願的孕婦在就診後,可享受一站式就醫服務。門診開放當日,50多位準媽媽前來諮詢。
  • 剖宮產難恢復還受罪多?術後3天做好這4件事,能幫寶媽遠離併發症
    能順產的媽媽我都會鼓勵順產,因為剖宮產對媽媽的身體傷害比順產要大很多,不僅恢復的慢,而且出現各種併發症的概率也遠遠大於順產!但有些特殊情況下,為了產婦和寶寶的安全,不得不剖宮產,手術後,媽媽們一定要做好護理,一方面減少併發症的出現,另一方面也有利於身體恢復的更好。
  • 【感動】女孩打針怕疼,醫生看後深鞠一躬……
    【感動】女孩打針怕疼,醫生看後深鞠一躬…… 近日 湖南省人民醫院血液科現感人一幕 醫生向捐獻幹細胞女孩90度鞠躬
  • 剖宮產什麼日子好?醫生:這個時候剖是「良辰吉日」,對寶寶好
    其實,剖宮產確實有一個「良辰吉日」,那就是孕期39周。多數媽媽剖宮產的日子,都在39周左右,很少提前或延後剖。醫生:這個時候剖是「良辰吉日」,對寶寶好曉月懷孕37周的時候,正趕上暑假的末尾。八月底豔陽高照,天氣很熱,婆婆每天數著曉月的肚子算日子。
  • 常用名詞:剖宮產
    當時人們對它了解也較少,能夠作此類手術的醫生也較少。隨著時間的推移,剖宮產技術逐漸被更多的醫生所掌握,母子安全有了更好的保證。  近十年來,剖宮產率持續上升,尤其是近幾年,急劇上升。有些地區,剖宮產率在40%以上。一些產婦在產道和胎兒情況都正常的情況下,在到預產期時,宮縮沒有開始時就直接 採用剖宮產。究其原因,懼怕疼痛是重要因素之一。以手術的方法來避開分娩疼痛,這種作法代價就很大了。
  • 產科醫生解讀剖宮產和「產婦的疼痛」 分娩痛到10級多數人難以忍受
    在通常情況下,當產婦和家屬意見發生分歧時,首先產科醫生會根據產婦的情況進行綜合的判斷,針對性地做工作,但不管是順產和還是剖宮產,產婦本人意願應該得到尊重,而手術同意書,原則上需要產婦和家屬雙方共同籤字。  想要剖宮產的大都是孕婦本人,由於待產過程疼痛難忍,許多產婦為了儘快解脫或害怕疼痛,都希望剖宮產。當產婦和家屬在剖宮產與否產生分歧時,醫院應該怎麼做?
  • 產婦剖宮產時遇意外 新生兒手指尖被醫生減掉
    據新華社電 廣西欽州市一名產婦在進行剖宮產時遇到意外,新生兒右手食指尖被醫生不慎剪掉。經協商,當事醫院作出了10萬元賠償並免去產婦的相關住院費用。醫生稱,由於胎兒體型大,需要進行剖腹手術。經過3個小時的剖宮手術,產婦誕下一名男嬰,體重約3.8千克。不過,剛出生的嬰兒右手食指一直在流血。醫護人員為嬰兒做了包紮止血,表示只是割破了皮肉,並無大礙。然而,嬰兒家長在兩天後卻被告知,男嬰的右手指頭被剪掉一截。  欽南區人民醫院副院長龔雋說,產婦在順產時出現緊急狀況。
  • 多省剖宮產率高出世衛警戒線兩三倍 剖宮產太盲目了
    剖腹產指徵被濫用  中國剖宮產的比例之所以特別高,與此前的獨生子女政策、醫療條件改善等分不開。  侯紅瑛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以前是難產的時候才進行剖宮產,現在許多產婦沒有任何指徵也要求實施剖宮產,太盲目了。」侯教授分析,造成我國剖宮產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一是生育意識的轉變和生活條件的改善,越來越多的「巨大兒」讓孕媽們不得不選擇剖宮生產。
  • 剖宮產手術技能PK!這家醫院的產科醫生獲評湖南賽區一等獎
    為進一步推廣《2018 版剖宮產手術縫合技術與縫合材料》專家共識的應用,規範剖宮產手術的操作,提升剖宮產手術的技能,由中華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發起舉辦的「2020 年首屆全國產科手術操作及縫合技能大賽」在全國如火如荼展開。
  • 女人剖宮產不疼?太無知!牢記「二早二晚」,寶媽剖宮產後少遭罪
    雖然說現代醫療水平進步較快,也有不少女性選擇剖宮產,但如果你以為剖宮產就不疼,那可就太過無知。一、女性「剖腹產」不疼?真無知有相關數據顯示,全世界選擇剖宮產的女性約佔15%—20%,其中我國的剖宮產比例約佔全國生育女性的46%。
  • 不到萬不得已不要選擇剖宮產
    ​ 孕媽媽的4個牢記 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剖宮產: 越來越多的準媽咪為了怕痛或者保持體形而選擇剖宮產,一刀下去雖然乾脆,爽快,但剖宮產畢竟是手術,有手術就會有風險,它容易導致孕婦傷口感染、世界衛生組織倡導的愛母行動,口號就是「減少幹預,回歸自然」,明確規定「除有醫學指徵之外,對產婦不使用藥物鎮痛和手術」,即所謂剖宮產手術分娩和注射藥物的無痛分娩,只是適合妊高症、心臟病、甲亢、骨盆狹窄、胎位不正以及嚴重產痛等產婦的一種選擇性、補救性手術。
  • 醫生:這種病很兇險
    >感覺不對勁前往醫院檢查,通過檢查發現,許女士已經懷孕21周,還沒來得及驚喜,她就被醫生告知前置胎盤狀態伴胎盤植入因為許女士5年前通過剖宮產生下一個寶寶,考慮再三,她堅決要求終止妊娠。6月7日,許女士輾轉多家醫院後來到浙江省立同德醫院之江院區婦產科就診,婦產科主任醫師閆貴貞仔細詢問病史並完善了相關檢查,通過盆腔核磁共振提示有胎盤植入子宮肌層並且提示有膀胱植入。
  • 婦產科醫生揭秘真相!
    作者:颯姐(婦產科主治醫生) 如果你們要是問颯姐,比較推薦哪種分娩方式,颯姐肯定會告訴你們: 能生還是要自己生啊!
  • 一胎剖宮產,再次懷孕時差點命喪清宮手術室
    第一胎是剖宮產,再次懷孕時,因為是瘢痕妊娠,懷孕三個月時胎停育,必須清宮,清宮時大出血,差點就死在了手術室。我生完老大後就一心想著必須要個二胎,又想著能儘快生就儘快生一個,這樣兩個年齡相差不大時,一塊就帶大了。在老大兩歲的時,我就在網上查找資料,查看剖宮產後多久可以再次懷孕。
  • 剖宮產的手術時間有講究,並不是封建迷信,確實是有一些道理
    隨著剖宮產技術逐漸成熟起來,生孩子真的可以擇日了,也讓不少準媽媽開始自己設計生娃的時辰。剖宮產的時間確實有講究,選擇好的時辰並不是「風水好」,而是確實對產婦媽媽身體有益處。朋友給小芳建議說:「我聽人說剖宮產最好上午手術,對寶媽跟孩子都好。」小芳一項不信邪,對這種言論嗤之以鼻,也就沒太在意。跟醫院預約了時間,因為當天生產的寶媽比較多,小芳就順其自然地排到了下午。真的進了手術室以後,小芳卻開始後悔了。
  • 剖宮產橫切好還是豎切好?婦產專家教你如何選擇
    在分娩的時候,由於身體或其它原因,很多媽媽會選擇剖宮產,但在選擇的時候,是橫切還是豎切又非常的糾結。那麼,剖宮產的橫切與豎切有什麼區別呢?橫切和豎切分別有什麼特點?橫切的缺點:橫切在手術中麻醉的使用要求較高,由於切口較小,手術中醫生的視野範圍也變小,會導致手術操作減緩。若手術中出現意外狀況,不利於對母親及胎兒的救治。此外,橫切時,由於腹部的肌肉和神經纖維等都是縱向,可能會影響胎兒頭部的娩出,手術後腹部的各層皮膚組織也容易發生粘連,同時還會延長術後腹部麻木感的時間。
  • 剖宮產豎切和橫切有啥區別?豎切媽媽:我用一行淚一道疤給你答案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5月27日,衛生委下發了一則通知,指出了大部分地區在孕嬰分娩過程中,存在過度濫用剖宮產的行為,並給出了明確的指導性建議,要求各個地區執行。剖宮產,對於孕媽和寶媽來講並不陌生,是一種常見的分娩胎兒的手段,之所以常見,是因為這幾年因為各種原因,導致剖宮產的使用率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