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春遊」走進長沙簡牘博物館,解讀歷史推廣傳統文化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芒果TV

3月20日,由湖南省教育廳指導、芒果TV主辦的「我是接班人·雲春遊」愛國主義教育課堂來到長沙簡牘博物館,並在芒果TV、湖南省IPTV、芒果網際網路電視以及湖南教育電視臺開啟同步直播。「我是接班人·雲春遊」 以「探索千年前的簡裡湖湘」為主題,走近千年前的簡牘世界,探尋簡牘裡的湖湘文化及其背後蘊藏的古人智慧。

雲直播暢遊簡牘世界

穿越時代解讀歷史

3月以來,芒果TV創新直播,連續推出「我是接班人·雲春遊」愛國主義教育課堂,在線探訪湖南省核心文化場館,引領學生拓展課外知識。本期「我是接班人·雲春遊」愛國主義教育課堂來到位於長沙市天心區的長沙簡牘博物館,通過直播一起探索千年以前的文字載體——簡牘,揭示其背後蘊含源遠流長的湖湘文化和承載的古人智慧。

湖湘大地,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從1952年至今,已陸續出土近20萬枚簡牘。古城長沙,已成為中國出土簡牘最多的城市。這些簡牘從戰國到魏晉跨越千年,貫穿了整個簡牘時代,記錄了中華文明奠基時期的諸多細節。長沙走馬樓出土的三國簡牘的內容就包括了賦稅、戶籍、司法、書信等豐富的內容,涉及社會、政治、經濟、軍事、法律各方面。一片片簡牘,帶我們穿越時代,了解古人生活。

雲春遊科普歷史知識

傳播中華傳統文化

在「我是接班人·雲春遊」長沙簡牘博物館站直播中,不僅展示了簡牘文物的出土情況及背後蘊藏的文化內涵,還科普了不少關於簡牘的「冷知識」。「簡」和「牘」是有區別的,「簡」的特點是長、窄、字數少,「牘」則寬、厚、字數多。「殺青」是製作簡牘的最後一道工序。在湖南省湘西州龍山裡耶古城出土的《九九乘法口訣》木牘,這是目前能見到最早的中國乘法口訣的實物。這些「冷知識」讓學生們大開眼界,更激起了他們對於簡牘文化及其歷史的強烈好奇心和求知慾。

「我是接班人·雲春遊」愛國主義課堂自3月開播以來,全省中小學生每周準時守候觀看直播。從湖南雷鋒紀念館、湖南省地質博物館到長沙簡牘博物館,「我是接班人·雲春遊」通過直播帶領學生暢遊涉及人文、歷史、自然、科學等不同領域的湖南省核心文化場館,以生動活潑的呈現形式,為學生提供拓展課外知識的平臺,幫助學生零距離感受傳統文化和科技創新的魅力。3月27日16:00「我是接班人·雲春遊」將抵達韶山進行直播,共同探訪偉人故裡,追尋革命足跡。

相關焦點

  • 芒果TV"雲春遊"走進長沙簡牘博物館 解讀歷史推廣傳統文化
    3月20日,由湖南省教育廳指導、芒果TV主辦的"我是接班人·雲春遊"愛國主義教育課堂來到長沙簡牘博物館,並在芒果TV、湖南省IPTV、芒果網際網路電視以及湖南教育電視臺開啟同步直播。"我是接班人·雲春遊" 以"探索千年前的簡裡湖湘"為主題,走近千年前的簡牘世界,探尋簡牘裡的湖湘文化及其背後蘊藏的古人智慧。
  • 在長沙五一廣場廟街簡牘博物館,品傳統文化之美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王敏 雙節已至,張燈結彩,位於長沙核心商業區五一廣場的東漢簡牘歷史文化博物館,正是熱鬧時。東漢簡牘歷史文化博物館,感悟歷史長沙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據資料考證,兩千多年來,古長沙的城址一直在今天的五一廣場及其周圍區域。
  • 「老長沙講老故事」社區直播活動走進長沙簡牘博物館
    此次直播活動由長沙簡牘博物館、天心閣社區、華聲在線社區視頻、長沙市社區文化建設促進會聯合主辦,由天心閣社區書記黃升主持,長沙簡牘博物館館長李鄂權等主講,通過直播的形式向公眾講述古城長沙的歷史文化。長沙簡牘博物館坐落在長沙市天心區白沙路92號,位於天心閣社區範圍內,是長沙重要的文化窗口,承載著展示古城長沙厚重歷史文化和傳承中華千年簡牘文化的重要使命,也是周邊社區居民文化休閒的重要場所。長沙簡牘博物館作為國內首座集簡牘收藏、保護、研究和陳列展示於一體的現代化專題博物館,館藏簡牘達10萬餘枚。
  • 長沙簡牘博物館:千年風華留汗青
    長沙簡牘博物館一層設有《文明之路》基本陳列,包括「三國吳簡」「中國簡牘」「世界文字載體」「中國簡牘書法」四部分,系統展現了中國簡牘文化的傳承,被評為「湖南省十年(2006-2015)博物館精品陳列展覽」。走進序廳,四塊由走馬樓吳簡放大而成的木牘躍入眼帘,讓人對長沙吳簡的形制有一個直觀的印象。木牘旁邊是一座對書俑雕塑,生動再現了中國古代簡牘書寫的情景。
  • 長沙簡牘博物館陽光房開張了!
    長沙簡牘博物館陽光房開張了!·澎湃號·政務 為打造休閒、閱讀、社教的文化綜合體
  • 長沙簡牘博物館獲評「長沙市文化旅遊示範基地」
    會上,長沙簡牘博物館榮獲長沙市旅遊局、長沙市文廣新局聯合授予的「長沙市文化旅遊示範基地」稱號。紅網時刻12月26日訊(記者 湯紅輝 通訊員 管震)12月25日,長沙市推進旅遊業與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工作會議在長沙舉行。
  • 長沙簡牘博物館晉升「國家一級博物館」
    國家一級博物館授牌儀式現場。長沙簡牘博物館館長李鄂權(左一)接受授牌。長沙簡牘博物館外景。紅網北京5月18日訊(時刻新聞記者秦芳通訊員管震)5月18日上午,為迎接第41個國際博物館日,「國家一級博物館授牌儀式暨北京地區5·18國際博物館日活動」在首都博物館舉行。國家文物局為今年新增的34家國家一級博物館授牌,長沙簡牘博物館作為湖南省唯一代表獲此殊榮。
  • 未來五年,長沙簡牘博物館將成立「長沙簡牘保護研究中心」
    10年接待觀眾千萬人次   長沙簡牘博物館館長李鄂權告訴記者,經過整整十年的發展,長沙簡博已成為長沙這座美好的歷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名片和文化地標,未來,長沙簡牘博物館將以「國家一級博物館」作為新起點,進一步提高博物館內部管理、對外展覽、學術研究、藏品保護、隊伍建設的整體水平。
  • 來長沙簡牘博物館看
    「書道圭臬——中原巨碑名志拓片展」由長沙市文化旅遊廣電局主辦,長沙簡牘博物館和華夏文化藝術博物館共同承辦。此次展覽共展出上自商周、下至明清的甲骨、青銅器、碑碣、墓誌、畫像石和摩崖刻石等種類豐富的金石拓片196件。
  • 故宮博物院「湘約」長沙簡牘博物館設簡牘研究中心!
    「故宮研究院長沙簡牘研究中心」揭牌,標誌著故宮博物院與長沙簡牘博物館的合作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簡牘博物館文物保護部工作人員正在對只有墨跡的殘缺簡牘進行紅外線掃描。)高山指出,歷史研究不僅是一種紀念,也是一種傳承和發展。
  • 長沙簡牘博物館晉升國家一級博物館
    紅網長沙1月13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秦芳 通訊員 管震)近日,中國博物館協會對第三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定級評估進行了公示,長沙簡牘博物館作為湖南省唯一代表名列其中。   長沙簡牘博物館是全球唯一集簡牘收藏、保護、整理、研究和陳列展示為一體的現代化專題博物館,主要藏品為1996年長沙走馬樓J22號古井中發現的10萬餘枚三國孫吳紀年簡牘,1997年在五一廣場西北角發掘的數百枚東漢早期簡牘,2003年長沙走馬樓J8井出土的2000餘枚西漢早期簡牘,1993年發掘的西漢長沙王后「漁陽」墓籤牌、封檢和其他文物3500餘件以及少量近年來徵集入藏的歷代文物和現代書畫藝術品
  • 長沙簡牘博物館舉辦八千湘女上天山歷史文物展
    《中國夢,軍墾情——紀念「八千湘女上天山66周年」歷史文物展》在長沙簡牘博物館開幕。圖為湘女唐士若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軍墾博物館和長沙簡牘博物館贈畫。   組圖:長沙舉辦八千湘女上天山歷史文物展   湘女唐士若:進疆第三天 在街上偶遇親姐姐   紅網長沙10月28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胡芳 李長宏 通訊員 管震)為紀念「八千湘女上天山66周年」,回顧湖南對新疆的援建情誼,加強兩省文化交流與合作,今天晚上,《中國夢,軍墾情——紀念「八千湘女上天山66周年」歷史文物展》在長沙簡牘博物館開幕
  • 珍惜歷史的饋贈 故宮研究院長沙簡牘研究中心揭牌
    (現場,長沙簡牘博物館與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籤署戰略合作備忘錄。)  新聞發布會現場,故宮研究院長沙簡牘研究中心揭牌,長沙簡牘博物館館長李鄂權與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副院長姜海軍籤署戰略合作備忘錄並授牌,《長沙走馬樓吳簡書法研究》新書發布揭幕。  據星辰全媒體記者了解,《長沙走馬樓吳簡書法研究》從長沙簡牘博物館館藏數萬枚走馬樓孫吳簡牘中精選164種,其中不少是在正式發表之前,第一次公開披露的珍貴簡牘。
  • 長沙簡牘博物館開館十周年 將成立「簡牘保護研究中心」
    長沙簡牘博物館館長李鄂權(左二):「長沙簡牘博物館已經成為長沙的文化名片和文化地標。」   紅網時刻11月8日訊(記者 湯紅輝 通訊員 管震)11月8日,長沙簡牘博物館全體在職及退休員工歡聚一堂,共同慶祝該館開館十周年。   長沙簡牘博物館館長李鄂權在致辭中指出,經過十年發展,長沙簡牘博物館已經成為長沙的文化名片和文化地標,為這座千年古城增添了獨特的魅力和閃亮的光彩。
  • 366件簡牘訪古瀟湘 湖南地區出土簡牘展在長沙簡牘博物館開幕
    11月16日,「湘水流過——湖南地區出土簡牘展」在長沙簡牘博物館開幕。該展共展出文物503件套,其中的簡牘文物366件套,一枚枚穿越歷史的簡牘,以其承載的清晰優美的文字,帶著觀眾一起訪古瀟湘。
  • 到五一廣場廟街簡牘博物館,在「網紅」城市品傳統之美
    紅網時刻 通訊員敏希 長沙報導雙節已至,張燈結彩,位於長沙核心商業區五一廣場的東漢簡牘歷史文化博物館,正是熱鬧時。今年國慶「黃金周」期間,一座近200平方米的東漢簡牘歷史文化博物館在發掘簡牘文物的舊址上拔地而起,前來參觀的市民、遊客絡繹不絕。
  • 長沙簡牘博物館推出「中原巨碑名志拓片展」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月3日訊(全媒體記者 任波 通訊員 管震)今日上午,長沙簡牘博物館和華夏文化藝術博物館共同承辦的「書道圭臬——中原巨碑名志拓片展」在長沙簡牘博物館美廬展廳拉開帷幕。此次簡博展出的碑帖,數量眾多、內容豐富、歷史悠久,而且篆、隸、行、楷、草各種書體齊備,皆為名家大作,書跡各異,風格紛呈,充分彰顯了傳統金石拓本藝術之美、書法之美,以及其中蘊含的文化之美。
  • 星辰文藝 | 蔣集政:遙想當年走馬樓——參觀長沙簡牘博物館有感
    趁周末空閒,決定再去參觀長沙簡牘博物館。      長沙簡牘博物館於2000年立項興建,2007年建成對外開放。興建長沙簡牘博物館,主要是為了保護於1996年在長沙走馬樓出土的三國簡牘。      長沙走馬樓三國簡牘因其重要的文物考古價值,保護整理工作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於是成就了世界上首個以簡牘為專題開展收藏、保護、研究、陳列展覽和社會教育活動且功能齊備的大型現代博物館。長沙簡牘博物館現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是湖南省4個國家一級博物館之一。
  • 長沙簡牘博物館與湖南大學共建中國簡帛書法藝術研究中心
    12月18日,由長沙簡牘博物館與湖南大學共建的湖南大學中國簡帛書法藝術研究中心籤約揭牌儀式在長沙簡牘博物館舉行。籤約揭牌儀式現場 張玲 攝湖南大學中國簡帛書法藝術研究中心正式揭牌 胡邦建 攝長沙簡牘博物館作為國家一級博物館,館藏簡牘文物資源佔全國簡牘總量的近三分之一。千年學府湖南大學人才薈萃。
  • 長沙簡牘博物館聯合故宮博物院等發布最新合作成果
    (現場,故宮研究院長沙簡牘研究中心揭牌。) (《長沙走馬樓吳簡書法研究》新書正式發布。) (《長沙走馬樓吳簡書法研究》一書從長沙簡牘博物館館藏數萬枚走馬樓孫吳簡牘中,精選164種珍貴簡牘。)華聲在線6月25日訊(記者 劉玉鋒 通訊員 管震霖)今天上午,長沙簡牘博物館最新合作成果新聞發布會在長沙召開。近年來,長沙簡牘博物館聯合故宮研究院、西泠印社、北京師範大學等單位,開展一系列學術合作,取得了重大進展,產生了一批最新合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