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星雲獎最佳長篇得主韓松:新作《亡靈》即將出版

2020-12-19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專訪星雲獎最佳長篇得主韓松:新作《亡靈》即將出版

  11月19日第八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頒獎典禮在北京宋慶齡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行。來自中國大陸各省、港臺地區及美國、加拿大、義大利、日本、韓國、哈薩克斯坦、新加坡等海外地區的作家、產業實業家、科幻愛好者參加了本次盛會。

  韓松長篇小說《驅魔》獲得第八屆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金獎。評委認為,作為描寫醫療行業改革的「醫院」三部曲的中間篇,《驅魔》針對當下的醫改困境,將醫院管理、醫患衝突、以及人工智慧等新進技術在醫學中的引進,用帶有寓言的方式進行推衍,既讓人看到科技變化給中國人即將帶去的美好體驗,也讓人看到改革道路上可能出現的種種艱險,是一部關注現實,思考現實的"新浪潮"巨作。恭喜韓松老師獲得本次星雲獎金獎!

  圖為第八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2017國際科幻高峰論壇頒獎現場,右二為最佳長篇小說金獎獲得者韓松。圖片提供李雷。

  韓松老師,您好。很高興您接受幻通社採訪。

  範恩正:用劉慈欣的話說,科幻是一個大廣場,每個人都可能是從不同的道路來到這裡。您可以簡單講一下,您與科幻結緣的經歷嗎?

  韓松:我跟科幻結緣,是上世紀改革開放初,大量科幻被引進中國,中國科幻也出現寫作高潮,我開始讀寫科幻。

  範恩正:在科幻文學方面,中國科幻已經擁有比肩世界的作品,中國科幻的影視創作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您對當下的中國科幻文學和科幻影視是怎麼看待的,是否看好國內科幻影視的發展?

  韓松:中國科幻影視還在探索,但遲早會產生自己的巨作。

  範恩正:聽說您的新作就要出版了,大家都很關心,能簡單介紹下嗎?

  韓松:我的新作是《亡靈》,主要寫病人死亡後在醫院裡的生活。

  範恩正:自1818年科幻誕生以來,科幻在世界上有將近兩百年的歷史。而中國科幻從1904年荒江釣叟創作的《月球殖民地小說》開始,也經過了百餘年的發展。您覺得與其他國家相比,現如今我國的科幻發展存在哪些優勢?

  韓松:我國科幻的優勢是,人口眾多,年輕科幻迷多,中國科技後發趕超,中國現代化空間大,中國正在崛起,中國現實中的科幻元素多,中國有強大的幻想文學傳統。

  範恩正:剛剛出版的科幻新人合集《超新星》是完全由新人新作品編纂而成的。《超新星》的存在,是為培養科幻作者而打造的一個成長平臺。對於《超新星》的出版和未來科幻新作者的發展前景,您有什麼看法。非常希望多聽聽您的想法和意見。

  韓松:《超新星》是為科幻新人搭建平臺的,新人是中國科幻的美好未來,他們想像力驚人,視野廣闊,構造故事能力強大,需要扶持,科幻文匯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工作。相信會做得越來越好

  範恩正:您後續有什麼創作計劃嗎?

  韓松:我後續創作計劃,主要看能否跟工作時間協調開來,沒有很具體的安排

  範恩正:關注科幻的人越來越多,請您對即將開始創作的科幻愛好者說一下您的寄語吧。

  韓松:希望年輕科幻作者關注自己內心,保持熱愛,勇於探索,能夠堅持不懈地寫下去。

  第八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評獎結果

  最佳長篇小說金獎:《驅魔》韓松

  最佳長篇小說銀獎:《睡豚,醒來》凌晨

  最佳長篇小說銀獎:《2030·終點鎮》遲卉

  最佳中篇小說金獎:《再見哆啦A夢》阿缺

  最佳中篇小說銀獎:《與龍同穴》寶樹

  最佳中篇小說銀獎:《星落》江波

  最佳中篇小說銀獎:《癌變蟠桃》蕭星寒

  最佳短篇小說金獎:《浮生》何夕

  最佳短篇小說銀獎:《躁鬱宇宙》黃海

  最佳短篇小說銀獎:《化敵為友》超俠

  最佳短篇小說銀獎:《這顆星球上孤獨的那一隻鯨魚》謝雲寧

  最佳少兒中長篇小說金獎:《冰凍星球》馬傳思

  最佳少兒中長篇小說銀獎:《超俠小特工》第一季 超俠

  最佳少兒中長篇小說銀獎:《小魚大夢想》系列陸楊

  最佳少兒中長篇小說銀獎:《世紀之約》汪玥含

  最佳少兒短篇小說銀獎:《雲上的日子》趙海虹

  最佳少兒短篇小說銀獎:《利維坦之殤》超俠

  最佳少兒短篇小說銀獎:《機甲夢想》彭柳蓉

  最佳少兒短篇小說銀獎:《兒童節禮物》康乃馨

  最佳非虛構作品金獎:《百年中國科幻小說精品賞析:全五冊》姚義賢 王衛英

  最佳非虛構作品銀獎:《中國科幻研究》吳巖

  最佳非虛構作品銀獎:《外星人的手指有多長》西夏

  最佳非虛構作品銀獎:《從科幻現實主義角度解讀〈北京摺疊〉》

  最佳美術作品金獎:《十三層空間》封面 蘭世韜

  最佳美術作品銀獎:《千年戰爭》封面 趙恩哲

  最佳美術作品銀獎:《科幻立方》2016年第5期封面 趙春霖

  最佳美術作品銀獎:《科幻世界》2017年4月期封面 方婷婷

  最佳科幻電影創意專項獎金獎:《驅魔》韓松

  最佳科幻電影創意專項獎銀獎:《水晶的天空》趙海虹

  最佳科幻電影創意專項獎入圍獎

  《2030·終點鎮》遲卉

  《靈鯨人傳奇》張軍

  《消失的星國》墨熊

  《再見哆啦A夢》阿缺

  《重返2046》二湘

  《麥田怪圈裡的龍》超俠

  《三日月》譚鋼

  《流浪蒼穹》郝景芳

  《你眼中的星光》馬傳思

  《宇宙龍騎士》彭緒洛

  《核爆》康乃馨

  科幻電影創意專項獎優秀作品

  《中國百科全書(6)鐵月亮》夏笳

  《移民九號星》何濤

  《最後三顆核彈》左煒

  《時間深淵》付強

  《賽爾星球》虎皮

  《羅布泊時空之門》柯夢蘭

  《小飛船遭遇大災難》艾天華

  《三星堆》何大江

  《靜星簡史》馮志剛

  《虛擬生活》徐彥利

  《XY大逆轉》霞子

  《流光之翼》劉洋

  清大紫育杯最佳青少年作品金獎:《人類復活學院》張嘉琪

  清大紫育杯最佳青少年作品銀獎:《不可思議的眷戀》李曄

  清大紫育杯最佳青少年作品銀獎:《鏡像》張惠霖

  清大紫育杯最佳青少年作品銀獎:《寂靜與群星》王汝函

  清大紫育杯最佳青少年作品銀獎:《開學第一天》李昊健

  清大紫育杯最佳青少年作品入圍獎

  《穹頂之下》李卓然

  《最後一次測試:史河長流》於柳溪

  《科技恆久遠,學校永流傳》彭詩雅

  《未來的學校》張天天

  清大紫育杯青少年優秀作品

  《初次見面,請多關照》王淏

  《一杯星塵》鄒葉

  《百年育人於今朝》鄒琦

  《末日聖地》王小龍

  《殼中「新學」》王相宜

  《神的學校》陳皓禹

  《銀河之靈》付琪瀚

  《謹癢序之教》谷俞辰

  《孔夫子的雲端校園之旅》黃宇軒

  《雙重身份》嵇馨怡

  《你好,我的未來Super School》黃浩然

  《生無止境》林璐娜

  《宇宙中的學校》劉心怡

  《075學校》劉芷君

  《革新》樓俊涵

  《可欲亦可求的學院》盧程程

  《走,去未來》馬棟梁

  《醒來,我在一具棺材裡》吳涵彧

  《鯨魚咖啡屋》毛盈希

  《格雷斯星遊記》孫若燭

  《觥籌靜謐處》梁貽鈞

  組委會七星連珠獎(獎從第一屆至第七屆連續參加科幻星雲獎嘉年華者)獲得者:姚海軍、吳巖、董仁威、劉慈欣、王晉康、楊楓、陳楸帆、蕭星寒、姬少亭、楊波

相關焦點

  • 韓松又得了一個獎,因為這個時代需要他
    2017年,韓松的《驅魔》獲得第8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金獎」和「最佳科幻電影創意獎」,故事裡有一艘巨大的醫院船,載滿老年男性病人,在紅色的海洋上航行。
  • 《驅魔》獲星雲獎,中國科幻需要韓松正如好萊塢需要迪克
    本文原標題《我們需要韓松,正如好萊塢需要迪克》,經未來事務管理局授權轉載自《不存在日報》。微信公號:不存在(ID:non-exist-FAA)「獲得第八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金獎』的是:《驅魔》,作者韓松。」頒獎人念道,然後韓鬆緩步上臺,沒戴往常那頂磨邊兒的鴨舌帽。
  • 劉慈欣、郝景芳、王晉康、韓松、何夕一個都不少!華語科幻創作大咖...
    去年11月,第九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頒獎禮上,這項大獎的創始人之一、重慶人董仁威不斷向與會嘉賓這樣介紹家鄉,如今,他又要在重慶呼朋喚友了——6月25日,將在重慶舉辦的第十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組委會正式公布了今年活動嘉年華和2019華語科幻電影慶典的籌備情況及出席嘉賓名單。兩位「雨果獎」得主劉慈欣和郝景芳名列其中自不用說,王晉康、韓松、何夕等華語科幻創作界的大咖也全都要來。
  • 關於第十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入圍名單的公告
    第十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組織委員會(以下簡稱組委會)按照《第十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章程      現根據章程,今日正式公布《第十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入圍名單》(其中排列不分先後):        第十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入圍名單        最佳長篇小說:        《火星孤兒》劉洋      《亡靈》韓松      《固體海洋》灰狐
  • 韓松《亡靈》責編:真正好的小說一定是直面社會現實的
    上月,韓松老師的「醫院」三部曲終結篇《亡靈》正式與大家見面啦!   這套被譽為「足以改寫華語科幻小說史」的科幻小說背後的編輯是誰?2015年,「三體」系列首部經劉宇昆翻譯,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
  • 2018科幻春晚即將開始,韓松劉宇昆穿越北京西站
    歲末將至,第三屆科幻春晚即將回歸。澎湃新聞也再次和未來事務管理局合作,參與到這臺最有年味的科幻春晚當中。設計:二向箔管理員公元2018年的第一個月還剩1天,農曆雞年尚未結束。這意味著一場新舊交替的轉換即將開始,一段奔向名叫「家」的藍色星球的旅途,也意味著未來事務管理局新一年「科幻春晚」活動即將拉開序幕。
  • 首屆亞太科幻大會頒出「引力獎」,韓松《驅魔》等作品獲獎
    韓松作品《驅魔》奪得最佳長篇小說獎;最佳中篇小說獎的獲獎作品是陳楸帆的《怪物同學會》;最佳短篇小說獎則有兩位獲獎者,分別是韓松的《十環,或二零三八年,北京四十二分鐘》和晝溫的《沉默的音節》。獲得最佳長篇小說獎的《驅魔》是著名科幻作家韓松「醫院」三部曲之二。《驅魔》2017年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此前曾獲得過第八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金獎。評論家宋明煒如此評價此書:「語言的迷宮讓讀者經驗迷離的未來史,意象幻覺後面透露著不可見的真相。韓松又一部新浪潮巨作。」
  • 專訪|韓松:中國有很多特有現象,都可以用科幻來表達
    8月19日,韓松攜科幻小說三部曲「醫院」系列之二的《驅魔》做客2017上海書展澎湃展臺,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2017年,人工智慧在諸多領域取代影像檢查。2028年,大量醫療崗位被機器替代。2038年,算法視人類每一個成員為病人。
  • 全球華語科幻大咖齊聚星雲獎十年慶典
    新華社重慶10月28日電(記者谷訓 趙宇飛 吳豔霞)10月26日至27日,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十年慶典在「魔幻山城」重慶舉行,華語科幻新生代「四大天王」劉慈欣、韓松、何夕、王晉康等100位科幻作家,以及眾多科幻從業者和愛好者齊聚一堂,共話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十年發展,展望中國科幻產業未來。
  • 剛剛,第十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頒出全部獎項,《固體海洋》斬獲...
    得主郝景芳和《流浪地球》導演郭帆也都在,他們齊聚重慶翹首以待的「重頭戲」華語科幻星雲獎頒獎禮27日下午在江北嘴舉行。,今年是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誕生十周年,跟著本屆頒獎禮同時落戶重慶還有華語科幻星雲獎的十年慶典。
  • 韓松「軌道三部曲」首次合集出版,他對未來的預言來自現實
    知名科幻作家韓松今年將其長篇小說代表作《地鐵》《高鐵》《軌道》修訂再版為「軌道三部曲」。這些作品近日重裝面世,它們以寓言式的文本預警宇宙文明,重現了一位中國觀察者的思考。近日,本報記者獨家專訪了韓松,聽他暢談多年的科幻創作經歷。在「軌道世界」裡思考世界傳說中的韓松是幾乎不睡覺的工作狂。
  • 對話中國著名科幻作家韓松:今天,我們為什麼讀科幻?
    十年——在2019年春節電影《流浪地球》成為現象之前,同名小說其實2008年就已經出版;百年——儘管上世紀初,魯迅已經翻譯西方小說《月界旅行》,但如今提到科幻文學,大部分人知道的僅限《流浪地球》《三體》。
  • 顧適 |星雲獎回顧
    應該是在2013年底,我貿然給韓松老師發了一封郵件,裡面附了幾篇當時還不太成熟的作品,原本並不期待有回覆,但他竟然推薦給了姚海軍老師。後來我發微博宣傳自己作品,超好看的管嫣紅編輯幫忙圈了吳巖老師,吳老師竟然也幫忙轉發了。
  • 銀河獎、星雲獎得主顧適推出科幻短篇集《莫比烏斯時空》
    (環球網文化頻道綜合報導)銀河獎、華語科幻星雲獎金獎得主顧適,於本月推出了她的首部科幻作品集《莫比烏斯時空》。該書得到了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劉宇昆及著名言情作家丁墨的高度評價。《莫比烏斯時空》這本小說集是顧適八年科幻創作的一次總結,不僅收錄了《嵌合體》《莫比烏斯時空》這樣的人氣篇目,還有3篇此前未發表的優質新作。內容涵蓋人工智慧、記憶存取、人體冬眠、腦機接口、基因編輯等前沿題材。文風細緻工麗,想像華美絢爛,兼容科幻、言情、懸疑之美。既有對未來科技的冷峻洞察,又不失女性主義的溫暖輝光。
  • 中國科幻小說紅到歐美 《三體》獲星雲獎提名
    近日,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三體》系列第一部英文版入圍美國2014年度「星雲獎」長篇小說提名名單,與其他長篇一起角逐在美國以及世界科幻界都具有重要影響的獎項。這一消息讓科幻文學業內人士歡欣鼓舞。其實,此前科幻文學在主流文學之外很少為大眾所關注,但是近年來在《三體》的帶動下,它作為一股新的力量正在佔據文壇的一席之地。
  • 《給孩子的科幻》出版,劉慈欣和韓松:對未來迷茫、焦慮
    因為一本《給孩子的科幻》的出版,科幻作家劉慈欣、韓松,詩人北島和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戴錦華「世紀同框」!2018年10月28日,《給孩子的科幻》新書首發式在西西弗書店北京長楹天街店舉行。除了這四位重量級嘉賓,新生代青年科幻作家趙壘、滕野也參加了這場活動。
  • 第十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和首屆原石獎在渝落幕 完整獲獎名單揭曉
    (左一)、副主席江波(右四),科幻星雲獎聯合創始人董仁威(左五)、姚海軍(左四)、吳巖(左三),中國當代科幻四大天王劉慈欣(右二)、王晉康(右一)、韓松(右五)、何夕(左二),主辦方代表姚予疆(左五)、甘偉康(右三)啟動開幕按鈕10月25日至27日,第十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在重慶舉辦。
  • 第十屆星雲獎作品集《賭腦》上市,《星雲志》系列圖書畫圓滿句號
    其中作品《賭腦》的作者顧適自2011年起在《科幻世界》《超好看》《新科幻》等國內外雜誌與平臺發表科幻小說,已出版作品集《莫比烏斯時空》。作品《嵌合體》獲得2016年第七屆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中篇金獎;《莫比烏斯時空》獲得2017年第28屆中國科幻「銀河獎」最佳短篇小說獎。
  • 銀河獎、星雲獎雙獎才女顧適科幻短篇集《莫比烏斯時空》發售
    4月8日,由八光分文化和新星出版社聯合出版的科幻小說集《莫比烏斯時空》正式發售,這是銀河獎、華語科幻星雲獎金獎得主顧適的首部科幻作品集。《莫比烏斯時空》這本小說集是顧適八年科幻創作的一次總結,不僅收錄了《嵌合體》《莫比烏斯時空》這樣的人氣篇目,還有3篇此前未發表的優質新作。內容涵蓋人工智慧、記憶存取、人體冬眠、腦機接口、基因編輯等前沿題材,文風細緻工麗,想像華美絢爛,兼容科幻、言情、懸疑之美;既有對未來科技的冷峻洞察,又不失女性主義的溫暖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