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散文:享受孤獨是一種境界

2020-12-19 雨飄清荷香

享受孤獨是一種境界

文/雨小荷(河南)

直抵心靈的孤獨,唯有自己能夠深刻地體會。

我曾經在網絡上看到過這樣一幅圖畫:遼闊的天地間,一棵大樹的枝頭只挑著幾片殘葉,樹下則躺著無數的落葉,大樹的旁邊是一個女子落寞的背影,而夕陽穿過樹梢灑落一地碎影。灰黑的色調勾勒出了一種孤獨,而這種孤獨是有穿透力的,直抵心靈。

當時我的腦海裡立刻湧現出一句詩:「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是的,天涯路上的斷腸人一定是孤獨的,一個人在夕陽下徘徊、行走,即將來臨的黑暗也許會吞噬希望的光茫,剩下的唯有掙扎與迷茫。

初讀李煜的《相見歡》的詞句:「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我的心立刻被詞句加中所描寫的孤獨抓緊了,我仿佛看到一個失意的人,在一彎殘月下默默地獨自登上了西樓,而他終然站得高,也只能看到深院內的梧桐在秋風中無奈地寂寞著。

有時候,我很佩服文人,他們總是能將喜怒哀樂用文字勾勒地淋漓盡致。就像李煜用簡短的詞句卻道出了心中的萬言千語,道出了無窮盡的孤獨。

李清照也是一個飽嘗孤獨的人,她寫孤獨的心境:「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尋而不得,覓而不見,冷冷清清的黑夜裡,唯有一個人在孤獨中寫下悽美的詞句。這孤獨是一場盛大的人生宴席,卻無人與共?當我讀到這幾句詞句時,立刻能夠感覺到一種孤獨縱然隔著久遠的年代,隔著悽美的詞句,依然撲面而來,墜落心湖。蕩起的絲絲漣漪是孤獨的情懷,是心有靈犀的懂得。

人的一生,會得到很多,也會失去很多。失去的過程中會遭遇痛苦,痛苦的煎熬中會邂逅孤獨。孤獨就像一隻有利爪的小獸,在無形間闖入心靈,抓撓著靈魂。若是能夠將孤獨的小獸馴服,你便能在孤獨中覓得一處世外桃源,修心養性。若是被孤獨的小獸挾持,那你唯有墜入痛苦的深淵,難以自拔。

孤獨總是在夜晚的時候,不覺之間就來到心裡。讓你無處可逃,就像一片樹葉陷進了河水的漩渦,怎麼掙扎都逃脫不了,不知道何時能夠靠岸。就那麼的沉浸著,掙扎著,直到慢慢放鬆,一切歸於平靜。

猶記得那年,我的生活發生巨大變故,於是我一個人踏上漂泊的路。當我一個人走在深秋的夜裡,看著身邊一個又一個陌生人走過,看著一輛又一輛車駛過,突然覺得特別的孤獨,那從未有過的孤獨直抵心靈。那麼多的人流與車流都與我無關,我只是一個漂泊的人。

原來,就算你處在喧囂的環境裡,就算你被熱鬧的氣氛包圍著,孤獨依然可以無孔不入地駐紮進心靈。而這種孤獨卻更加地虐心,讓人感覺到懊惱與無助。當時我便想起杜甫的詩句:「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是啊!在飄泊的路上,每個人都是一隻既孤獨又落寞的沙鷗。誰又能逃得過孤獨的感覺?誰不是在獨飲寂寞的酒?

後來,我重拾寫作的愛好,在孤獨的夜裡與文字相伴,傾訴內心的苦悶。漸漸地我開始與孤獨和解,不再抵制孤獨的感覺。而是在孤獨中追尋內心的寧靜與飽滿,默默地將人生的苦痛轉化成文字。自此,面對孤獨我不再慌恐,不再懊惱。而是突然發現在孤獨中反而更能激發寫作的靈感,而每一個文字都是孤獨綻放出的花朵。

孤獨,其實很多時候真的能夠成就一個人。很多的作家、科學家等都是在孤獨中向著夢想的峰巔攀爬,他們善於利用孤獨的空間去追求心中的夢,將一個個孤獨的日子當作前行的墊腳石。屈原在孤獨中創作了留傳世間的詩篇《離騷》,魯迅在孤獨中造就了小說集《吶喊》,安徒生在孤獨中創作了《安徒生童話》,司馬遷在孤獨中寫下《史記》。

英國偉大的科學家牛頓一生都在孤獨中追尋著夢想,成為了世人皆知的科學家。赫胥黎曾說:「越偉大、越有獨創精神的人越喜歡孤獨。」這話說得很經典。因為很多偉大的人需要在孤獨中思考與探索,從而完成獨創。相反,喧囂的空間反而會扼殺掉靈感。

人生在世,每一個人都會有孤獨的時候。大多時候,我們逃避孤獨,抵制孤獨。但越是逃避與抵制,反而會越覺得孤獨。倒不如微笑著對孤獨說:「嗨,原來你也在呀!」隨後該幹啥幹啥,孤獨的感覺也就慢慢淡去,剩下的唯有靈魂的升華。

學會在孤獨中行走,學會在孤獨中思索。學會在孤獨中成長,也不失為一種享受。享受孤獨,是一種境界,是一種豁達,亦是一種胸懷。

能夠享受孤獨的人,是充滿智慧的人。當憂傷與沮喪來襲時,一個人就是千軍萬馬,可以抵擋所有的壞情緒,抑或消化掉壞情緒。讓心靈在孤獨中歸於平靜,從而獲得精神的超越。

叔本華說:「人,要麼庸俗,要麼孤獨。」當我讀到這句話時,心湖中仿佛被丟了一粒石子,蕩起無數漣漪,隨後漸漸歸於沉寂。只啊!人,要麼庸俗的活著,碌碌無為。要麼就特立獨行地孤獨著,在孤獨中追尋夢想。

而大多孤獨的人,都是經歷過驚濤駭浪,從人生的溝壑間走出的人。他們看過繁花似錦,也看過落花凋零,經歷過春暖花開,也經歷過寒冷的冬天。

最終他們要麼將自己活成了一株仙人掌,用尖銳的刺保護內心最後的柔軟,孤獨的佇立在自己的世界;要麼就是將自己活成了一株梅花,在寒冷的風雪中驕傲的孤獨著,唯留一縷芳香馨香人生的孤旅。

能夠享受孤獨的人,是內心強大的人。他們知道人生除了繁華,更多的時候則是一個人面對苦難與孤獨。而只有在孤獨中成長起來的人,才能更加明白生活的不易與生命的可貴。

文字原創:雨小荷。另一個筆名:雨飄清荷香

圖片來源:網絡,感謝!

相關焦點

  • 散文的孤獨與大愛_美文_中國甘肅網
    原標題:散文的孤獨與大愛  李豔  我喜歡散文,喜歡讀散文的那種感覺,從小就喜歡。  那天,有幸拿到楊光祖的散文集《所有的燈盞都暗下去了》,只看書名就讓我孤獨感油然而生。  孤獨是一種境界。
  • 賈平凹之《自在獨行》,觸及心靈的閱讀,孤獨是一種境界
    初拿到賈平凹先生這本書的時候,我瀏覽了一下目錄,沒覺得有什麼特別之處,無非就是先生經歷的一些事兒和對某些人生世態及事物的略談,普通得再普通不過了,而且讓我不解的是,此書是由眾多散文、短篇組成,卻為何取名「自在獨行」呢?然而,當我靜下心來,細細品讀後,忽在不屑和茫然中徹悟。透過先生的思域,我對「孤獨」和「自在」有了不一樣的認知!
  • 孤獨是自己的選擇,學會享受孤獨
    原創 謝淑君周末上班,同事說昨日新收了一位耄耋老人,86歲的婆婆,住單人間病房。護士考慮到婆婆年紀太大,建議留家屬陪護照顧,但任憑護士姑娘怎麼勸說,婆婆就是堅持不願留陪人。淨地高僧,書山學者,山林隱士,溪水釣翁,都是會享受孤獨的人。「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何等的閒趣;「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又是何等的詩意啊。孤獨是自己的選擇,是一種主觀感覺和體驗,並非人們理解的沒有朋友,無人關懷。 孤獨不是自閉,不是消極失落、身心寂寥。
  • 有時候, 孤獨是一種境界; 有時候, 孤獨是一種悲哀
    孤獨者的內心獨白作者:彭允好有時候,孤獨是一種境界;有時候,孤獨是一種悲哀。所以,我像一頭獨狼於空曠無人的荒野悽厲地孤獨嚎叫,所以,我像一隻飛蛾明知粉身碎骨依然向著光明痴心不改。有人說,孤獨是一種灑脫;照我說,孤獨只是一種無奈。謹以此獻給即將逝去的2017,謹以此獻給即將到來的2018。愛的反義詞是什麼?是恨嗎?不是。
  • 「散文」 享受寂寞,品味寂寞
    在名利喧囂的現代生活中,人未免都有一種寂寞感,所以大多數人都害怕寂寞、不甘寂寞,將自己置入熙攘的人群、熱鬧的娛樂中,這樣才會感到塌實、充盈、愉悅。竊認為:寂寞是難得的人生伴侶,因為它是靜謐、是清心、是心境,是意境、是天堂......  享受寂寞,品味寂寞,是一種情愫,是一種境界。
  • 孤獨的最高境界:享受孤獨
    其實,人從一懂事開始,孤獨就開始伴隨我們一生。 我懂事的那年是小學三年級,那時候我住在奶奶家,奶奶每天給我4個5毛錢,2個5毛是上學和放學的公交車費,剩下的2個5毛,我可以用1個5毛去買兩個包子,另1個5毛存起來,有時候不餓我就會把2個5毛都存起來,後來發現自己存到10塊錢了,給自己買了個文具盒,可開心了。
  • 「原創散文」閱讀是一種境界
    不過相較於「習慣」這個詞,我更願意把閱讀看做是一種境界。書籍可以培植智慧,書籍可以造就靈魂,書籍可以驅散一個時代的愚昧,書籍可以鑄就一個民族的前程。古往今來,多少先賢前輩們留下了寶貴的經驗遺產,書籍記載了那些歲月的輝煌與變遷,而閱讀則讓我們了解這一切。對我而言,書籍是最完美的老師,是最可靠的朋友。它耐性,它博學,它平易近人,它安於奉獻。
  • 讀書是一種孤獨的享受
    讀書是一種孤獨的享受 讀書是孤獨的散步,讀書是精神的放牧和漫遊,如同牧羊人往無邊的草原上放牧他的羊群,時而望望碧藍的天空上的朵朵白雲,時而撫弄身邊的野草小花,在風煙俱淨中自有一番體驗。又如同海邊的旅人,有時看海天外的雲鷗,有時在沙浪間尋尋覓覓,有人跡處也好,無人跡處也好,在他只是一種散步、一種樂趣。
  • 收藏,是一種孤獨的享受
    在以前收藏是很小眾化的一種愛好,而且社會上的收藏氛圍並不夠,很多時候都會被認為是一種不務正業的事情;現在還好一點,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大家的文化水平在不斷的提高,對於收藏的認識也在增強。我喜歡收藏是從郵票開始的,後來又喜歡上錢幣收藏,基本上這兩種都一直在收藏;我最開始收藏郵票的時候,身邊是沒有任何其它朋友和同學跟我一樣有收藏的,只是後來在收藏界裡面認識的藏友才有共同愛好的人;所以有時候我覺得收藏是一種孤獨和寂寞的愛好,不過還好,我挺享受這種感覺的。
  • 享受孤獨 和自己相處
    中西文化的差異各有不同,賦予的意義也不同,如果這樣對比,我更欣賞西方文字中「孤獨」蘊含著太陽的涵義。那是一種能量,更蘊含著一種力量!孤獨的境界,只有體會到孤獨,並在孤獨的世界裡遊刃有餘的人,才能享受到孤獨的魅力!所謂的孤獨,就是自己一個人的時空獨自面對所有的事、物。
  • 享受主動孤獨(深度)
    夜的孤獨一種莫名的孤獨恐懼縈繞著我,揮之不去,越孤獨越不知道該做些什麼,越不知做什麼越無聊,越是無聊就越是恐懼,多麼希望有人在我身邊。天氣微寒萬千孤獨,從古至今沒有一個實在的定義。我感慨於杜甫的「天地一沙鷗」,憂心於王績的「相顧不相識」;沒有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豪氣,又不同於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的悽婉,沒有到柳宗元「獨釣寒江雪」的境界;絕不似李煜的「無言獨上西樓」,類似於蘇軾的「寂寞沙洲冷」,鍾情於陸遊的「寂寞開無主…只是香如故」;十分欣賞李白的「舉杯邀明月」,佩服莊子的「獨往獨來…未若相忘於江湖」,拜服於老子的「和其光,同其塵」。
  • 孤獨有三種境界,你是哪一種?
    孤獨第一境界:你不缺陪伴,缺的是理解上大學的那個時候,第一次見到我的舍友小雲,他很靦腆,人也很好,對每個舍友都笑呵呵的,誰有事他都樂意幫忙,配上他微胖的身材,一副老好人的樣子。雖然他平時總是一個人去食堂吃飯,一個人去逛超市,一個人去看電影,但是大家不覺得他不合群。
  • 孤獨,對窮人而言是一種痛苦,對富人來說是一種境界,為什麼?
    不過孤獨並非就是壞事,尤其是窮人和富人的孤獨,是不一樣的……孤獨,對窮人而言是一種痛苦,對富人來說是一種境界,為什麼這麼說?來看一看具體的分析。需要指出的是,我們這裡所講的窮人與富人,除了物質財富的多少,更重要的還是指精神上的貧瘠與富有。窮人害怕孤獨,但確確實實大部分窮人都是孤獨的。
  • 年輕人,換一種思維,不要去克服孤獨,去學著享受孤獨!
    原創文章 抄襲必究作者:老陶故事匯01孤獨是生命的常態,這是一種很主觀的情緒,當你覺得孤獨,即使身邊有人陪伴也會因自我封閉而時常處在一種消極的狀態中。這種情況其實是一種內心的封閉,一種恐懼感和逃避感交錯而成的一個產物。記住一句話:孤獨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懼怕孤獨。為什麼我們要讓孤獨左右我們的生活呢?為什麼不反過頭來,學著享受孤獨帶來的好處。要知道孤獨是一個人成功路上的必經之路!
  • 享受孤獨 --王育民作品
    孤獨是什麼?是一種靈魂深處細細品嚼的滋味,是生命徵程中那艘到達成功彼岸的諾亞方舟。、一種異鄉遊子孤獨的享受。正視孤獨,其實它也是一種苦,一個人默默忍受的苦。夕陽西下,倦鳥歸巢,忙碌一天的人們也都回到各自的家,去享受人間的天倫,不論貧富貴賤,最起碼都有一所安息的場所。這時只有浪跡天涯的遊子、身在異鄉的騷客、沿街行討的乞丐、還有那些離家的孩子、失去親人的孤兒………他們只能默默品讀孤獨這本厚書,領略沒有親朋的滋味。擁有的是黑夜的漫長、蚊蟲的叮咬。
  • 人到中年,孤獨是一種享受
    分給工作,分給家人,分給應酬,分給那些無由來的煩惱,忙碌得麻痺了自己,似乎被一種無形的罩子罩著,想要奔逃出去,卻始終衝不出那張無形的網。一個人,靜靜地在某個角落裡,發發呆,聽聽歌,任憑思緒天馬行空,四處遊蕩,似乎忘記了當下的一切,這種「神遊」的狀態,簡直是一種奢望。人到中年,不再留戀喧譁熱鬧,更多的是,追求享受孤獨!
  • 享受孤獨的星座:孤獨也是一種美
    李煜的這首詩,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寂寞與孤獨的深切感受。一眼看到孤獨兩個字,就讓人浮想聯翩,一個人的背影,孤孤單單,無奈,憂傷。而在以下幾個星座看來,卻喜歡著孤獨,在孤獨中成長,享受著孤獨。金牛座金牛座追求的是平靜安穩的生活,具有良好的忍耐力。他的孤獨,是來自於內心的平靜。不喜吵鬧,不屑爭奪。
  • 享受孤獨,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如何解釋?
    歸因於交由的再多,假設說錯了話的話,也會讓你的悉力滿貫枉費 極高的人生態勢,是一個人在生活中學會享受孤獨嗎? 叔本華說:「或者孤獨,抑或平庸。」
  • 柳宗元的一首詩告訴你,孤獨的最高境界,是千萬孤獨
    孤獨,是人類與生俱來,也是最原始的一種情感。曾經有人說,每一首詩的背後都有一位孤獨的詩人,每一位詩人的背後都有一段孤獨的故事,這些故事,或是去國離家,憂思難忘;或是壯志難酬,滿懷抑鬱;或是故人相望,相思難斷。而這句話,用來形容柳宗元這位詩人,那麼我想,也是符合的。
  • 朗誦 | 餘生做一個孤獨的人
    >孤獨是一種很美活法。其實他們只是學會了保護自己,在自己的小天地裡輕鬆、自然過好每一天……侍弄幾株花草,塗鴉幾行文字,享受幾樣美食,在自得其樂中取悅自己,盡情潑灑孤獨。這是一種很美的活法。孤獨是一種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