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薦科創板項目最多的中信建投證券,受到科創板不當言論困擾,發布了澄清公告。
23日晚間,中信建投發布公告,對網傳中信建投資本的文件中含有對科創板負面評價的傳聞,進行澄清。
中信建投表示,前述微博帳號所述內容,是資本公司某基層員工於2019年3月起草的一份內部匯報初稿,隨即被資本公司負責人嚴厲批評並責令糾正,該文稿被作廢並從未對外提供過。該微博帳號發布相關材料的行為,向市場傳遞了不實信息,嚴重侵犯了本公司權益。
值得一提的是,這已是7月份來,網上第二次流傳券商人士對科創板的不當言論。7月10日,國信證券通信行業首席分析師程成,因在微信群發表關於科創板的不當言論,被公司通報批評,並扣發一個季度績效獎金。
對網傳不當傳聞進行公告澄清
作為保薦科創板上市企業最多的券商,中信建投證券竟然被指子公司中信建投資本發布了對科創板以及監管政策的負面言論。23日晚間,中信建投對網絡傳聞發布了澄清公告。
最近的傳聞是什麼?記者查詢到,22日下午,有微博帳號發布了幾頁帶有「中信建投資本管理有限公司」logo的PPT,其中有表述有關於科創板的不當表述。
該網傳文件還對監管政策作出點評稱:「窗口指導意見一年一變、同一類型產品不同監管標準,人為製造不公平競爭環境和高昂的經營成本。然而資本公司同事經過數年的錘鍊,上下一心,已鍛鍊出良好健康的鬥爭心態。」
中信建投在澄清公告中表示,經查,前述微博帳號所述內容,是資本公司某基層員工於2019年3月起草的一份內部匯報初稿,隨即被資本公司負責人嚴厲批評並責令糾正,該文稿被作廢並從未對外提供過。該微博帳號發布相關材料的行為,向市場傳遞了不實信息,嚴重侵犯了本公司權益。
中信建投進一步表示,公司始終強調規範經營,一貫尊重、遵從監管。自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工作啟動以來,本公司高度重視、積極參與,公司保薦的科創板企業數量佔首批掛牌的25家上市公司的比例位居行業第一。
就在網絡傳聞發布的當天,25家首批科創板公司掛牌上市,中信建投證券保薦了6家(含1個聯合保薦項目)科創板企業首批掛牌,成為保薦機構的大贏家。
國信證券處罰首席分析師
其實,就在本月內,已是網上第二次流傳券商人士對科創板的不當言論。
7月10日,國信證券通信行業首席分析師程成,因在微信群發表關於科創板的不當言論,被公司通報批評,並扣發一個季度績效獎金。
當天上午,有兩張截圖在網絡流傳,並引發熱議。一位名為「程成」的研究員在7月10日上午11點左右,對科創板發表評論稱:「滿場子都是鐮刀,沒有韭菜。」另外一則網傳聊天記錄則顯示,程成建議「(科創板打新是)股權大佬的天下,普通人不要玩。」
7月11日早晨,一則落款為7月10日事發當天、署名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的文件也在網絡傳播開來,該文件認為程成在微信群的上述不當言論「違背了上級主管部門的精神,違反了公司及研究所關於網絡社會化媒體的相關規定,給研究所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研究所也對當事人進行了嚴肅批評,決定給予其「全所通報批評、扣發一個季度績效獎金的問責處理」。
券商中國記者從國信證券證實了該網傳文件的真實性,網傳截圖中的「程成」正是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通信小組負責人、通信行業首席分析師程成。
Wind數據顯示,程成為天津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士、中科院通信工程碩士。其研究方向為國防軍工,曾參與國家通信/小衛星工程重點課題研究。2010年加入華寶證券,主要研究方向為通信和移動網際網路。2013年7月起加盟國信證券,2013年獲新財富最佳分析師通信行業第4名,2014年、2015年獲新財富最佳分析師通信行業第2名。
科創板開市兩天,逐漸回歸理性
7月22日,25家首批科創板企業正式掛牌上市。開盤1分鐘後,杭可科技即因漲幅超過開盤價30%而臨時停牌;開盤五分鐘以內,瀚川智能、虹軟科技等7隻股票皆因跌幅超過開盤價30%而臨時停牌。新股全天最大漲幅達520%以上,總成交金額達485.1億元,25隻A股總市值達5293.39億元。
同時,高企的換手率也格外受到關注,首日交易當天個股最高換手高達86%以上,這意味著市場上的流通籌碼幾乎都被資金掃光。據媒體報導,科創板首日龍虎榜顯示,25隻科創板個股龍虎榜的賣方席位全部被機構專用席位「包攬」,合計賣出金額高達91.55億元,其中中國通號單只股票當日被賣出的金額合計就達到了26.94億元;瀾起科技被機構賣出的金額為7.46億元;中微公司則排在第三位,龍虎榜賣出金額合計為5.44億元。
仍有一些個股獲得了機構資金的買入,其中買入金額最大的為南微醫學,數據顯示,該股7月22日龍虎榜買方上榜的全部為機構專用席位,合計買入金額達2.71億元。
隨著科創板次日走勢逐步分化,成交量和換手率大幅下行。整個A股市場的走勢亦漸漸企穩,並逐步轉暖。
長城證券研報表示,從中長期來看,一方面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逐漸增多,另一方面市場對待科創板將趨於理性,外加資本市場制度進一步完善,有助於吸引更多的場外資金尤其是長線資金流入市場。因此認為科創板中長期帶來的「增量」效應有望超過「分流」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