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葬守陵,皇帝駕崩,後宮佳麗都是什麼下場?

2021-02-19 深圳市書法院

 

大家都知道,在中國的古代皇帝有後宮佳麗三千,也就是那麼幾個能得到寵幸,有的甚至到死都未曾見過皇帝一面,那麼這麼多的後宮,皇帝死了以後他們該怎麼辦呢?


秦朝: 殉葬

《史記·秦始皇本紀》提到:「二世曰:先帝後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從死,死者甚眾。」意思是沒有孩子的妃子都要殉葬,考古發掘出這些妃子的墓葬在秦始皇帝陵內城西北部,有近一百座。

漢朝:分不同的情況

1、後宮妃嬪有生養皇子,且其子有封國者都可以出宮,可前往其子的封國安享晚年,稱王太后,如漢高祖妾侍薄姬,在漢高祖死後前往其子代王劉恆的封國——代國,稱代太后。又因東漢郭聖通被廢後稱中山王太后,可知東漢沿西漢俗。

2、守陵《漢書》中記載,西漢「武帝時,又多取好女至數千人,以填後宮,及棄天下,昭帝幼弱,霍光專事,不知禮正,妄多藏金錢、財物、鳥獸、魚鱉、牛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盡瘞藏之。又皆以後宮女置於園陵,大失禮,逆天心,又未必稱武帝意也。昭帝晏駕,光復行之。至孝宣皇帝時,陛下(元帝)惡有所言,群臣亦隨故事,甚可痛也。

「此處置於園陵可作兩意解,有人說是令其守陵,有人說是直接殉葬。前者的證據更多一些。如在成帝死後,班婕妤就到陵園守陵至死,死後葬入陵園。《漢書》卷97下《外戚傳》:「至成帝崩,婕妤充奉園陵。」傳中還錄有班婕妤的一篇賦,其中寫到:「永終死以為期,願歸骨於山足兮,依松柏之餘休。」所以知班氏至陵園後並未死。

東漢皇帝駕崩,其未育子女或夭折者妃嬪者,稱」諸園貴人」,《漢書·安帝紀》注云:「謂宮人無子,守陵園者也。所以可知這些妃嬪也去守陵了。

3、特殊的妃子,如戚夫人,因被皇太后記恨,皇帝死後即被殺。

漢朝幾乎沒有妃嬪生殉之事。

三國時代及南北朝

1、三國時代以蜀國為例,劉備稱帝後的后妃有史料記載的有吳皇后,有子二人。劉禪即位時,尊她為皇太后,住長樂宮,病死後與劉備合葬。因此女為「瑁死後寡居」再嫁劉備,考慮到當時三國寡婦再嫁的熱潮,故國君下葬後的妃嬪也有可能遣散後改嫁他人。

2、晉朝:無記載妃嬪太多。有記載的有子之妃嬪,隨子封王后稱王太妃

3、魏朝。 《資治通鑑》秋,八月,戊申,魏用高祖遺詔,三夫人以下皆遣還家。 可知部分皇帝死後,其中低等妃嬪可發還家中,至於改嫁,估計不行。

魏孝明帝之生母胡氏尊為皇太妃,後為皇太后。

而其餘高品級妃子記載如下:北魏宣武帝李婕妤「世宗崩,為比丘尼」,可知未得出宮的無子妃一般應以出家為結局。

4、陳朝 陳叔寶之後沈氏,於叔寶被俘入隋,隋滅之後出家」後自廣陵過江,於毗陵寺為尼,名觀音「

5、南朝其餘妃嬪一般出自高門大族,故皇帝崩後還家的可能性比較大。

隋朝

1、隋文帝:除弘政夫人無記載之外,宣華夫人,容華夫人都為其子楊廣之妃。

2、煬帝:蕭皇后於煬帝崩後先後嫁宇文化及、竇建德,後被其小姑義成公主迎往突厥,突厥滅後,被太宗迎入長安,安逝。

唐朝




1、有子妃嬪隨其子出藩國,可有王太妃號,如太宗妃韋氏「永徽元年正月廿九日,冊拜紀國太妃」。

2、唐初,無子之妃有兩種結局 一種是低等妃嬪出家為尼,如四品才人武氏之於感業氏

一種是高等妃嬪無需出家,依例居於太宗別廟崇聖宮。如昭容韋尼子和後來自殉的充容徐氏,都死於此地。

3、殉葬 。唐武宗有兩妃殉葬,一為王賢妃。「帝熟視曰:「吾氣奄奄,情慮耗盡,顧與汝辭。」答曰:「陛下大福未艾,安語不祥?」帝曰:「脫如我言,奈何?」對曰:「陛下萬歲後,妾得以殉。」故帝崩後殉葬。另一妃孟才人,正史未錄,但唐人張祜有《孟才人嘆》。武宗病重,自覺不久將去世,於是把孟才人召到跟前,問之「我如果死了,你準備怎麼辦?」,孟才人抱著笙囊哭泣,答道願自縊以追隨陛下,武宗默許。孟才人要求唱一曲以表達自己的哀傷,武宗點頭應之,於是她高歌《何滿子》,唱罷後昏倒在皇帝的榻前,即死。

4、守陵《資治通鑑》卷249,《唐紀·宣宗大中十二年》胡三省注引宋白云:唐制,「凡諸帝升遐,宮人無子者悉遣詣山陵供奉朝夕,具盥櫛,治寢枕,事死如事生。」韓愈《豐陵行(順宗陵也,在富平縣東北三十裡)》:「設官置衛鎖嬪妓,供養朝夕象平居。」

宋朝

1、皇后高等妃嬪等遷居別宮,如高宗後吳氏於帝崩後遷居德壽宮,並可有位號之不斷升級,如宋神宗之武賢妃,「歷美人、婕妤。徽宗即位,進昭儀、賢妃」

2、殉葬。宋高宗寵幸才人李氏、王氏,高宗駕崩後,孝宗探知此情,即迫告命,讓其自便,李氏王氏等唯能殉

3、低等妃嬪守陵。宋神宗死後,其美人等守陵,中有陳氏,收一義女,後此女亦入徽宗掖庭,陳美人為趙宋徽宗趙佶之母。

4、死於非命,據《開封府狀》統計,靖康之難時,徽宗有封號的妃嬪及女官共 143 人,無封號的宮女多達 504 人。多數為金人所殺或擄。

元朝



1、殉葬

波斯史學家志費尼寫到成吉思汗去世時說到「挑選四十名出身於異密和那顏家族的女兒,用珠玉、首飾、美袍打扮,穿上貴重衣服,與良馬一道,被打發去陪伴成吉思汗之靈。」

此處陪靈當以殉葬解。

2、為後任皇帝之妃妾。窩闊臺即位後,經常按照蒙古人的習俗寵幸鐵木真遺留下來的妃子。

3、遵為太后或太妃

成吉思汗也遂妃於成吉思汗死後尊為皇后(太后);另有太宗昭慈皇后,名脫列哥那,乃馬真氏,生定宗。歲辛丑十一月,太宗崩,後稱制攝國者五年。

 明朝

1、為太后或太妃

2、殉葬:

明太祖朱元璋死後就有多達 38人為之殉葬且都是太祖的嬪妃。據《明史》本紀和后妃傳等記載僅太祖加上其後繼的四位皇帝就一共有上百位嬪妃殉葬。為明成祖殉葬的共有宮女嬪妃三十多人。景帝逝世後,英宗讓其後宮唐氏等人殉葬。

3、奉養於別院別宮。劉昭妃為明神宗的妃嬪。冊封為昭妃,年 21 歲。無寵無出。天啟、崇禎時受尊封太妃,嘗居慈寧宮。

4、發還原家。英宗曾下旨給周憲王弟朱有爝,「妃夫人以下不必從死。年少有父母者遣歸。」雖只說是親王家,但也可以看出皇帝的態度。

清朝




1、殉葬

努爾哈赤死後,大妃烏拉那拉氏和二位妃子阿濟根、代因扎殉葬。

2、居別宮奉養。紫禁城的西北角有專門為先皇妃嬪修建的宮殿群,包括慈寧宮、壽康宮、壽安宮、英華殿、慈寧花園等。繼任帝一般會為先皇之妃加封號而奉養其中。

3、少數可歸其子奉養,如世宗妃耿氏,世宗崩後得太后特許,至其子和親王弘晝府居住。但正式史未載,僅見於詩作記錄。   

來源:古典風尚


>>>如果喜歡請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深圳市書法院成人書法培訓班


深圳市書法院少兒書法培訓班

推薦閱讀特選(戳下方標題即可瀏覽)


——深圳市書法院官方微信平臺——

http://www.china-yishu.com

相關焦點

  • 皇帝駕崩,後宮佳麗三千何去何從?有五個去處,你猜哪個最好?
    在專制的封建社會,皇帝手握國家大權,他的權威說一不二。正因為歷來皇帝都有無上的權利、享不盡的富貴生活和後宮無數美人佳麗,所以長生不老成為他們終身的追求。那麼問題來了,現任皇帝如果over了,新任帝王要怎麼處置老皇帝的那堆妃嬪呢?打發回家還是陪葬,或者白養在宮裡老去?
  • 皇上駕崩後,後宮的三千佳麗都該何去何從?
    大家都知道,在中國的古代皇帝有後宮佳麗三千,也就是那麼幾個能得到寵幸,有的甚至到死都未曾見過皇帝一面,那麼這麼多的後宮,皇帝死了以後他們該怎麼辦呢
  • 先帝死後,後宮佳麗三千這樣處置真是可惜!
    《草葉集》皇帝後宮佳麗幾千,擁有全國最美麗的女人,多少男人夢寐以求的夢想。古代帝王除了那幾位數的出來的性冷淡皇帝以外,哪個帝王君主不是把後宮搞得烏煙瘴氣?東漢皇帝駕崩,其未育子女或夭折者妃嬪者,稱」諸園貴人」,《漢書·安帝紀》注云:「謂宮人無子,守陵園者也。所以可知這些妃嬪也去守陵了。
  • 皇帝若死了,那麼後宮三千佳麗怎麼辦?解決方法既無恥又殘忍
    在古代,皇帝為了給王朝培養接班人,他們需要更多的子嗣,這樣才能挑選優秀的兒子繼承皇位。所以,皇帝往往會有許多女人,民間稱之為後宮佳麗三千。其實,皇帝活著時根本用不了這麼多女人,那麼,皇帝駕崩後,這些佳麗的結局又是怎樣的呢?
  • 皇帝駕崩後,後宮妃嬪如何處置?
    意思是沒有孩子的妃子都要殉葬,考古發掘出這些妃子的墓葬在秦始皇帝陵內城西北部,有近一百座。漢朝:分不同的情況1、後宮妃嬪有生養皇子,且其子有封國者都可以出宮,可前往其子的封國安享晚年,稱王太后,如漢高祖妾侍薄姬,在漢高祖死後前往其子代王劉恆的封國——代國,稱代太后。又因東漢郭聖通被廢後稱中山王太后,可知東漢沿西漢俗。
  • 古代皇帝去世後,後宮的三千佳麗,都去哪了?
    很多人看到皇帝的三宮六院,後宮的三千佳麗,都羨慕不已,雖說或許沒有3000佳麗,但這個數字也足夠說明,每個君王的後宮人數十非常之龐大的。每個君主都無法使自己長生不老,因此,他們死後,後宮的這些妃子該如何處置呢?
  • 皇帝駕崩了,後宮佳麗三千怎麼辦!
    意思是沒有孩子的妃子都要殉葬,考古發掘出這些妃子的墓葬在秦始皇帝陵內城西北部,有近一百座。漢朝後宮妃嬪有生養皇子,且其子有封國者都可以出宮,可前往其子的封國安享晚年,稱王太后,如漢高祖妾侍薄姬,在漢高祖死後前往其子代王劉恆的封國——代國,稱代太后。又因東漢郭聖通被廢後稱中山王太后,可知東漢沿西漢俗。
  • 古代皇帝駕崩後,妃子是如何殉葬的,辦法慘不忍睹
    在中國長達幾千年的封建歷史中,最讓人詬病,最殘忍的就是殉葬制度。因為在古代往往一個皇帝駕崩後,就要有一大群無辜的女子要跟著殉葬。皇帝之所以要讓這些女子給殉葬,是為了到了陰間以後,這些女子能夠服侍自己,讓自己繼續享受。
  • 皇帝駕崩後,如何處理後宮嬪妃?結局讓人心疼!
    他坐擁天下的財富,後宮佳麗更是數不勝數,所以這些擁有了這一切的男子,最奢望的就是長生不老了,而在中國古代有很多皇帝為了長生不老,做了很多的荒唐事,不過最後也沒能逃過自然法則,更沒有一個成功的。那麼問題來了,當老皇帝駕崩之後該怎麼處理他的這些妃子們呢?
  • 古代皇帝死後,新皇帝如何對待後宮3000小媽?這些方法現在難以接受
    自秦始皇成為中國第一任皇帝以來,長生不老一直是無數皇帝的追求,他們貪戀世間的權利和榮華富貴,然而,他們都沒能成功,那古代皇帝若是死了,新皇帝即位後,會如何處置老皇帝的三千後宮佳麗呢?是回家,還是繼續在宮裡度過餘生?接下來咱們就來解析一下!據記載一般皇帝死後,後宮的幾千美女將有這幾種方式生活!當然,不同朝代的妃子有不同的處置方法。但通常而言,一般會有這幾種處置方法。
  • 古代皇上駕崩後,後宮三千嬪妃會如何處置?
  • 皇帝駕崩後,後宮妃子命運如何?一般有6種結局,最後一種最幸福
    在中國的封建社會,皇帝不僅掌握著至高無上的權力,還能公然擁後宮三千佳麗,只要被皇帝所看上的女子,不管她願不願意,都將成為後宮的一員。
  • 皇帝後宮美女五種結局 一種沒人性
    古人常用「後宮佳麗三千人」來形容古代皇帝嬪妃之眾。那麼,當皇帝死後,後宮美女有五種結局,一種最沒人性。中國曆朝歷代的皇帝,幾乎都有一個龐大的後宮——從皇后到妃嬪到宮女,規模最大可以超過五位數,規模最小也得成百上千。人有生老病死。皇帝雖然美其名曰「萬歲」,但實際上不過百年,就免不了離開人世。
  • 古代的后妃貴人們,是怎麼伺候死去的皇帝的?趙飛燕不堪受辱自殺
    守陵制度其實是秦朝活人殉葬制度的一種變相的執行,當封建社會取代奴隸社會之後,人殉被人們認為是殘忍,一度廢除,然而在漢朝時期,由於宮鬥的發達,讓」
  • 秦始皇死後,陪他殉葬的數目驚人,不光後宮女人,主要還有他們……
    當年秦帝嬴政駕崩之後,於是不計其數人的被迫殉葬在他的陵墓中,如今我們看到的兵馬俑規模已經甚是驚人,而在他的墓穴中是否也有這般數目的真人陪葬,就實在是難以揣測了。相比較於他,朱元璋的陵墓中才不過有幾十人殉葬,說起來簡直算不上什麼,那麼嬴政到底安排了多少人為自己殉葬呢?
  • 古代皇帝死後,對於三宮六院妃子的安置方式,你覺得哪種最殘忍?
    一入宮門深似海,男同志都身不由己,伴君如伴虎。女同志自然更慘。唯一能帶給后妃們左右自己命運的條件,只有一個——生兒子。母憑子貴,不論一個女人多麼秀色可餐,終有老去的一天。皇上在世時,可能偶爾破天荒良心發現照顧照顧。可一旦皇帝駕崩,後宮這些數以千計的寡婦,想要擁有差別待遇,除了兒子,沒人能救她們。
  • 皇帝駕崩後,大臣問皇后為何不殉葬,她一刀砍下自己的手放進棺材
    古代皇帝駕崩後,通常會發生殉葬的事情,殉葬的通常是皇帝生前寵愛的後宮。這種現象在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中更為常見。但是殉葬的是皇帝的後宮、總熙等,皇后不必殉葬,而遼國皇后施律平卻遇到殉葬的事,但她應對的方法實在是血腥。
  • 皇帝駕崩後,為何陪葬的妃嬪雙腿總是分開,她們死前經歷了什麼?
    皇帝駕崩後,為何陪葬的妃嬪雙腿總是分開,她們死前經歷了什麼?在自然界當中,生老病死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 《大明風華》朱棣朝鮮樸貴妃的下場是怎樣的,電視劇已經給出答案
    真實的樸妃、安貴妃下場是什麼呢?其實電視劇中已經安排好了她們的下場,雖然只是一閃而過。在《大明風華》第三十三集中,朱棣第五次北伐,卻為馬哈木所領導的瓦剌、韃靼、兀良哈三部所阻擊,最終在退守至榆木川時病亡,時年65歲。
  • 朱元璋駕崩,58名妃嬪宮女如何被迫殉葬,葬在哪裡,現代終於揭曉
    貴為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也是個多妻多子的皇帝,他共生有26個兒子,16個女兒,在傳宗接代這件事上,老朱所有後代都自嘆不如。子女眾多,妃嬪也就眾多,除了馬皇后,有記載的妃嬪就有20人,還有眾多侍寢未冊封的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