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由竹竿、竹節、竹枝、竹葉四部分組成。
竹竿:竹竿是一節一節的,繪畫時應一節一節的從下往上畫,並且越往上的竹節越長,如果畫成上短下長就不符合竹子的生長規律了。注意:畫多根竹竿時避免平行和十字交叉。
竹節:繪畫時節與節之間留出小的空隙,竹節畫完以後用濃墨勾畫竹節之間的連接處,我們可以把連接處的形狀看成一對單引號,這樣畫起來就容易了。
竹枝:小竹枝生於節與節之間的連接處,上下竹節的竹枝左右交錯生長,發枝處可生一枝也可生多枝,根據畫面的需要而定,不要畫的太亂,要交代清楚生長規律。
竹葉:竹葉是竹子的畫龍點睛之筆,竹竿能表現竹的質感,而竹葉則體現竹的質感。我們可以把竹葉看成一組一組的。竹葉可以用「一、八、個、介」四字來概括,也就是把這四個字的每一筆都當成一片竹葉,並給予它一定的動態,將書寫與繪畫融為一體來表現竹葉的結構及動態。
用墨時要注意濃——淡、密——稀的變化,這樣能體現竹葉的層次感。
畫竹葉有五忌:
一忌生澀、二忌並立、三忌如叉、四忌似井、五忌如手 。
寫意竹子注意事項
1. 應注意黑、灰、白的處理和水墨濃淡變化;
2. 構圖應有章法,疏密得當,根據自然生長規律進行創作;
3. 枝幹應挺拔有力,根據生長規律節節分明;
4. 寫意畫竹葉子的組合用筆應分為「個」、「介」、「少」、「分」等幾種組合構圖;
5. 寫意竹子創作筆法變化莫測,選擇自己最理想的幾種手法,加以熟練和完善最後形成自己獨有的創作手段;
6. 從簡單入手,先觀察歷代名家佳作,嘗試臨摹,待熟練之後可以加以完善創作;
7. 切記:「筆在心裡、心在筆端、胸有成竹、枝枝連葉、葉葉連枝」的創作秘訣。
此外,中國畫寫意創作貴在隨心所欲,因此作者的心態很重要!畫如其人在寫意竹子裡能夠表現的淋漓盡致
在畫竹的學習上也不可全沿襲前人技法。要在前人的基礎上有所變化,廣收兼蓄,古代的、現代的、當代的,凡是有參考價值的都學習吸收,以適我用。如在畫粗毛竹時根據需要採用提鬥正反互用,畫出大小不同的竹竿,然後補枝畫葉,待全乾後,在紙的背面施以桃膠、礬水等,再染畫淡墨竹葉,增加層次,虛葉並施水衝之使其滲化,產生虛實關係,有層次,有空間,有厚度感,使竹子與自然渾然一體。筆墨情趣自然生動地呈現出來,使其表現技法能很好地為畫面的主題、意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