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七福神是七位掌管幸福的神,但是究竟是哪七位其說法不一而足,七福神包括六位男神一位女神,他們來自不同的宗教派別如神道教、佛教、道教,以及婆羅門教等。 正月初,日本有祭七福神,參拜七福神的習俗。其中只有惠比壽為日本本土的神。
七位福神一般是指大黑天、惠比壽、毗沙門天、弁財天、福祿壽、壽老人、布袋和尚七神。此外有福祿壽和壽老人是同神異名之說,故把吉祥天也放入七福神之列。七福神據說起源於佛教的七難即滅、七福即生之觀念,自室町時代首先在京都開始流行,專門建有祭祀七福神的神社和寺廟。以後祭祀和參拜七福神的風習傳及日本各地,並帶上了許多地方色彩。
惠比壽被尊為商業之神。是日本的本地神。傳說,惠比壽神教給人們用魚和農作物進行物物交換,因而被日本人崇為買賣興隆的守護神。也有人說它留有「旅行美須」可保護人們旅途平安、交通順利。惠比壽神滿面笑容,身著獵衣,右手持釣竿,左手抱表示吉祥的鯛魚,倍受庶民百姓歡迎。在東京都內惠比壽車站有其塑像。海女潛水、漁民撒網時,有的地方有大喊「惠比壽」的習俗。
大黑天被稱為開運招福之神。俗稱僧侶之妻,身在廚房,不入世間。傳說大黑天是「慈眼視眾生,福壽海無量」,可使用戰術驅除厄神等五種邪氣,使人平安而健壯的度日。日本民間流傳它頭戴黑頭巾,左肩背布袋,右手持木槌,腳踩米袋。
毗沙門天是無量智慧神。聽說是弘法大師到唐朝由靈感而悟出的一個神。據傳菅原道真祈求毗沙門天,從而開闢了「文章博士」之道,擁有取之不盡的聰明才智。毗沙門天系武神,身披盔甲,一手捧寶塔,一手持寶棍。也有稱其為多聞天的(即四天王之一)。
弁財天俗稱福德自在神,是七福神中唯一的女神。傳說她精通音樂,是善於雄辯的天女,是印度最先尊崇的女神。她身邊總有琵琶。有說她擁有八臂,能運用弓、刀、斧、卷、索、箭、戟、杵、輪八種武器。
福祿壽是幸福、高祿、長壽三德之神。也有說是南極星的化身。是從中國傳入日本之神。塔頭並留有美須。手持拐杖,常與仙鶴在一起。
布袋和尚表示褚緣吉祥。也稱彌勒菩薩。中國明末高僧隱元禪師赴日創建黃檗宗萬福寺。他去各地化緣,助人為樂,並把建築、佛像、書畫、茶、菜餚帶到了日本。布袋神大肚、體胖,因身旁總有布袋而得名。
壽老人也名不老長壽神。起源於中國道教。室町時代傳入日本。日本人在希望長壽、子孫滿堂、家庭福壽吉運時,崇奉壽老神。此神手持寶杖,常有鹿跟隨在身。
七福神聚在一起乘船而來的「寶船」的形象,是在江戶時代的中期形成的,寶船上滿載金銀和稻米包。江戶的町人們認為,過了年的第一個夢,要是夢見「寶船」,一年之間大吉大利。所以,為了過年能夢到寶船,過年以前就有人把寶船的樣子繪成圖沿街叫賣出售,過年那幾天,人們把買來的寶船圖壓在枕頭底下睡覺也就成了習慣。
七福神在日本民俗中佔有很大地位,室町時代末期,有謀求新春吉利的「七福神盜賊」的風俗,在新春之際,有的貧民百姓穿上七福神的服裝,悄悄溜倒他人家中,那家人會高興的高喊「福神來了,福神來了」。並將某些財務送給裝扮七福神者。散財者圖吉利,得財者高興。
點擊左下角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