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手繭】師徒,匠心的傳承
王志剛,1963年生於江蘇宜興。幼時就受到了陶藝的影響,1987年師從韓美林先生,從事雕塑設計創作;1993年師從汪寅仙先生,從事紫砂陶藝創作設計,最終愛上了這一又苦又累的工作。
他所創作的作品題材廣泛,各具神韻,深受注目。手法寫實處惟妙惟肖,寫意時大膽提煉,誇張構思以營造出不同風格的作品,緊跟時代步伐,富有想像力和時代感。
▲王志剛在專心的制壺
生於紫砂之鄉江蘇省宜興市,長在丁山鎮的一個制陶世家,工匠氛圍潛移默化的薰陶,對家族傳承技藝的耳濡目染,自幼便造就了他既熱愛藝術又崇尚手藝的溫潤性格,國畫,雕塑,陶藝,書法,篆刻無不喜好。
十幾歲到陶瓷廠學徒,不到二十歲,便開始從事古代建築園林陶瓷雕塑方面的設計與製作,三四年的時間,其出色的設計思想,熟練的造型技藝就得到了各方肯定。
▲王志剛製作鐵壺把
二十四歲,本命年遇貴人,王志剛得到了當時年過半百,在現代造型藝術領域已經聲名遠播,蜚聲海外的韓美林大師的認可,從此開始了三十年生生不息的師徒傳承,由韓老親自設計,手書題字,王志剛親手製作、燒成、打磨的美林壺,已不下幾百款。
作品自1997年至今,分獲第二,第八等屆中國全國陶瓷藝術設計創新評比金獎,銀獎,銅獎,優秀獎,入選等;兩次獲得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大地獎金獎;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精品大展銀獎,銅獎等數十個獎項。並被紫光閣畫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山西省藝術博物館;中南海書畫院;中國工藝美術館等多家藝術團體及民間收藏家收藏。曾應邀前往英國,臺灣等進行陶藝交流。
▲趕製美林壺
二零一六年末,國家博物館舉辦「美林的世界——韓美林八十大展」,師徒再次攜手,韓老以八十高齡親自寫壺畫壺,徒弟深居簡出全情投入制壺連續五個月,每天凌晨兩三點休息,早晨六七點又開工,獨立一次加二次創作做出了一百款壺形,共二百把。最終聯袂獻上驚豔世界的美林壺。
韓美林是當代藝術大家,早在1989年便在全國率先成立工作室,而王志剛更是於成立之前就追隨老師南下北上,至今三十年仍始終如一,當之無愧稱得上是韓老門下制壺第一高足。
▲韓美林老師看著一桌子美林壺喜笑顏開
如今,美林壺,不僅得到藝術界的高度讚譽,收藏界的熱烈追捧,更是早已被國家博物館等眾多文化藝術機構收藏,甚至成為了中國對全世界推介紫砂制壺這門古老技藝的一張名片。
▼2016年12月21日至2017年2月15日在國家博物館展出的部分紫砂壺。
▲在國家博物館展出的紫砂壺
▲《厲壺》
▲《和諧提梁壺》
▲《方圓壺》
▲《互動壺》
▲《太極壺》
▲《鳳壺》
▲《春壺》
▲《安心壺》
▲《牛蓋壺》
▲《有魚壺》
近朱者赤,有了韓老在藝術道路上的指引,修行卻還要靠個人,十二分的努力,百倍的激發了蘊藏於基因中的匠人氣質,紫砂陶塑《龍盤》、紫砂掛盤《泰山金剛經》、《九龍戲水》茶海,承襲古法,採用泥條盤築一次成型製作的紫砂雕塑《陸羽品茶》,紫砂段泥《貓頭鷹》等潛心之作,無不滲透著一個紫砂陶藝匠人對這門藝術的熱愛與執著。
社會的發展賦予了時代不同的特質,而每一段特質又深深地影響著所有的人,只有當匠心精神成為人們工作中的一種習慣,我們的社會才會真正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