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洋科技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柔性屏薄膜封裝難題在黃石突破

2020-12-02 荊楚網

湖北日報訊 (記者劉娜、通訊員李磊)僅有0.2毫米厚的金屬掩膜板通過傳送帶,緩緩滑入真空腔,經過20多個小時的濺鍍處理後,被送到武漢某光電公司,用於柔性手機屏製作過程。

11月23日上午,全洋(黃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線上,來自臺灣的專家蔡宗宏身著無塵服,在生產線上緊張工作。

「TFE CVD金屬掩膜板,是柔性屏薄膜封裝製程的關鍵部件,過去百分之百掌握在韓國廠商手中,現在,我們也能自主生產了。」蔡宗宏介紹,該產線已試產成功,產品規格完全達標,目前正與國內OLED頭部企業京東方、天馬、華星光電合作試產並送樣中。

柔性屏,通常指的是柔性OLED屏幕,因其低功耗、可彎曲的特性,在智慧型手機和可穿戴式設備應用廣泛。與普通屏相比,柔性屏最大的變化就是將玻璃基板換成了類似塑料的基板膜。而製作這層膜的掩膜板,長期以來只能依賴韓國進口,面臨交貨周期長、掩膜板優先供應三星、LG等困擾。

為解決這一市場「痛點」,臺灣旭暉應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在黃石投資設立全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CVD金屬掩膜板的研發和量產。

「我們的主要客戶在光谷,落戶黃石,有利於降低物流成本,實現『零庫存』。」全洋科技業務副總許碩修介紹,母公司旭暉材料是臺灣成功大學博士團隊創辦的高科技公司,多年專注金屬掩膜板領域;落戶黃石以來,公司加緊研發,今年6月攻克韓國技術壁壘,目前已實現100%本土生產。

據介紹,中國OLED產能,約佔全球市場四成,隨著國內OLED市場規模增長,預估明年金屬掩膜板需求將倍增。

「一條CVD金屬掩膜板生產線每月產能50套,加上回收清洗再生,也很難滿足國內客戶需求。」許碩修說,公司正在評估擴大黃石產線,並爭取異地設廠、合作擴產。

相關新聞>>

從板到屏,微笑曲線上揚

近日,黃石星河電路有限公司,技術人員正在調試設備。該公司主要生產高精密度PCB線路板以及物聯網相關產品,為應對全球疫情造成的海外訂單減少,該公司調整產品結構,拓展國內高端市場,高附加值產品比例提高了30%,奪回了疫情造成的損失。(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薛婷 通訊員 李磊 攝)

10年前,黃石依託獨特的銅資源,「無中生有」布局印刷電路板產業。

10年後,站在數字經濟風口,黃石「光芯屏端網」產業鏈越拉越長,形成一條美麗的「微笑曲線」。

今年1月至8月,黃石電子信息產業同比增長45.6%,超過全國平均水平32.1%,成為地區發展強勁增長極。

印刷電路板衝刺全國第一

11月20日,黃石開發區·鐵山區,總投資3億美元的定穎電子高階線路板項目順利開工,黃石印刷電路板行業再添生力軍。

「今年1月至10月,公司一期項目產值8.05億元,同比增長29%。」開工儀式上,定穎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特助李紹瑜說,「投身黃石PCB產業集群,公司發展日新月異。」

經過多年聚力發展,目前全球10家百強PCB企業、全省三分之二的PCB企業落戶黃石,年產能達到3000萬平方米,正在全力打造成全國第一大PCB產業聚集區。

印刷線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簡稱PCB),被稱為「電子產品之母」,電解銅是其主要原材料。

黃石是歷史悠久的銅都,年產陰極銅70萬噸。2010年以來,黃石開發區·鐵山區引進第一家PCB臺資企業滬士電子,隨後,欣益興、定穎、上達等行業巨頭扎堆落戶,形成集群效應,打造全國PCB產業第一大聚集區。

「全球銷量排名前六的智慧型手機品牌,有5家用到我們的PCB板,世界每銷售3臺智慧型手機,就有1臺用到開發區·鐵山區企業的PCB板。」黃石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餘文化介紹,全球著名汽車企業品牌,全部使用該區企業生產的PCB板。

上遊企業接踵而至。生產覆銅板的臺光電子,去年年底投產,疫情期間一天也沒有停工,1月至9月實現產值2.97億元。

今年9月,臺光電子的上遊企業,生產玻纖布的宏和電子開工投產,生產的超細紗實現進口替代,不僅自身訂單激增,還大大降低了PCB企業成本。

顯示產業加速聚集

3年前,吳學俊在深圳第一次見到黃石招商幹部梁志平時,一定不會想到,亞馬遜出貨量世界第一的SCEPTRE款屏,將從他手中誕生。

經過數十次考察,吳學俊決定在黃石投資天璣智谷產業園。2018年底,產業園投產,成為黃石電子信息產業第一家終端產品生產商。液晶顯示模組、物聯網智能顯示終端、桌面液晶顯示器等產品一上市就廣受青睞。

今年因疫情衍生出的居家辦公、遠程教育、視頻會議等無接觸式服務,讓顯示器市場需求大增。公司新增一條全自動生產線,並將深圳總部研發團隊轉移到黃石。1月至10月,公司產值同比增長171.4%。

與天璣智谷一樣火爆的,還有赫得納米科技(黃石)有限公司,作為華為的全球供應鏈企業,公司專攻液晶屏減薄、鍍膜工藝。今年2月底,華為總部向黃石市經信局發函,請求支持赫得納米復工復產。如今,公司生產線火力全開,訂單排到了明年上半年。

瑞視光電主攻五線屏,成為全國第三大工業級觸屏材料供應商;歐朗電子建立了從白片玻璃到各類消費級觸控螢幕的完整生產線,訂單接到手軟;信博科技主攻手機玻璃蓋板,今年前10個月產值同比增長244.7%。

從板到屏,附加值不斷提升,聚集效應更加凸顯,從玻璃減薄、觸控螢幕、顯示模組到機芯板、顯示終端,黃石顯示產業鏈條不斷完善。

「春節前,一期項目建成投產;二期全部建成後,將實現年銷售收入50億元。」11月20日,集中投產儀式上,聯創電子中大尺寸顯示屏項目負責人陸繁榮表示,將和兄弟企業抱團發展,做大黃石顯示產業。

打造千億「光芯屏端網」產業

進入四季度,一批項目集中開工投產,依託武漢京東方、華星光電、天馬微電子以及長江存儲等頭部企業,黃石「光芯屏端網」產業生態圈初步形成。

光纖領域,總投資30億元的智慧雷射產業園項目,主要生產大功率脈衝及連續光纖雷射器、大功率半導體雷射器、固體雷射器等產品,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後,年營業收入可達60億元,年稅收6億元。

晶片領域,祿億半導體(黃石)有限公司大樓封頂,計劃明年5月試生產12英寸晶圓流片,下半年正式投產,將成為國內首家晶圓再生工廠。「晶圓是半導體生產的基礎材料之一,晶圓製造需要大量測試片,通過晶圓再生技術,可對測試片進行反覆利用。」祿億半導體(黃石)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啟全介紹,將為長江存儲、中芯國際等國內集成電路企業提供配套,四期全部建成達產後,將達到月產40萬片的產能。

金澤柏瑞半導體項目主要開發、生產數字電源晶片及系統、平板顯示驅動晶片及驅動系統等,年營業收入10億元;宏瑞興封裝基板項目總投資8億元,項目建成達產後,可年產封裝基板100萬平方米。

此外,宏和科技二期、赫得納米二期、臺光電子二期趁勢而上,進一步擴大PCB產業優勢。

「十四五期間,我們繼續做強電子信息產業,全力打造千億元PCB產業集群,500億元顯示產業集群。」黃石市委常委、開發區黨工委書記、鐵山區委書記吳之凌說,黃石將緊盯「微笑曲線」兩端,招引更多頭部企業和終端企業,做大做強電子信息產業。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娜 通訊員 丁元拾)

相關焦點

  • 柔性OLED屏幕的COF、COP封裝技術的區別
    但是,柔性OLED屏幕技術目前最普遍的問題就是使用壽命不長,導致柔性OLED屏幕壽命不長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是有機薄膜對水氣和氧氣很敏感,容易因水氧發生老化變性,導致器件亮度和壽命出現明顯衰減
  • 神華光伏&低碳院牽頭承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柔性CIGS薄膜光伏項目
    在「可再生能源與氫能技術」重點專項中,以新一代薄膜太陽能發電技術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僅有「柔性襯底銅銦鎵硒薄膜電池組件製備、關鍵裝備及成套工藝技術研發」項目。NICE Solar Energy擁有世界領先的高效率大面積CIGS組件量產技術,並具備國際化的CIGS薄膜光伏「研產結合」管理經驗;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是CIGS電池效率中國紀錄21.3%的保持者;尚越光電擁有5年以上柔性CIGS薄膜電池規模化(50MW)生產經驗;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十八研究所在柔性封裝材料工藝領域已達到軍用航空級標準。
  • 剛柔並濟 NICE Solar Energy正式布局柔性CIGS薄膜光伏技術研發
    在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舉辦的「餘杭區重大項目集中簽約活動」中,神華光伏科技研發有限公司(NICE Solar Energy)、尚越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錢江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籤署三方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就柔性高效率銅銦鎵硒CIGS薄膜電池組件技術開發與產品應用推廣展開合作。
  • 新綸科技擁有柔性屏核心技術 子公司研發出CPI薄膜產品
    近日新綸科技全資子公司新恆東開發出新產品,有望在CPI薄膜領域搶佔市場先機,新綸科技或將成為柔性屏OLED概念股中,具備CPI薄膜核心技術的企業。據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新綸科技全資子公司新恆東開發的產品,在性能上等同或由於競品,已按照客戶要求進行小批生產,已經完全具備量產能力。   資料顯示,新恆東目前擁有兩條日本最先進納米級精密塗布設備,並配備日本東山專業技術團隊入籍新恆東。
  • 上達電子柔性集成電路封裝基板項目落戶六安市
    打開APP 上達電子柔性集成電路封裝基板項目落戶六安市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19-01-06 12:16:00   上達電子柔性集成電路封裝基板
  • 打破國外壟斷 科技還原真實「視界」——訪西安諾瓦電子袁勝春
    袁勝春 受訪者供圖臨危受命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為「中國製造」正名2007年9月,還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任教的袁勝春接到了一個電話:北京奧運會主屏幕盤古大觀LED屏非常不穩定,將影響北京奧運會的整體效果,急需技術支持。
  • 手機全面屏工藝及進化史!COG、COF和COP封裝技術有何區別?
    而這之中的智慧型手機屏幕的封裝技術就是能否取得這場戰役勝利的關鍵所在全面屏的開端-小米MIXCOG封裝技術是早期的全面屏手機必備的封裝工藝首款全面屏手機小米MIX就是我們通俗所說的「大下巴」COF封裝標杆-三星S9三星S9封裝工藝採用的是COF技術「COF」(Chip On
  • 重慶理工大學:研製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這個項目是在重慶理工大學教授石曉輝帶隊的測試技術研究所多年的研究基礎之上建立的。近年來,在新能源汽車試驗檢測技術及智能裝備領域,該研究所曾獲得重慶市科學進步一等獎、中國汽車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等10多項獎勵。
  • 長信科技OLED柔性屏今年8-9月份實現大規模出貨?
    全景網2月25日訊  近日三星、華為等廠商推出柔性屏手機,市場進一步關注柔性屏企業的生產情況,其中長信科技就投資者的疑問作出了相關回應。  長信科技OLED柔性屏將於今年8-9月份實現大規模化出貨?   長信科技(300088):按照相關計劃,可穿戴OLED模組擬在2019年中期量產。
  • 柔性時代,柔宇科技成三星最危險競爭對手
    以柔性顯示和柔性傳感技術為兩大支點,柔宇科技希望在三星等海外半導體企業主導的顯示技術路線之外,通過核心技術創新提供一種可管可控甚至超越三星的國產方案,以柔性電子技術的演進來探索人機互動的「另一種可能」,破除中國企業過去在顯示領域的使用成本、行業創新與「卡脖子」競爭三大難題。
  • 光峰科技FABULUS柔性菲涅爾屏性能有多強
    2020年11月10日,光峰科技新推出的FABULUS柔性菲涅爾波導屏,正為此而來。  顛覆性ALFA核心技術  如造晶片般造屏幕  作為光峰科技屏幕產品的核心技術,ALFA技術充分借鑑半導體技術在百納米尺度控制投影光線的傳播特性,使得投影畫面色彩更出眾,亮度更均勻,觀看更自然。
  • 10大登上《Nature》、《Science》等頂級期刊的功能薄膜技術突破!
    功能薄膜產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科研人員在薄膜行業孜孜不倦地探索。年末將至,新材料在線?從《自然》、《科學》、《先進材料》等科研期刊精選10大振奮人心薄膜技術成果和突破,以饗讀者。   以下以事件發生時間為倒序,不分先後。
  • 變廢為寶 柔性納米稀土電熱發熱薄膜讓即熱更簡單
    公司在解決柔性基材高溫燒結納米稀土電熱發熱薄膜的基礎上,相繼推出應用此基礎的特殊工藝技術。此項技術究竟有哪些優勢?又會如何助力淨水行業發展?未來會有哪些顛覆性的淨水產品問世?帶著這些問題,慧聰淨水網特別採訪了東莞佐佑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蘇冠賢先生,深入了解柔性納米稀土電熱發熱薄膜在淨飲領域的應用。
  • 柔宇三星華為掀起可摺疊熱潮,細讀背後的高冷技術
    可摺疊顯示屏是柔性OLED的升級版,在柔性OLED的基礎上,可摺疊屏幕進一步將原本剛性的保護玻璃變成了可彎折的柔性材料。柔性OLED和剛性OLED主要的區別在於基板和封裝上。剛性OLED主要使用玻璃作為基板和封裝材料,而柔性OLED的基板和封裝材料則採用了柔性材料。
  • 柔性屏迭代、入局中興供應鏈 柔宇線上技術大會集中釋放產業布局信息
    3月25日,專注於柔性技術研發與應用的柔宇科技舉辦了「柔宇技術大會暨戰略合作夥伴籤約儀式」線上發布會,全新推出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並宣布與綜合通信解決方案提供商中興達成全面戰略合作,同時還亮相新一代摺疊屏手機FlexPai2。這一系列密集釋放的連環信息,回應了市場對於柔宇的觀望與期待,也展現了柔宇在柔性科技領域的實力與野心。
  • 打破國外壟斷 發展「高大上」可編程自動化系統
    科技日報訊 (記者馬愛平)11月6—8日,在由中國自動化學會主辦的2020中國自動化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長、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鄭南寧表示,從上世紀美國科學家創立「控制論」以來,控制及自動化學科的影響力就跨越了學科疆界,成為人類文明進步和現代化的重要條件和顯著標誌
  • TPK堅持技術優先戰略 再次成為柔性屏觸控引領者
    目前,柔性屏已成為當下行業熱點應用之一,未來柔性屏將成為智慧終端機的標配之一,在這種發展趨勢下,TPK在此領域早已布下「棋子」,技術上的研發一直在推進,不敢有些許懈怠。既然TPK確定了以技術優先的戰略,自然就要在該領域大展拳腳,有所作為。
  • 中國夢·大國工匠篇丨高英新:中國柔版生產的技術壁壘突破第一人
    開啟16年「較勁」  柔性版是啥?用來幹啥的?2004年浙大研究生畢業的高英新剛回到樂凱華光印刷科技有限公司便遇上了難題。  這次成功極大鼓舞了士氣,不斷改進探索中研發速度大大提升,但隨即高英新又遇到了新的難題。「研發中需要早日突破上膜的剝離力難題,找到兩親性聚合物。」既要親水,又要親油,但水油本就是分離的,這要如何突破?
  • 又一中國企業「打破」壟斷,躍居世界前列
    「突破」,王東升功不可沒。為了打破技術難題,王東升選擇向自己的「對手」學習。眾所周知,日本和韓國是半導體行業最先進的國家,但他們對我國實行長期的技術封鎖。 2003年,王東升終於得到機會「反撲」,3.8億收購了韓國現代顯示技術株式會社。收購後,王東升迅速切入核心產業鏈,完成「消化吸收」。2005年,京東方斥資110億搭建自己的液晶顯示屏生產線。
  • 打破國外壟斷!常州臺企晶片量產下線,填補產業空白
    ——覆晶薄膜晶片。COF覆晶薄膜晶片使用在各類顯示屏上,通過這個產品,能夠將信號傳輸至屏幕。近年來,隨著液晶面板大尺寸、高畫質化的發展,市場對極細線路晶片載帶的需求量快速增長。然而,由於技術原因,我國的COF晶片市場長期被日本企業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