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頭號半導體企業!「晶片教父」張忠謀一手創辦的臺積電有多牛
近期,「美國對華為制裁升級」一事持續發酵,臺積電作為華為的晶片代工廠也頻頻出現在大家的視野。臺積電可不同於我們平日裡所說的「代工廠」,它作為全球第一大晶圓代工廠,更是稱霸全球的半導體企業。華為麒麟晶片、蘋果A系列晶片,高通晶片等,都是由臺積電來生產,所佔的全球市場份額高達52.7%,它在全球晶片代工領域可謂獨樹一幟。並且在2017年,臺積電市值趕超英特爾,成為全球第一半導體企業。而他的創辦人——張忠謀也被臺灣人尊稱為「半導體教父」,甚至被國際媒體稱為「一個讓對手發抖的人」。「最大的長處就是沒有長處。」
-
教父,再見:回憶半導體教父張忠謀的職業生涯
如果你看過《教父》系列電影,你肯定不會忘了馬龍·白蘭度所扮演的「老科萊昂」。片中的這位美國黑手黨頭子同時具備紳士風度和懾人的威嚴,也因此改寫了「教父」一詞在非基督教國家的首要釋義:某個領域內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人物。放眼全球華人圈,能被行業公認擔得起這一稱號的人不多,其中一個就是「半導體教父」,張忠謀。
-
江湖恩仇錄:晶片「教父」張汝京與張忠謀20年風雨沉浮
在行業內,兩位都是重量級人物,被海峽兩岸各自稱為「半導體教父」,但一個「三起三落」不斷被資本博弈遭「拋棄」,一個穩坐在世界第一的位置上掌控晶片發展方向至今腳步不停歇。 張汝京曾說,他與張忠謀共事十年,他在德儀的老闆是Martin Cooper,Martin的老闆叫Kirk Pond,Kirk的老闆是Ron Richie,Ron的老闆才是Morris Zhang,即張忠謀。 在半導體行業,張汝京被稱為「建廠狂魔」,他先後在美國、日本、新加坡和義大利等國家,建設了10多家大型晶片工廠。
-
「半導體教父」張忠謀正式退休
中新社臺北6月5日電 有「半導體教父」美譽的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5日正式退休,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87歲高齡的他表示,將要把餘年留給自己和家庭,讀書、寫自傳、打橋牌、陪太太旅遊。 綜合中央社、《聯合報》等臺灣媒體報導,在張忠謀的領導下,臺積電囊括全球逾半的晶圓代工市場。公司員工數已從初期的100多名擴增至4.8萬人,2017年獲利3431.1億元新臺幣,是臺灣最賺錢、繳稅最多、市值最大的企業。 張忠謀1931年生於浙江寧波,為避戰亂,年少時隨家人輾轉遷徙。
-
【焦點人物】張忠謀:臺積電創始人,臺灣「半導體之父」
臺積電創始人,臺灣「半導體之父」張忠謀,1931年7月10日出生於浙江寧波,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臺積電)創始人,被譽為「晶片大王」、臺灣「半導體教父」。1987年,張忠謀在臺灣新竹科學園區創建了全球第一家專業代工公司——臺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臺積電),並迅速發展為臺灣半導體業的領頭羊。2006年,張忠謀委任蔡力行任CEO,自己只任董事長。
-
89歲的張忠謀是何方神聖?臺積電的成敗,華為的生死與他有啥關係
要知道,現在的晶片代工領域,處在第一梯隊的分別是臺積電和三星,他們都各自擁有最先進的7NM晶片製造技術,兩家一共佔據了全球近60%的市場,而越是頂尖科技產業 越容易形成壟斷。因為極高的技術門檻以及高昂的固定資產投資會將絕大多數人拒之門外,對於半導體晶片加工業來說,頂尖製程吃肉,高端製程喝湯,落後製程就只能喝刷鍋水。
-
這個企業稱霸全球,華為蘋果都離不開它!任性老闆70歲再娶女秘書
這個企業稱霸全球,華為蘋果都離不開它!任性老闆70歲再娶女秘書推薦語:在我國的企業圈中,有不少大器晚成的優秀企業家,他們在四五十歲才走上創業之路,雖然很遲,但是最後都做得十分出色。張忠謀創辦的企業,就是舉世聞名的臺積電。在臺積電創立之前,晶片從設計到完成成品,都是由同一家公司包圓——Intel。但張忠謀開創了晶圓代工模式,公司不生產自己的產品,只為半導體設計公司製造產品。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機遇到來,積電迅速發展走向晶圓代工領域的霸主地位。
-
蘋果、華為的背後,有一個中國商人,拿下全球3/5晶片訂單
在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導體公司發展平穩,銷售額同比增長率為7%。其中,排在全球前十位的半導體巨頭增長尤為迅猛,銷售額同比上漲了16%。該季度,臺積電憑藉著103.16億美元,折合人民幣730億元的營收,排在了世界第三位。而其淨利潤也有38.8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2億元。
-
臺積電:後張忠謀時代」的守業大計
臺積電,這家與富士康並駕齊驅的臺灣晶圓代工企業,市佔率曾達到60%。但在過去一段日子裡卻並不被看好:過於依賴訂單、核心技術缺失以及半導體產業的競爭激烈,一直都讓人為這家好像並沒有掌握自己命運的大企業捏著一把汗,尤其在去年10月,86歲的掌門人張忠謀公布退休計劃之後,對於「後創始人」時代的未來戰略走勢,臺積電並沒有展現出十足的底氣。
-
臺積電斷供華為背後:任正非的命,張忠謀的運
川普的禁令正式生效,臺積電無法繼續為華為生產晶片,一對緊密的合作夥伴,被生生拆散。任正非起於微時,一路跌跌撞撞養成華為,卻在暮年還要遭遇致命一擊,相比臺積電的創始人張忠謀,他的命實在太差了。這一年德州儀器調整戰略謀求轉型,張忠謀被迫離開心愛的半導體部門,去消費電子部門做總經理,這讓他感到非常鬱悶。5年後,張忠謀辭職,任正非轉業到深圳。 經歷通用公司短暫任職,張忠謀兜兜轉轉回到中國臺灣,出任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準備伺機而動,這時候他腦子裡醞釀有一個顛覆世界半導體行業的點子。
-
張忠謀的「半導體人生」
臺積電是世界最大的半導體代工企業,作為創辦人,張忠謀早已蜚聲半導體產業界,號稱臺灣「半導體教父」。那麼這一路他是怎樣走過來的?他的傳奇人生又有什麼故事? 56歲創立臺積電張忠謀成臺灣「半導體教父」 張忠謀,1931年7月10日出生於浙江寧波,年少時因戰亂隨父母輾轉於南京、廣州、重慶、上海、香港等地。
-
張忠謀、任正非以及川普的1987
這一年,川普第一次以商人身份在白宮見到了當時的美國總統裡根,1946年出生的他41歲。從此,他多次公開表示有意競選美國總統。這一年,在中國深圳,43歲的任正非決定創立一家叫華為的公司。而在臺灣,也是在這一年,56歲的張忠謀在新竹科學園區創建了全球第一家專業代工公司——臺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臺積電)。
-
85歲高齡搞成稱霸地表的臺積電,但他可不是什麼大器晚成的人
曾經傲視全球的晶片霸主英特爾無奈宣布自己搞不定7nm的當天,就有人猜測臺積電會因此得福。今天(7月28日),猜測變成了現實:多家媒體的消息顯示,英特爾已基本放棄「治療」,決定自明年起採用臺積電為其生產晶片。臺積電股價應聲猛漲,並以超過4300億美元市值躋身全球市值10大,曾被張忠謀一再恭維的三星,已被拋在更遠的身後。
-
臺積電:半導體教父張忠謀放話 5nm甩三星幾條街
臺積電:半導體教父張忠謀放話 5nm甩三星幾條街 爪遊控1月18日消息,日前臺積電財報會議上,董事長同時也是臺灣半導體教父的張忠謀放話臺積電會在10nm、7nm、5nm上完全甩遠三星,和Intel平起平坐。
-
全球十大半導體公司十大最新排名:臺積電第一,華為海思第十
臺積電創立臺積電臺積電(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張忠謀創立臺積電,是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半導體製造廠,客戶包括蘋果、高通、華為等等。超越三星,穩拿第一晶片2020年7 月 17 日消息 根據專業企業評價網站 CEO Score 公布的全球半導體總市值數據顯示,截止到 7 月 10 日的數據,中國臺灣半導體代工企業臺積電總市值為 3063.45 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一。
-
華為有難他現身,比任正非晚創業13載,但公司淨利潤卻比華為高
華為有難他幫忙近年來華為一直處於風口浪尖處,往往在這時候也更容易分辨出是敵是友。有這麼一家企業,即便面對著壓力,也不忘為華為挺身而出。他就是有著「臺灣半導體行業教父」稱號的張忠謀。一會積極的幫助華為協調產能,一方面也在尋求其他的方法能夠幫助華為製造麒麟晶片。我們知道2020年的華為是艱難的一年,不管是在晶片領域還是5G技術上,發展的道路都受到了一點阻礙,而臺積電這時候的舉動就顯得尤為可貴。
-
斷供華為:臺積電被逼站隊,前景難料
而手機在更新換代中最重要的就是CPU等晶片,華為的麒麟9000晶片是5nm級別,而整個全球能夠量產5nm晶片的企業只有臺積電一家,可想而知斷供晶片的之後,華為手機業務有多麼艱難。我們來看一下臺積電這家公司,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1、臺積電怎麼來的?2、臺積電制勝的關鍵是什麼?3、臺積電為什麼也要制裁華為,未來又該走向何方?
-
「半導體教父」張忠謀有多少浙商基因?
如果依張忠謀退休後手中1.25億持股計算,他手中股票的市值較二年前退休時多出了新臺幣近320億元。 2018年6月5日臺積電股東常會後,張忠謀正式退休,並交棒於現任董事長劉德音、總裁魏哲家。退休當天,臺積電股價收盤229元。
-
斷供華為背後:任正非的命,張忠謀的運
川普的禁令正式生效,臺積電無法繼續為華為生產晶片,一對緊密的合作夥伴,被生生拆散。任正非起於微時,一路跌跌撞撞養成華為,卻在暮年還要遭遇致命一擊,相比臺積電的創始人張忠謀,他的命實在太差了。這一年德州儀器調整戰略謀求轉型,張忠謀被迫離開心愛的半導體部門,去消費電子部門做總經理,這讓他感到非常鬱悶。5年後,張忠謀辭職,任正非轉業到深圳。
-
張忠謀:大陸就算舉國之力也難超越臺積電,他底氣來自哪裡
日前,臺積電高調宣布已經完成10億顆沒有缺陷的7nm晶片。這讓多少廠家羨慕嫉妒恨啊。眾所周知,今年華為因為晶片代工問題,找了一圈,全世界僅有臺積電和三星具備高端晶片製造能力。國內被寄予厚望的中芯國際,目前只能做14nm製程的晶片,而且還存在產能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