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襄公去世後,朝政大權落到了趙盾手中

2020-12-13 雕刻學

就在晉國和秦國正打得熱鬧的時候,南方的楚國看到了機會,又開始冒頭了。

公元前623年,楚穆王出兵滅了江國。江國和秦國是同姓,都姓嬴,所以秦穆公為這個事還穿了一回孝,以表示對同姓之國的哀悼。

轉過年來,楚國又出兵滅了六(今安徽六安市北)、廖(今河南固始縣東北)等小國,再一次展示出南方大國的北進勢頭。

而晉國則面臨著一次重要的權力交接。首先就是公元前622年底,輔佐晉文公稱霸的最後一批功臣趙衰、欒枝、胥臣相繼病故。晉國的卿位出現了嚴重的空缺。

有了缺,各方面的勢力就開始爭奪了,這和晉文公的時代完全不同。

秦穆公在公元前621年去世,晉襄公也在這一年去世。

兩個國君前後腳找閻王報到去了。秦穆公這一輩子跟五個晉國國君打過交道(晉獻公、晉惠公、晉懷公、晉文公、晉襄公)他要是再玩死個月,又可以再見到個晉國國君了。

秦穆公這邊的權力交接比較平穩,秦康公安安穩穩接了老爹的班。

可是晉國這邊的權力交接就沒有那麼順利了。我們可以計算一下,晉襄公在公元前627年正式繼位,到公元前621年去世,一共只當了七年國君。我們不太清楚晉襄公的確切生年,但是大概可以推測他死的時候也就三十多歲。據《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的記載,晉襄公短命的原因是縱情酒色,把身子淘空了。

這就造成一個問題,晉襄公的太子夷皋還是個幼兒,連話都不會說呢。立這樣一個孩子當國君,也太不靠譜了。

作為執政官員,趙盾覺得要對國家負責,就想立一個年長的公子為君。他選中了晉文公的兒子、晉襄公的弟弟公子雍。因為公子雍年長而賢德,以前就深得晉文公的喜愛,而且現在正在秦國任職,正好可以藉此修補秦、晉兩國的關係,怎麼看,這都是一件好事。

趙盾把這個事情和大臣們一說,狐射姑首先就站出來反對,他說我認為應該立公子樂為君。公子樂是辰贏所生,而辰贏服侍過懷公和文公這兩個君主,所以立公子樂就代表著我們和過去的政敵和解,這樣更有利於國內的安定團結。」

辰嬴就是懷嬴,也就是先嫁給晉懷公,後來又嫁給晉文公的秦國女子,她給晉文公生了一個兒子,就是公子樂。

趙盾可不同意,他說:「辰贏服侍兩個君主,這說明她的德行不怎麼樣,在先君文公的妃妾中,只是排名第九。這樣的人生的兒子,能好得了嗎?而且公子雍在秦國,位列亞卿,有大國的幫助,離我們也近。而公子樂目前身在陳國,離我們遠不說,陳國還是個小國,哪裡能起到安定國家的作用?」說到這裡需要解釋一下,既然趙盾說辰贏在晉文公的妃子中只能排名第九,那麼排在她前面的又是哪些人呢?

有人考證過,晉文公的後宮排序是這樣的:第一位是文贏,正室夫人。第二位是倡姞,也就是晉襄公的生母。第三位是季隗,就是晉文公在翟國娶的女子。第四位是杜祁,就是公子雍的生母,據趙盾說按照資歷她本應該排第二,但是考慮到姞生了晉襄公,是一代國君之母,而季隗又是晉國北部強鄰翟國的代表,要搞好民族團結,所以杜祁就委屈一下,讓出了第二、三名的位子,屈居第四。第五位是齊姜,就是晉文公在齊國避難時娶的齊國公室女子。第六、七、八、九名就是秦穆公當年送給晉文公的五個女子中的四個(另一個就是排名第一的文贏),其中辰贏排名第九。

不得不感嘆,晉文公去外邊流亡一圈,娶回來這麼多老婆,這比外出旅遊買紀念品划算多了。也難怪晉文公只當了八年國君,有這麼多女人在身邊,得有多好的體格啊。

趙盾大權在握,所以也就不管狐射姑的意見,直接派人去秦國迎接公子雍回國。狐射姑本來就對趙盾搶了自己中軍主帥的位子心懷不滿,就有意在立國君這件事情上和趙盾較勁兒,他也派人去陳國迎接公子樂。

趙盾聽說公子樂也要回來,也不示弱,乾脆直接派人把公子樂給宰了。你不是想立公子樂為君嗎?現在人已經死了,你難道想立個死人。

趙盾如此專橫,把狐射姑氣得七竅生煙。可是趙盾權力太大,而且其他的卿士也都不敢反對趙盾的決策,狐射姑孤立無援,也沒有辦法。

狐射姑氣不過,就想到了陽處父。都是這個老傢伙搗亂,當年要不是他,我就當上中軍主帥了。狐射姑對陽處父恨得牙根都痒痒,就派自己的族人狐鞫居殺了陽處父。

陽處父是趙衰的忠實屬下,對趙盾有大恩。狐射姑不分青紅皂白地把他做掉,可見其人已經被憤怒衝昏了頭腦。這種明顯向趙盾示威的行為,當然會招來趙盾的報復。趙盾看到狐射姑做出這樣極端的舉動,就徹底和狐射姑撕破臉皮,發動自己的勢力把狐鞫居給殺了,還把狐射姑趕出了晉國。

狐射姑沒有辦法,只好逃回自己的祖籍翟國。趙盾倒也厚道,看到自己的政敵倒臺了,也就不想斬盡殺絕,於是派人把狐射姑的妻子家眷都給他送過去,讓他以後就在翟國好好養老吧,晉國已經沒你什麼事了。

從這裡可以看出,趙盾的政治器量還是要高出狐射姑一層的。所以在這個事件中,即使狐射姑是最後的失敗者,值得同情,但是千百年來的輿論也沒有過於難為趙盾。

狐家就這樣在晉國的政洽舞臺上消失了,真是崛起得快,失敗得也快。想當年趙衰和狐偃都是跟隨晉文公流浪的功臣,關係很好,他們的在天之靈一定想不到,到了自已兒子這一輩,就徹底撕破臉皮了。

清除了反對力量,起盾迎接公子雍回國繼位的工作就抓緊進行。這個時候,晉襄公的夫人穆贏,抱著孩子到朝堂上來評理了.

從「穆嬴」這個稱呼來看,這位夫人也是秦國女子。而這個稱呼似乎有點特別,如果按照晉文公夫人稱「文嬴」,秦穆公夫人稱「穆姬」這個規律,晉襄公的夫人應該稱「襄嬴」。當然,諸侯國君夫人的諡號可能和國君的諡號相同,也可能不同,所以我們也難以用一兩句話把這個說清楚。

其實怎麼稱呼一個女子確實是很麻煩的事。這個時代的史料中基本上沒有留下女性的名字,我們只能用她們的諡號或是別的尊號,可是這樣一來就會顯得比較混亂,重名的也多。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總之我們知道穆嬴就是晉襄公的夫人,也就是太子夷皋的媽。她每天都到朝堂上去哭哭啼啼,質問眾人:「先君有什麼罪過?先君的兒子又有什麼罪過?你們放著合法的繼承人不立,卻到國外去找人。你們打算怎麼處置這個孩子?先君剛走,你們就這麼欺負我們孤兒。

穆嬴哭得在場的大臣都面相覷,不知說什麼好。穆嬴在人群之中沒有看到執政大臣趙盾,就抱著孩子跑出朝堂,到趙盾府上,跪下接著哭:「您可是先君的託孤重臣,先君臨走前把這個孩子託付給您照顧,現在怎麼著?先君剛死您就忘了他的話了。」

趙盾被穆嬴哭得沒轍,朝中大臣們也沒人敢惹這位先君夫人。而且畢競夷皋是晉襄公的嫡子,本身就有繼位的權利,所以晉國的民間輿論也埋怨趙盾太無情無義。

畢競趙盾也是晉襄公提拔起來的,面對這個場面,多少也有些不落忍。在穆贏的情感道義雙重壓力下,趙盾最後作出了一個自已打自己臉的決定:還是立晉襄公的太子夷皋為君。於是一個還在吃奶尿床的小孩就被立為晉國的國君,是為晉靈公。

這回穆嬴滿意了,也不哭了也不鬧了。可是趙盾早就派人去秦國迎接公子雍了,現在出爾反爾,秦國肯定不滿意啊。

晉國的卿大夫們都看著趙盾,那意思是說,主意都是你出的,你說怎麼辦吧。

趙盾真不愧是超級大國的執政官員,這老兄一副誰也不在乎的樣子,說:「秦國人給我們送國君來,如果我們迎接,秦國就是朋友;如果我們不迎接,秦國就是敵人。對於敵人,還有什麼可說的,打唄。」

這套邏輯,頗有當年晉惠公的風採。晉國的卿大夫大多都覺得這樣做有點太無賴了,可是趙盾大權在握,誰敢說個不字?

晉國就開始厲兵秣馬,準備和秦軍開戰。那麼秦國那邊在幹什麼呢?

相關焦點

  • 權臣趙盾的幸運人生,把持晉國朝政20餘年
    在這之前他就擬定了接班人,以保證晉國失去自己依舊不會垮,事實不出所料,晉襄公繼位後,打敗秦國的同時,又遏制了楚國,維持了之前的霸業。可繼位的晉襄公沒有想到,自己忽略了一個人,這個人將在日後給自己的子孫帶來重重麻煩!就在晉襄公霸業正盛的時候,晉國內部的一個政治強人正在迅速崛起。
  • 晉國的趙盾執掌大權後,和楚國開始了第二輪較量
    晉、楚兩個超級大國一直在爭奪霸主。晉、楚爭霸的第二輪較量開始。既然說是第二輪,那就有第一輪。晉、楚的第一輪較量,以城濮大戰為高峰,晉國取得霸主地位,一段時間內遏制住了楚國北上的勢頭。在晉文公和晉襄公這兩代君主在位時,楚國在南方基本上只能做點小動作,不敢太招搖。
  • 都說晉襄公堪稱霸主,誰知他真實年齡?或許人們弄錯了誰應是其母
    晉文公去世後,兒子姬驩繼位,是為晉襄公。晉文公中年去世,晉襄公繼位時年齡也不會太大。雖然貴為國君,但晉襄公也是職場中的「新人」,以前也沒有管理國家的經驗。
  • 趙盾雖年少成名,三朝公子忌憚,但忠心不變
    歷史上有一個印象較生的人物,近日因為翻看歷史名跡看到了他,這個人就是生在春秋時期的趙盾。趙盾在春秋時期輔佐了三位皇帝,去世的時候已經五十歲了,對於古代來說這個年紀應該算是高壽了。趙盾的口才也是一個優點,一個政治家如果沒有好的口才又怎麼能和皇上談論國事呢?因為父親將母親與他留在老家,娶了趙姬本來這就不合情理可是趙姬深明大義,從遠處將兩人接過來。並且大度的跟趙盾的父親說要封趙盾做嫡子。之後趙盾進入朝廷服侍晉國的國君晉襄公,這是趙盾的一個轉折點從以前的少年變成了接觸政治的成年人。
  • 「另類春秋史13」三家分晉的始作俑者,三軍六卿與趙盾亂晉
    襄公六年,老一輩貴族大夫如趙衰、欒枝、先且居、胥臣都已去世,三軍二行的將佐職位都空了出來。這是個敏感的時刻,因為晉文公所倚重的貴族大夫多是追隨他流亡列國的新貴,而傳統的晉國貴族卻一直被新貴壓制,現在各軍卿將空缺出來後,舊貴族則想藉此機會回到權力中樞。
  • 重讀《幼學瓊林》(八) 趙衰、趙盾、鄒衍三牛人
    回國後,曾任原大夫,故亦稱原季。後來任新上軍主將,最後的職位是中軍佐。 趙衰最受人稱道的品德是能讓。《國語·晉語四》記載,晉文公問他誰可以擔任元帥,他舉薦郤 ;讓他擔任卿,他推薦欒枝、先軫和胥臣。後來上軍帥狐毛去世,晉文公讓他繼任。他推薦了先且居。晉文公稱讚他的讓賢為&34;,每次都讓給社稷之臣,利於晉國,並不僅僅是為了表現自己的風格。因為趙衰有如此美德,故如冬日之日。
  • 戰國時期晉國權傾朝野的趙盾你對他知道多少呢?
    今天小編來跟大家聊聊晉國前中期的權傾朝野的趙盾,趙盾的故事很多我猜想你一定對這個故事不了解。晉靈公姬夷皋出場了。這是一個無能又貪玩的主。他的開局就不尋常。襄公去世的第二天,群臣就要扶太子即位。狐射姑聽說後感動地說:我身邊有賢人卻不知其賢,落到今天逃亡的地步也是應該的。趙盾聽說了這件事,從此很欣賞臾駢的人品,就有了重用他的想法。先蔑呢?到了秦國一遞交國書,這時秦穆公已經仙逝,秦康公接了班。康公聽先蔑說了迎君之事很高興,就派蹇白乙率戰車四百乘送公子雍回晉。這事似乎已成定局了。又出現變化了。
  • 刺客撞樹自殺,宮廷設「鴻門宴」刺殺,晉靈公連殺權臣趙盾反被殺
    除了「富不過三代」的俗話之外,晉國權臣趙盾一族專政也是原因之一。晉文公在世時,特別信任和他一起逃難的趙衰。但趙衰非常忠誠,這時的趙氏一族雖然極有權勢,但還沒到可以隨時呵斥君王的程度。晉文公成就霸業之後,傳位給他的兒子公子歡,也就是晉襄公,還把趙衰作為輔政大臣。
  • 梅軒讀《史記 》之79:裡外不是人的趙盾
    梅軒讀《史記 》之79:裡外不是人的趙盾晉文公一病而亡,太子繼位,是為襄公;七年後,襄公病亡,太子夷皋年幼,眾朝臣考慮到立個年幼國君,不利於國家穩固,都想立個年長的國君這時候,趙衰等一班老臣都故去了,掌朝政的是趙衰的兒子趙盾,他主張立襄公的弟弟雍。大夫賈季則主張立公子樂。趙盾不同意, 堅持派人去秦國迎接在那裡做人質的公子雍。賈季則賭氣派人去陳國迎回公子樂。趙盾大怒,要法辦賈季,賈季嚇得跑到了翟國。
  • 趙氏家族與晉國公室聯姻, 成就趙盾的權臣之路
    趙氏家族與晉國公室的淵源趙氏家族與晉國公室的淵源 ,得追溯到晉文公重耳時期。重耳流亡在外,趙衰是鐵桿兒跟班,在狄國避難期間,重耳娶了妹妹季隗,趙衰娶了姐姐叔隗。趙氏家族於此就和晉國公室結下姻緣,所謂親上加親,歸國繼位後的晉文公,也是相當仰仗趙衰,將其列入六卿之列。趙衰與叔隗生了個兒子,即大名鼎鼎的趙盾。重要的是,趙衰在流亡之前,就與重耳的女兒結婚,生下了三個兒子,即趙同趙括趙嬰齊。趙衰與重耳之關係,與其他隨臣相比,可見一般。文公歸國後,趙衰漸入晉國權力的巔峰,到晉襄公時,趙氏家族基本已經成為晉國的頂梁柱。
  • 趙盾左右為難,6歲夷皋坐上晉國國君寶座
    上一次小編給大家講到晉襄公去世後,他的王位繼承者還沒有選定,大臣也都議論紛紛,不想立年僅6歲的太子,認為他承擔不起大事。所以晉國的大臣趙盾就去找他的朋友商量此事。本來一帆風順的事情,偏偏有位叫賈季的大臣站出來反對了,說不如立公子雍的弟弟公子樂,他的理由是公子樂的母親陳瑩,當年深的晉襄公的喜愛,如果立她的兒子做國君,晉國的百姓的一定會,更樂意接受,國家就安定了,內部安定比起外部鬥爭來的更為重要。
  • 四兄弟鐵血幹政近四十年丨趙氏託孤反轉:這是三代晉君的接力復仇
    先且居、欒枝、胥臣與趙衰等人,好像約好了似的,都在同一年去世。空缺的職位要趕緊補上,晉襄公擬定了一份主帥名單。其中原定的是,狐射姑為中軍元帥、趙盾為中軍佐——狐射姑是元老狐偃的兒子,論資格排在趙盾前面理所當然。但趙盾想要出頭。他找到了同黨,晉襄公的老師陽處父。讓陽處父在晉襄公面前進言,稱狐射姑剛愎自用,不如趙盾賢能。
  • 重耳的兒媳靠一哭二鬧,為兒子爭到王位,真是奇葩
    歷史上有這麼一個女人,也就是重耳的兒媳她卻靠自己的一哭二鬧為兒子爭到王位,真是奇葩。 但是太子實在太小了,小到還不能走路,還在襁褓中吃奶,晉國各公卿大臣一看,這怎麼行,還是個奶娃兒,如何執掌朝政。因為驪姬陷害申生,導致晉國內亂不已,晉國人想想都後怕不已,為了晉國的穩定,他們便商議要立長立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