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黃永玉——還是從前那個木刻少年

2020-10-19 鳳凰衛視

2020年9月25日,97歲的九零後黃永玉來到了北京畫院,看自己的版畫展覽。《文化大觀園》也有幸獨家專訪了老先生。


王魯湘:這張畫呢,是黃永玉先生在北京畫院美術館的,他的那個《入木》展上親手交給我的一張畫,李庚先生和吳洪亮先生其實暗示過我,說老先生啊,在家裡頭給我畫了一張白描畫,但是畫什麼,老先生先不讓他們劇透,說讓我在現場的時候呢,有一個戲劇效果,結果打開一看,是一張這麼精彩的,白描的,拈花微笑圖,畫了一個老僧,坐在這個地方,兩隻手呢,持著一枝荷花,在那裡啊,嗅這個花香,陷入了一種,入定的這樣一種狀態。然後下面呢,用他非常工整的這個楷書,寫了一段文字。最後,看看這個落款後面這一排小楷字,這是一個97歲的老人,坐在輪椅上寫的字,這幾乎有點炫技了,你想想,一個97歲的人,還能寫這樣的小楷,可見他的身體狀態,他的精神狀態,是何等的健旺。



大眾知道黃永玉,可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貓頭鷹,可能是一片開得充滿霸蠻之氣的荷花,或許是「人罵我我亦罵人」的幽默之作,還可能是他九十多歲還開著法拉利滿街跑等等趣事。而今天,我們要呈現給大家的是黃永玉刻骨銘心的木刻藝術。


王魯湘:您這也是自己第一次來到展廳吧,開展以來還是第一次。

黃永玉:我以前來過。

王魯湘:這句寫得特別好,這是真善美合一,是吧?美的東西在道德上一定是善的東西,這是裡德的,赫伯特裡德的話。


有人說這是一個抵抗遺忘的展覽,從上世紀40年代到90年代的近兩百幅版畫,是黃老五十年的藝術刻痕、人生刻痕,每一幅作品都能勾起他滿滿的回憶。


黃永玉的木刻作品幾乎都有極強的裝飾性,以及濃鬱的趣味性,創作題材豐富多彩,件件都很接地氣。


黃永玉:這個是陳敬榮的,《邏輯病者的春天》,陳敬榮她的詩寫得非常好,那麼她要我給她刻插圖,我刻這個她也不懂,我懂她的詩,她不懂我的畫。她問我自己我說我也不懂。


黃永玉1924年出生於湖南,12歲離家流浪,受當時的木刻藝術思潮影響,小小少年拿起刻刀,在木板上,他刻山、刻水、刻人、刻獸,刻化萬千,隔著半個世紀的時光,我們仍能看出他刻刀下的寸寸生機。

此次展覽的二百多幅作品分布三個展廳,黃老從頭到尾,哪件作品是在哪裡,為了什麼創作,以及一些相關的人和事,他大多數都瞭然於心,邊看邊向我們娓娓道來。

王魯湘:入木這兩個字寫得好。

黃永玉:是吧。

王魯湘:一個釘子一下就扎到這個木頭裡頭去了。

黃永玉:咱們別說多,就三分。

王魯湘:對,三分。入木三分,但是這些畫,入人間、入世九分。

」世界長大了,我他媽也老了」。黃永玉九十歲時,寫下這樣痞氣十足的一幅字,還畫了一個光著腳丫子眉開眼笑的小老頭。這個被譽為現代版老頑童的藝術家,活到老玩笑到老。


黑妮:爸爸,周令釗伯伯來了。

周令釗:黃永玉啊。

黃永玉:只剩下你同我了。老的就剩下你同我了。

王魯湘:百歲老人,這個是近百歲,你們兩個加起來200歲。

黃永玉:我家裡一張我的像,他幫我畫的在上海,1947年。輕鬆,很輕鬆就畫出來了。幾歲的時候我們就住在一起。我們在一起,一直到文革,到解放軍農場以後才分開,是,幾十年,一起住在附近,住在一起,教學在一起,然後勞動改造也在一起,幾十年在一起。歷史了!

王魯湘:身體真是好。

黃永玉:你看你還這麼多頭髮,我都光了,這麼多頭髮。

周令釗:那你幹嘛不留一點頭髮呢?

王魯湘:你幹嘛不自己留一點?

黃永玉:我想留沒有啊,留不了。想留留不了,還活著不簡單了。我說我算是比較老,還有一個周令釗。更老!


101歲的周令釗老先生是人民幣的設計者,也是中國美術史上的大成就者之一。看周老與黃老敘舊,讓人倍感欣慰和溫暖。黃永玉曾說:「我們這個時代好像一個眼口很大的篩子,篩篩篩,好多人都被篩下去了,剩下幾個粗的,沒有掉下去,我們是幸運的。」


本次展覽,有一組黃永玉的人物肖像版畫,有周總理、羅丹、雷鋒、阿詩瑪等等,這些人物活在了他的木板上,也印刻在了一代人的腦海裡。


97歲的黃老興致盎然地看著自己刻下的近二百幅版畫,他還記得同事、朋友、批評家當時是如何評價自己的。


黃永玉:我這個一生很重要的老師。

王魯湘:李樺。

黃永玉:這些都是。他從來沒有說我的畫稱讚過我,一直在解放後,我陪他到西雙版納去,這麼幾十年抗戰的時候陪著他,我畫的畫從來不稱讚,為什麼?不夠好。

王魯湘:他要求很高,要求很嚴。

黃永玉:他是讓我改行電影。

王魯湘:是讓你改行做什麼?

黃永玉:電影,電影導演。

王魯湘:幸虧沒改。

黃永玉:我就告訴他,我說你看我的展覽,看完了再說,看完了(他說)再畫畫。


詩人臧克家曾經這樣評價黃永玉的作品:永玉的木刻,有一種特別的情調,把它放在任何地方,一眼就可以辨得出來,這便是他的魔力所在。無論是一個小女孩提著糟桶去餵幾隻大肥豬;無論是一個男孩抱著大魚等等,它的畫面上儘是鄉村的純樸和兒童的天真。而他的為人也是懷有一顆赤子之心,面對人世的劫波,也始終保持著一種堅韌的純真。

(臺灣食攤 1948年)


黃永玉熱愛大自然,創作了《小鹿你好》《翠巒的冰河》《儲木場》等反映大自然和勞動場景的作品,其細膩之處,甚至讓人嘆為觀止,有人看過後不禁懷疑分明是銅版畫吧?不!就是木刻!


黃永玉早年跟許多文學家打交道,為他們的作品配插圖,本次展覽也展出了他為表叔沈從文的《邊城》,為老友汪曾淇的《羊舍的夜晚》畫的插圖。


黃永玉:為了這個地方刻了5次,汪曾祺提意見,他那個意見我最聽得進去,那個時候。

王魯湘:所以您看那個前面有您寫的一段話,說您一生中間的這樣一種生活和藝術的態度和您刻木刻是有關係的,非常認。

黃永玉:我人很調皮,到了木刻面前老實了,那根線你要是調皮就沒有了。

王魯湘:對,拿著刀的事情調不了皮。

《入木》展覽中,還從黃老留存的四百多件木刻板中精選了幾件,黃老說這是我一輩子刻的木刻,大部分都在這裡了,我年輕時用厚帆布做了個大背囊,裝木刻板、木刻工具、喜愛的書籍,還有一塊被人當笑話講的十幾斤重的磨刀石。一聽到槍聲炮聲,背起背囊跟人便跑。千山萬水、八年抗戰,這些木刻板子居然還能聚在身邊,猶如自己一半的歷史骸骨。


黃永玉:我,我就像我的骨頭一樣,我真感覺到像骨頭一樣,怎麼都留得下,這一輩子的骨頭。怎麼會跟到我,我莫名其妙,走過這麼多地方。


當然這些木板的保存也和他的妻子張梅溪密不可分,展覽前夕,98歲的梅溪病逝,黃永玉對此次版畫展只提出了一個要求,就是希望把自己給妻子張梅溪出版的童話書《在森林中》所作的插圖都展出來。


展覽結尾處創作於1991年的《黃大1991於翡冷翠》,那是他為1991年羊年創作的賀年卡,當年的招風耳少年,變成了招風耳爺爺。而他,至今依然是那個快樂有趣的黃永玉!

《入木》展覽的發起人是北京畫院前院長王明明先生,他認為黃老的版畫代表了真正中國人的版畫。


王明明:我覺得黃老是把他的木刻深深地埋藏起來,這個金子一直沒有發光,直到現在(97)歲的時候,第一次做這個展覽,我覺得是我們作為晚輩的一種榮幸。


黃永玉:沒有想到周令釗老兄來,真讓我開心,在北京的,我的老朋友都差不多了,我想我現在97歲了,還有一個老兄,周令釗101歲,我多了不起。他給人民做了多少事,大家每天同他的作品都離不開,但是不知道是他做的。鈔票、人民幣,一聲不響在工作,幾十年我們兩個又是幾十年的同事,小孩,那個蓉蓉幾歲大的小孩,現在70歲了,真難想像。


編輯:王竹、林梓

相關焦點

  • 木刻人生:黃永玉版畫藝術展
    此次展覽以「入木」為題,以黃永玉親題手記為線索展開,精選其從40年代起至90年代的版畫作品近兩百件,力圖全面、完整地勾勒出這位藝術大師的版畫發展敘事與創作面貌。20世紀30年代,由魯迅倡導的中國新興版畫運動盛起。少年黃永玉因木刻家野夫的《怎樣研究木刻》一書,開啟了自己的版畫創作之路。沒有受過科班訓練的他,卻有著忠實於生活的敏銳認知與內化感受。
  • 木刻人生:黃永玉版畫藝術展
    少年黃永玉因木刻家野夫的《怎樣研究木刻》一書,開啟了自己的版畫創作之路。沒有受過科班訓練的他,卻有著忠實於生活的敏銳認知與內化感受。懷著對家鄉鳳凰的深愛,黃永玉寫下了無限的浪漫情調與盎然詩意,並從為文學作品和報紙雜誌做插圖這條道路開始,創作了大量版畫作品。
  • 黃永玉的木刻往事:千山萬水入木 百轉千回歸心
    他正在寫的《無愁河的浪蕩漢子》這部自傳體小說,其中第二部《八年》的上卷和中卷在2016年已陸續發行,這兩本共60多萬字篇幅的自傳主要講述他少年時期在泉州的生活經歷。迄今,黃永玉依舊能說幾句極為標準的閩南語。當他得知我老家為泉州,立刻親切打招呼:「呷飯沒?」
  • 抖音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是什麼歌 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
    抖音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是什麼歌?最近抖音上有一首歌特別火,很多抖音UP主都在翻唱,這首歌有點沙啞的嗓音唱特別合適,有一種滄桑感,那這首歌是什麼歌呢?下面小編就為玩家帶來抖音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是什麼歌,一起來看看吧。
  • 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是什麼歌-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抖音歌曲介紹
    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是什麼歌>  歌曲介紹:少年  演唱者:夢然  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試聽  在線試聽:https://y.qq.com/n/yqq/song/000S7TGL43hhBO.html
  • 木刻是黃永玉藝術的根
    木刻是黃永玉先生藝術的根,是他視覺體系中的壓艙石,對其所具有的豐富性與重要性,我們與公眾一樣了解得並不多,而北京畫院的研究一貫強調要「熟中生、尋根本、求新意」。我們一直希望通過更多的深入的研究,帶給公眾更多有價值的展覽。
  • 抖音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是什麼歌 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
    抖音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是什麼歌?最近抖音上有一首歌特別火,很多抖音UP主都在翻唱,這首歌有點沙啞的嗓音唱特別合適,有一種滄桑感,那這首歌是什麼歌呢?下面小編就為玩家帶來抖音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是什麼歌,一起來看看吧。
  • 吳洪亮:木刻是黃永玉先生藝術的根
    在他看來,木刻是黃永玉先生藝術的根,是他視覺體系中的壓艙石,「對其所具有的豐富性與重要性,我們與公眾一樣了解得並不多,而北京畫院的研究一貫強調要』熟中生、尋根本、求新意。」  黃大1991於翡冷翠 ,20×29cm,1991年,這是黃永玉先生所創作的最後一張木刻作品,是為1991
  • 木刻八十年 200件作品解讀黃永玉的首個版畫展
    ——黃永玉 2020年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由魯迅倡導的中國新興版畫運動盛起。少年黃永玉因木刻家野夫的《怎樣研究木刻》一書,開啟了自己的版畫創作之路。沒有受過科班訓練的他,卻有著忠實於生活的敏銳認知與內化感受。懷著對家鄉鳳凰的深愛,黃永玉寫下了無限的浪漫情調與盎然詩意,並從為文學作品和報紙雜誌做插圖這條道路開始,創作了大量版畫作品。
  • 黃永玉木刻版畫作品集
    很多人知道黃永玉的國畫、油畫,大多數人不知道他早年的木刻生涯以及版畫在他藝術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實際上他14歲開始接觸木刻並發表作品,16歲開始以繪聲繪色畫畫及木刻謀生,以後一段時間主攻版畫,曾任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主任,其獨具風格的版畫作品飲譽國內外。
  • 木刻八十年,200件作品解讀黃永玉的首個版畫展
    ——黃永玉 2020年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由魯迅倡導的中國新興版畫運動盛起。少年黃永玉因木刻家野夫的《怎樣研究木刻》一書,開啟了自己的版畫創作之路。其中,黃永玉為表叔沈從文所著小說《邊城》創作的兩幅木刻插圖《吹笛》《花環》,也會在此版塊呈現。
  • 黃永玉一輩子的木刻大部分都在這裡了
    黃永玉版畫作品集《入木》近日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關於此書97歲高齡的黃永玉自述到——這是我一輩子刻的木刻,大部分都在這裡了,可能四百塊左右。零星的散失和「文革」被勒令上交的是少數。我年輕時用厚帆布做了個大背囊,裝木刻板、木刻工具、喜愛的書籍,還有一塊被人當笑話講的十幾斤重的磨刀石。一聽到槍聲、炮聲,背起背囊跟人便跑。千山萬水,八年抗戰,這些木刻板子居然還能聚在身邊,有如自己一半的歷史骸骨, 不離不棄地過了九十六年。
  • 你,還是從前那個少年麼?
    最近,夢然的一首《少年》刷爆了各種社交平臺,幾句歌詞瞬間喚醒了我們內心深處的少年夢: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時間只不過是考驗種在心中信念絲毫未減眼前這個少年還是最初那張臉面前再多艱險不退卻曾經為了追夢,頭破血流也不怕疼,粉身碎骨也不回頭。
  • 【致青春】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
    【致青春】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 2020-05-06 02: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96歲黃永玉首部版畫全集面世「過日子從不苟且不懶惰是刻木刻養成...
    日前,記者獲悉,96歲的黃永玉首部版畫全集《入木:黃永玉版畫藝術》終於面世,該書收入了400餘幅黃永玉創作於20世紀不同時期的版畫作品,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在該書的序言中,黃永玉說,「這是我一輩子刻的木刻,大部分都在這裡了,這些木刻板子有如自己一半的歷史骸骨,不離不棄地過了九十六年。」
  • 「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消防版《少年》致敬每一位逆行的你
    一路上流下多少汗水青春歲月有了奮鬥才會最美路在腳下我們不會害怕因為我要守護你呀(wu~ oh oh )(wu~ oh oh )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每次困難都是考驗我會滿懷信念為你向前眼前這個少年還是最初那張臉最美的年紀寫下了奉獻say never never give up
  • 快手上超火的歌曲《少年》歌詞 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歌詞
    18183首頁 快手上超火的歌曲《少年》歌詞 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歌詞 快手上超火的歌曲《少年》歌詞 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歌詞
  • 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誰唱的 《少年》歌詞完整
    隨著抖音越來越火,很多好聽的歌曲也從抖音上走紅,近段時間,又有一首歌成為抖音新晉神曲,其中,有一句歌詞是,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時間只不過是考驗...聽著很是令人陶醉,那麼這首歌的名字是什麼呢?下面給大家介紹下歌名及誰唱的和資料信息。
  • 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歌曲原唱是誰
    最近有一首歌「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這個不知名的旋律總能在各個場合和app中像幽靈一樣纏繞在我的耳際。該歌曲在抖音很火,很多網紅也進行翻唱改編,導致很多小夥伴不知道這首歌的原唱是誰。下面小編來告訴大家。
  • 96歲黃永玉首部版畫全集面世 :木刻讓我不苟且不懶惰
    原標題:木刻讓我不苟且不懶惰   日前,記者獲悉,96歲的黃永玉首部版畫全集《入木:黃永玉版畫藝術》終於面世,該書收入了400餘幅黃永玉創作於20世紀不同時期的版畫作品,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