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餘姚引進6000餘"候鳥型"人才

2020-12-21 浙江新聞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餘姚引進6000餘"候鳥型"人才

www.zjol.com.cn 2005年11月21日 09:54:40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在餘姚市富達電器、舜宇光電等一批國內知名企業裡,活躍著一支「編外」高層次人才隊伍,這些人才有的每年只來二三趟,有的甚至從來沒有到過企業,但他們卻在為企業新產品開發、市場前景分析、現代化管理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記者近日在餘姚採訪時了解到,目前約有6000餘名上海、杭州、南京等長三角地區的「候鳥型」高層次人才在餘姚服務和工作,為該市經濟建設注入了新活力。

  近年來,餘姚市考慮到鄰近的長三角地區高層次人才一般不願意離開或離不開自己的工作單位,以及擔心離開原單位後難跟蹤國際先進科學技術等實際情況,打破傳統的國籍、戶籍、身份、檔案等人才引進中的條條框框,大力推行「戶口不遷、關係不轉、雙向選擇、自由活動」引才機制,柔性引才成為餘姚人才工作的新亮點。

  把「人」與「才」分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等引才理念如今已是餘姚眾多企業的共識。寧波鑫高益磁材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大型醫療器械核磁共振的企業,去年銷售額達1億元,產品在國內同行中銷量居第一位。去年9月,上海交大知名生物醫學工程專家陳亞珠院士率領的科研團隊「加盟」鑫高益公司,與企業共同研發「自聚焦型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系統(HIFU)」新產品。該項目主要用於腫瘤與癌症患者的治療,預計其潛在市場銷售額超過10億元。一些企業則把研發、設計中心設到上海等人才集聚的城市。如國內最大的吸油煙機生產企業帥康集團把公司產品設計中心設在上海,直接吸引20多名高層次人才為其所用。

  同時,該市充分發揮省博士後餘姚技術創新基地和浙江大學研究生餘姚社會實踐基地的作用,組織省博聯的博士後每年四次以小分隊形式有針對性地來進行技術洽談和幫助指導工作,還先後禮聘54名研究生來餘姚進行掛職鍛鍊,擔任鄉鎮長助理、局長助理和部分企業總經理助理等職務。


來源:中國寧波網-寧波日報 作者:沈朝暉 龔寧 編輯:施襲森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_B2/21.93.1.161

相關焦點

  • 海南積極用好用活「候鳥」人才服務自貿區(港)建設
    像華澤田一樣每年僅在三亞從事南繁育種工作的「候鳥」人才超過5000人。 王曉斌 攝中新網三亞4月11日電 (記者 王曉斌)4月11日,海南省「候鳥」人才工作現場會在位於三亞的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召開。海南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彭金輝在會上表示,用好用活「候鳥」人才智力資源,是海南全省上下的重要共識。
  • 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玉良:長三角區域建平臺 讓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
    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原校長楊玉良:當下,各地都在開展人才
  • 李飛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讓文物活起來
    貴州省博物館近年也在配合或自主策劃與這一主題相關的展覽,通過系統性的梳理,展示最新的考古成果,讓那些淹沒在歷史長河中的古國重新為現代人所認知。」 為了能讓各自的館藏文物活起來,李飛常稱「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 餘姚人才創業園凸顯高端人才「虹吸」效應
    本報訊(記者孫吉晶 餘姚市委報導組謝敏軍 通訊員施虹吉)近日,餘姚人才創業園高層次人才產業加速中心舉行籤約儀式,5個「姚江英才計劃」申報項目有望引進包括2名國家級引才計劃專家在內的高層次人才23名。5G超大型綜合港口泛在感知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項目負責人表示,餘姚人才創業園在項目註冊、政策扶持、場地提供等各個方面開通「綠色通道」,跑出了項目落地的「加速度」。餘姚人才創業園是該市實施人才和創新「栽樹工程」的重要平臺。
  • 代表委員熱議如何發揮「候鳥」人才作用 讓他們在海南發光發熱
    「候鳥」人才為推動海南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特殊貢獻。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特別提到,要關注來海南過冬的「候鳥」群體,讓他們切身感受到海南的「溫度」。省兩會上,代表委員們熱議發揮「候鳥」人才作用話題,進一步探討「候鳥」人才如何用、如何留,讓他們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中發光發熱。
  • 鄭健龍院士:「真正引進為地方所有、地方所用的人才」
    劉湖 攝   紅網長沙1月13日訊(記者 劉怡斌 通訊員 楊力錚)「目前世界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湖南省要以開放的政策,引進各行各業發展的人才;要關注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加強青年優才的培養與推介;要改變「引不進、留不住」的局面,真正引進為地方所有、地方所用的人才。」
  • 市人社局:聚焦「三高」 用好「三臺」 努力讓人才在大有可為的新...
    近年來,市人社局圍繞高素質、高層次、高技能「三高」人才隊伍建設,著力用好「平臺、舞臺、擂臺」,努力讓人才在大有可為的新時代大有作為。一、搭建人才招引「平臺」,打造人才「強磁場」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住、但求常來的人才發展理念,積極推動區域內人才交流合作和資源共享。一是借勢借力「朋友圈」。
  • 五指山:「鴻雁匯智」築「鳳巢」 候鳥人才聚山城
    因山水優美,氣候宜人,空氣絕佳,每年吸引大量候鳥群體旅居過冬。2020年,五指山市創新啟動「鴻雁匯智」工程,建立完善鴻雁智庫,積極發揮五指山候鳥人才工作站橋梁紐帶作用,用好用活候鳥人才,並吸一批來自全國各地醫療、教育、文化等重點領域的優秀候鳥人才,採取專家門診、教育培訓、顧問指導、項目合作、志願服務等方式發揮作用2000餘人次,激勵「鴻雁」們為五指山經濟社會發展和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匯智聚力。
  • 海納百川人才聚 教育發展譜新篇
    聚焦剛需——中小學階段重點實施的「好校長、好教師」引進工程,是建省以來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經費最多、待遇最優的基礎教育引才工程,面向全國引進了300名「火種」型優秀校長、教師,75.33%以上到教育薄弱地區任職任教。
  • 海南借智「候鳥」為自貿區自貿港建設添翼
    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每年到海南休養越冬的「候鳥」高達100多萬人,其中不乏著名專家、學者、企業家等各類高層次人才。如何將這份豐富的人才寶庫轉化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進程中一支重要的人才力量,已成為海南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
  • 近三年引進300餘名博士教師,台州學院成人才聚集新高地
    隨著人才強校戰略的深入實施,台州學院對於人才的吸引力不斷加強,成為一大批高層次人才聚集的新高地。近三年,台州學院共引進博士教師300餘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佔台州市博士總數的79%;柔性引進14個高水平團隊;引育省部級以上人才22人,面向全球招聘二級學院院長3人,實現新突破。
  • 魏橋創業集團採訪手記③|招商引資「不求所有、但求所在」,魏橋...
    對這些招引的企業,魏橋創業集團董事長張波常說的一句話是:不求所有,但求所在。鋁產業深加工,能做的自己做,不能做的就與別人合資做或者請人家來做。這個理念直接影響了山東創新集團崔立新的發展思路。不求所有,但求所在。「魏橋境界」的背後,是向著打造世界級高端鋁業基地的目標,對健全產業生態系統的孜孜以求。(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洪傑 李劍橋 報導 策劃 張國棟)
  • 夢想花開海之南——海南創新使用機制推動人才各盡其用
    ,用好人才是關鍵。>供需對接讓人才用得其所 每年冬季去海南養老避寒,已成為不少北方老人的選擇,其中不乏科技專家、知名學者等各領域的優秀人才。 一方面,海南獨特氣候優勢帶來了豐富的「候鳥」人才資源,另一方面,海南人才總量不足,高層次人才偏少等問題比較突出。如何挖掘用好寶貴的「候鳥」人才資源,為本地社會發展添動力? 為此,海南創新設立「候鳥」人才工作站,允許內地國企、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按規定在海南兼職兼薪、按勞取酬,開創了全新的人才利用模式。
  • 餘姚新聞網丨高層次人才「姚江惠才卡」正式發放
    餘姚新聞網訊(姚界客戶端記者 唐麗芸)「這個卡的服務範圍涵蓋非常廣,從醫療保健到子女入學、從交通出行到創業創新,都有相應的高質量服務,今後一定能為我們提供不少便利。」11月19日下午,鍾偉華從餘姚農村商業銀行工作人員手中接過「姚江惠才卡」時,高興地說。
  • 海南:海納百川人才聚 教育發展譜新篇
    聚焦剛需——中小學階段重點實施的「好校長、好教師」引進工程,是建省以來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經費最多、待遇最優的基礎教育引才工程,面向全國引進了300名「火種」型優秀校長、教師,75.33%以上到教育薄弱地區任職任教。
  • 浙江建6000餘所「假日學校」 緩解基層青少年課餘難題
    浙江省關工委 供圖中新網杭州12月11日電(記者 郭其鈺)浙江省關心下一代工作會議11日在杭州召開,浙江省關工委主任徐宏俊介紹,該省街道(鄉鎮)關工委聯動轄區內學校、企業,開辦各類家長學校、心理輔導室、託管中心,建立6000餘所「假日學校」,緩解基層青少年課餘難題。疫情期間,寧波等地還探索開辦「網上假日學校」,12萬人次在線學習。
  • 未來餘姚,重點做好六篇文章!
    今晚,播出第七集《餘姚:建設高水平現代化創新型生態城市》,由余姚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徐雲介紹鄉村振興、產業轉型、人才創新的餘姚故事。一起來看詳細報導↓堅持「八八戰略」,緊緊抓住實體經濟發展不放鬆。餘姚這幾年的發展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一直堅持發展工業經濟,「一切圍繞工業、一切為了工業、一切服務工業」。「十三五」期間,餘姚搶抓產業高地,引進了寧波智能製造產業技術研究院。同時,圍繞戰略新興產業,主抓高端產業。
  • 不求盡如人願,但求無愧於心:「問心無愧」
    漢語成語「問心無愧」的人文精髓和價值精神,就在於捫心自問: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這樣的字面解釋,實是把重點放在了是非曲直之理上,而忽視了人生反躬自問的責諸己之精神和求諸己的人文精髓。人若能做到「問心無愧」,就是在做人上俯仰無愧,也就是「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孟子·盡心上》)。心中無愧的人生體驗是:雖非事事都能盡如自己的心願,但是盡了心,用了力,就會心地坦然,泰然自得,而無憾無疚。
  • 不求盡如人願,但求無愧於心:「問心無愧」
    有必為而不為,則有愧;有必不為而為,則有羞。從人生價值上言,必為者是「盡己」之忠,不能盡忠則有愧;必不為者是「不欲」之恕,己所不欲則勿施於人。人有羞惡之心,則無所往而不為義。「非禮之禮,非義之義,大人弗為。」(《孟子·離婁下》)人有必不為之選擇,知恥而知所羞愧,而後方可以有為,非仁不為,非義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