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飯有這些「壞習慣」,別慣著,趁早改,晚了會被人看不起

2021-01-09 萌主媽咪育兒經

文/萌主媽咪(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從古至今,吃飯禮儀都備受重視,即使是孩子,也要遵守吃飯的規矩。如果在吃飯時表現沒有家教,就會給人留下不好的影響。如果不及時改正孩子的壞習慣,遲早會被人看不起!

孩子吃飯有這些「壞習慣」,別慣著,趁早改,晚了會被人看不起

案例:

張奶奶要去參加宴席,就帶上了自己的孫子,由於是在農村舉辦的宴席,張奶奶對孫子也沒有太多約束,而正是張奶奶的過度驕縱,讓孫子出了醜。

隨著酒菜的一一上桌,只見孫子不管三七二十一,抄起筷子就是一頓翻攪,把好好的菜攪拌的滿桌子都是,不管其他長輩異樣的眼光,直接用手抓起雞腿大吃特吃。

孫子在大家還沒有坐齊的時候就吃了這個吃那個,只留了些殘渣在盤中,使得原本光鮮亮麗的酒菜瞬間變得一片狼藉,眾多賓客見狀,瞬間不知如何是好。

眾人見張奶奶的孫子如此不注重禮儀,紛紛埋怨張奶奶教孫無方,而張奶奶一邊附和著眾人,一邊卻覺得是農村宴席沒必要太注重禮節,所以放任孫子大吃大喝。

張奶奶不知,正是她對孫子的「不管不問」,使得孫子在公共場合也不顧禮節,表現出的粗魯行為既讓大家看不起,又丟了張奶奶自己的臉面。

孩子的習慣是從小培養的,自身的壞習慣所折射出來的不僅僅是自身的品質,更體現出家庭教育的好壞。孩子的壞習慣如果不及時改正,到以後也會被人看不起。

那麼孩子吃飯時的壞習慣體現在哪裡呢?

1:不懂禮讓

孩子在吃飯時只顧自己,總是把最好的搶先拿走,不管長輩的面子也不理會他人的感受,這就是不懂得禮讓和尊重的體現。

2:吃飯咂嘴

有的孩子吃飯為了表現自己吃得香,就會發出很大的聲音,在家裡可能不忌諱,但如果在公共場合吃飯還發出聲音,就會惹來他人的厭煩,影響他人的食慾。

3:浪費食物

古語道:粒粒皆辛苦。孩子從小不懂得糧食的珍貴,經常剩飯,浪費食物,糟蹋糧食,就會給人留下不節儉的壞印象。

孩子的壞習慣是潛移默化養成的,不及時改正也會影響未來。

吃飯時候的禮節應該如何培養呢?壞習慣應該如何改正呢?

1:教導孩子尊敬長輩

家長應該從家庭中就教導孩子尊重長輩的良好品德,不要因為一己私慾而失了禮節,在公共場合吃飯要等長輩坐齊再動筷,不要表現出自己急不可耐的一面,尊重他人才能換取別人的尊重。

2:避免吃飯發出聲音

吃飯咂嘴是大忌,家長可以在家中嚴格要求孩子,吃飯不要發出聲音,這樣孩子自然在公共場合也不會失了分寸。眾所周知,吃飯咂嘴的壞習慣會給人留下邋遢的印象,因此家長應該嚴格要求孩子。

3:教育孩子節約有度

很多孩子有剩飯的習慣,那麼家長要做的就是教導孩子「吃多少拿多少」,不要「眼睛大肚子小」,教導孩子糧食來之不易的道理,從小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品質,經常剩飯的壞習慣會給人留下「浪費,奢靡」的壞印象。

針對孩子的壞習慣,家長應進行針對處理,不要因為過度寵溺孩子就對這些壞習慣置之不理,一味的放縱只會助長孩子的不良之風。

孩子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將來到了社會上,也會被人嘲笑,因為自己的壞習慣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也是家風不正的體現。

今日話題:家長們,以上壞習慣你們的孩子也有嗎?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孩子滿嘴黑牙齲齒,別讓糖果背鍋了,父母這些壞習慣要改
    所以孩子齲齒發黑和各種因素都有關係,不單單因為吃糖。家長的這三個壞習慣也會增加齲齒的發生率。①壞習慣一:和孩子共用水杯家長疼愛孩子沒有錯,和孩子共用物品就大錯特錯了。②壞習慣二::愛給孩子買零食零食裡面一般都放入或多或少的防腐劑,不然的話很難長時間儲存。有些家長溺愛自己的孩子,給孩子買回來各種各樣的零食,孩子也不好好吃飯了,總吃零食。
  • 大家眼中的「壞習慣」,原來對是健康有利的?如果你有,請別改
    像熬夜、挑食等都是不好的壞習慣,會對身體有影響,就會有人叫我們去糾正這些壞習慣。但是,是不是所有的壞習慣都是對健康不利的?是不是所有的壞習慣都要改?下面我們談一下有哪些「壞習慣」,對身體健康是有益處的。習慣一,吃飯慢相信很多人都會有小時候都會有被家人說吃飯怎麼這麼慢的現象。
  • 吃飯時的女人,有這些壞習慣,不可輕易深交
    吃飯時的女人,有這些壞習慣,不可輕易深交民以食為天,中國人很講究吃,同時也很在意吃相,因此飯桌上的禮儀最能體現一個人的素養,不僅僅代表著ta個人,還代表ta的家庭教育。男女約會就餐中,可以在其吃飯習慣來了解對方的性格口味,而有著壞習慣的女人是不可深交的,不要不在意她的壞習慣,女人吃東西的方式就能反映女人的教養,再說直白一點,女人的吃相也能反映出女人的教養。那么女人都有哪些壞習慣男人要注意呢?聽聽小編的見解。
  • 飯桌上,經常有這些「行為」的人,趁早遠離,他只會拉低你的層次
    很多時候,從吃飯的細節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質。所以,對待身邊的人一定要認清,不要和層次低的人在一起,只會降低你的圈子。我們生活中,離不開吃飯,很多事情都是在飯桌上解決的。而且從吃飯的細節,狀態就會不自覺地看清一個人的品性。可能有的人會有所防備,知道飯桌禮儀,但是三杯酒下肚,就什麼都原形畢露了。
  • 每次吃飯都得「求」孩子吃,家長這樣做,孩子主動找你要飯吃
    很多寶媽看到寶寶這些挑食現象都會非常擔憂,寶寶營養攝入不全面該怎麼辦呢?這也不止那也不吃,身體發育如何健全呢?所以寶寶的挑食問題,讓無數寶媽都覺得十分煩心。寶媽為孩子挑食煩心不已最近寶媽小王向我投稿說,她的女兒今年四歲了,在吃飯問題上一直讓人特別頭疼。而且因為孩子的挑食問題,導致已經比同齡孩子瘦小許多了。
  • 一個男人有這四種壞習慣,遲早會背叛婚姻,女人別大意
    要知道,一個男人如果在婚姻當中,經常有以下這些壞習慣的話,遲早會背叛自己的婚姻,傷害自己的妻子,作為女人不要不去當回事:01 回家越來越晚在生活當中,真正有責任心的好男人,一定是很顧家的男人,而不是把自己的家人完全拋之腦後的男人。
  • 李玫瑾告誡: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就能看出來,家長要趁早糾正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很多「熊孩子」,就算吃飯的時候也不能有一刻老實,總是大吵大鬧、到處亂跑,一點規矩都沒有,這些正是因為家長在平日裡的教育方式不當導致的。而她曾在一次講座中,特意提到過孩子的餐桌禮儀,並表示: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就能看出來,家長要趁早糾正。
  • 父親姓「朱」,開玩笑給孩子取名,卻改不了了,網友:改名要趁早
    為什麼後來不給孩子改名字呢?朱爸爸說「曾經也想過改名字,但是1年以後才能改,後來叫順嘴了就沒管了」。國家對「取名、改名」早有規定,別再給娃亂取名了,提前看看吧名字不僅是一個人的代號,也是一個公民的冠名權,代表的是孩子的第一印象,陪伴孩子的一生,所以父母給孩子取名、改名時一定要慎重。
  • 孩子7歲前有以下行為,家長該揍趁早揍,免得長大「上房揭瓦」
    孩子7歲前有以下行為,家長該揍趁早揍,免得長大"上房揭瓦"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話是非常有道理。如果在這個時候你發現了孩子有一些不好的習慣,要抓緊改正,孩子越小越好改,等到了叛逆期,那時孩子就不一定聽你的話了。那麼哪些習慣一定要提早改正呢?
  • 孩子吃飯就「使壞」?家長別只用「餓」嚇孩子,要學會循循善誘
    而且寵溺孩子的父母,他們大多比較縱容孩子的一些壞習慣,助長孩子的壞習慣的養成。要知道一旦養成一個壞習慣,想要改變過來是非常困難的。 1、破壞孩子的安全感 遇到孩子不吃飯,父母總是用「餓」來恐嚇孩子的話,會極大的打擊到孩子的安全感。在馬斯洛需求中,衣食住行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如果這些需求都得不到滿足,人是會感到極大的不安和難受。
  • 「低情商」的孩子,吃飯時通常有這3種表現,家長別不以為意
    餐桌禮儀不雅的人,給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他有惡習,從而想到他所在家庭的整體素養和教育。如果家長沒有教會孩子在餐桌上規範自己的行為舉止,那麼孩子很有可能會受到其他人的皺眉側目,甚至對這個家庭「指手畫腳」,留下不好的印象。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懂事、有禮貌,但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得,需要家長日積月累的教育和引導。
  • 孩子吃飯時不聽管教?這四種吃飯表現,快讓你的孩子改了吧!
    個人教養問題無論如何都可以看到,很多領導在部下吃飯時觀察是否可以重用。從飲食中的言行判斷人品,孩子作為未來的繼承人,對孩子的心理培養更為重要,如果家裡的孩子在飲食中經常有這樣的表現,父母就必須管理孩子。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會出現這四種表現。1、孩子吃飯時獨佔食物,不顧他人現在的孩子大多由家裡的老人管理教育,每個孩子都是家裡的寶物。
  • 孩子從小有這3種表現,預示著將來可能不孝順,父母應及早糾正
    多年前,有一次黃奶奶生病,那時她的大兒子放學回家後吵著要吃飯,黃奶奶強忍著不適,堅持進了廚房。我看不下去就說:「你不能這樣慣孩子了,一點不知道心疼你,以後你老了還能管你?」黃奶奶不以為意:「以後長大就好了,孩子嘛,好好學習就行。」朋友心知勸說無用,也不再充當惡人。後來兩個孩子長大,老兩口出錢出力,工作安排得妥妥噹噹。
  • 如果你家有孩子練鋼琴的,這些壞習慣注意了
    家裡有孩子練鋼琴的都知道,練習過程中最大的困難就是堅持,因為小孩子大都只是3分鐘熱度。而家長對於鋼琴的專業知識又很欠缺,很難給予正確的指導。所以孩子練習的過程中特別容易養成一些壞習慣,這些壞習慣減低了練琴的效率,使得孩子進步緩慢,逐漸喪失了練琴的樂趣與耐心。
  • 腸胃不好的人,可能會有以下壞習慣,你佔了幾個,快改改吧
    傷腸胃的壞習慣吃飯太快現在很多的上班族的生活節奏非常快,利用中午很少的休息時間買個外賣以囫圇吞棗的方式解決午飯又繼續回去工作。其實吃飯太快,很多食物都沒有嚼爛就被吞進胃裡,吃一些比較粘稠的食物很容易造成胃潰瘍、胃炎等腸道疾病,甚至於沒來及嚼爛的食物進入胃裡不好吸收還會形式結石。而且日本有項研究發現,吃飯快的人還容易發胖。因此建議在吃飯的時間儘量保持在20分鐘左右,每吃一口都儘量的多嚼幾下再咽下去。
  • 給你這些信號的人,擺明了就是「看不起你」,別湊上去貼熱臉了
    作者:奔哥原創不易,抄襲必究我們每個人從校園走向社會,心理上多會有個很明顯的變化。很多時候,給你這些信號的人,擺明了就是「看不起你」,別湊上去貼熱臉了一大桌人吃飯,只給其他人敬酒就不給你敬酒無論男女,只要是步入了社會,就總會難以避免的去跟很多人打交道,甚至很多的人際關係,為了我們的工作,不得不去主動維持。
  • 孩子變得叛逆不聽話,原因竟是父母缺席孩子的成長,別再錯怪他了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有一段叛逆期,在這段時間裡,很多父母會覺得孩子完全變得像另外一個人一樣,父母很無奈,明明給他吃好穿好,還要這樣不聽話。培養孩子好習慣要趁早,最好是在孩子兒童時期就開始教育孩子,否則當孩子進入叛逆期之後,再怎麼教育都無濟於事,這時的孩子只會和你對著幹。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孩子在叛逆期的時候,行都為會很惡劣,不聽父母的話,有些孩子甚至都沒有叛逆期。這又是怎麼一回事?
  • 鬼谷子:如果身上有3個特徵,趁早改!會削弱你的福氣
    鬼谷子:如果身上有3個特徵,趁早改!會削弱你的福氣 人生總是充滿精彩,能看到小編的文章就是有緣,堅持看下去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收穫,小編新寫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夠滿意,若是有什麼意見可以在下面評論,小編會努力改進的。
  • 孩子有這4個「臭毛病」,父母一定不能慣著!否則6歲之後很難改正
    為了讓自家孩子長大之後更有出息,表現得更好,父母們在孩子小的時候需要對他們進行教育和引導,培養他們養成好的習慣,因為這不僅僅能夠讓孩子在學習上取得優異的成績,還能幫助孩子以後的人生。而當如果父母發現自家小孩子身上存在極大壞習慣時,那麼應該及時地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以防這些壞習慣影響到孩子以後成就精彩的人生。那麼孩子身上的哪一些行為表現是錯誤的呢?
  • 孩子2歲之前,這3個「壞習慣」是變聰明的表現,媽媽別盲目訓斥
    今日問題:寶寶2歲前,這3種壞習慣別制止!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才成鳳,希望他們能有一個好的人生,幸福的生活。為了自己的孩子都是操碎了心。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其實會遇到很多敏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