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孩子練鋼琴的都知道,練習過程中最大的困難就是堅持,因為小孩子大都只是3分鐘熱度。而家長對於鋼琴的專業知識又很欠缺,很難給予正確的指導。所以孩子練習的過程中特別容易養成一些壞習慣,這些壞習慣減低了練琴的效率,使得孩子進步緩慢,逐漸喪失了練琴的樂趣與耐心。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練琴過程中容易有哪些壞習慣吧。
1.坐姿問題
我們都知道彈鋼琴是講究精氣神的,而坐姿是最好的呈現。彈琴時我們要坐姿端正,坐在琴凳的前三分之一處,不聳肩駝背,保證手臂自然下垂,這樣才能保持手指正確的發力。而很多孩子在最開始的時候坐姿就不端正,傾斜聳肩,導致彈奏時手指發力不暢,彈奏的聲音自然也不自然。所以當孩子在練習鋼琴時,第一步就是教他們有個良好的坐姿下,保持良好的精氣神。
2.手貼在琴鍵上演奏
這個是初學者最容易養成的壞習慣,對於初學的兒童,因為反應比較慢,認為貼著琴鍵就可以不會彈錯了,但是這樣下去危害很大,對發音也很有影響。所以在初學時,我們要教導孩子動作要做開,不要怕彈錯,養成良好習慣。
3.盯著手看,不看譜子
很多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很緊張,害怕彈錯,所以就盯著自己的手看,不看五線譜,可是越害怕越容易彈錯。當只盯著自己的手看時,很難發現具體哪裡彈錯了,不利於學習五線譜,對譜子進行全局的把控。
4.不練基本功,只彈自己喜歡的
很多孩子在練習基本功時決定很枯燥,然後就練自己感興趣的譜子,而完全忽略了自己喜歡的曲子的難度,導致困難很多,興趣也在困難面前逐漸消磨。所以練習時曲子的難度要循序漸進,打好基本功。
5.盲目追求進度和速度
練鋼琴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但是有的孩子基於完成任務,拿到曲子就瘋狂練習,只為了追求進度和速度而忽略了彈奏過程中的錯誤。導致學完之後漏洞百出。
6.練琴時想其他事
很多孩子的耐心和自控力都還比較弱,所以導致練習時不專心。一會想玩會手機,一會又想上個廁所,一會又想看個電視。這個時候我們家長就要做好正確的引導,做好陪伴,幫助孩子鍛鍊自控力。
練琴不僅僅是在考驗孩子,更多的是在考驗家長。這些壞習慣在孩子的練習過程中極容易發生,家長和老師要及時發現,及時糾正,這樣孩子才能在鋼琴這條路上走得更遠。
你在孩子在練習的過程中還有哪些壞習慣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