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侍奉無上至尊之人。相信身為B站動漫黨的人,對這句話會非常熟悉。而這句話,就出自今年最強番劇OVERLORD第三季第一話開場那一瞬間,被人一起刷出來的彈幕,更是OVERLORD中的一句臺詞。在此之前,許多日漫中,也有許許多多被我們傳頌出來的經典名句。例如:此生無悔入火影,來世願往木葉村。吾王劍鋒所指,吾等心之所向。立於浮華之世,奏響天籟之音。櫻花滿地集於我心,楪舞紛飛祈願相隨。你指尖躍動的電光,是我此生不變的信仰。如果奇蹟有顏色,那一定是橙色。等等。許許多多的金句,訴說著被我們熱愛的起因。可面對國產動漫時,很難有一些被我們傳頌的名詞佳句,即便是有,也只是那麼幾個。為什麼會這樣?其根本原因,是國漫的作品無法與日漫相比。不過,最近幾年,國漫的發展有著趕超日漫的趨勢,可即便有這樣的趨勢,卻無法製作出精良的動漫。不是我們不喜歡國漫,而是我們太過於期待,能有一部國漫走向世界。正因為我們的期待,導致國產動漫製作組壓力劇增,再加上國漫沒有最佳的收益來源,以及國產動漫公司想要最快的收回成本,使得我們國漫的作品參差不齊,無法製作出一部讓我們滿意的作品。其實,我們的要求很簡單,就像日漫那樣就行。看似簡單的條件,卻讓我國動漫公司暴露出到現在還沒有解決的問題,就像七宗罪一樣,一直扎在國漫的心窩。第一罪:畫面。畫面,就如同人的顏值一樣,也分著高低端的檔次,對於顏值高的,我們當然樂意接手。並不意味著,顏值低的我們也會放棄。最起碼的底線,就是能讓人看的上眼,而且畫面的邏輯符合劇情的走向。就像我曾經看過的一部國產動漫,劇情明明是主角的親人朋友被人殺死,可畫面上的主角居然還是一個笑臉,看到這一幕,真的會讓人罵街的衝動。就憑這一點,就能讓人生出棄劇的想法。而且,還有一個國產動漫,裡面的女性角色全都是蛇精臉,似乎都去韓國整過容一樣,對於設計者的美學,實在是無法恭維,所以我看了一半都不再碰那部動漫。第二罪:劇情。正如我上述說的那樣,主角的親朋好友都死,主角居然還有心思笑,對於這種劇情,真的很難有心思繼續看下去。這種做法,明顯是製作組對動漫製作沒有盡心盡力,似乎是連夜趕工,連檢查都不曾檢查過。除了這些,還有一些改編小說的動漫,而這些動漫魔改的根本就不尊重原著,就像東方不敗本來就是一個女人一樣,非要再從中加一些東西進入才行。對於改編小說的動漫,你如果想利用小說IP來吸引小說的粉絲,最起碼也要知道那些小說粉絲來看動漫的目的是什麼?我在這裡鄭重的告訴那些編劇導演,粉絲去看劇的目的,就是衝著小說中的一段劇情,一個伏筆,一個人物,一句話,他們就想看他們腦海裡的畫面,是否和劇裡的一模一樣。可魔改後,小說不再是小說,劇情又變成新的劇情,跟他們的不一樣。哪怕刪掉不播,粉絲都不會說什麼,可那些編劇導演居然把劇情改了,要知道劇情一改,直接影響小說後續的劇情,甚至在未來的某一段會和前面的首尾呼應,當動漫公司忘記了他們改的那一段,就會顯得不倫不類,讓一個好好的故事,變成了事故。要知道,為什麼日漫中有許多我們喜歡的動漫在日本不拍續集了,原因是觀眾不喜歡,為什麼不喜歡,是觀眾對動漫的期待落空了,沒人買帳,所以不拍了。為什麼沒人買帳,因為動漫公司魔改的太多,他們的動漫也有些改編自輕小說。第三罪:戰鬥和情節。戰鬥,對於熱血動漫來說,這是無法擺脫的一環,在國漫中,對於打鬥情節處理最好的,當屬玄機科技的秦時明月。而畫江湖的打鬥,看的有些尷尬,卻也沒什麼毛病。不過,對於玄幻類科幻類的打鬥,我們喜歡的是絢麗的畫面感,甚至是粗暴的美感。可國漫的打鬥情節,在處理上顯得不倫不類,尤其國漫在打鬥中,經常犯的錯誤,招式名稱和動作,居然要分開。例如:喬峰低聲冷喝:「降龍十八掌。」喬峰雙手虛浮於空中,手心之內凝聚出一股金色光環,逐漸化作陣陣煙霧,在運功之際,那股金色迷霧,竟然化作一條五爪金龍,環繞在喬峰手心之中。「喝。」喬峰怒喝猛擊,金龍以排山倒海之勢,朝著慕容復咆哮而去。看到金龍之時,慕容復心中極為震驚,暗道:「竟然是降龍十八掌。」而在國漫中,招式動作還沒擺開,嘴裡就喊出了招式名稱,在這之間,居然還有幾楨的延遲,就像是放技能還要讀條一樣。一兩次也就夠,可整部下來,全部都這樣,就算是電視劇,也沒這麼演的。至於情節,雖然可以歸納為劇情一類,但對於一些特有的情節,並不屬於劇情之中,很多餘原創。例如,在故事劇情完了之後,各種角色開始行動,可有些角色竟然像是木頭一樣,本來是除草,看那劇情動作,好像龍套手裡抓著草就沒松過手,一直在地上抓著草來回移動。看到這種情節,真的想罵街,PPT都比這樣糊弄人的情節要強百倍。第四罪:人物。人物在劇中有著靈魂的作用,可有的動漫卻對人物敷衍了事,正如上述講的那樣,女性角色全都是蛇精臉,就連有些男角色,也是一張苦逼臉。作為動漫,作為一個為了販賣周邊的動漫,動漫人物是劇中的靈魂,每一個人物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特色,可有些人把人物搞得一模一樣,這是要幹嘛,還怎麼讓觀眾去買周邊。身為動漫製作組,動漫中的靈魂設計師,就這樣對待公司花錢買來的作品,配的上公司給你們的那份工資嗎?連動漫最基本的概念都不懂,瞎設計,我要是導演或編劇,第一個就把這種人給趕出團隊。這明顯是在敷衍了事,動漫不賠錢才怪。第五罪:聲優。聲優源於日漫,在我國早期叫配音演員。對於一批老藝術家的配音演員,那是一群比大熊貓還珍貴的國寶級藝人。還有很多配音大師,更是因為給明星配音而被人熟知,尤其是周星馳御用的配音大師石斑魚。但對於國產動漫,尤其當前新入行的配音演員,有些配音演員兼職就是從大街上找來的臨時工,連野生的配音演員都比不了,更在動漫裡配音配的那叫一個慘。他們每天除了混日子以外,根本就沒有好好的工作,給動漫配音,就是一份為了賺錢的工作,根本就沒有去了解劇情人物的特色,以及人物在何時何地的聲音變化。就像每天再說,你吃了嗎?你餓了嗎?我們吃飯吧。都是在用同一種聲線配音,什麼情感都沒有,就算是有,也是他自己的。而不是那種,在面對驚喜時,驚呼起來:哎呀呀,你吃了嗎?面對悲傷,失落的撅著嘴嘟囔道:我們吃飯吧。敷衍了事,他們從沒有把配音當成他們的職業,並對其產生熱愛,更沒有把他們當成動漫裡的人物。正如有人說,國語毀番劇,這是有道理的。還有,對於我國的語言,有時候是要分口語和俗語的。舉個例子,高端大氣上檔次。這個檔,在正常是四聲,可在我們日常口中,念三聲比較順暢好聽。然而,在動漫中,有時候的一直用普通話發音,會讓人產生違和感。但在日漫中,卻根本不存在這種問題,但在配音時,配音演員會根據人物的環境不同,發出不同情緒的語句,哪怕是一個簡單的笨蛋八嘎,都會有很多種層次感。第六罪:素養。一部動漫並不是一個人或兩個人能夠完成的,是由許多工作人員合力完成。可對於上述問題中,我國動漫的製作人員根本就沒有所謂的職業素養,基本上都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根本就沒有所謂的盡心盡力。從製作,改編,設計,分鏡,配音,剪輯,等等一系列分工裡,根本看不到所謂的團隊意識。每個人都是單槍匹馬,都是得過且過,沒有人認為這是一個非常神聖的使命。全部都是為了錢,只要能賺錢,他們就幹。就像當初B站的一名UP主,為了獲取粉絲,把公司的機密拿來直播,致使原創公司的人物原畫被洩露。雖然是外包,但這也涉及了所謂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要明白,原創公司的原畫是原創設計師辛辛苦苦設計出來的,在播出後,一名原畫的價值,有可能就是周邊的一條產業鏈。若是被對手公司搶先註冊版權,那原創公司中的所有原畫都要重新設計,這會對動漫的發布產生極其惡劣的影響,更會敗壞公司在行業裡的聲譽。最嚴重的是,公司因為一件本可避免的小事,要付出違約金,甚至會損失一個重要客戶。再加上配音演員的得過且過,設計者的胡編亂造,編劇的瞎改瞎編,導演的不稱職。這在行業裡是最嚴重的,更是對用戶的不負責。第七罪:利潤。看著日漫在我國經常霸屏,眾多資本都在湧入這塊看似很藍的紅海。騰訊動漫,阿里動漫,B站動漫,愛奇藝動漫,等等一系列大集團開始對動漫這塊巨大的蛋糕下手。對於正版的普及,培養用戶付費的習慣,在未來的用戶群裡,他們都在培養新一代的用戶,以及那些自稱為還很年輕的八零九零兩代人。或者,在看到日漫和美漫在動漫上瘋狂的在我國捲走了上百億,他們知道,能被捲走上百億的市場,肯定還有千億萬億的存在。正因為這些集團的進駐,再加上國家的政策,促使著我國動漫事業的迅猛發展。可是,在發展的這些年中,國產動漫卻沒有預想中發展的那麼美好。他們沒有找到合適的利潤源泉,更沒有像日漫一樣聚集起龐大的粉絲,更沒有粉絲為其買單。他們焦急,因為焦急而開始心浮氣躁,最後為了利益,不得不開始改編初衷,或者消失在眾多的動漫公司裡。因為,他們不懂動漫,他們更不懂如何獲取粉絲的關注,可他們一直在想,如何像海賊王一樣,被世界認可。如何像瘋狂動物城一樣,被觀眾認可。如何像萌王一樣,在短時間裡,被我們認可。然後,他們改編了小說,第一部成功了,第二部,被罵的體無完膚,第三部,第四部。他們的眼光永遠盯著最貴的小說,花了大量的錢,魔改之後被小說的粉絲痛罵,還沒有得到好處。讓人看到,覺得他們真的很可憐。為什麼他們製作出動漫,卻沒有被我們認可。可他們卻從不去思考,我們認可的動漫,他們能製作出來嗎?如果連這一點都想不通,除非他們培養屬於他們的粉絲。正如在如今的社會,帥哥永遠比醜男有更多的吸引力,除非醜男一身名牌服裝和超高的身價。例如,安茲烏爾恭。【我是三十歲的小哥哥,白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