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紀荷蘭畫家約翰內斯·維梅爾的代表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讓「驚鴻一瞥」四個字飛出了文字層面的想像,成就一見難忘的回眸,停在了多少人的腦海裡。色彩與明暗共同作用的視覺效果自然驚豔,畫家與少女拿捏恰好的靈魂震撼是這幅畫經百年仍讓人心動的原因。
相對於我們所處的時間點,幾百年前的繪畫作品所傳遞的信息不只是截然不同的時代風貌與生活場景,還有被畫家在某一刻捉住的情緒與情慾。很難被具象化的感情一旦有方式呈現出來,就會成為永恆的記憶。我想,這就是《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打破時空局限的奧秘。
除了畫中那位頭戴藍黃頭巾,耳畔閃著珍珠耳環光芒,朱唇微啟的少女,她臉上似有似無的惆悵試圖掩飾或表達怎樣的情感糾纏?2003年由斯嘉麗·詹森主演的藝術傳記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講述了這幅驚人之作背後的故事。
初見
由斯嘉麗·詹森飾演的少女葛麗葉是畫家的女兒。她的父親雙目失明,養家餬口的重任落在了葛麗葉肩上。
母親讓她到畫家維梅爾的房子裡幫傭,以緩解一家人的經濟窘境。臨走時,父親叫來葛麗葉,送給她一塊他親手畫的方磚。
維梅爾的家雖然被稱為富人家,但實際是表面繁華。他和強勢的嶽母、嫉妒成性的妻子、六個孩子住在一起,全家靠他畫畫為生。他只有聽從贊助人範·拉文的話,畫一些受歡迎的作品,才能換更多的錢。
在這個女人比男人多的家庭環境裡,維梅爾雖然是維持家庭體面的唯一,但是不被理解。
嶽母雖然支持賢婿畫畫,但總嫌他畫得太慢,完成一幅作品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妻子不懂藝術,她相信自己的職責只有生孩子和貌美如花,所以維梅爾和她沒什麼深刻話題可聊;維梅爾自身要以商業利益為生存目標,只好成為提線木偶,被贊助人框著創作,他不痛快。
葛麗葉來到維梅爾家時,戴著頭罩,不讓好看的頭髮露出來。她被安排了一堆髒活累活,還時不時被畫家的孩子們捉弄。
主人家的孩子故意將泥巴塗滿了葛麗葉剛洗好的床單上,她生氣地給了那孩子一巴掌。這換來了孩子的「報復」,離家前父親小心翼翼交給她的方磚被弄碎了。
葛麗葉看著碎成兩部分的方磚,只能默默流淚,她不能反抗。但是,生活在給她一個巴掌的同時也給了她一顆糖。
有一天,葛麗葉被要求打掃維梅爾的畫室。這是她第一次進入藝術家的領域,她對眼前的油畫、色彩、木頭模特都感到好奇。在幹活之餘,她會安靜深情地凝視維梅爾放在畫架上的畫,感受蘊含在每幅畫中的巨大力量。
因為是畫家的女兒,所以葛麗葉天生就比常人對繪畫敏感一點。她向女主人提出能不能擦一擦畫室的玻璃,對丈夫事業一竅不通的女主人呵斥她多管閒事,而葛麗葉卻說擦玻璃可以讓畫室的光線更明亮一些。
女主人被她的話噎住了,她沒想到沒讀過書的傭人還能考慮這麼周全,便不再幹預。
葛麗葉在畫室擦著玻璃的時候,畫家維梅爾剛好回來。他在畫室門口被正在擦玻璃的女傭攫住了目光,她渾身散發著淡淡的光芒給予了他創作靈感。他讓葛麗葉站在窗邊別動,想要用畫筆記錄下這個瞬間。
這是他們的相遇,也是流芳百年作品誕生的鋪墊。
知己
原先,維梅爾禁止自己的妻子進入畫室,因為她一點也不了解繪畫,只會添亂,而他卻默許了葛麗葉來畫室幫他幹活或者討論繪畫。他甚至將葛麗葉當作了自己的助手,把調色的任務也交給她,因為他在她看畫的眼神中看到了久違的熱情與純粹。
有一天,維梅爾搬了一個暗盒回家,他用外套罩住暗盒和葛麗葉一起看,葛麗葉雖沉迷藝術,但認為此行為不妥便躲開了。
她從暗盒的一邊看到了映出來的窗邊女傭,十分訝異,想知道他怎麼把畫放進去的。維梅爾告訴她,是另一邊的鏡頭反射角落的光,形成了像,一幅光線組成的畫。
葛麗葉俏皮地問維梅爾,是盒子告訴他應該畫什麼嗎?他笑出了聲,仔細想想她問得沒錯,盒子的確挺有用的。
葛麗葉也開始注意到了生活中的光與影的遊戲。在陽光下擦銀器時,反射在牆壁上跳躍的光斑讓她覺得苦中有樂。
在這幅畫快完成的時候,葛麗葉凝視著這幅作品中的人,覺得還少點什麼。葛麗葉在早上打掃時,把窗邊的椅子挪開了。維梅爾來到畫室時,發現了眼前場景布置的細節改變。他遇到葛麗葉問為什麼要這麼做,她說感覺畫中人被圍住了。維梅爾意識到不該小看家中的這位女傭。
與維梅爾的交流給葛麗葉單調的生活帶來了一些樂趣,但也讓她惹禍上身。
雖然是女主人要求葛麗葉打掃畫室,但是她還不知道丈夫和女傭在藝術上產生了親密感。家裡的孩子偷聽了父親讓葛麗葉偷偷買顏料的對話,直覺女傭葛麗葉是個壞人,就想設下了圈套把她趕出門。孩子偷偷藏起了母親的梳子,想要陷害葛麗葉。
那時,維梅爾和葛麗葉正在閣樓上研磨顏料。葛麗葉委屈地說明自己根本沒有見過梳子,而妻子和孩子卻堅稱是貧賤的她偷了東西。面對蠻橫無理的家人,維梅爾瘋了似地把家裡翻了個底朝天,在孩子的床上找到了梳子,證明了葛麗葉清白。
一邊是善解人意的葛麗葉,另一邊是興風作浪的家人,現在心力交瘁的維梅爾已經對葛麗葉產生了不能說出口的好感,只因她能夠給他藝術上的慰藉,她能明白自己的追求。
暗戀
風平浪靜的日子沒過多久,贊助人拉文打起了葛麗葉的主意。當維梅爾看到下流的拉文對葛麗葉動手動腳時,他坐不住了,但還是壓抑住心中的憤怒強裝冷靜。他其實已經愛上她了。
拉文表明,維梅爾和他們一家想讓他買畫可以,但是新的一幅必須按他的要求畫葛麗葉。拉文認為葛麗葉一定是用了不光彩的手段誘惑了維梅爾,才能讓他打開禁地畫室的大門。
讓葛麗葉當模特這件事是維梅爾和拉文的秘密協定,葛麗葉本人並不知情,她每天要幹的雜活已經排滿了,根本沒時間讓畫家畫她。
在維梅爾和嶽母的堅持下,葛麗葉同意了。維梅爾的嶽母是只重利益和名聲的女人,她明知道單獨讓維梅爾畫家中女傭會引發女兒的醋意,但礙於金錢,只能瞞著嬌縱的女兒,偷出她的珍珠耳環交給葛麗葉,全力支持維梅爾畫畫。
雖然母親幫著維梅爾騙自己,但是女主人察覺到了丈夫和家裡的女傭間不一般的親暱。葛麗葉在他們的臥房擺餐具時,嶽母坐在一旁,維梅爾為新畫憂愁著,將富有魅力的妻子當作透明人,視線卻追隨著忙碌的葛麗葉。葛麗葉被妻子趕出了屋,他也去了畫室。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將暗湧的情愫與欲望處理得恰到好處。整部電影從始至終,維梅爾與葛麗葉並沒有肢體和語言上的過分交流,但卻能讓觀眾感受到雙向暗戀的情熱。
他們開始了偷偷創作。葛麗葉在畫室隔壁的屋子解開了自己的頭罩,露出的紅棕色捲髮吸引了站在門口偷看的維梅爾,她用藍黃色的頭巾裹住了美麗的長髮,但她已經點燃了他內心已死的激情。
葛麗葉應維梅爾的要求佩戴女主人的珍珠耳環,可是問題是少女沒有耳洞。維梅爾和葛麗葉躊躇了半天,她把尖錐交給了他。維梅爾拿起尖錐刺向了葛麗葉的耳垂,流出了鮮血,在心間刻下了痛感。
他親手為她扎了耳洞,戴上了珍珠耳環,這一段濃烈的感情到達巔峰後立即崩塌。她應他的要求抿了三次唇,微微張開,那是嬌豔的誘惑。
這是整部電影中最不露骨的露骨表達,就像是隱藏在這幅畫背後畫家與女傭的故事,愛欲糾纏若有若無。那顆珍珠耳環見證了他們彼此心知肚明的愛情,也象徵了這段短暫感情結束。
葛麗葉和維梅爾間的感情是不能說出口的微妙。對於葛麗葉來講,她怎麼會對才華橫溢的畫家不動心呢?但是礙於世俗與道德,她不能愛上他,他們註定是陌生人。
葛麗葉看到維梅爾和妻子在鋼琴邊親熱時,鏡頭一轉,她和在集市上屠夫的兒子在草地上追趕、相擁、親吻。她忍著痛戴上珍珠耳環,幫助維梅爾完成畫後,跑去找屠夫的兒子,欲望難抑。兩條感情線將葛麗葉和維梅爾間的關係分得清清楚楚。
葛麗葉很聰明,她明白這就是自己的歸宿。畫中自己微啟的嘴唇是欲言又止的愛慕,而這份沉默的愛情值得珍藏在心底,定格在《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中。
電影結尾處,維梅爾為葛麗葉作畫的事被女主人知道,這次連嶽母都攔不住了,她在畫室大鬧了一場,哀求維梅爾給她看一眼他畫的葛麗葉。她看到這幅畫時,氣憤地說了「淫穢」二字。贊助人拉文收到這幅畫,呆呆地坐在家裡,看著畫中魅惑的少女,嘆了一口氣。
不知過了多久,被趕出維梅爾家的葛麗葉收到了一份意外的禮物,是那副她曾戴過的珍珠耳環。畫背後的故事,在意味深長的靜默中拉下帷幕,只留下點亮了整個世界的少女回眸。
維梅爾的懦弱和葛麗葉的清醒讓這段感情的曖昧溫吞。如果當初他們各自都勇敢灑脫一點,人生會不會都很幸福?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部電影的美妙之處就在於「隱秘流動的欲望」。不能說的秘密不是遺憾,而是彼此默契的作品。愛如果輕易表露,就顯得不那麼珍貴。畫家與少女情感的含蓄與無果成就了驚豔百年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是他們靈魂相見過的遺蹟。
很高興與你相遇,更多精彩好文歡迎關注自媒體:無物永駐,多平臺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