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編者按:11月28日,北京諾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諾禾致源」)擬於創業板上市,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諾禾致源計劃發行股份不超過4020萬股,擬募集資金3.44億元,分別用於基因測序服務平臺擴產升級項目、基因檢測試劑研發項目、信息化和數據中心建設項目。
據國際金融報報導,諾禾致源實控人李瑞強於2002年7月進入華大基因工作,2011年3月離開了華大基因創業。從業務來看,諾禾致源與華大基因互為競爭關係。
諾禾致源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李瑞強出於個人職業規劃原因離職華大基因。公司業務主要為科研機構提供基因測序服務,華大基因主要業務為生育健康及其相關的醫學檢測業務,該類業務屬於行業下遊的臨床體外檢測。公司與華大基因不存在利益輸送關係。」
2015年至2019年1-6月,諾禾致源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3.10億元、4.58億元、7.39億元、10.54億元、5.70億元,實現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分別為2478.87萬元、3913.09萬元、8050.26萬元、9709.85萬元、2956.21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1.43億元、9543.77萬元、5477.06萬元、1.51億元、-3328.10萬元。
2019年上半年末,公司經營性現金流淨額為負。諾禾致源在對中國經濟網記者的回覆中稱:「2019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與淨利潤差額為-6,416.30萬元,主要系公司海外客戶和企業客戶增加,對應應收款項增加,以及存貨有所上漲所致。」
2015年至2019年6月30日,諾禾致源應收帳款帳面價值分別為1325.60萬元、4538.69萬元、9621.52萬元、1.78億元和2.33億元,佔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3.33%、4.44%、13.66%、26.21%和28.29%,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28%、9.90%、13.01%、16.94%和40.86%。
報告期各期末,諾禾致源存貨金額分別為3918.61萬元、8750.62萬元、1.41億元、1.46億元和2.03億元,佔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9.85%、8.56%、19.99%、21.45%和24.65%。
2015年至2019年1-6月,公司綜合毛利率低於可比公司綜合毛利率平均水平。諾禾致源綜合毛利率分別為52.38%、48.00%、42.81%、42.89%和37.52%,同行業公司毛利率均值分別為51.14%、54.88%、53.74%、51.73%、56.65%。
報告期內,公司兩大類產品毛利率下滑。2015年至2019年1-6月,公司生命科學基礎科研服務毛利率分別為63.22%、58.14%、53.32%、50.95%和46.25%;建庫測序平臺的毛利率分別為41.86%、37.53%、29.67%、26.37%和25.34%。
2015年至2019年6月30日,諾禾致源負債總額分別為4.40億元、4.34億元、4.88億元、4.99億元、5.96億元,資產負債率(合併)分別為91.56%、35.34%、36.07%、33.93%、37.19%。
2019年上半年,諾禾致源銷售費用是研發費用的2.75倍,2018年,公司銷售費用是研發費用的1.96倍。
2015年至2019年1-6月,諾禾致源銷售費用分別為4989.80萬元、8920.20萬元、1.24億元、1.56億元、9315.54萬元;研發費用分別為4546.21萬元、3053.45萬元、5036.05萬元、7941.51萬元和3392.21萬元。
2016年至2019年1-6月,諾禾致源產能利用率分別為102.82%、90.34%、91.00%、71.76%,產能利用率下滑。
諾禾致源本次擬募集資金3.44億元,其中1.45億元用於基因測序服務平臺擴產升級項目。公司稱,公司業務正處於持續增長階段,未來每月處理樣本的數量將由現在的5萬個增長至20萬以上。
報告期內,諾禾致源董監高變動頻繁,4名董事3名發生變動,3名監事2人發生變動。高管中,前財務總監孫亮任職一年便離職,公司IPO期間,發起人之一、副總經理蔣智離職。發行前,蔣智持有諾禾致源1572.55萬股,持股比例4.37%,發行後,持股比例為3.93%。
據招股書披露,2019年2月14日,強裕彪籤署仲裁申請書,說明諾禾致源於2019年1月28日以嚴重違反勞動紀律為由,向其發出解除勞動關係通知,故強裕彪請求諾禾致源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關係經濟賠償金39000.00元並要求開具離職證明。2019年5月22日,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法院作出(2019)京0114民初9124號《民事調解書》,諾禾致源一次性給付強裕彪26000元,並出具離職證明。
基因檢測公司擬創業板上市
諾禾致源主要依託高通量測序技術,結合其他基因檢測方法,為科研機構、高校、醫療機構、藥企等企事業單位提供基因檢測和生物信息分析等研究服務。
公司產品主要包括生命科學基礎科研服務、醫學研究與技術服務、建庫測序平臺服務。
李瑞強直接持有諾禾致源59.67%股權,通過諾禾禾穀和致源禾穀間接控制公司20.96%之股權,合計控制公司80.63%的股權,系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李瑞強,男,1979年11月出生,中國國籍,無境外居留權。1998年8月至2002年6月,就讀於東南大學物理系應用物理學專業,取得學士學位;2005年8月至2010年12月,就讀於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生物系,取得博士學位。2002年7月至2011年3月,就職於華大基因,歷任生物信息部項目組長、主任、華大基因副總裁;2011年10月至2013年9月,就職於北京大學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以及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任研究員;2010年7月至今,獲聘香港大學計算機系榮譽助理教授。2011年3月至今,就職於諾禾致源,現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任期三年(2019年6月15日至2022年6月14日);2014年2月至今任天津諾禾董事長、總經理;2014年6月至今任天津醫檢所董事長、總經理。
諾禾致源擬於創業板上市,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諾禾致源計劃發行股份不超過4020萬股,擬募集資金3.44億元,其中1.45億元用於基因測序服務平臺擴產升級項目、9900萬元用於基因檢測試劑研發項目、9977.28萬元用於信息化和數據中心建設項目。
實控人曾就職華大基因
據國際金融報報導,諾禾致源成立於2011年,由李瑞強出資設立。李瑞強於2002年7月進入華大基因工作,自生物信息部項目組長的職位起不斷受到提拔,當過主任,最終升至華大基因副總裁。
不過,李瑞強於2011年3月離開了華大基因創業,並在同年成立諾禾致源。至於離職創業的原因,李瑞強並未在招股書中披露。
據悉,諾禾致源主要依託高通量測序技術,結合其他基因檢測方法,為科研機構、高校、醫療機構、藥企等事業單位提供基因檢測和生物信息分析等研究服務。
而華大基因的主營業務為通過基因檢測等手段,為醫療機構、科研機構等企事業單位提供基因組學類的診斷和研究服務。
從業務來看,諾禾致源與華大基因互為競爭關係。
也就是說,李瑞強離開華大基因後,選擇了與華大基因同行業競爭,華大基因為自己培養了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
中國經濟網記者對李瑞強離職華大基因的原因等相關問題進行了採訪,公司表示:「李瑞強出於個人職業規劃原因離職華大基因。公司業務主要為科研機構提供基因測序服務,華大基因主要業務為生育健康及其相關的醫學檢測業務,該類業務屬於行業下遊的臨床體外檢測。公司與華大基因不存在利益輸送關係。」
2018年營業收入逾10億元 淨利潤不足1億元
2015年至2019年1-6月,諾禾致源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3.10億元、4.58億元、7.39億元、10.54億元、5.70億元,實現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分別為2478.87萬元、3913.09萬元、8050.26萬元、9709.85萬元、2956.21萬元。
報告期內,諾禾致源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1.43億元、9543.77萬元、5477.06萬元、1.51億元、-3328.10萬元,2019年上半年末,公司經營性現金流淨額為負。
其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分別為3.47億元、5.54億元、8.21億元、10.23億元、5.13億元。
諾禾致源在對中國經濟網記者的回覆中稱:「2019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與淨利潤差額為-6416.30萬元,主要系公司海外客戶和企業客戶增加,對應應收款項增加,以及存貨有所上漲所致。」
公司還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存在一定的波動,總體與公司的快速發展相適應」。
2019上半年末應收帳款2.33億元
2015年至2019年6月30日,諾禾致源應收帳款帳面價值分別為1325.60萬元、4538.69萬元、9621.52萬元、1.78億元和2.33億元,佔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3.33%、4.44%、13.66%、26.21%和28.29%,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28%、9.90%、13.01%、16.94%和40.86%。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帳款周轉率分別為41.94、15.64、10.44、7.67和2.77。
公司稱,2017年應收帳款餘額較2016年上升幅度較大,新增的主要客戶除了海外大學、研究機構和企業外,也包括國內個別大客戶,付款周期較長,應收帳款餘額增加較多。2018年及2019年6月末應收帳款餘額較2017年上升,主要原因為公司客戶結構中企業客戶、醫院和海外客戶比例上升。與大學、研究機構相比,企業客戶、醫院和海外客戶不收取預收款或預收款較少,且付款周期較長,故應收帳款餘額上升較快。
2019上半年末存貨2.03億元
2015年至2019年6月30日,諾禾致源存貨金額分別為3918.61萬元、8750.62萬元、1.41億元、1.46億元和2.03億元,佔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9.85%、8.56%、19.99%、21.45%和24.65%。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貨周轉率分別為3.78、3.76、3.70、4.19、2.04。
報告期各期末,存貨跌價準備分別為0萬元、341.94萬元、481.21萬元、282.09萬元和212.95萬元,主要是對過期試劑等原材料耗材提取的跌價準備。
綜合毛利率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兩大產品毛利率下滑
2015年至2019年1-6月,諾禾致源綜合毛利率分別為52.38%、48.00%、42.81%、42.89%和37.52%。
據招股書,2017年公司綜合毛利較2016年下降了5.19個百分點,主要原因為受到基因組學行業發展趨勢和特點的影響,單位測序成本降低,市場競爭激烈。為了持續地擴大市場規模,公司產品定價也隨之進行了調整。
2018年公司綜合毛利率基本穩定,主要是公司海外收入規模增加,規模效應及原材料價格優勢的逐步體現。
2019年1-6月公司綜合毛利率較上年下降5.37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公司上半年業務規模小於下半年,固定成本分攤後毛利率水平低於下半年所致。
報告期內,公司綜合毛利率低於可比公司綜合毛利率平均水平。同行業公司毛利率均值分別為51.14%、54.88%、53.74%、51.73%、56.65%。公司稱,公司毛利率低於可比公司綜合毛利率水平,主要系業務結構不同所致。
2016年至2017年,雖然公司測序服務單位成本逐步降低,而對應的單位價格降幅更大,使得公司總體毛利率逐步下降。2018年公司單位價格下降幅度略小於測序服務單位成本下降幅度,使公司毛利率水平趨於穩定。2019年1-6月,公司單位成本下降幅度較小,主要系上半年業務規模較小,分攤固定成本較高所致,使公司毛利率較上年有所下降。
報告期內,公司兩大類產品毛利率下滑。2015年至2019年1-6月,公司生命科學基礎科研服務毛利率分別為63.22%、58.14%、53.32%、50.95%和46.25%;醫學研究與服務的毛利率分別為31.36%、35.25%、35.26%、39.51%和33.18%;建庫測序平臺的毛利率分別為41.86%、37.53%、29.67%、26.37%和25.34%。
2019上半年末負債6億元
2015年至2019年6月30日,諾禾致源負債總額分別為4.40億元、4.34億元、4.88億元、4.99億元、5.96億元,資產負債率(合併)分別為91.56%、35.34%、36.07%、33.93%、37.19%。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短期借款餘額分別為0萬元、9492.59萬元、5210.37萬元、0萬元和2200.00萬元,2019年新增短期借款2200萬元,主要為中國銀行流動資金借款2000萬元及花旗銀行借款200萬元。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預收款項餘額分別為1.46億元、2.46億元、3.26億元、3.57億元和3.46億元,佔流動負債的比例分別為34.71%、58.97%、68.95%、73.39%和59.25%。
2016年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流動比率2.45、1.49、1.40、1.41,低於行業流動比率均值3.91、3.79、3.68、3.53;公司速動比率2.24、1.19、1.10、1.06,低於行業速動比率3.63、3.54、3.25、3.10。
2018年銷售費用是研發費用的近2倍
2019年上半年,諾禾致源銷售費用是研發費用的2.75倍,2018年,公司銷售費用是研發費用的1.96倍。
2015年至2019年1-6月,諾禾致源銷售費用分別為4989.80萬元、8920.20萬元、1.24億元、1.56億元、9315.54萬元。
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費用率分別為16.11%、19.46%、16.73%、14.80%、16.34%,低於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4546.21萬元、3053.45萬元、5036.05萬元、7941.51萬元和3392.21萬元。
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率分別為14.67%、6.66%、6.81%、7.54%、5.95%。
諾禾致源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公司報告期內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例處於可比公司合理範圍內。公司專注於基礎科研測序服務領域,業務規模正在不斷擴大、服務流程不斷優化,在原材料採購成本和測序成本控制等方面均具有相對優勢。未來公司將以本次新股發行上市為契機,通過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建設,結合公司的現有科研、技術、市場、資源優勢,利用覆蓋貫穿組學的多技術平臺,進一步加強全球市場布局,完善基因組學應用全產業鏈條,以基因組學技術的科研服務和臨床服務為核心,努力成為全球基因科技應用服務行業領導者。」
產能利用率下滑
諾禾致源本次擬募集資金3.44億元,其中1.45億元用於基因測序服務平臺擴產升級項目。
據招股書,該項目旨在對公司現有的基因測序服務的運營能力進行整體升級,通過先進的高通量基因測序平臺和自動化設備及系統,為更多的科研機構提供領先的基因測序和生物信息技術服務方面的基因組學解決方案。
公司表示,隨著公司客戶獲取能力的不斷提升與基因測序業務量的持續增長,公司將基於現有的測序平臺產能擴充升級。
公司稱,公司業務正處於持續增長階段,未來每月處理樣本的數量將由現在的5萬個增長至20萬以上。因此,公司將對現有的實驗室空間進行擴張升級,通過一系列平臺建設投入(如標準化生物樣本庫建設、自動化平臺引進、新測序平臺引進、技術人才引進等),提升各類樣本實驗處理的規模和效率,加快生物信息自動化分析流程,提升產品運營速度,以滿足業務的持續增長需求。
2016年至2019年1-6月,諾禾致源產能利用率分別為102.82%、90.34%、91.00%、71.76%。
董監高變動頻繁 IPO期間一發起人離職 股份還在
報告期內,諾禾致源董監高變動頻繁,4名董事3名發生變動,3名監事2人發生變動。高管中,前財務總監孫亮任職一年便離職,公司IPO期間,發起人之一、副總經理蔣智離職。
2016年7月9日,諾禾致源召開創立大會暨第一次股東大會,選舉李瑞強、蔣智、高國華擔任諾禾致源第一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選舉張然、尹衛東擔任諾禾致源第一屆董事會獨立董事。以上董事任期三年,自2016年7月9日起算。
2017年6月26日,諾禾致源召開2016年年度股東大會,同意高國華辭任董事職務,同時委任李瀟為董事,任期與股份公司第一屆董事會董事任期相同。
2018年9月28日,諾禾致源召開2018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同意尹衛東辭去獨立董事職務,同時委任史本軍為獨立董事,任期與股份公司第一屆董事會董事任期相同。
2019年1月11日,諾禾致源召開2019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同意蔣智辭去董事職務,同時選舉王其鋒為董事,任期與股份公司第一屆董事會董事任期相同。
2016年7月8日,公司召開職工代表大會,選舉王大偉為股份公司第一屆監事會職工代表監事。2016年7月9日,諾禾致源召開創立大會暨第一次股東大會,選舉張曉蕾、施加山擔任為監事,與職工代表監事王大偉共同組成股份公司第一屆監事會,任期三年,自2016年7月9日起算。
2017年6月26日,2016年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關於監事會人員變動的議案》,同意施加山辭任非職工監事職務,同時選舉李金玲擔任非職工監事;2017年6月26日,諾禾致源召開了職工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免去王大偉職工代表監事職務,選舉趙麗華為股份公司第一屆監事會職工代表監事。
2019年3月15日,發行人召開了2019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會議同意張曉蕾辭去公司監事職務,並選舉沈馳擔任發行人第一屆監事會監事。2019年3月15日,發行人召開了第一屆監事會第九次會議,選舉趙麗華為公司第一屆監事會主席。
2016年7月9日,諾禾致源召開第一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聘任李瑞強擔任總經理,王其鋒擔任公司董事會秘書、副總經理,蔣智、吳俊擔任公司副總經理,孫亮擔任公司財務總監。任期三年,與第一屆董事會董事任期相同。
2017年6月6日,諾禾致源召開第一屆董事會第五次會議,同意孫亮辭任公司財務總監職務,選舉施加山擔任公司財務總監。
2018年12月27日,諾禾致源召開第一屆董事會第十四次會議,同意蔣智辭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選舉曹志生、王大偉擔任公司副總經理。
蔣智為諾禾致源發起人之一。招股書顯示,2016年6月23日,諾禾有限召開股東會並作出決議,公司以李瑞強、蔣智、樊世彬、莫淑珍、致源禾穀、諾禾禾穀等全部6名股東作為股份公司的發起人股東。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2018年7月10日,中信證券與諾禾致源籤署輔導協議,諾禾致源正式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報送輔導備案申請材料。2018年7月19日,諾禾正式的輔導備案申請材料獲得受理。
也就是說,諾禾致源發起人之一蔣智在公司上市計劃已經提上日程時「閃辭」。
據招股書,發行前,蔣智持有諾禾致源1572.55萬股,持股比例4.37%,發行後,持股比例為3.93%。
違法解除勞動合同關係
據招股書披露,2019年2月14日,強裕彪籤署仲裁申請書,說明諾禾致源於2019年1月28日以嚴重違反勞動紀律為由,向其發出解除勞動關係通知,故強裕彪請求諾禾致源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關係經濟賠償金39000.00元並要求開具離職證明。
2019年5月22日,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法院作出(2019)京0114民初9124號《民事調解書》,諾禾致源一次性給付強裕彪26000元,並出具離職證明。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諾禾致源已履行完畢《民事調解書》中的義務。
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