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皈依?皈依有什麼功德利益?

2020-12-06 凡心問禪

「皈依」為皈投或依靠之意,「皈依三寶」就是皈投依靠「佛法僧」三寶,是佛教徒的基礎入門。佛寶,指徹悟諸法實相,而能教導他人的教主,泛指一切諸佛。法寶,指諸佛為教導眾生,使其脫離苦海而宣說的教法。僧寶,指修學佛法的清淨和合的教團。對於剛接觸佛教的人來說,多多少少會有些牴觸,為什麼要皈依?皈依有什麼好處等等一大堆的問題。那麼我們就來聊聊什麼是皈依?皈依有什麼功德利益!

什麼是皈依?皈依就比如我們讀書一樣,需要找個好的學校,找個好的老師。學佛也一樣,我們需要找一個出家師父,進行皈依。皈依是皈依、佛、法、僧三寶。記住並不是說你在師父手底下皈依,就是皈依到他一個人手中。而是皈依三寶。皈依也是學佛之人的第一步,皈依了你才是真正的佛教徒。給我們的皈依的師父,亦稱皈依師。皈依,是區分佛教徒與非佛教徒的界限;是佛法及一切戒律的根本;還是一切修行實踐的保障。 一切法門的修行,無不基於我們對三寶的信任。

學佛是否必須皈依呢?學佛如果不皈依,那只是佛學愛好者,想了解這一塊,也不皈依,放縱自如。想念經的時候就念,想看時就看。並不是佛法的學習者,大家都知道,學佛,學佛。如果不皈依,談何學佛呢?皈依就如起誓,把自己的願堅固下來,策勵自己拿出誠心和勇氣去學習佛法,引導自己的生命。

皈依與不皈依的區別:正式學佛是從皈依開始的,不皈依,只是佛法愛好者,不是佛法的學習者、三寶的追隨者。而且,從功德、意識、心裡約束等各方面來講,皈依與不皈依是完全不同的。皈依以後念誦咒語、行持善法的功德相當大,而且也能與日俱增;沒有皈依的話,即使也在行持善法,但功德並不是那麼大。因此,對於修行人而言,皈依的功德非常大。

皈依的功德利益:一如經雲「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畜生;皈依僧,不墮餓鬼。」扳依三寶,可以惡道除名,人天有份。二,佛陀為師父,正式成為佛陀的弟子。三提升我們的人格品質,修改、修正我們的壞習慣。提升我們的道德品行。4.善神捷護:佛陀曾指示護法龍天.一切善裨,在末法時代,要保護扳依三寶的弟子。因此,皈依三寶可以得到天龍八部、護法善裨的擁護。獲得尊敬:皈依三寶的人,能得到人天大眾應有的尊敬。

相關焦點

  • 皈依的功德和利益
    沒有皈依之前學習佛法,算是學佛的人,但是不算真正的佛教徒;皈依之後,就算是佛教徒。外道和內道,區別在皈依。皈依了就是內道;沒有皈依的時候學佛,也算外道。所以,皈依特別重要。小乘和大乘的區別是有沒有菩提心。有真正菩提心,就是大乘的法;沒有菩提心,就是小乘的法。
  • 索達吉堪布:皈依與不皈依有什麼差別呢?
    【皈依&不皈依】皈依與不皈依有什麼差別呢從功德、意識、心裡約束等各方面來講,皈依與不皈依是完全不同的。皈依以後念誦咒語、行持善法的功德相當大,而且也能與日俱增;沒有皈依的話,即使也在行持善法,但功德並不是那麼大。因此,對於修行人而言,皈依的功德非常大,我們一定要皈依。
  • 皈依與沒皈依有什麼區別?其獲得的功德利益有什麼不一樣?
    有小禪不孤單,點點關注吧!導讀:皈依與沒皈依有什麼區別?學佛第一步就是趙一位出家師父進行皈依,從而進行系統化的學習佛法與修行。隨著科技的發展,接觸佛教的人也越來越多,其中沒有進行皈依的也有很多,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講一講皈依與沒皈依有什麼區別。
  • 皈依是什麼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麼意思?
    皈依是什麼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麼意思?  皈依的發心有上、中、下三等。上等的發心,是為利益一切眾生而皈依;中等的發心,是為個人解脫而皈依;下等的發心,是為眼前平安如意而皈依。相應的,皈依體也分為上、中、下三等。發上等心皈依,能得上等皈依體,依此類推。  皈依體,由三世諸佛、歷代祖師代代傳承而來。全身心地皈依三寶,便意味著我們得到了由諸佛世尊沿襲至今的傳承。我們以怎樣的心接受,便會成就怎樣的皈依體。
  • 學佛要皈依,皈依三寶的利益有多大,充滿不可思議!
    很多人覺得「皈依」是一種儀式感非常強,且充滿迷信的東西。還是佛教發展「線下」,給他人「洗腦」的主要依據。如果你這樣認為,那就大錯特錯了。如大德所言「皈依,是成為佛教徒必須履行的入門手續,也是遠離三惡道苦,邁向菩提之道的開端。」由此可見,皈依的功德利益有多大,可以說在人生路上,所得總利益加起來,也不及皈依三寶的功德大。
  • 文珠法師:學佛為什麼一定要皈依 皈依的功德是什麼
    因此,我們應該知道,皈依佛門,必須要同時皈依三寶,在深信依賴三寶的虔誠意識中,不斷修學佛法,淨化身心;由住持三寶的接引與啟示,如理解別相三寶,進而學習與修持別相三寶的教、理、行、果,啟發自性三寶,親證理體三寶,才是真正的皈依三寶。二、皈依儀式與功德佛在世時,皈依儀式,非常簡單。
  • 佛教:如何皈依?皈依又有哪些好處?
    首先,我們來說說如何皈依吧!要皈依,就一定要去寺廟參加皈依儀式,找一位和自己有緣的皈依師。寺院的皈依儀式一般都在每月的農曆初一和十五舉行,整個皈依儀式的時間不會很長,所以你不用擔心時間的問題。皈依需要準備的材料:一張一寸的彩色照片(辦理皈依證用),身份證(原件、複印件均可),找到有緣師父起法名(最好讓與自己有緣的師父給自己行皈依儀式)。
  • 何為皈依,皈依是什麼意思
    何為皈依,皈依是什麼意思皈依是有了依靠的意思,皈依三寶就是用三寶做為自己的信仰,自己的依靠。全心全意的皈依三寶,就意味著我們可以得到佛陀和歷代祖師的傳承,我們用怎樣的心態去接受,就會得到什麼樣的皈依體,就像我們用來取水一樣,你用什麼樣的器皿去去水,得到的水量也是不一樣的。共同接受三寶的慈悲加持。這樣的皈依,才是最為殊勝的皈依。有的人會問,皈依三寶究竟能不能獲得最根本的解脫,並且獲得許多現世的諸多利益。
  • 什麼是皈依?學佛算是皈依嗎?
    我們唯一的辦法就是皈依上師三寶。皈依也是佛教和外道的界限,無論你學的是顯宗還是密宗,皈依都是進入佛門的第一步。皈依是一切功德的源泉,你真正能夠皈依到上師三寶的時候,佛法裡講的這些功德才能在你的相續中產生。密宗所有的儀軌都一樣,第一是皈依的修法,第二是發心的修法,第三才是正行的修法。這意味著什麼?
  • 皈依佛、法、僧三寶有什麼好處?
    問:皈依佛、法、僧三寶有什麼好處?答:皈依佛、法、僧三寶是正式成為佛門弟子,學習佛法的第一步。皈依三寶可以獲得無量無邊的功德利益,如《佛說希有校量功德經》云:「若有人能歸依佛竟。歸依法竟。以是因緣得無量無邊功德。」皈依三寶還是成就無上菩提的基礎,如《佛說灌頂三歸五戒帶佩護身咒經》云:「十方三世如來至尊等正覺,皆由三歸五戒得之。」皈依三寶的好處無量無邊,若要細說,歷無量劫,亦難說盡。
  • 皈依與受戒有什麼不同?
    皈依的對象是什麼皈依就是皈依三寶,也就是佛法僧。皈依三寶之後,就是一個真正的佛教徒,任何人發心學佛都可以皈依。如果不經過皈依三寶的儀式,當然也能學佛,但皈依後,在心態、生活、習慣各方面,都有善知識乃至諸佛菩薩、護法龍天來協助、加持。皈依三寶之後,可以在家修行。在家修行的佛弟子,一般稱為居士。如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改革家王安石,還有南朝的梁武帝,他們都是古代著名的大居士。
  • 皈依是什麼意思?
    學佛,我們對於佛教,也就是佛陀的教育有了相當的理解,真正發心,或者說是發願向釋迦牟尼佛學習,這才發心來求受皈依。  求受皈依就是求釋迦牟尼佛收我做學生,從今之後,我們願意做釋迦牟尼佛的學生,遵從釋迦牟尼佛的教誨,糾正我們在生活當中許許多多錯誤的行為,這是皈依的正確動機,或者是說皈依正確的發心。
  • 皈依佛教的真實功德你知道嗎?
    這是釋迦牟尼佛教化世間時,世間所皈依的三寶,如果沒有化相三寶出現在人間,我們怎麼能知道有十方佛、十方法、十方僧呢?也不會知道有阿彌陀佛可以皈依,更不會知道十方三寶可以皈依。因而對於化相三寶中的佛寶,也就是釋迦牟尼佛,無論何時,都要時時不忘,牢記其出現娑婆世間,被十方諸佛現廣長舌所讚嘆的不可思議殊勝功德。
  • 佛教:受三皈依的功德!
    善住天子說:「世尊,只要不墮惡道,什麼條件我都答應。」但是,時不待人,善住天子剛剛念了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就往生了。很多人認為現在很忙、事情很多,要等老了再來修行、再來出家。我們要了解,一切法都是緣起,時不予人,出世法的功德要精進、要把握,時間一過,要想修善可能都沒有機會了。如佛經記載,釋迦牟尼佛觀察到一位木匠壽命將盡,七天後就要往生了。
  • 佛教:學佛為什麼要皈依?皈依有何好處?
    皈依佛寶,其能讓我們由迷轉覺,一生不在忙忙碌碌,渾渾噩噩的過日子。皈依法寶,法寶意指經律論三藏,學習諸經典,得智慧,行正道、懂因果、懂教理、由邪轉正。皈依僧寶,僧寶亦指所有出家比丘、比丘尼,以戒為主,講究道德,由惡轉善、由染轉淨。經常有師兄問:想皈依,但皈依有什麼要求嗎?皈依是不是需要剃頭?皈依之後就不能吃肉了嗎?皈依之後是不是就是出家了?
  • 皈依是什麼意思 要注意什麼
  • 為什麼我們要皈依佛法僧三寶?有什麼好處嗎?初學佛最好看看
    皈依三寶,就是皈依佛、法、僧三寶。心屬清淨解脫法,身屬三寶法。三寶的功德力量,主要來源於我們日常生活中對三寶的信仰。學習佛教,需要了解佛家三寶的功德和利益。我們要學習佛家三寶的功德,是要踐行三寶的功德,做到莊嚴、利他、慈悲。那麼皈依佛法僧這三寶的原因是什麼呢?
  • 心有善念,方能皈依我佛,皈依佛教,有什麼要求嗎?
    皈依佛教,就是要選佛教作為自己的信仰,沒有多少要求,要說有,那就是要真正地信佛。任何狀態都不影響皈依儀式的進行,但佛法是心法,從今而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能在佛前自我承諾做到這三件事情。那就可以叫做真皈依。
  • 什麼是表相皈依與自性皈依
    我列舉《大智度論》卷第二:「佛法中有五種人可以說法。一、佛自口說,二、佛弟子說,三、仙人說,四、諸天說,五、化人說。」這樣的內容,就有人對小編提出:「三皈依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在家居士不親近寺院,那麼僧怎麼供養呢?」
  • 這些明星大腕都是佛教徒,皈依三寶的功德竟然那麼大!
    皈依佛門的弟子不是一定要出家的,有在家與出家之分。你信佛了,不代表你看破紅塵了。那麼對於明星們為何歸依我佛,那麼只有請你走進佛門,才能讀懂其中的奧秘。02皈依三寶的功德利益,遠遠超過人生中所得利益的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