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米蝦米,我好愛你

2021-02-19 半日國

嗨,真的好——久不見啦。

口口聲聲說著要更新卻依然誠實地鴿了快整整一年,真的非常慚愧。而2021新年的第一篇文章就是為告別而寫,心情實在有些複雜。

這篇文章本來該更早些準備的,至少應該是一個月前,當然有可能更早——去年的11月,當聽說蝦米音樂即將關停的非官方消息的時候。甚至這篇寫給蝦米的文章應該再提早一兩年,那時一切大概還與告別無關。然而我還是一拖再拖,和無數個被拖到最後一天的DDL一樣,手忙腳亂,慌不擇路,從一篇分享音樂的隨筆,拖到了無法回頭的告別。

也許只是某種慣性,也許是不知道從何開始收拾,也許是逃避。逃避可能是因為,在很久以前我就想過會有這一天——無論我再如何喜歡蝦米的一切,評論區零星的留言和越來越多變暗的音樂都是不爭的事實。可我又同時懷有矛盾的篤信,相信某種理想主義的東西可以生生不息。而這幾天看到的文章告訴我阿里內部早在2017 年已經對音樂業務喪失信心。2017年,是我第一次打開蝦米音樂播放器的時候。在臨別時我才後知後覺地發現,也許從開始的時候就已經太晚了。

但那也無關緊要,無論如何我還是喜歡蝦米,雖然這對市場也許也無關緊要。市場法則下的優勝劣汰再正常不過,理性分析下無非是一條客觀的論斷:「蝦米失敗事關版權、資本、團隊、情懷和體驗,停服只是一系列複合因素的結果。」

這也不難理解,就像一場慢慢衰敗的愛情,你清醒地知道每個環節都出了問題,結束是早可預料且無法迴避的結局,但這不妨礙某些記憶曾經真實鮮活地存在過,現在和未來也一如既往地鮮明;也不妨礙你在一些莫名其妙的時刻因為想起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而莫名其妙地流淚。而蝦米就像那個與時代格格不入的伴侶。

「一個時代的終結,不是在一夜之間,蝦米的告別只是畫了個充滿儀式感的句號。」這讓我想起QQ寵物停服,一代人的童年記憶封存,而我在數年後才得知這件事;又想起我使用的第一個音樂軟體「多米音樂」,我對偶像十年的愛從這裡開始,但它離開得太突然,我再也找不回小時候留下的隻言片語了。許多曾經喜歡過珍視過的都在不經意間走散了,所以,能夠有儀式感地好好告別也未嘗不是一種幸運吧。

關於蝦米音樂「音樂圖書館」的稱號,包括許多獨具匠心的功能、設計,我都是在後來才知道的。其實我下載蝦米的初衷很簡單——當時只有蝦米有林宥嘉的版權。

當時在蝦米上買的第一張專輯是《今日營業中》,這也是Yoga的專輯裡我最喜歡的一張,幾乎每一首歌都非常喜歡。最常聽的是《天真有邪》和《勿忘你》,但印象最深的是《Off,Do Not Dissturb》。對這首歌,第一次聽的時候一頭霧水,後來才知道這是「林店長」在打烊後收拾東西的景象。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為這段窸窸窣窣的,充滿煙火氣息的背景音和專輯封面實在太貼合。水龍頭裡的水流聲和物件之間的碰撞摩擦聲,疲憊卻安適,像把整個夜晚聚攏到一盞燈下。我不喜歡城市的夜晚,但這首歌給了我關於夜晚最美好的想像。

也許是先入為主,我對蝦米的印象多少和林宥嘉,或者說和《今日營業中》關聯莫大——感性,細膩,偏執,安靜又躁動,適合獨處與黑夜。

後來,當其它平臺上也能聽到林宥嘉的音樂,我卻很少像從前那樣循環他的歌曲。這幾天認真地把蝦米的每個角落都探索了一番,無論是常用還是不曾點開過的頁面(就像打掃即將出售的老屋的每個角落)。我第一次打開「趴間」——那個趴間的主題是「再見蝦米」,我進入的時候剛好在播放林宥嘉的《傻子》。那一刻突然感到眼眶溼潤,好像最初和最後連貫在了一起,終於成為一個完整的句點。

而我在蝦米上的第一個意料之外的奇遇是老陳。

第一次聽到《理想三旬》是在蝦米每日推薦的電臺裡,應該是一個普通的晚飯後,在我家客廳裡。當時的第一反應是:「嚯,這聲音!」雖然現在的表達十分貧瘠,但也許當時心中掠過的東西要豐富得多。總之,一見鍾情。我先前很少聽民謠,現在也不算多,只是特別喜歡陳鴻宇罷了。

很奇怪,我總會在蝦米上瘋狂循環某個人的歌。17年的時候把《濃煙下的詩歌電臺》和《一如年少模樣》沒日沒夜地循環了幾個月,以至于越聽越糊塗,感到所有歌曲織成了一片厚重的霧,越發分不清每一首的名字。但這種感覺一點也不壞。

高一時候寫文學社的月稿,也是以《早春的樹》為題,雖然這個悲傷小童話早已成為黑歷史,但這首歌對我而言永遠特殊。寫到這裡的時候,剛好播放器播到這首歌,某些記憶再次被激活,眼前又浮現出當年一邊單曲循環,一邊斷斷續續碼字的自己,坐在電腦前的姿勢大概和現在很像。

不過,那段時間太上頭的下場是,我後來整整一年沒辦法聽陳鴻宇的歌。幸好後來這種後勁自然而然地解除了。2020年為老陳去了草莓音樂節,這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音樂節live的魅力,又推開一扇全新的大門。很多時候故事都是從一個點開始擴散,一層又一層地遞進,發展得奇妙又不可預料。

蝦米官方宣布停服後,我在私信裡看到這條消息。此時離我在蝦米上初識老陳過去快四年。

說來無奈,起初大概是因為蝦米在流行上的版權實在太少,我不得已才在開始探索其它曲風,而有「音樂圖書館」之稱的蝦米在分類和收錄上細緻得可稱得上「工匠精神」,很多小眾音樂的評論區寥寥無幾,但每一張專輯的信息都記錄得完整詳細。於我,人不多反而消解了音樂平臺上社交屬性過重帶來的恐慌,而平臺營造出的對各種音樂尊重的氛圍讓人感到舒適和放鬆。

我開始聽古典和新世紀,聽不曾聽聞的小語種,聽中世紀風格的愛爾蘭民謠.由於在蝦米上聽的歌和在其它app上大相逕庭,我仿佛在這裡生長出第二個音樂人格。這種在音樂上的切換總是能幫我在另一些方面得到某種抽離。蝦米漸漸成為我的秘密解藥。

我在蝦米上最捨不得的是一張自己建的歌單,論投入和承載,它在我心中都是其它歌單無法比擬的。「無人之境」這張純音樂歌單創建在17年,我已經記不清第一首歌是為什麼被收集下來,我又是在什麼心境下寫下那些似是而非的推薦語。

在動態裡回顧這幾年,我對人、對音樂風格的喜歡都凝聚成一個個節點,回望這些節點可以大致回憶起當時的片段。而這張歌單卻是一條綿延的線,是貫穿我所有節點的背景音樂。到後來我打開蝦米幾乎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循環這一張歌單。

在我的印象裡,最初建立這個歌單可能是由於高中分科後的壓力。我能依稀記起高二夏天的夜晚,我剛剛開始適應晚自習的節奏,不得不在人群中吞咽焦慮。課桌是各種棕黃色中偏淺的那一種,一切都是淺而亮的,包括白色的牆壁和頭頂的燈。這種亮卻讓我感到一些暈眩,空調帶來的寒意讓人在睡意和清醒間掙扎。不多贅述當時的心境了,總之學業上的乏力讓我感到對生活失去掌控,加倍的焦慮讓我陷入惡性循環。我想,這張歌單最初就是帶著「解藥」的使命而誕生的。

起初,我在晚自習上戴著一邊的藍牙耳機偷偷聽這張歌單。後來,隨著我一次又一次播放這些歌曲,每首歌的界限變得模糊,它們自然地過渡成為一個整體。歌單最初的意義變得不再重要,我知道其間意義已經不僅限於音樂帶來的療愈。是我的生活和這些旋律交融在一起形成了意義,以至於我聽到第一首歌前奏的時候腦海中浮光掠影的是越來越多的「往日」,從最初的一刻,到後來每一個聽到這旋律響起的時刻,這些零星而溫暖的場景漸漸凝聚成我的條件反射。這些旋律成為一個符號,成為治癒的開啟。

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在蝦米上投稿歌單,投稿後我自己在評論區寫下了第一句話,然後漸漸忘記了這件事情。幾個月後再回來聽歌,發現多了幾百個收藏,也終於等到了「第二條評論」。我這才想起自己投稿成功了,意識到這個日記本似的歌單被推送到了世界上另一些角落,也許在某些我不知道的夜晚安慰過其它心靈,不免有些感動和開心。

在蝦米上和其它聽友的互動總是隔著幾個月甚至一兩年,有時登陸甚至發現幾年前的一條評論得到了回復,像打開一個跨越時空的留言簿。在這裡,時間的界限好像變得不太分明。在很多事情上,我都喜歡這樣的不分明。

最後還是想誇誇蝦米的視覺設計。雖然這些寫在告別的話裡好像有些許突兀,但不得不說,第一次打開蝦米的我,從第一眼就被簡約高級的界面設計驚豔。從始至終,它都是我在設計上最喜歡的音樂軟體,無論是日常的功能頁面還是活動頁面。蝦米的視覺一直在我的審美上蹦迪,或者說帶著我的審美蹦迪。

一些別具匠心的設置很有巧思,像設計者給用戶留下的彩蛋。審美的追求背後藏著浪漫、叛逆、儀式感、神經質……十分動人。

不知不覺就從早上寫到了晚上,希望一定要在2月5日0點前把這篇推送發出來,實在不能連最後的告別都遲到了。

其實每次寫推文心理負擔都蠻大的,本來也許只是簡單地感慨一些事情,但真正確定要寫的時候就開始背上包袱:要調查考據,要斟酌詞句,總會因為這樣那樣的思前想後而變得束手束腳。

但是這次我卻慶幸,為了讓這告別的儀式不那麼單薄,我認認真真回顧了自己這幾年在蝦米音樂上留下的痕跡,重溫以為習以為常的感動;去重新探索這個軟體我不曾發現的玄妙,為背後的創意與深意感到驚喜。我聽到、看到了許多,我意料之內意料之外的,值得欣慰值得懷念的,我自己的和其他人傾注的情感。

我在蝦米上只互關了一個現實中的朋友,前幾天我看見她也在聽音樂,或許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和蝦米告別吧。

昨天把蝦米音樂的數據資料全部打包整理和轉移完畢,這些記憶又能以另一些形式存在,不僅在我心裡,也在圖片裡,在表格與靜態網頁上,在其它播放器的歌單裡……數據總不比人腦健忘,有了這些我才感到安心些許。當然,這篇文章也是記憶的一部分,之所以巨細無遺地記錄下來,不過是害怕日後忘記罷了。

已經把回憶整理好,記錄下,是時候真的說再見了。以後肯定會經常懷念,不過既然已經好好告別過,就不要再說遺憾了。

參考資料

[1]張昭軼,李拓.被懷念的蝦米音樂:其實從未站到舞臺中央[J].中國經濟周刊,2021(01):70-73.

[2]錢玉娟. 蝦米音樂關停倒計時[N]. 經濟觀察報,2021-01-11(019).

相關焦點

  • 我愛蝦米
    我依舊每天照常打開蝦米,它是我長在身體裡的習慣,是八小時之外不可或缺的陪伴。可隨著2月5日一天天臨近,我的難過一天大過一天,面對每天蝦米首頁的告別宣言,不敢一看再看。對於已經存在12年,曾經是一代人音樂回憶的平臺,它承載了4萬多音樂人和幾千萬用戶太多的情感與期望,這種落幕,令人扼腕唏噓商業經營與市場博殺的殘酷。
  • 當蝦米淪為「蝦米」
    「人生就是不斷地放下,然而痛心的是,我還沒來得及與你們好好告別。」這句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裡經典臺詞,用在現在的蝦米身上再合適不過了。「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這條來自業內的消息,官方一直未下場闢謠,如今依然在網絡上餘波蕩漾。傷心的粉絲們,甚至喊出眾籌的口號,表達對蝦米的難捨。大家都不想告別,但又心知肚明,即便不是此刻,蝦米音樂也不會陪伴大家太久了。
  • 蝦米音樂,最懂我的人
    曾聽人說,愛聽歌的人都有一個過程,從酷狗音樂到酷我音樂,再到網易雲音樂,最後再到蝦米音樂。我在想,是不是一個真正熱愛音樂的人,最後都會愛上蝦米音樂?愛她的單純,愛她的溫柔,愛她的善解人意,愛她那不羈的美麗個性。我不知道,但我愛,愛得瘋狂,也愛得深沉。蝦米音樂是單純的音樂。
  • 蝦米音樂將關閉?蝦米音樂的前世今生
    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稱江湖傳聞,蝦米音樂明年月份關閉一個時代,要終結了嗎?這則蝦米音樂要解散的消息傳遍網際網路,不少人感嘆爺的青春結束了,這個見證無數人青春的蝦米音樂是怎麼一步步到解散的邊緣?
  • 蝦米音樂明年關閉?
    有曝料稱,蝦米音樂將在2021年1月關閉。蝦米音樂官方對此暫無呼應。消息傳出後,大量網友湧入蝦米音樂官方微博留言,跪求不要關,但沒有任何回應。- 蝦米要關了嗎???- 求求你別關了,我寧願不用88會員的VIP,我以後都單充會員成嘛。- 難道蝦米真的要關閉了嗎?能不能澄清一下?
  • 蝦米音樂,再見
    蝦米的關閉,可以說是國內眾多音樂愛好者的損失。在蝦米有很多小眾音樂,吸引了很多愛好者。蝦米的音樂分類介紹真的非常專業詳細,很多音樂網站都是同一類型音樂介紹下,但蝦米是同一類音樂下還會有更細的分類,舉個例子說,比如說唱,很多音樂網站都是把所有說唱都歸一類裡面,但是蝦米在說唱這一類下還會細分出硬核說唱、老派說唱、地下說唱等等分類介紹並且下面還有代表歌手和歌曲。蝦米最讓我感動的,是那種真切的關心。還記得6.0版本發布後,我最喜歡的歌曲漫遊功能消失了。
  • 蝦米音樂別了 教你把蝦米導入QQ音樂網易雲音樂
    成立於2008年的蝦米音樂就要跟所有用戶揮手再見了,這個曾經位居行業第一的音樂軟體,就這麼地落幕了,莫名的有些許傷感。畢竟它曾經是多少用戶的裝機必備,多少用戶的心頭所好。
  • 蝦米音樂「偶像的黃昏」
    同時,它整個界面散發出的冷清的小眾氣息,又隱隱給你一種感覺:它看起來對你愛答不理,且讓你覺得高攀不起。而在此之前,網易雲大打情懷牌的那段時間,我的一個同事不屑地指出,蝦米才是真正的情懷;通過尋光計劃等方式扶持了一大波小眾音樂人。對此我表示贊同,我喜歡的燕池、方拾貳、程璧、何小河等音樂人也都是當年在尋光計劃裡發現的。
  • 蝦米創始人王皓:我覺得沒什麼好懷念的
    壞蛋調頻:你看到網上懷念蝦米的聲音了嗎?有哪些是你覺得想去回復人家的? 王皓:都沒太想去回復,因為如果說告別的話,我兩年前已經告別了,現在好多人都在懷念,事實上,我覺得也沒什麼好懷念的。
  • 今天你下載蝦米音樂了嗎?
    ,以及自己這些年與蝦米之間的點點滴滴,更有一些沒有使用過蝦米的用戶表示:感謝推薦了這麼好的軟體,就是遺憾這麼晚才知道它。,推歌好,是市場中的一股清流,請繼續做下去吧,求求你別關了。」做出過任何表態和回應,其微博帳號「蝦米音樂」也一如既往地照常更新著每天發布的新專輯信息,面對著下面成片的求求你別關了,蝦米音樂也從來沒有給出過任何回應。
  • 那年2008-蝦米
    類似的事困擾了蝦米整個大學,program到底是啥,有啥用,物質的自卑與知識的自卑,蝦米大學時最愛看的是圖書館,當時正式圖書館還沒建成,事實上蝦米大學畢業後三年才建成,一度停擺多年。高中時沒有圖書館,酷愛歷史與古文的蝦米在高中時,以讀文言文閱讀題為樂趣,陪伴我的閒書是一本《三國演義》殘書,還有表哥家撿來的《可愛的章丘》,《濟南歷史》。
  • 嶽雲鵬唱閩南語歌曲公蝦米 《公蝦米》閩南歌詞諧音介紹
    嶽雲鵬唱閩南歌公蝦米?因為嶽雲鵬在相聲節目裡表演的一段《公蝦米》,讓大家都十分的好奇,這是一首什麼樣的歌?所以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關於這首歌的詳細資訊。嶽雲鵬唱閩南歌公蝦米:  這首嶽雲鵬表演的《公蝦米》歌曲,其實是改編自閩南語的一首《愛情騙子我問你》,而公蝦米就是閩南語講什麼的普通話音譯。
  • 蝦米之死
    但其實不算是蝦米的忠實用戶,現在我通常會把它當做試聽工具,在淘寶上看到感興趣的盤,首先去蝦米或者網抑雲搜索試聽。神奇就在於,蝦米從不讓人失望,無論多冷門的盤(比如你聽過「野力奏一」嗎?這個名字在網抑雲搜不到的,蝦米有他完整的幾張專輯),都能搜出來。
  • 關停的 「蝦米」,裡面是你我的 「青春」
    這意味著,關於蝦米的一切,將在未來兩個月加速按下暫停鍵。措手不及的用戶們一邊備份歌單,一邊緬懷悼念,被講述最多的一句話不外乎,「這裡有我的青春」。「被仰望」的蝦米音樂蝦米音樂成立於 2008 年,和多數在線音樂平臺成長路徑不同,早期蝦米的壯大可以說是靠用戶一磚一瓦搭起來的。當時,絕大多數聽歌軟體都還是免費體驗,蝦米倡導的卻是「上傳分享——付費下載——版稅分成」,這種更前衛的付費模式。意思是,用戶希望下載聽歌,要麼充值獲得蝦米幣,要麼上傳音樂換取蝦米幣,之後再用蝦米幣獲得想要的音樂資源。
  • 十年一場空,當蝦米淪為「蝦米」
    「人生就是不斷地放下,然而痛心的是,我還沒來得及與你們好好告別。」這句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裡經典臺詞,用在現在的蝦米身上再合適不過了。「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這條來自業內的消息,官方一直未下場闢謠,如今依然在網絡上餘波蕩漾。傷心的粉絲們,甚至喊出眾籌的口號,表達對蝦米的難捨。
  • 蝦米別走
    作為時代的眼淚,蝦米音樂一時間登上好幾個熱搜。相徵的微博截圖我特意下回蝦米音樂,找回學生時代收藏的歌單。裡面一共52首歌,其中有21首呈灰色「暫無版權」,還有2首直接顯示為「此歌曲已被刪除」。這些無法再播放的曲目裡,不乏王菲、周杰倫、陳奕迅、容祖兒等熱門歌手的作品。
  • 那些年,我在蝦米音樂上找「靈魂」
    「刷愛奇藝、微博的話會覺得很喧鬧、嘈雜,小紅書上有很多優秀的人自營自銷,李佳琦做直播一分鐘能掙很多很多錢,就類似這樣的內容,很容易讓我產生焦慮。」柏岑說,「蝦米音樂就不一樣,它很單純,像桃花源一樣可以包容你的各種情緒。」
  • 沒想到,是我「殺」了蝦米音樂?
    12年後,我的粉絲朋友們在說,「爺的青春,終結了」,阿里高薪聘請高曉松當蝦米音樂董事長,將電商音樂寄託給高曉松,王皓退位讓賢。蝦米網12年後叫「蝦米音樂」,我們說過最多一句話,重生後的蝦米,高曉松空降蝦米董事長,王皓辭職離開,沒留下什麼遺憾,阿里巴巴高調入局音樂,低調退潮,我認為,「阿里巴巴只能做電商,音樂交給王皓幹就好」。
  • 「西街觀察」當蝦米淪為「蝦米」
    「人生就是不斷地放下,然而痛心的是,我還沒來得及與你們好好告別。」這句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裡經典臺詞,用在現在的蝦米身上再合適不過了。「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這條來自業內的消息,官方一直未下場闢謠,如今依然在網絡上餘波蕩漾。
  • 蝦米音樂是怎麼被搞垮的?
    蝦米音樂成立於2008年,是國內最早的數位音樂平臺之一,擁有3000萬首海量曲庫,至今已吸引了4萬多原創音樂人入駐,擁有5億多個優質歌單。 在蝦米音樂的官網上,有這麼一段自我介紹:「2006年的第一場雪,一群愛音樂的人在杭州的一家小咖啡屋開始了他們的追夢旅程。